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认定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认定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认定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认定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以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为主要原则的教育学理论被称为( )。(A)全面和谐教育理论(B)掌握学习理论(C)发现法(D)发展性教学理论2 下列关于遗传对个体发展的意义表述错误的是( )。(A)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B)遗传素质不会直接转变为个体的知识、才能等(C)遗传素质存在个体差异(D)遗传素质能预定人的发展3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始于( )。(A)义务教育法的颁布(B)京师大学堂的建立(C)义务教育的普及(D)废科举兴学校4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2、提出了普及( )教育的要求。(A)初等(B)初级中等(C)高级中等(D)高等5 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 )。(A)学校校园文化(B)学校教师文化(C)学校制度文化(D)学校物质文化6 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 )。(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教科书(D)教学指导书7 学记指出:“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 “相观而善,相互切磋。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 )的方法。(A)谈话法(B)讨论法(C)参观法(D)练习法8 ( )原则是一条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教学原则,它要求教师应认真了解和研究,个一个的具体学生。(A)启发性(B)系统性(C)巩固性(D
3、)因材施教9 赫尔巴特指出:“ 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 ( )特点。(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作用相结合10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A)知识的传授(B)发展学生的能力(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11 教师对一个同学的助人行为进行表扬,这对其他同学就是一种( )。(A)直接强化(B)强化的程式(C)替代性强化(D)间接强化12 小明期中考试不理想
4、,父母答应如果期末考试能考好,就给他买电脑,于是小明刻苦地学习,期末考试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学习动机理论来看,这属于( )。(A)直接近景性动机(B)直接远景性动机(C)间接近景性动机(D)间接远景性动机13 人的学习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以及用手写等,这种识记表现的是( )。(A)有意识记(B)整体识记(C)过度学习(D)多种感官参与14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学习 eye:(眼)和 ball 后学习 eyeball 就比较容易,这种现象属于( )。(A)一般迁移(B)水平迁移(C)垂直迁移(D)具体迁移15 认识到抢夺他人的财物是不道德的行为,就算饿死也不能违背道德的原则,这是弗洛
5、伊德人格结构中的( )。(A)本我(B)自我(C)超我(D)他我16 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与表扬和鼓励。教师的这种做法属于行为改变方法中的( )。(A)强化法(B)示范法(C)消退法(D)行为塑造法17 存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德育方法是( )。(A)实际锻炼法(B)自我调节法(C)道德修养法(D)品德评价法18 对中学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是( )。(A)班主任工作(B)社会实践活动(C)课外、校外活动(D)思想政治及其他学科教学19 德育过程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
6、化为品德行为(B)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C)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D)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20 德育教育不单单依靠学校教育力量,还要联合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这体现了德育原则的( )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21 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时,这个阶段是( )。(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成长阶段二、辨析题22 义务教育的实质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质生源。23 教学就是上课。24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要
7、求学生一直保持随意注意。25 德育应该遵循疏导原则,因此,正确的德育要严禁惩罚。三、简答题26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27 简述影响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因素。28 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29 简述教材的作用。四、材料分析题30 材料: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觉得学英语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教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加倍努力,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我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的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
8、”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透过这个案例。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现行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的恐惧、不满与无奈。请谈谈现行课程评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30 材料:齐白石先生幼年家境贫寒,没有上学的机会长大后做了木工,四十岁以后才开始自学绘画。他虚心求教,勤学苦练,终于在画坛独树一帜,成为著名的国画大师。31 试述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32 在齐白石的成才过程中哪些因素起关键作用?对你有何启示?中学教师认定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著有教学与发展,他的理论核心是“以最好的
9、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不能预定人的发展,故选 D。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我国现代学制建立比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晚,到清末才出现。清政府采取“废科举、兴学堂”的措施,开始了中国现代学制改革。故选 D。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高级中
10、等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校制度文化(规范文化)主要指保证学校运行的组织形态、规章制度和角色规范。它包括教育方针政策、学校规章制度、管理体制、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行为取向、典礼仪式、节日活动、公共关系、文化传播等。故选 C。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题意可排除 AB,由于教学指导书是教师用书,所以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而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故选 C。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体现的是合作学习,讨论是合作学习的方式之一,应选 B。8 【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教师 认定 资格考试 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