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液对维持成熟动、植物细胞的形态具有重要作用(B)神经元通过主动运输使膜两侧 Na+、K +的浓度趋于平衡(C)衰老细胞内染色质的收缩会影响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D)细胞核是细胞内遗传物质复制和表达的主要场所2 判定从植物体榨出的黄色液体是否含有脂肪、酵母菌酒精发酵是否彻底、提取的DNA 是否被 DNA 酶污染、酪蛋白是否充分水解成氨基酸,最好依次选择试剂( )。苏丹苏丹Ca(OH) 2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二苯胺(A)(B) (C) (D)3 据新闻报道,在英
2、国,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就失去妈妈的小狗崽“ 母子 ”情深宛如一家。对猫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 )。是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 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A)(B) (C) (D)4 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
3、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5 下列有关生物与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在显微镜下只观察到一个细胞,就可以断定它是单细胞生物(B)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一定比单细胞生物大(C)胃腺细胞和胃壁肌肉细胞在同一器官内,但属于不同的组织(D)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是随意堆砌在一起的6 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和 或过程和(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和(C)动物细胞内,过程比过程释放的能量多(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产生H ,过程消耗H7 蜗牛的有条纹(A) 对无条纹 (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 F1,则 A 基
4、因的频率和 F1中 Aa 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 。(A)30,21(B) 30,42(C) 70,21(D)70,428 当心脏的房室瓣处于关闭,而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时,心脏的房室舒缩状态为( )。(A)心房、心室同时收缩(B)心房收缩、心室舒张(C)心房、心室同时舒张(D)心房舒张、心室收缩9 图甲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尖细胞某时刻视野中的图像,如要看清有丝分裂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 )移动;图乙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图中所标记的哪一个叶绿体(黑色)实际所处的位置是位于( )角,沿 ( )时针方向流动。(A)右、右下、逆(B)右、右下、顺(C
5、)左、左下、逆(D)左、左下、顺10 人进行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呼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 )。温度升高水分增加氧含量略增加氧含量大增二氧化碳含量增加(A)(B) (C) (D)11 关于下列细胞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1) 线粒体(2)叶绿体(3) 高尔基体(4)核糖体(5)内质网 (6)中心体上述所有细胞器都含有蛋白质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只有含单层膜的细胞器只有含 RNA 的细胞器只有(A)(B) (C) (D)12 将桑树和大豆分别单独种植(单作)或两种隔行种植(问作),测得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注: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据图分析,下列叙述
6、正确的是( )。(A)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均没有受到影响(B)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均增大(C)间作虽然提高了桑树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D)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13 以下对绿色植物各种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光照下只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在黑暗中只进行呼吸作用(B)植物对各种无机盐的需要量是一样的(C)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促进了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与运输(D)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14 人体的稳态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寒冷时打寒颤(B
7、)从平原到高原,有些人出现肺水肿(C)接受抗原刺激后,B 细胞增殖分化(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15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种现象属于( )。(A)过度繁殖(B)生存斗争(C)遗传与变异(D)自然选择16 某人左侧大脑出现脑溢血发生偏瘫,医生对其双腿进行膝跳反射实验,结果是( )。(A)左腿无膝跳反射、右腿有膝跳反射(B)右腿无膝跳反射、左腿有膝跳反射(C)两腿都有膝跳反射(D)两腿都无膝跳反射17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通过杂交育种培育而成(B)美国科学家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超级鼠”(C
8、)英国科学家培育的“多莉”羊是克隆动物(D)通过飞船搭载的种子培育出的新品种对人类都是有益的18 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人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A)氧气增加,尿素减少(B)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C)氧气减少,尿素增加(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19 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表达的最终场所是核糖体(B) DNA 聚合酶催化 DNA 转录为 RNA(C)遗传信息只能从 DNA 传递到 RNA(D)tRNA 上的反密码子是由 mRNA 转录而来20 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属于调节物种间关系的是( )。(A)莴苣在适宜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B)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
