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4及答案与解析.doc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4及答案与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甲、乙为朋友。乙出国前,将自己的借记卡(背面写有密码)交甲保管。后甲持卡购物,将卡中 13 万元用完。乙回国后发现卡里没钱,便问甲是否用过此卡,甲否认。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3 年卷二 15 题)(A)侵占罪(B)信用卡诈骗罪(C)诈骗罪(D)盗窃罪2 张某窃得同事一张银行借记卡及身份证,向丈夫何某谎称路上所拾。张某与何某根据身份证号码试出了借记卡密码,持卡消费 5000 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2010 年卷二 14 题)(A)张某与何某均构成盗窃罪(B)张某与何某均构成信用卡诈骗罪(C)张某构成盗窃罪,何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D)张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何某不构成犯罪3 甲系外贸公司总经理,在公司会议上拍板:为物尽其用,将公司以来料加工方式申报进口的原材料剩料在境内销售。该行为未经海关许可,应缴税款 90 万元,公司亦未补缴。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7 年卷二 13 题)(A)虽未经海关许可,但外贸公司擅自销售原材料剩料的行为发生在我国境内,不属于走私行为(B)外贸公司的销售行为有利于物尽其用,从利益衡量出发,应认定存在超法规的犯罪排除事由(C)外贸公司采取隐瞒手段不
3、进行纳税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的 10以上,构成逃税罪(D)如海关下达补缴通知后,外贸公司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接受行政处罚,则不再追究外贸公司的刑事责任4 甲以伤害故意砍乙两刀,随即心生杀意又砍两刀,但四刀中只有一刀砍中乙并致其死亡,且无法查明由前后四刀中的哪一刀造成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5 年卷二 16 题 )(A)不管是哪一刀造成致命伤,都应认定为一个故意杀人罪既遂(B)不管是哪一刀造成致命伤,只能分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既遂与故意杀人罪未遂(C)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应推定是后两刀中的一刀造成致命伤,故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未遂与故意杀人罪既遂(D)根据
4、存疑时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虽可分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未遂与故意杀人罪未遂5 关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4 年卷二 15题)(A)甲的父亲乙身患绝症,痛苦不堪。甲根据乙的请求,给乙注射过量镇定剂致乙死亡。乙的同意是真实的,对甲的行为不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B)甲因口角,捅乙数刀,乙死亡。如甲不顾乙的死伤,则应按实际造成的死亡结果认定甲构成故意杀人罪,因为死亡与伤害结果都在甲的犯意之内(C)甲谎称乙的女儿丙需要移植肾脏,让乙捐肾给丙。乙同意,但甲将乙的肾脏摘出后移植给丁。因乙同意捐献肾脏,甲的行为不成立故意伤害罪(D)甲征得乙(17 周岁) 的同意,将乙的左肾摘出
5、,移植给乙崇拜的歌星。乙的同意有效,甲的行为不成立故意伤害罪6 下列哪一行为不应以故意伤害罪论处?(2012 年卷二 16 题)(A)监狱监管人员吊打被监管人,致其骨折(B)非法拘禁被害人,大力反扭被害人胳膊,致其胳膊折断(C)经本人同意,摘取 17 周岁少年的肾脏 1 只,支付少年 5 万元补偿费(D)黑社会成员因违反帮规,在其同意之下,被截断 1 截小指头7 关于自伤,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1 年卷二 13 题)(A)军人在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成立战时自伤罪(B)帮助有责任能力成年人自伤的,不成立故意伤害罪(C)受益人唆使 60 周岁的被保险人自伤、骗取保险金的,成立故意
6、伤害罪与保险诈骗罪(D)父母故意不救助自伤的 12 周岁儿子而致其死亡的,视具体情形成立故意杀人罪或者遗弃罪8 关于故意伤害罪与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1 年卷二14 题)(A)非法经营尸体器官买卖的,成立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B)医生明知是未成年人,虽征得其同意而摘取其器官的,成立故意伤害罪(C)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并不从中牟利的,不成立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D)组织者出卖一个肾脏获 15 万元,欺骗提供者说只卖了 5 万元的,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9 关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7 年卷二 15 题)(A)甲对家庭成员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
