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8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8及答案与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以下属于马克思主义教育起源说的是(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2 西周六艺教育以( ) 为中心。(A)礼乐(B)射御(C)书数(D)礼书3 当代中国所提出的教育导向思想是( )。(A)应试教育(B)科举考试(C)英才教育(D)素质教育4 讲授法的要求不包括( )。(A)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B)注意启发(C)讲究语言艺术(D)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5 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B)言
2、者无罪,闻者足戒(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6 班集体必须具备四个基本特征,其中( )是形成班集体的基础。(A)明确的共同目标(B)一定的组织结构(C)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D)必要的活动7 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无意识、最根本动因。持该观点的学者是( )。(A)弗洛伊德(B)华生(C)桑代克(D)巴甫洛夫8 低年级小学生观察事件凌乱,不系统,没头没尾,看到哪里算哪里,这是哪个观察品质发展水平较低的表现?( )(A)观察的目的性(B)观察的精确性(C)观察的顺序性(D)观察的深刻性9 下列关于表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表象是以生动具体
3、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B)表象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表象具有概括性(C)表象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D)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10 学生读了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后,在头脑中形成了林黛玉的鲜明形象,这属于(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表象形成11 幻想是( ) 的一种特殊形式。(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无意想象(D)空想12 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这指的是情绪情感的( ) 。(A)动机功能(B)健康功能(C)调节功能(D)信号功能13 某学生对待事物的态度容易受到同学、老师的影响,善于察言观色,其认知风格属于( ) 。(A)沉思型
4、(B)场依存型(C)冲动型(D)场独立型14 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过程中已掌握轴对称图形概念,后来在学习圆的时候告诉学生 “ 圆也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能立即发现圆具有轴对称图形的一切特征,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B)相关类属学习(C)派生类属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15 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是怎么变化的?( )(A)上升(B)下降(C)先降后升(D)先升后降16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D)理性思维17 罗森塔尔关于教师的预期的实验表明( )。(A)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他对学生的态度(B)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越高
5、,学生的进步越快(C)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胜于其言行(D)只要对学生抱有期望,学生就朝着期望方向发展18 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初中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19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 )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A)乡镇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C)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D)适龄儿童、少年所在的学校20 王老师在上课时,发现学生张某不愿意听课,一直睡觉,气急之下,当着
6、全班的同学,使劲拧张某的耳朵,直到他痛醒为止,王老师的行为侵犯了张某的( )。(A)名誉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身心健康权二、判断题21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A)正确(B)错误22 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A)正确(B)错误23 教育机智不同于教育的机巧,它是教师灵感的突现。(A)正确(B)错误24 人本主义的兴起被称为第二次革命。(A)正确(B)错误25 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A)正确(B)错误26 激情是有害的,也是无法控制的。(A)正确(B)错误27 “勤能补拙 ”充分说明智力因素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A)正确(B
7、)错误28 教师热爱学生,一定要做到对学生公平公正,不分优劣,不分好坏,不分美丑,一视同仁。俗话说:“ 严师出高徒 ”“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所以爱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不是矛盾的。(A)正确(B)错误29 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A)正确(B)错误30 在进行课后评价时,专家型教师更注重课堂上发生的细节。(A)正确(B)错误三、简答题31 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其内容与途径主要有哪些?32 教师布置作业应遵守哪些要求?33 列举几个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及其主要思想。(至少三个)34 简述学生认知差异研究对教学的主要启示。 35 谈谈学习动机与学习需要和诱因之间的关系。四、论述题
8、36 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37 谈谈课堂上学生注意力涣散的表现及其原因。38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一课时,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果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学生说出了原因。“ 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学生的头。果然,这个学生表演得非常出色。 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39 小李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以优异成绩脱颖而出,刚到学校,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认真备课,学生评教优秀,后来随着社会关系的复杂,小李不再认真备课,说“备一次课,能用好多年” ,越来
9、越浮躁。学生评教很差。学校领导找他谈话,他不以为然,把领导批评、学生评教的不顺心都转移到学生身上,对差学生讽刺挖苦、罚站,甚至撵出教室。 请运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相关知识针对材料进行分析。40 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很忧郁的小女孩,因为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于是老师想了个办法。一天,老师带着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然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把蝴蝶结撞掉了都不知道。老师也夸她,“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膀说。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心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从此以后,她一直都不肯
10、把蝴蝶结摘掉(她一直以为蝴蝶结在头上),每天都昂起头开心地走路。 结合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内容,试对上述案例做出分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属于马克思主义观点教育起源说的是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劳动起源论者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阐明教育的起源,其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他们认为教育从人类生产生活资料开始就已经出现了。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西周时期已经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包括礼、乐、射
11、、御、书、数。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99 年 6 月 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决定明确指出,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理念上克服传统应试教育以分数为导向,以选拔为目的的弊端,为现代教育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2)注意启发。(3)讲究语言艺术。讲授法的侧重点不在提问和互动的环节,准备问题和制定谈话计划属于问答法要求的内容。5 【
12、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是桃李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出来。教师只要能够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就会获得学生的信任与爱戴。A项“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延安整风所提出的一条方针,意思是要对以前的错误进行揭发以使后面的工作做得更好,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B 项“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意思是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的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C 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是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提醒自己不
