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 10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每对画线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噩 耗惊愕 陨落损 失(B)洗 濯 斟酌 绥靖气馁(C) 赎 罪私塾 取缔真谛(D)缄 默娴熟 怄气抠 门2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汽车在老大爷身边戛然而止,市长打开车门,露出和蔼可亲的笑颜,亲自搀扶老大爷上了车。(B)我们的身体在不断长大,我们心中的一种情感也在潜滋暗长“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C)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D)夏乃声音的季节,蝉声更像一首绝句。这
2、诗中自有其生命情调,旷远飘逸,让人不禁听得屏气凝神。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经过艰难跋涉,我们发现,如果没有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任何理顺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的举措,都将事倍功半。(B)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C)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共生现象,如燕千鸟从鳄鱼牙中啄取水蛭,为鳄鱼提供口腔卫生服务,同时它自己也得到了所需的食物。(D)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把当地的主要河流称为母亲河,是因为这些河流不仅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且是区域文化的摇篮。4 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包括( )。华兹华斯雪莱拜伦骚塞柯勒律治(A)(B)
3、 (C) (D)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分为 “风”“雅”“ 颂” 三类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三种。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B)李白的将进酒、白居易的琵琶行、刘禹锡的石头城是唐诗的代表作,柳永的雨霖铃、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宋词的代表作(C)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再别康桥春风沉醉的晚上等充分体现了他的创作特点(D)等待戈多是西方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萨缪尔 .贝克特于 196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6 红楼梦中,两位才女中秋月下吟诗,其中一位被称作“多病西施” ,她所吟的诗句“冷月葬花魂 ”,
4、正是其诗意而悲剧的人生写照。此才女是( )。(A)史湘云(B)林黛玉(C)薛宝钗(D)妙玉7 以下几项作文教学活动中,不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的一项是( )。(A)作文课上要求学生限时作文,45 分钟完成 1000 字的习作(B)用 “头脑风暴” 的方法,要求学生自由发表看法以激发创新思维(C)带学生到森林中观看日出日落、举行篝火晚会,要求学生表达体会(D)组织班级文学社,要求学生自主编辑班刊、板报,并在全校展示交流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倡导教师恰当运用多媒体。下列关于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阐述,不恰当的是( )。(A)展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
5、文(B)播放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可以减少讲解课文的时间(C)观看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D)用多媒体营造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下列对“学会倾听 ”理解正确的是 ( )。(A)恰当运用语音、语体和态势语(B)能够对对方的话语及时作出应答(C)能够感知不同个体发出的声音(D)耐心专注,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10 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教师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正确掌握生字词;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通过自主、合
6、作、探究,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对该教师的教学设计评价恰当的是( )。(A)目标设计缺少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明确设定(B)作者老舍是学生熟悉的大作家,无需再作介绍(C)自主合作探究会使课堂秩序混乱,不利于攻克难点(D)设计不符合初中学情,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二、填空题11 而或_,_,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12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_,_。(荀子劝学)13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_,便下襄阳到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4 万里赴戎机,_。朔气传金柝,_。(木兰辞)15 “四书”指的是论语 、孟子、_和 _。16 “晚清四大谴
7、责小说 ”是鲁迅提出的中国清末四部谴责小说的合称,分别是李宝嘉的_、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_。17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是许慎在 说文解字中对“六书”中_的定义。18 “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_”是新课标在第_学段对“ 识字与写字 ”的要求之一。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努力建设_的语文课程。2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生应了解语言文字法规的相关内容,增强规范意识,学会辨析和纠正错误,提高语言文字应用的_。三、文言文阅读2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曰:“ 舜发于畎亩之
8、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告子下21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虚词的意思。(1)困于心,衡 于虑,而后作。 于:(2)所以 动心忍性 所以:22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实词的意思。(1)饿其体肤, 空乏 其身 空乏:(2)入则无法家 拂士 拂士:23 翻译下面的句子。(1)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9、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4 孟子认为,一个国家想要摆脱“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四、教学实践24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回答 2526 题。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25 文本解读(1)这首词的融情人景、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体现出来的?(2)在这首写秋景的词中,诗人表达了
10、怎样的思想情怀?26 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1)请给本首诗设计一个合理的朗读教学方案。(2)针对本诗的重难点,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教学方案。2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2728 题。向一棵树鞠躬王崇亚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日日从它跟前走过,竞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
11、持着一种队形。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非分的妄想只能毁灭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生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
12、,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又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
13、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艰难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 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 !”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
14、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27 文本解读(1)第二段说:“ 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这棵树的 “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28 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1)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 的要求,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为本文教学制定教学目标并指明教学重难点。(2)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解读文本内容,请给本节课
15、拟写一段 100 字左右的教学导人语,以引发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兴趣。五、写作题29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文体、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 10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项,噩()耗惊愕() 、陨(yn)落损(sn)失;B 项,洗濯(zhu)斟酌(zhu)、绥(su)靖气馁(ni);C 项,赎 (sh)罪私塾(sh)、取缔(d)真谛(d)。D 项,缄(jin)默娴(xin)熟、怄(u)气抠(ku)门。2
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项,句中的主语是“汽车”,“戛然而止 ”是形容声音突然终止,所以使用对象错误。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B 项属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不只是”不能与“而是”搭配,应将“不只是”改为“不是”。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9 世纪,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所以有“湖畔诗人”之称。他们反对古典主义,歌颂大自然,有消极浪漫主义倾向,与拜伦、雪莱和济慈的“恶魔派”存在论争。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春风沉醉的晚上是作家郁达夫先生创作的一篇小说,不是徐志摩的作品。6 【正确答案】 B7 【正确答案】 A【试题
17、解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 45 分钟能完成 600 字左右的习作。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使用。在实际教学中若能够恰当选用教学媒体,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但是在运用中,应时刻注意课件的开放性、灵活性和科学性,遵从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出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能够贯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先进理念和原则。B 选项,不能用影视作品代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以播放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为由而减少课文讲解时间。违背语文新课程理念。所以答案选择 B选项。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义务教育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福建省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中学语文 模拟 1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