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劳动法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劳动法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劳动法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劳动法练习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均不得分。1 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 )。 (A)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 (B)物质帮助权(C)报酬权 (D)休息休假权2 ( )是劳动权的核心。 (A)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 (B)就业权和择业权(C)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 (D)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3 所谓( ) 是对劳动者权益和权能的保护,包括人身权益和财产权利、法定权利和约定权益。 (A)基本保护 (B)优先保护(C)全面保护 (D)部分保护4 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时应当贯彻“三方原则” ,即政府、工会、( )共同参与决定。 (A)企业 (
2、B)员工(C)员工代表 (D)企业家协会5 不属于社会保险特征的是( )。 (A)自由性 (B)社会性(C)互济性 (D)补偿性6 ( )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A)劳动法律 (B)宪法(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7 ( )是劳动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A)劳动法律 (B)宪法(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8 ( )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 (A)劳动法律 (B)宪法(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9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 )。 (A)劳动法律 (B)宪法(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10 将宪法、 劳动法律、
3、 行政法规按照法律效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B) (C) (D)11 ( )不具有法律效力。 (A)立法解释 (B)任意解释(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12 ( )是雇员与雇主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A)劳动合同 (B)雇用规则(C)司法解释 (D)集体合同13 ( )是通过工会与雇主或雇主协会按照合法的程序,经过集体谈判达成的关于一般劳动条件的协议。 (A)劳动合同 (B)雇用规则(C)司法解释 (D)集体合同14 ( )是以法律共同体的长期实践为前提,以法律共同体的普遍的法律确信为基础。 (A)法官法 (B)判例法(C)习惯法 (D)成文法15
4、( )是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A)劳动法的体系 (B)劳动法的渊源(C)劳动法的原则 (D)劳动法的内容16 ( )包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等。 (A)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B)劳动标准制度(C)职业培训制度 (D)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17 劳动法规定的劳动标准为( )劳动标准,具有单方面的( )。 (A)最高,非强制性 (B)最低,非强制性(C)最高,强制性 (D)最低,强制性18 ( )在于保障劳动者的物质帮助权,其功能是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和生育等情况下能够获得帮助和补偿。 (A)促进就业
5、法律制度 (B)劳动标准制度(C)职业培训制度 (D)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19 劳动法监督检查的( )既包括劳动法各项规定的实施状况,也包括劳动法律部门各项劳动法律规范的实施状况。 (A)内容 (B)目的(C)客体 (D)方式20 ( )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A)劳动法律关系 (B)劳动合同关系(C)劳动行政关系 (D)劳动服务关系21 劳动关系的产生是以劳动条件的( )为其条件。 (A)合并 (B)具备(C)分离 (D)完整22 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 )。 (A)法律原则 (B)国家意志(C)劳
6、动权利 (D)法律渊源23 ( )即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A)劳动合同关系 (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劳动法律渊源24 ( )是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 (A)法律文本 (B)双方当事人(C)劳动合同 (D)法律渊源25 ( )是劳动行政主体与劳动行政相对人之间,为实现和保障劳动关系的运行而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和有关行政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A)劳动合同关系 (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劳动法律渊源26 ( )是劳动服务主体与劳动关系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之间,在劳动服务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和有关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权利义务
7、关系。 (A)劳动合同关系 (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劳动法律渊源27 ( )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A)劳动法律原则 (B)劳动法律渊源(C)劳动法律体系 (D)劳动法律关系28 运用劳动法的各种调整方式将劳动关系转化为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 )调整。 (A)第一次 (B)第二次(C)第三次 (D)第四次29 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 ),雇主和雇员在劳动法律关系之中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互为对价关系。 (A)劳动关系 (B)法律关系(C)劳动合同 (D)双务关系30 劳动法律关系的( ) 是指依据劳动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
8、与者,即雇主与雇员。 (A)主体 (B)客体(C)内容 (D)事实31 ( )的人是指身体健康,有完全行为自由,18 周岁以上的男性劳动者。 (A)完全劳动行为能力 (B)限制劳动行为能力(C)无劳动行为能力 (D)部分劳动行为能力32 劳动法律关系的( ) 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A)原则 (B)客体(C)内容 (D)事实33 劳动法律关系的( ) 是指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 (A)原则 (B)客体(C)内容 (D)事实34 依据劳动法律事实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法律事实可分为劳动法律行为和( )。 (A)劳动法律形式 (B)劳动法律渊源(C)劳动法律体系
9、 (D)劳动法律事件35 ( )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 (A)劳动法律行为 (B)劳动法律渊源(C)劳动法律体系 (D)劳动法律事件36 ( )是指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的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A)劳动法律行为 (B)劳动法律渊源(C)劳动法律体系 (D)劳动法律事件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备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37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点是( )。 (A)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特点 (B)是指导性的法律规范(C)反映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 (D)高度的稳定性(E)高度的权威性38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劳动法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