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1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1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 21 及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福 祉(zh) 赢老(ni) 草菅 人命(jin) 清风夜唳(l)(B)箭 镞(z) 澄 澈(ch) 洗尽尘滓(z) 义愤填膺(yn)(C) 曳 尾(y) 甫定(f) 味同 嚼蜡(jio) 少不更事(gng)(D)经 筵(yn) 给予(gi) 饿殍遍野(pio) 胼手胝足(zh)2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 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病痛的伤口。“棉球
2、 ”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B)哦 !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后一个“ 巴金” 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 ”,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 ,生动幽默(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义务教育“ 减负新规” 虽然对
3、中小学教辅材料作出了规定,但家长们似乎对此不“领情”,为孩子买书的热情不减。(B)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们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C)剧组全体成员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苦战,一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终于与观众见面了。(D)通过本土文化与外来文明的碰撞融合,形成了天津深厚的文化积淀,也催生了天津成为近代中国戏剧的发源地。4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辞即“楚辞 ”,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司马迁的离骚为其代表(B)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
4、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C)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辞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 ,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与朱元思书便是此种文体(D)词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5 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与屈原的 离骚分别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B)南北朝是中国文学继魏晋之后又一个迅速发展时期,南朝诗歌以民
5、歌为代表,其风格缠绵婉转,细腻含蓄,如敕勒歌西洲曲等(C) “机锋所向,尤在士林”“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鲁迅先生的这几句话,高度精确地概括了吴敬梓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和结构特点(D)法国莫泊桑、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被誉为短篇小说大师,羊脂球套中人麦琪的礼物分别是他们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6 下列外国作家、作品、国别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小仲马一茶花女一法莫里哀一伪君子一法(B)司汤达一红与黑一法狄更斯一双城记一英(C)屠格涅夫一上尉的女儿一俄简.奥斯汀一傲慢与偏见一英(D)肖洛霍夫一静静的顿河一苏联伏尼契一牛虻一爱尔兰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
6、于学生的( )。合作态度 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参与程度 探究精神(A)(B) (C) (D)8 义务教育阶段从哪几个方面对掌握汉字提出了要求?( )(A)识字的数量(B)识字的数量和书写质量(C)识字的数量和书写质量、速度(D)识字的数量和速度,书写质量和速度9 以下关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高中语文教学与学习指导总建议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B)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其他有关资料(C)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D)教师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按照学校的规划,积极开设选修课
7、,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的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10 关于语文课程的结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有明确的规定,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B)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C)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成 “语文 1”至“语文 5”五个模块的学习内容(D)必修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 18 学时,2 学分。每个学期分两段,每两个学段成一个模块的学习文言文阅读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游褒禅山记王
8、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 华” 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
9、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乌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
10、,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11 文本解读(1)第二段写游山洞的情况,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在记叙中作者进行了哪些对比,有什么作用?(2)作者由古人 “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能有所得的事实发出深思,他认为 “求思”应具备一些条件。请结合实际,谈谈你认为这些条件中哪个条件起决定作用?12 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1)设计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2)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中必修文言文课程“阅读与鉴赏“的要求,请设计本文的阅读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将课文背诵下来。现代文阅读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往事依依于漪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
11、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 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竞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 ”,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淼,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作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
12、,真是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是形象却不如那时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阴浓夏日长”,“ 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
13、月中霜里斗婵娟 ”;“梅雪争春未肯隆,骚人搁笔费评章 ”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 红紫芳菲 ”,“橙黄橘绿” ,“黄鹂呜翠柳” ,“白鹭上青天 ”,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
14、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然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15、老师常对我们说: “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认认真真有计划地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13 文本解读(1)第段中画线词“搜索枯肠”用得好吗?为什么?(2)小屋里一幅极普通的山水画,小时候的“ 我”为什么竟能百看不厌 ?14 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1)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 中第四学段“阅读”中相关的要求,确定往事依依的教学目标。(2)请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和作者蕴含的感情。填空题15 寒雨连江夜人吴
16、,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16 渭城朝雨渑轻尘,_。(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7 仰之弥高,_。(论语子罕)18 亦余心之所善兮,_。(屈原离骚)19 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20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结成的诗歌流派是_。21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出自俄国诗人 _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2 广义的现代汉语是指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_和_。2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_是语文的基本特点。2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积极倡导_的学习方式。写作题25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叶澜
17、教授曾说:“ 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要求: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 1000 字的论说文。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鉴赏题25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兀坐赵树吉书帷人散后,兀坐思无端。炉火明知夕,瓶花冻觉寒。烽烟惊远道,升斗恋微官。愁绝团圆月,他乡独自看。【注】升斗:微薄的薪俸。26 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复杂的心绪。27 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28 请结合颔联,分析诗人“兀坐” 的环境特点。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 21 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福建省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中学语文 模拟 2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