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4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4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41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 4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知迷不悟 阴谋诡计 潜移默化 贻笑大方(B)首屈一指 宏福齐天 仗义执言 汗牛充栋(C)利令智昏 再接再厉 秣马厉兵 变本加厉(D)蜂拥而上 叹为观止 一愁莫展 眼花缭乱2 下列各句中“ 颜色” 的意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她的“圣女升天图 ”挂在神坛后面,那朱红与亮蓝两种颜色鲜明极了。全幅气韵流动,如风行水上(B)他不能忍受这样的欺骗,决定给她点颜色看看(C)教堂的地是用大理石铺的,颜色花样种种不同(D)她的头发同黄牛毛一样颜色3 下列各句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 )(A)刘校长来学校
2、里不过几天,许多人还不认识(B)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人,他的笑话讲不完(C)在 我的父亲这篇文章中,他写了许多感人的故事(D)三个老师提出的建议,在教代会上以全票获得通过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古代的一些作家,_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_他们_是现实主义者,他们思想中_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_他们能够在自己的作品反映出了一定的客观真理。(A)尽管 也 可是 即使 也 因而(B)虽然 也 可是 既然 也 所以(C)尽管 并 但是 既然 就 因而(D)虽然 并 但是 如果 就 所以5 下列作品、作家、朝代、文体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司马迁西汉编年体通史(
3、B) 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代文言短篇小说集(C) 东坡乐府苏轼南宋词集(D)桃花扇孔尚任清代杂剧6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登幽州台歌是“初唐四杰” 之一陈子昂的代表作(B)陶洲明是山水诗歌的开创者,谢灵运是田园诗的开创者,而孟浩然和王维的诗歌则实现了对山水与田园题材的综合运用(C) 金瓶梅是在民间传说基础上创作的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D)红楼梦中的“ 木石前盟” 是指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7 下列作品、文体、人物姓名、人物身份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琵琶记戏文赵五娘贵族妇女(B) 白兔记戏文李三娘贵族小姐(C) 牡丹亭传奇杜丽娘贵族小姐(D)水浒传传奇扈三娘贵族妇女8
4、 下列人物、作品、作家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虎妞月牙儿老舍(B)子君 伤逝鲁迅(C)赵伯韬林家铺子茅盾(D)高觉民雾巴金9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奂生是梁晓声的系列小说陈奂生上城 中的人物(B)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池莉的烦恼人生都是“新写实小说” 的代表(C)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将新时期的散文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其代表作包括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D)人到中年的作者是谌容,小说的主人公是陆文婷10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出埃及记 (B) 红与黑是法国小说家司汤达的代表作(C)莫泊桑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家,其代表作品有伪君子、吝啬鬼等(D)大
5、仲马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其代表作品是 三个火枪手和茶花女等二、填空题11 山重水复疑无路,_。(陆游游山西村)12 _,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13 黑云翻墨未遮山,_。(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14 _,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15 乱花渐欲迷人眼,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6 唐代文学家韩愈和_发起了古文运动。17 小说在宋代被称为“_” ,是讲故事的人用的底本,内容有讲历史的,有讲佛经故事的,对后来的明清小说产生了直接影响。18 _是元杂剧及散曲的总称,是元代文学的代表,与唐诗、宋词并称。19 纪昀,又名纪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曾主持纂修_。20 沈从文最重要
6、的小说代表作是_。三、阅读理解20 众所周知,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体系稳态延续的基本前提。但人类社会的活动由于受到价值定位的影响,总会对某些生物物种过分偏爱,而对另一些生物物种漠然视之,甚至对某些物种厌恶有加,因而在地球生命体系中并存的生物物种,在人类社会中总会受到各不相同的待遇。这种不公正性,首先表现为人类社会控制下的生物群落,在物种数量上比自然生态系统中要少得多;其次表现为不同物种受到的待遇也互有区别,而且无视其原生特性;再次表现为相互间的关系得按照人类的意志加以调控。这些特征体现了人类社会对地球生命体系的偏离。这样的偏离积累扩大后,最终都会影响到地球生命体系的生物多样性。不同文化对生物物