9、信息(C)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D)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 炫耀21 制定初中生物学课程内容体系的主线是( )。(A)生物学知识(B)生物学研究能力(C)人与生物圈(D)科学思维方式22 简易教具应具备的特点不包括( )。(A)时效性强(B)设计新颖(C)操作便利(D)材料易取23 下列各项中与讲述法的基本要求无关的是( )。(A)科学正确切合学生实际(B)善于组织和诱导(C)与其它教学形式相配合(D)条理清晰,重点突出24 在讲授“受精过程 ”时,教师首先播放视频资料,并利用图片讲解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和特点,这种导入方式属于( )。(A)直观导入(B)直接导入(C)设
10、疑导入(D)实验导入25 课外活动组织形式不包括下面的哪一项( )。(A)全体学生参加的课外活动(B)少数学生参加的课外生物兴趣小组活动(C)个人独立进行的课外活动(D)教师作为主体地位的课外活动二、简答题25 双酚 A 是一种化工原料,对动物生殖机能有影响。研究人员进行双酚 A 对中国林蛙精巢芳香化酶水平的影响。主要过程是:将性成熟雄蛙分组。实验组置于含双酚 A 的水体饲养,同时作空白对照。一定时间后检测雄蛙精巢芳香化酶水平,并对精巢进行制片镜检。结果显示,实验组芳香化酶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且精子发育异常。请回答:26 已知芳香化酶能促进雄性激素转化为雌性激素。据此推测双酚 A 进入雄蛙体内
11、后使其体内雌性激素水平_,从而导致精子发育异常。为比较双酚 A 和雌性激素对精巢机能的影响,可另设置一水体中含_的实验组。27 对精巢镜检时,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_的形态和数目,以区分减数分裂过程不同时期的细胞,并统计精子发育异常比例。28 林蛙体内雌性激素分泌后经_运输到靶细胞,与靶细胞的_结合产生调节作用。28 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 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29 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_(填“不同 ”或“同一
12、”)种群。30 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一个_(填“种群” 、“群落”或“生态系统”)。31 为探究“鹿角效应 ”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人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 3 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 2 个相同的项圈,乙组同时抛出 2 个相同的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 1 个项圈和 1 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_(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间要求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_(填“相同” 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的_。三、材料分析题31 在学
13、生学习了“ 脊椎动物 ”内容后,某教师为了讲清楚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特征,设计了以下板书。表中的每个空白就是一个问题,由学生回答,教师填写。问题:32 上述内容属于哪种类型的板书?33 简单谈谈运用板书技能应遵循的原则。33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校教师进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课题研究,需要学生根据经验、观察、调查或资料收集来寻找子课题。课题名称: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活动目标:在活动中提高环保意识和科研意识: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自身设计和操作实验的能力;培养与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精神。活动过程:(1)教师就课题“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概
14、述进行科学实验与研究的基本方法。(2)学生调查学校周围的主要污染现象,分析污染原因。如让同学走进环保局和环境监测站,随同专业人员采集水样,测定水样,调查学校周围环境的空气、水质和绿化现状等。(3)学生经过对周围环境的各类污染因素与常见生物的关系的调查和分析后,组成若干课题研究小组(每组 35 人),各自选定实验研究项目。(4)各小组相互评议实验研究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然后确定实验研究项目。(5)各小组设计具体的实验研究方案。实验方案中包括以下内容:研究题目;研究目的;实验原理; 所需材料(应具有可行性);具体实验步骤;预期结果。(6)师生分别做实验准备。(7)在课堂内,各组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验
15、方案进行操作。小组成员之间应相互协作,共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8)各组间相互交流研究的过程和结果,相互进行评议和质疑,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各组在听取评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验或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案。(9)学生写出实验研究报告,提出自己对实验研究结果的见解。根据材料回答:34 本材料中运用了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简要谈谈合作学习的原则和方法。35 本材料同时也是研究性学习的案例,请谈谈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特点。四、教学设计题36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关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中,主要讲述的是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以及条件反射的形成。学生通过对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分析构建知识
16、结构并得出条件反射的形成机理;通过对大量生活实例的分析,理解条件反射建立的生物学意义。依据上述内容,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细胞液是指液泡中的液体,而成熟的动物细胞没有液泡;神经元通过协助扩散使膜两侧 Na+、K +的浓度趋于平衡;衰老细胞内染色质的收缩,导致DNA 的复制和转录无法进行;遗传物质的表达是指转录、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其中表达翻译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的。故 ABD 错误,C 正确。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判定从植物体榨出的黄色液体是
17、否含有脂肪可用苏丹,如果有脂肪则为红色;也可用苏丹试剂,苏丹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判定酵母菌酒精发酵是否彻底用斐林试剂,酵母菌发酵的底物是葡萄糖,如果发酵不彻底,溶液中还会有葡萄糖,可用斐林试剂检测。判定提取的 DNA 是否被 DNA 酶污染用二苯胺,如果被 DNA 酶污染了,则提取的 DNA 会被水解,添加二苯胺后不会出现蓝色反应。判定酪蛋白是否充分水解成氨基酸用双缩脲试剂,如果水解不彻底则剩余的蛋白质会与双缩脲反应显紫色。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不同,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失去幼崽的猫用乳汁喂养失去妈妈的狗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先天性行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初级 生物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