7、故意造成家庭成员死亡。甲不构成遗弃罪,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B)乙闯入银行营业厅挟持客户王某,以杀害王某相要挟,迫使银行职员交给自己 20 万元。乙不构成抢劫罪,仅成立绑架罪(C)丙为报复周某,花 5000 元路费将周某 12 岁的孩子带至外地,以 2000 元的价格卖给他人。丙虽无获利目的,也构成拐卖儿童罪(D)丁明知工厂主熊某强迫工人劳动,仍招募苏某等人前往熊某工厂做工。丁未亲自强迫苏某等人劳动,不构成强迫劳动罪10 甲为勒索财物,打算绑架富商之子吴某(5 岁)。甲欺骗乙、丙说:“富商欠我100 万元不还,你们帮我扣押其子,成功后给你们每人 10 万元。”乙、丙将吴某扣押,但甲无法联系上
8、富商,未能进行勒索。三天后,甲让乙、丙将吴某释放。吴某一人在回家路上溺水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 年卷二 15 题)(A)甲、乙、丙构成绑架罪的共同犯罪,但对乙、丙只能适用非法拘禁罪的法定刑(B)甲未能实施勒索行为,属绑架未遂;甲主动让乙、丙放人,属绑架中止(C)吴某的死亡结果应归责于甲的行为,甲成立绑架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D)不管甲是绑架未遂、绑架中止还是绑架既遂,乙、丙均成立犯罪既遂11 甲男(15 周岁) 与乙女(16 周岁) 因缺钱,共同绑架富商之子丙,成功索得 50 万元赎金。甲担心丙将来可能认出他们,提议杀丙,乙同意。乙给甲一根绳子,甲用绳子勒死丙。关于本
9、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4 年卷二 16 题)(A)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因而对故意杀人罪成立共同犯罪(B)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对乙应以绑架罪论处(C)丙系死于甲之手,乙未杀害丙,故对乙虽以绑架罪定罪,但对乙不能适用“杀害被绑架人 ”的规定(D)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对乙以绑架罪论处,与二人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并不矛盾12 关于侵犯人身权利罪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2 年卷二 17 题)(A)强行与卖淫幼女发生性关系,事后给幼女 500 元的,构成强奸罪(B)使用暴力强迫单位职工以外的其他人员在采石场劳动的,构成强迫劳动罪(C)雇
10、用 16 周岁未成年人从事高空、井下作业的,构成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D)收留流浪儿童后,因儿童不听话将其出卖的,构成拐卖儿童罪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13 甲和女友乙在网吧上网时,捡到一张背后写有密码的银行卡。甲持卡去 ATM机取款,前两次取出 5000 元。在准备再次取款时,乙走过来说:“注意,别出事” ,甲答:“马上就好。 ”甲又分两次取出 6000 元,并将该 6000 元递给乙。乙接过钱后站了一会儿说:“ 我走了,小心点。 ”甲接着又取出 7000 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
11、确的?(2015 年卷二 57 题)(A)甲拾得他人银行卡并在 ATM 机上使用,根据司法解释,成立信用卡诈骗罪(B)对甲前两次取出 5000 元的行为,乙不负刑事责任(C)乙接过甲取出的 6000 元,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D)乙虽未持银行卡取款,也构成犯罪,犯罪数额是 13 万元14 纳税人逃税,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一律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纳税人逃避追缴欠税,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应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纳税人以暴力方法拒不缴纳税款,后主动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
12、任扣缴义务人逃税,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关于上述观点的正误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2 年卷二 61 题)(A)第句正确,第 句错误(B)第 句正确,第句错误(C)第 句正确,第句错误(D)第句正确,第 句错误15 关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6 年卷二 58 题)(A)甲征得 17 周岁的夏某同意,摘其一个肾脏后卖给他人,所获 3 万元全部交给夏某。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B)乙将自己 1 岁的女儿出卖,获利 6 万元用于赌博。对乙出卖女儿的行为,应以遗弃罪追究刑事责任(C)丙为索债