7、种的价值定位,完全屈从于相关民族文化稳态运行的需要,而这样的需要又具有多重性,因而不同民族文化对生物的价值定位并不具有通约性。比较不同民族文化对生物物种的价值定位,其间也无规律可言。目前愈演愈烈的农田化进程和作物种植、牲畜饲养的单一化,恰好是全球范围内文化辐合趋同演替的自然结果。要消除这些威胁更好地维护生物多样性,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类的食品结构必须尽可能多样化,尽可能从更多的生物物种中获取食物来源。而做到这一点的根本保证,也只能是民族文化的多元并存。在文化辐合趋同演替的背景下,人类生产食品的办法也会日趋单一化。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最为通行的作物保护措施就是化学农药的使用。但任何化学农药都会
8、不加区别的消灭一切除作物和家养动物以外的物种,这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是不言而喻的事实。然而,随着文化的辐合趋同,人类无法找到一种更好的化学农药的替代品,以至于生物多样的保护成了一纸空文。生物多样性维护的另一个重要的威胁是化肥的滥用。人类在使用化肥时关注的仅是作物本身,对使用化肥的负面效应即使了解,也往往是不加理会。化肥的使用对于土壤微生物的存活是一个重大威胁,而这又会导致其它众多生物的生存压力。加上过量化肥对水体的污染,还会成胁到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然而,在文化辐合趋同的背景下,这些对生物多样性的明显威胁却无法得到缓解与消除。工业文明的食物生产模式在这一背景下,被不加区别地大范围推广,这同样会使生
9、物多样性的维护更加艰难。为了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人类社会应当拥有尽可能多的食物来源渠道和食物生产办法,以便分散对不同生物物种的生存压力。要使食物生产的多样化成为可能,同样需要民族文化的多元并存。因此,文化的辐合趋同本身就是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负面效应,维护生物多样性永远只能是一个理想,而无法落到实处。21 对体现“人类社会对地球生命体系的偏离” 的特征,可以表述为:22 对文化辐合趋同造成的结果,可以有哪些恰当的理解?23 根据全文内容,拟定一个这篇文章的最佳标题?24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球生命体系的稳态延续与民族文化的辐合趋同之间存在冲
10、突。(B)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之所以成为一纸空文,是因为客观上存在的困难以及人类的漠视。(C)文化的辐合趋同意味着对地球生命体系的破坏,它对人类弊大于利。(D)民族文化的多元并存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保证,也是地球生命体系稳态延续的客观要求。24 民之穷亦甚矣! 树艺 畜牧之所得,将以厚其家,而吏夺之。既夺于吏,不敢怨怒。而庶几偿前之失者,望今岁之有秋也,而神复罚之。亦孔之哀!嘉谷垂熟,被乎原隰,淫雨暴风,旬月继作,尽扑而捋之。今虽已无可奈何,然遗粒委穗,不当风水冲者,犹有百十之可冀,神曷不亟诉于帝而遏之?吏贪肆而昏冥,视民之穷而不恤。民以其不足罪,固莫之罪也。神聪明而仁闵,何乃效吏之为,而不思拯
11、且活之?直言无讳。 民虽蠢愚,不能媚顺于神,然春秋报谢以答神贶者,敬嵊之丰未尝敢怠。使其靡所得食,而神亦有不利焉!泥神亦应点头。夫胡为而不察之? 民之命悬于神,非若吏暂而居忽而代者不相属也。隐而不言,民则有罪;知而不恤,其可与否?神尚决之。敢告之。“ 之”字押句,如闻羯鼓,庐陵醉翁亭嗣音也。(方孝儒 里社祈晴文,清代王符曾辑评。加“”的是王符曾点评的话。)25 对文中加横线的“ 树艺 ”“垂熟”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栽种树木的技艺、接近成熟(B)种植 (农作物)、接近成熟(C)种植 (农作物)、成熟的粮落下(D)栽种树木的技艺、成熟的谷穗下26 “犹有百十之可冀 ”在文中的意思是 (
12、)(A)还有百十来斤的粮食可望收获到手(B)还有 10的粮食有希望收到手(C)还有 10的人有希望收回粮食(D)还有 10的粮食可望不被冲走27 “民以其不足罪,固莫之罪也” 的意思是 ( )(A)老百姓因官吏还不够治罪的条件,当然也就没有谁想到要治官吏们的罪(B)因为这次暴雨大风造成的灾害还不足以怪罪官吏们,当然也就没有谁去怪罪他们(C)老百姓认为官吏们已经坏透了,不对他们抱什么希望,当然也就没有谁去怪罪他们(D)老百姓是无辜的,不应该遭这样的罪,本来也就没有谁要给老百姓罪受28 对“庶几偿前之失者,望今岁之有秋也” 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几乎把抵偿前面说的官吏侵夺的损失的希望,都寄
13、托在有个丰收的秋天了(B)差不多把偿还前面因官吏侵夺而失去的收入的希望,都寄托在今年的秋天了(C)几乎把偿还前面拖欠的官税的希望,都寄托在今年有个好收成上了(D)差不多把补偿前面因官吏侵夺而失去的收入的希望,都寄托在今年的丰收上了29 对王符曾的四处批注,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亦孔之哀:老百姓被官吏侵夺,现又遭受天灾,天灾人祸加害百姓。读到此处深感悲哀(B)直言无讳:作者指责神学官吏的样子祸害百姓,矛头直指贪官污吏。王符曾赞赏作者的胆识(C)泥神亦应点头:赞赏作者说理透彻,感动了天地神灵,祝告文终于起了作用(D)庐陵醉翁亭嗣音也:赞文章写得好,行文有欧阳修的 醉翁亭记的特色四、作文30
14、请你自拟信息,写一篇征文启事。要求:(1)格式正确;(2)信息量充分;(3)语言规范,表达止确;(4)字数在 110 字左右。3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唐诗曰:“一叶落知天下秋。” 宋诗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要求:(1)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2)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3)立意自定,角度自选;(4)除诗歌外,文体不限;(5)不少于 800 字。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 4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江苏 语文 模拟 4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