13、要犯同样的错误。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班集体形成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是: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和必要的活动。其中,明确的共同目标是形成班集体的前提和基础,班级成员只有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才会在认识上、行动上保持一致,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依存性。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精神分析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精神分析又称为弗洛伊德主义,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建。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他的主要观点有两个方面:首先,他认为人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这是他的泛性论观点。其次
14、,他提出了著名的无意识的观点,认为性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的品质包括:(1)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目的性是指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品质。观察的目的性使观察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与选择性。(2)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客观性是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观察是对客观事物的有意知觉。尊重客观事实,科学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观察的基本特性。(3)观察的精细性。观察的精细性是指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精细地知觉事物,才能发现事物有价值
15、的特征,才能提高观察的效应。(4)观察的敏锐性。观察的敏锐性是指善于迅速地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一个具备观察敏锐性的人,善于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重要特征。观察的敏锐性与精细性是从事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智力品质。 题干描述的观察事件凌乱,不系统,看到哪里算哪里是观察缺乏目的性的标志。故选 A。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表象有三个特征:(1)直观性,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2)概括性,表象可能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因此表象具有抽象性;(3)可操作性,人们可以在
16、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就像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一样。故本题选C。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是考试中的常考点。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着重对它们的差异进行区分。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纸、符号等的描绘,在头脑中再造出与其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根据文字、记忆的想象都是再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本题中根据红楼梦的描述形成林黛玉的形象,属于再造想象。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情绪和情感
17、包括五个主要的功能:(1)适应功能,情绪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如动物遇到危险时产生怕的呼救,就是动物求生的一种手段。(2)动机功能,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它能激活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3)组织功能,情绪的组织作用是指情绪对其他心理过程的影响。这种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4)社会功能(信号功能) ,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的。(5)调节功能,情绪、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绪或情感对行为活动具有支配的作用,并指引和维持活动的方向。调节功能同样也表示
18、情绪情感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调节作用。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场独立型的人很容易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场依存型的人在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时感到困难,即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它是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提出来的,主要从认知的选择性角度出发。结合本题,学生对待事物的态度易受他人的影响,是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表现。因此本题选B。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奥苏贝尔提出的认知同化理论认为,认知同化的过程可分为三种,即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上位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通过把一系列已有的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这个过程就是上位
19、学习。下位学习也叫类属学习,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下位学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派生类属学习,即新知识只是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一个特例,或者直接从原有知识中派生出来。本题中将圆归入轴对称图形就是派生类属学习的实例。另一种是相关类属学习,即新知识是原有知识的深入、修饰或限定。比如,学生在学过“爱国行动”之后,现在要学习“保护能源”“清洁环境”等新观念。并列结合学习则指新学习的内容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也不产生上位关系,可能存在组合关系时,这种学习称为并列结合学习。15
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与活动效率之间不是直线型关系,而是倒 U 形曲线关系,即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不同,动机的最佳水平是不同的。当学习任务较为容易时,动机较强时效率较高。当学习任务较难时,动机水平较低时学习效率较高。当学习任务难度适中时,动机水平适中时,学习效率较高。即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先升后降。故本题选 D。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在个人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发散思维,叉称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但是,创造性思维并不完全等同于发散思维,而是发散思维
21、和聚合思维的统一。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68 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做过一个“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实验,即是关于教师的期望的实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通过教师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学生感知到,并且付诸努力,才有可能取得进步。学生的进步程度并不是仅由教师的期望程度决定,还受学生的主观努力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直接观察、听取其他师生反映等途径获得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教师将这些信息与自己过去的经验相结合,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作出预料或预想,形成一定的期望。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期望,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一是制造心理气氛。教师通过听取和接受学生意见的程度、评价学
22、生的行为反应等,为高期望学生创造亲切的心理气氛,而为低期望学生制造紧张的心理气氛。二是提供反馈。三是向学生输出信息,教师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难度不同、数量不等的学习材料,对问题做出程度不同的说明、解释、提醒或暗示。四是输入信息,包括教师允许不同期望的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机会、听取学生回答问题的耐心程度等。教师传来的不同期望信息被学生获得后,便进行归因,产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从而对教师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进一步强化了教师原先形成的期望。长此以往,循环往复,学生们真的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变化。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我国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在小学阶段的课程设置以综合课
23、程为主,在初中阶段的课程设置以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在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以分科课程为主。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八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相关法规的规定,学生享有人格尊严权,人格尊严权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如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变相体罚或其他有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王老师的行为侵犯了张某的人格尊严权。二、判断题21 【正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教育 理论 综合 知识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