13、将吴某绑于地下室。吴某挣脱后,驾车离开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死亡。丙的行为不属于非法拘禁致人死亡(D)丁和朋友为寻求刺激,在大街上追逐、拦截两位女生。丁的行为构成强制侮辱罪16 关于侵犯人身权利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3 年卷二 59 题)(A)医生甲征得乙(15 周岁)同意,将其肾脏摘出后移植给乙的叔叔丙。甲的行为不成立故意伤害罪(B)丈夫甲拒绝扶养因吸毒而缺乏生活能力的妻子乙,致乙死亡。因吸毒行为违法,乙的死亡只能由其本人负责,甲的行为不成立遗弃罪(C)乙盗窃甲价值 4000 余元财物,甲向派出所报案被拒后,向县公安局告发乙抢劫价值 4000 余元财物。公安局立案后查明了乙的盗窃事实。
14、对甲的行为不应以诬告陷害罪论处(D)成年妇女甲与 13 周岁男孩乙性交,因性交不属于猥亵行为,甲的行为不成立猥亵儿童罪17 关于刑讯逼供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2 年卷二 60 题)(A)甲系机关保卫处长,采用多日不让小偷睡觉的方式,迫其承认偷盗事实。甲构成刑讯逼供罪(B)乙系教师,受聘为法院人民陪审员,因庭审时被告人刘某气焰嚣张,乙气愤不过,一拳致其轻伤。乙不构成刑讯逼供罪(C)丙系检察官,为逼取口供殴打犯罪嫌疑人郭某,致其重伤。对丙应以刑讯逼供罪论处(D)丁系警察,讯问时佯装要实施酷刑,犯罪嫌疑人因害怕承认犯罪事实。丁构成刑讯逼供罪18 甲与乙(女)2012 年开始同居,生
15、有一子丙。甲、乙虽未办理结婚登记,但以夫妻名义自居,周围群众公认二人是夫妻。对甲的行为,下列哪些分析是正确的?(2015 年卷二 62 题)(A)甲长期虐待乙的,构成虐待罪(B)甲伤害丙(致丙轻伤)时,乙不阻止的,乙构成不作为的故意伤害罪(C)甲如与丁(女)领取结婚证后,不再与乙同居,也不抚养丙的,可能构成遗弃罪(D)甲如与丁领取结婚证后,不再与乙同居,某日采用暴力强行与乙性交的,构成强奸罪19 甲为要回 30 万元赌债,将乙扣押,但 2 天后乙仍无还款意思。甲等 5 人将乙押到一处山崖上,对乙说:“3 天内让你家人送钱来,如今天不答应,就摔死你。” 乙勉强说只有能力还 5 万元。甲刚说完“一
16、分都不能少” ,乙便跳崖。众人慌忙下山找乙,发现乙已坠亡。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4 年卷二 59题)(A)属于绑架致使被绑架人死亡(B)属于抢劫致人死亡(C)属于不作为的故意杀人(D)成立非法拘禁,但不属于非法拘禁致人死亡20 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第一款与第二款分别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关
17、于该条款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1 年卷二 60 题)(A)第一款所称“ 殴打、侮辱” 属于法定量刑情节(B)第二款所称“犯前款罪,致人重伤”属于结果加重犯(C)非法拘禁致人重伤并具有侮辱情节的,适用第二款的规定,侮辱情节不再是法定的从重处罚情节(D)第二款规定的“ 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 ,是指非法拘禁行为之外的暴力致人伤残、死亡20 甲、乙预谋修车后以假币骗付。某日,甲、乙在某汽修厂修车后应付款 4850 元,按照预谋甲将 4900 元假币递给乙清点后交给修理厂职工丙,乙说:“修得不错,零钱不用找了” ,甲、乙随即上车。丙发现货币有假大叫“ 别走”,甲迅即启动驶向厂门,丙扑
18、向甲车前风档,抓住雨刮器。乙对甲说:“太危险,快停车” ,甲仍然加速,致丙摔成重伤。请回答(1) (4)题。(2010 年卷二 9194 题)21 甲、乙用假币支付修车费被识破后开车逃跑的行为应定的罪名是:(A)持有、使用假币罪(B)诈骗罪(C)抢夺罪(D)抢劫罪22 对于丙的重伤,甲的罪过形式是:(A)故意(B)有目的的故意(C)过失(D)无认识的过失23 关于致丙重伤的行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乙明确叫甲停车,可以成立犯罪中止(B)甲、乙构成故意伤害的共同犯罪(C)甲的行为超出了共同犯罪故意,对于丙的重伤后果,乙不应当负责(D)乙没有实施共同伤害行为,不构成犯罪24 对甲的定罪,下列选
19、项错误的是:(A)抢夺罪、故意伤害罪(B)诈骗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持有、使用假币罪,交通肇事罪(D)抢劫罪、故意伤害罪24 甲花 4 万元收买被拐卖妇女周某做智障儿子的妻子,周某不从,伺机逃走。甲为避免人财两空,以 3 万元将周某出卖。(事实一)乙收买周某,欲与周某成为夫妻,周某不从,乙多次暴力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事实二)不久,周某谎称怀孕要去医院检查,乙信以为真,周某乘机逃走向公安机关报案。警察丙带人先后抓获了甲、乙。讯问中,乙仅承认收买周某,拒不承认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丙恼羞成怒,当场将乙的一只胳膊打成重伤。乙大声呻吟,丙以为其佯装受伤不予理睬。(事实三)深夜,丙上厕所
