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态第Ⅲ课时大题专攻检测卷.doc
《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态第Ⅲ课时大题专攻检测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态第Ⅲ课时大题专攻检测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五 生态第课时 大题专攻检测卷1黑寡妇蜘蛛通常生活在温带或热带地区,它们一般以各种昆虫为食,不过偶尔它们也捕食马陆和蜈蚣等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黑寡妇蜘蛛通常生活在温带或热带地区,而在其他地区很少见,这是_的结果。在温带或热带地区,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等方面。(2)当猎物缠在网上,黑寡妇蜘蛛就迅速从栖所出击,用坚韧的网将猎物稳妥地包裹住。上述过程中存在的信息类型主要是_。(3)交配后,雌性黑寡妇蜘蛛往往杀死并吃掉雄性黑寡妇蜘蛛,雌、雄黑寡妇蜘蛛之间的这种关系_(填“能”或“不能”)称为捕食关系,理由是_。(4)黑寡妇蜘蛛捕食马陆和蜈蚣后,其摄入的能量一部分被同化,而另一部分将流向_
2、。黑寡妇蜘蛛同化的能量中用于_的能量不能被生物再度利用。解析:(1)生物的进化过程即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黑寡妇蜘蛛通常生活在温带或热带地区,而在其他地区很少见,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一般而言,群落的空间结构都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2)当猎物缠在网上,会引起蛛网振动,黑寡妇蜘蛛得到蛛网振动这个信息后,会迅速从栖所出击,用坚韧的网将猎物稳妥地包裹住。故上述过程中存在的信息类型主要是物理信息。(3)雌、雄黑寡妇蜘蛛属于同一物种,而捕食是种间关系,所以雌、雄黑寡妇蜘蛛之间不存在捕食关系。(4)消费者摄入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粪便中能量,粪便中能量将流向分解者。一个营养级所
3、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其中呼吸作用所散失的能量不能再被利用。答案:(1)(长期)自然选择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物理信息 (3)不能 雌、雄黑寡妇蜘蛛属于同一物种,而捕食是种间关系 (4)分解者 呼吸作用散失2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丙的作用是_。(2)若鼠以甲为食,则鹰处于第_营养级,若鹰的捕食对象为鹰提供的能量均等,则鹰同化 1 kJ 的能量最多需要生产者同化_kJ 的能量。2(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种群密度时,在 2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 50 只鼠,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
4、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 30 只,其中带标记的有 10 只,则该鼠的种群密度约为_只/hm 2。(4)图中鼠、蛇和鹰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在_(填“个体” “种群”或“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由于蛇和鹰的存在,一般不会发生鼠害,同时,鼠的数量也会影响蛇和鹰的数量。由此可见,生物种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属于_。解析:(1)据图分析可知,甲表示生产者,丙表示分解者,丙的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2)若鼠以甲为食,图中的食物链有甲鼠鹰,甲鼠蛇鹰,则鹰分别处于第三、四营养级;若鹰的捕食对象为鹰提供的能量均等,则鹰同化 1 kJ 的能量最多需要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是(
5、1/21010)(1/2101010)550 kJ。(3)根据标志重捕法估算公式:种群数量(重捕个体数/重捕中标记数)初次捕获标记数,该鼠的种群密度(30/1050)1/275 只/hm 2。(4)生物间的种间关系是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生物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物种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机制。答案:(1)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2)三、四 550 (3)75 (4)群落 反馈调节3太平洋中大量的塑料废物被分解成微观粒子后会被浮游动物吞食,而塑料中含有某些致癌的化学成分,这对位于食物链上端的海洋生物和人类构成了威胁。如图为海洋食物网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
6、题:(1)此食物网包括_条食物链,人占第_营养级。(2)生态系统除包括图示成分外,还包括_。(3)若浮游动物、水母、磷虾、金枪鱼的同化量分别为 a、 b、 c、 d,若上一营养级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均等分配,则在此食物网中,人同化的能量至少为_。(4)现有甲、乙、丙、丁、戊、己 6 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致癌物的相对含量如表所示。种群 甲 乙 丙 丁 戊 己相对含量(10 3 ) 43 0.57 0.57 5 0.08 5已知该致癌物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这 6 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据表中数据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解析:(1)
7、据图分析,该食物网有 3 条食物链,分别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母金3枪鱼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磷虾金枪鱼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磷虾人。人占第四、五营养级。(2)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而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3)由题干中的“至少”可知,能量的传递效率按 10%来计算,所以人同化的能量至少为 10%(1/2)c10% d。(4)该致癌物含量在食物链中具有生物富集现象,即营养级越高,该致癌物含量越高;由表中数据可知,戊为第一营养级,乙和丙为第二营养级,丁和己为第三营养级,甲为第四营养级。答案:(1)3 四、五 (2)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5% c10
8、% d (4)如图所示:4图 1 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图 2 表示连续几年检测的某种食草动物种群的数量增长变化曲线,图中 t 年种群数量/( t1)年种群数量。回答下列问题:(1)图 1 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_。草原上因不同区域土壤湿度不同而生长着不同的牧草,这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2)流经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图 1 中未标明的能量流动去向是_。(3)若图 2 中表示的某种食草动物是草原中的兔子,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兔子的种群密度,估算中需要的数据除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兔子数量外,还需要的数据有_。图 2 中兔子的种群密度在_时达到 K 值。(4)草原上狼和兔子的行为活动信
9、息可被对方感知,这有利于捕食和被捕食,体现出信息传递具有_的作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1)图 1 中的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草原上因不同区域土壤湿度不同而生长着不同的牧草,说明群落在水平方向上存在差异,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2)流经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的太阳能。图中未标明的能量流动去向是各个营养级生物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3)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为:种群中个体数( 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因此实验中需要的数据除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兔子数量外,还需要第二次捕获的兔子总数及其中被标记的兔子数量。当 大于 1 时,兔子的种群数量增加;当 小于 1
10、 时,数量就会下降;当 1 时,数量维持相对稳定,由此可得出,兔子的种群数量在第 5 年的中期或后期时达到 K 值。(4)狼和兔子的行为活动信息可被对方感知,有利于被捕食和捕食,这体现了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利于4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1)生物群落 水平 (2)生产者固定的总的太阳能 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 (3)第二次捕获的兔子总数及其中被标记的兔子数量 第 5 年的中期或后期(4)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5某浅水湖泊由于过度捕捞导致鲈鱼(主要捕食鱼类)濒临绝迹,此时湖中主要有浮游藻类、沉水植物、螺(捕食藻类)和鲤鱼(主要捕食螺)等生物。在保留或去除鲤鱼的条件下,分别测定浮游藻类和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专题 生态 课时 专攻 检测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