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行为目标的基本特点是 ( )(A)目标的精确性、全面性、具体性(B)目标的具体性、精确性、可操作性(C)目标的可操作性、精确性、全员性(D)目标的精确性、可操作性、全面性2 将教学过程视为师生平等参与和民主交往的过程的教学方法是 ( )(A)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B)提示型教学方法(C)案例探究教学方法(D)自主型教学方法3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 )(A)培养高尚的人(B)培养善的意志(C)培养自然人(D)培养个体独立性4 在浪漫自然主义经验理论中,与“经验课程” 相应的教学是 ( )(A)有意义教学(B)机械
2、教学(C)发现教学(D)合科教学5 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 )(A)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B)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C)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D)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6 首次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是 ( )(A)夸美纽斯(B)卢梭(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7 “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这四个基本问题构成了 ( )(A)惠勒目标模式的基本内容(B)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C)坦纳目标模式的基本内容(D)塔巴目标模式的基本内容8 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要渠道是 ( )(A)提问(B)课外活动(C)游戏(D)课堂9 坚持“价值多元性
3、”的信念,反对 “管理主义倾向”,反映了第几代评价的中心思想内容 ( )(A)第一代评价(B)第二代评价(C)第三代评价(D)第四代评价10 “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持此观点的教育家是 ( )(A)博比特(B)查特斯(C)泰勒(D)施瓦布11 “每一个适龄儿童都应当平等地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体现了 ( )(A)精英主义的教育民主(B)大众主义的教育民主(C)义务教育的教育民主(D)特殊教育的教育民主12 “以学校为核心,以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为主体进行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 属于 ( )(A)国家课程开发(B)学科课程
4、开发(C)校本课程开发(D)综合课程开发13 “教育为成人作准备 ”,持有该种教育价值观的教育家是 ( )(A)查特斯(B)泰勒(C)博比特(D)斯宾塞14 泰勒认为,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包括 ( )(A)连续性、结构性、整合性(B)结构性、序列性、整合性(C)序列性、结构性、整合性(D)连续性、序列性、整合性15 下列属于泰勒评价理念特点的是 ( )(A)注重“纸笔测验 ”(B)把评价与目标结合起来(C)注重质性评价(D)用传统的测验观代替评价观16 “只是谈论某一知识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知识的探究本身” 是指 ( )(A)学术讨论(B)教学讨论(C)中间语言(D)边缘语言17 奥苏伯
5、尔的学习观中认为,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 ( )(A)知识的认知过程(B)知识的同化过程(C)知识的探究过程(D)知识的运用过程18 下列不属于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的典型特征的是 ( )(A)教育目标具有普遍性(B)教育目标具有层级结构(C)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陈述(D)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19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是: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和 ( )(A)理论探究的成果(B)专家学者的建议(C)学生的兴趣(D)学科的发展20 “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体现了下列哪一理论的观点 ( )(A)被动适应论(B)主
6、动适应论(C)超越论(D)滞后论21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基本形态包括教学对话和 ( )(A)教学示范(B)教学展示(C)自主学习(D)课堂讨论22 卢梭的旷世教育名著是 ( )(A)课程(B) 大教学论(C) 爱弥儿(D)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23 提出著名的“ 教育即生长 ”命题的教育家是 ( )(A)卢梭(B)杜威(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24 “支架式教学 ”的理论基础是 ( )(A)认知弹性理论(B)发展性教学理论(C)最近发展区(D)经验教学理论25 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 ( )(A)施瓦布(B)拉特克(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26 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克拉夫基和
7、 ( )(A)施滕策尔(B)洛扎诺夫(C)博莱(D)瓦根舍因27 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 ( )(A)促进者(B)指导者(C)先知者(D)管理者28 下列属于情境教学基本特征的是 ( )(A)学习者中心(B)情境中心(C)问题中心(D)以上都是29 一些评价专家认为,迄今为止最全面、最有效的评价模式是 ( )(A)行为模式(B)目标达成模式(C)回应模式(D)差别模式30 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施行的评价被称为 ( )(A)总结性评价(B)目标本位评价(C)内在评价(D)形成性评价二、简答题31 简述奥苏伯尔“ 先行组织者 ”策略的基本含义。32 简述在选择学习者的经验作为课程内
8、容的过程中需要确立的基本观念。33 简述“普遍性目标 ”取向的基本含义及其特征。34 简述教学方法的基本含义及其本质。35 人们倡导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是什么?三、论述题36 我们应该如何开发隐性课程?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37 试论述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四、材料分析题38 这是罗杰斯本人执教的一堂课的情况:这门课程完全是无组织的,确实是这样。在任何时候,任何人,甚至是教师本人都不知道课堂的下一刻会出现什么,会出现哪些讨论课题,会提出哪些问题,会形成什么样的个人需要、感情和情绪。他用一种友好的、轻松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围着一张大桌子坐下,并且说,如果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作自我介绍,那是令人
9、高兴的。接踵而来的是一阵紧张的寂静,没人说话。最后,为了打破这种沉默,一位学生羞怯地举起手,发了言。又一阵令人不快的安静,然后,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此后,举手更多了。教师从没有催促任何学生发言。以上材料表达了什么教学思想?结合上述材料对这种思想进行评价。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行为目标”的基本特点: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故选项 B 正确。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它把教学过程视为师生平等
