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中医执业医师模拟试卷64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中医执业医师模拟试卷6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中医执业医师模拟试卷64及答案与解析.doc(5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医执业医师模拟试卷 64 及答案与解析1 感冒的发病季节以何者为主(A)冬春(B)秋冬(C)春秋(D)夏秋(E)春夏2 感冒的主因是(A)风(B)寒(C)燥(D)热(E)湿3 感冒的主要病机是(A)肺气失宣(B)肺失肃降(C)卫表失和(D)营卫不和(E)肺虚不固4 感冒之因虽多,但有主次不同,其主因是(A)寒邪入中(B)风邪侵袭(C)热邪犯胃(D)燥邪入侵(E)外湿浸渍5 下列哪一项不是鉴别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依据(A)恶寒发热的孰轻孰重(B)咽喉肿痛与否(C)鼻塞流涕与否(D)口渴与不渴(E)舌苔黄与白,脉象浮数与浮紧6 感冒风寒束表证的代表方是(A)荆防达表汤(B)葱豉桔梗汤(C)新加香
2、薷饮(D)参苏饮(E)加减葳蕤汤7 表虚自汗,易伤风邪者,宜常用的方剂是(A)玉屏风散(B)补肺汤(C)防风汤(D)参苏饮(E)加减葳蕤汤8 阳虚感冒的治疗方剂宜首选(A)参苏饮(B)加减葳蕤汤(C)再造散(D)右归丸(E)麻黄附子细辛汤9 治疗阴虚感冒,应首选(A)杏苏散(B)桑杏汤(C)加减葳蕤汤(D)参苏饮(E)葱豉汤10 治疗咳嗽凉燥证的最佳方剂是(A)杏苏散(B)桑杏汤(C)香苏散(D)清金化痰汤(E)桑菊饮11 咳嗽初起,忌用(A)黄芩、款冬花(B)沙参、麦冬(C)银花、连翘(D)诃子、五味子(E)半夏、陈皮12 痰湿蕴肺型咳嗽的主症特点为(A)咳声气促,痰多质黏(B)咳声重浊,痰
3、黄量少(C)咳嗽频剧,痰少而黏(D)咳声重浊,痰多胸闷(E)咳嗽气促,痰黄稠厚13 下列哪项不是内伤咳嗽的分型(A)痰湿蕴肺(B)肝火犯肺(C)痰热郁肺(D)风燥伤肺(E)肺阴亏耗14 咳嗽肺阴亏耗证与肺痨肺阴亏损证的鉴别点在于有无(A)干咳(B)咳血(C)潮热(D)胸部隐隐闷痛(E)痰少而黏15 治疗痰热郁肺咳嗽的主方是(A)桑菊饮(B)麻杏石甘汤(C)泻白散(D)清金化痰汤(E)清肺汤16 引起肺痈的外邪主要是(A)风热外感(B)燥热之邪(C)风寒束肺(D)暑湿疫毒(E)风湿热邪17 古人采用验痰和验口味以诊断的疾患是(A)肺痨(B)肺痈(C)哮证(D)喘证(E)咳嗽18 十二经脉中,阴经
4、与阴经的交接部位在(A)胸部(B)腹部(C)胸腹部(D)四肢内侧(E)指(趾)内侧端19 最早指出黄疸有传染性的中医文献是(A)黄帝内经(B) 伤寒论(C) 金匮要略(D)丹溪心法(E)沈氏尊生书20 “眩晕者,中风之渐也” 见于(A)内经(B) 伤寒论(C) 景岳全书(D)丹溪心法(E)医学正传21 下列成痈期肺痈的主症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胸部疼痛(B)寒战壮热(C)咳嗽气急(D)咳吐脓血腥臭(E)舌苔黄腻脉滑数22 肺痈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主要在于(A)痰热壅盛(B)热伤血脉(C)血脉瘀滞(D)热壅血瘀(E)气滞血瘀23 哮证发作的病因病机关键是(A)宿痰内伏于肺(B)外邪侵袭,触动伏痰
5、(C)痰气相激,气道被阻(D)邪客于肺,气道不利(E)脏腑虚弱,气失所主24 寒哮久发易伤内脏,一般伤及(A)肺、脾、肾(B)肺、肾(C)脾、肾(D)肺、脾(E)肺、心25 哮病大发作期的病理性质是(A)邪实(B)正虚(C)邪实正虚(D)寒热夹杂(E)表里同病26 治疗痿证使用泻南方,补北方的原则,是因为该病(A)寒多热少,虚多实少(B)热多寒少,虚多实少(C)热多寒少,实多虚少(D)寒多热少,实多虚少(E)以上均非27 哮证的治疗原则是(A)祛邪化痰(B)扶正固本(C)发时治标,平时治本(D)补肾化痰(E)以上均非28 哮病内外皆寒的常用治疗方剂是(A)甘姜苓术汤(B)华盖散(C)小青龙汤(