20、,让门卫丁(临时工)帮忙看管乙。乙发现丁是老乡,请求丁放人。丁说:“行,但你以后如被抓住,一定要说是自己逃走的。” 乙答应后逃走,丁未阻拦。(事实四 )请回答(1) (4)题。(2011 年卷二 8891 题)25 关于事实一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甲行为应以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拐卖妇女罪实行并罚(B)甲虽然实施了收买与拐卖二个行为,但由于二个行为具有牵连关系,对甲仅以拐卖妇女罪论处(C)甲虽然实施了收买与拐卖二个行为,但根据刑法的特别规定,对甲仅以拐卖妇女罪论处(D)由于收买与拐卖行为侵犯的客体相同,而且拐卖妇女罪的法定刑较重,对甲行为仅以拐卖妇女罪论处,也能做到罪刑相适应26 关于
21、事实二的定性,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乙行为成立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强奸罪,应当实行并罚(B)乙行为仅成立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因乙将周某当作妻子,故周某不能成为乙的强奸对象(C)乙行为仅成立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因乙将周某当作妻子,故缺乏强奸罪的故意(D)乙行为仅成立强奸罪,因乙收买周某就是为了使周某成为妻子,故收买行为是强奸罪的预备行为27 关于事实三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丙行为是刑讯逼供的结果加重犯(B)对丙行为应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C)对丙行为应以刑讯逼供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实行并罚(D)对丙行为应以刑讯逼供罪和故意伤害罪实行并罚28 关于事实四,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乙构成脱
22、逃罪,丁不构成犯罪(B)乙构成脱逃罪,丁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C)乙离开讯问室征得了丁的同意,不构成脱逃罪,丁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D)乙与丁均不构成犯罪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信用卡诈骗罪。乙仅让甲保管借记卡,并未同意甲使用借记卡中的存款,即甲对信用卡的占有并不意味着同时具有合法的取款权限。甲冒充持卡人乙在商场消费,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侵犯了乙对存款的占有(民法上的间接占有),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三角诈骗,具有财产处
23、分权限的银行产生认识错误,进而处分了乙的财产)。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盗窃罪、信用卡诈骗罪。根据刑法第 196 条第 3 款的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刑法第 264 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本条属于法律拟制。张某盗窃同事信用卡并使用的,应以盗窃罪论处。张某盗窃他人身份证,由于不是“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等情况,也没有达到“盗窃数额较大”的规定,不成立盗窃罪。何某误将他人盗窃所得的信用卡当作是他人拾得的信用卡而持卡消费使用的(一般是指在商场、超市等持卡消费,也即属于对自然人使用),客观上是“冒用他人信用卡”,主观上没有帮助他人实现盗窃罪的意思,只有帮助他人实现
24、“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故意,属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主客观一致在“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范围内。对于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的,成立信用卡诈骗罪。根据部分犯罪共同说,张某与何某在信用卡诈骗罪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最终对张某以盗窃罪论处,对何某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故 C 选项正确。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逃税罪。外贸公司的行为满足刑法第 154 条“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补缴应缴税额,擅自将批准进口的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的原材料、零件、制成品、设备等保税货物,在境内销售”的规定,成立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同时也满足刑法第 201 条关于逃税罪的规定,属于一个行为触犯了两个法规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法 试卷 国家 考试卷 刑法 历年 汇编 1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