10、参与和民主交往的过程。故选项 A 正确。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苏格拉底早在 2 400 年前就为我们确立了教学对话的范型“精神助产术”,他的“精神助产术”基于其独特的哲学观和教育观。在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高尚的人“有美德的人”。故选项 A 正确。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卢梭所倡导的“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的基本特征为:(1)“经验课程”之“经验”是建立在感官知觉基础上的对事物的认识和反映;(2)“经验课程”的终极目的是使人的善的天性充分展开,使人达到“原始的自然状态”,使人健康、快乐、自由地生活,使人成为“自然人”;(3)“经验课程”内容的基本来源是儿童、
11、自然、知识、社会;(4)与“经验课程”相应的教学是“发现教学”;(5)“经验课程”的理论基础是“启蒙哲学”。故选项 C 正确。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研究认为,范例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故选项 D 正确。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西方教育史上,虽然从亚里士多德起就提出了心理问题,夸美纽斯和卢梭也都主张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从事教学,但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是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因而成为欧洲 19 世纪上半叶出现的“教育的心理学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故选项 C 正确。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
12、、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构成著名的“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故选项 B 正确。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是教学过程本质表现的一个方面,教育交往的途径很多,囊括了学校、家庭、社区的方方面面。而作为学校教育之基本构成的教学交往则是以课堂为主渠道展开的。故选项 D 正确。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古巴和林肯在对前三代评价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他们所谓的“第四代评价”。第四代评价的中心思想是,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建构,坚持“价值多元性”的信念,反对“管理主义倾向”。故选项 D 正确。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3、】 在博比特看来,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故选项 A 正确。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平等与高质量的内在统一即是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公平理念的基本内涵。“大众主义”时代的教育民主或教育公平意味着:每一个适龄儿童都应当平等地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故选项 B 正确。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校本课程”是基于每一所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所谓“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为核心,以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为主体进行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其基本特征是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是课程决策、课程开发过程的主体,
14、又称“学校中心的课程规划”。故选项C 正确。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博比特的课程理论与其一般教育价值观一脉相承。其一般教育价值观集中体现在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上,总结博比特的诸种著作,可将其教育本质观归结为三点:教育为成人生活作准备、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教育即生产。故选项 C 正确。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关于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泰勒认为有三个:连续性、序列性、整合性。故选项 D 正确。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泰勒评价理念的特点是:(1)把评价与目标结合起来,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2)用评价观代替了传统的测验观,从而“通
15、过扩充评价概念的内涵而作出了真正的贡献”。故选项 B 正确。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布鲁纳曾指出,传统的课程教学的最大弊端是充斥着“中间语言”,所谓“中间语言”,即是指只是谈论某一知识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知识的探究本身。故选项 C 正确。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奥苏伯尔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概念,所谓有意义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运用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吸收并固定新学习的知识的过程,即知识的同化过程。故选项 B 正确。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总结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可发现它有以下三个典型特征:第一,教育目标具有层级结构;第二,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
16、外显的行为来陈述;第三,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故选项 A 正确。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是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故选项 D 正确。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被动适应论认为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当为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博比特与查特斯。故选项 A 正确。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它包括“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两种基本形态。故选项 D 正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课程 教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