6、D)二陈平胃汤(E)半夏厚朴汤29 哮证缓解期表现为肺脾气虚证候者,宜选用(A)左归饮(B)六君子汤(C)六味地黄丸(D)麦门冬汤(E)大补阴丸30 手阳明经、足阳明经的交接部位在(A)目内眦旁(B)目外眦旁(C)鼻翼旁(D)口角旁(E)颧骨旁31 十二经之海是指(A)督脉(B)任脉(C)冲脉(D)带脉(E)阴维脉32 在经络系统中,具有离、入、出、合循行特点的是(A)奇经八脉(B)十二经别(C)十二经筋(D)十二皮部(E)十五络脉33 太阳经头痛一般表现在(A)顶部(B)颞部(C)顶颞部(D)前额部(E)后枕部34 下列腧穴在五行配属中,属金的是(A)少府(B)大陵(C)阳溪(D)后溪(E)
7、经渠35 在五输穴中,合穴主要治疗(A)心下满(B)身热(C)体重节痛(D)喘咳寒热(E)逆气而泄36 脾之大络,名为(A)天池(B)俞府(C)鸠尾(D)大包(E)虚里37 足阳明胃经的原穴是(A)内庭(B)陷谷(C)冲阳(D)解溪(E)丰隆38 用背俞穴治疗耳聋,应首选(A)肺俞(B)三焦俞(C)肝俞(D)肾俞(E)脾俞39 八会穴中的脉会穴是(A)阳陵泉(B)悬钟(C)太渊(D)膻中(E)中脘40 与公孙穴相通的奇经是(A)冲脉(B)带脉(C)阴维脉(D)阴跷脉(E)任脉41 手太阴肺经在上肢的分布是(A)内侧前廉(B)外侧前廉(C)内侧中行(D)外侧后廉(E)内侧后廉42 尺泽穴位于(A
8、)肱二头肌腱桡侧缘(B)肱二头肌腱尺侧缘(C)肱二头肌腱桡侧缘的肘横纹中(D)肱二头肌腱尺侧缘的肘横纹中(E)肱二头肌腱尺侧缘向外 0.5 寸处43 迎香穴位于(A)鼻孔外缘,旁开 0.5 寸(B)鼻翼外缘,旁开 0.5 寸(C)鼻翼外缘中点,旁开 0.5 寸(D)鼻翼上缘中点,旁开 0.5 寸(E)平鼻孔,当鼻唇沟中44 脐上 4 寸,前正中线旁开 2 寸的腧穴是(A)不容(B)承满(C)梁门(D)关门(E)滑肉门45 下列各穴中,常用于保健并具有强壮作用的穴位是(A)百会(B)肾俞(C)脾俞(D)足三里(E)气海俞46 下列各穴中,属足太阴脾经的是(A)大横(B)章门(C)期门(D)梁门(
9、E)带脉47 公孙穴位于(A)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B)第一跖骨小头前缘,赤白肉际处(C)第一跖骨趾关节部,赤白肉际处(D)第一跖骨基底部前下缘,赤白肉际处(E)第一跖骨基底部后下缘,赤白肉际处48 血海穴位于(A)髌骨上缘中点上 2 寸(B)髌骨内上缘上 2 寸(C)髌骨外上缘上 2 寸(D)髌骨内下缘上 2 寸(E)髌骨外下缘上 2 寸49 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的腧穴是(A)下关(B)听宫(C)听会(D)耳门(E)颧谬50 采用背俞穴治疗皮肤痒疹,应首选(A)肝俞(B)肺俞(C)脾俞(D)三焦俞(E)心俞51 治疗滞产,应首选(A)合谷(B)太冲(C)足三里(D)血海(E)至阴
10、52 悬钟穴位于(A)外踝后缘中点上 3 寸,腓骨后缘(B)外踝前缘中点上 3 寸,腓骨后缘(C)外踝下缘中点上 3 寸,腓骨后缘(D)外踝高点上 3 寸,腓骨后缘(E)外踝上缘中点上 3 寸,腓骨后缘53 球后穴位于眶下缘的(A)外 1/3 与内 2/3 交点处(B)内 1/3 与外 2/3 交点处(C)直对瞳孔处(D)外 1/4 与内 3/4 交点处(E)内 1/4 与外 3/4 交点处54 取头、面、胸、腹部腧穴,最适宜的体位是(A)仰卧位(B)俯卧位(C)侧卧位(D)俯伏坐位(E)侧伏坐位55 捻转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手法是(A)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快(B)捻转角度小,用力重,频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中医 执业 医师 模拟 6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