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与解析.doc(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16 年第 1 题) 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盐以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加好吃?”回家之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C)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D)在事
2、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2 (2016 年第 2 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 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用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即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A)前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C)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D)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3 (2015 年第 1 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
3、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A)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B)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C)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D)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4 (2015 年第 2 题)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A)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C)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具有其历史继承性(D)
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5 (2014 年第 1 题) 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实验,有个年轻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所以说“ 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A)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C)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D)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6 (2013 年第 1 题) 有一副对联,上联“ 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A)运动的衡量尺度(B)运动
5、的内在原因(C)运动的普遍状态(D)运动的存在方式7 (2013 年第 2 题) 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 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 羊吃草 ”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A)主观联系(B)必然联系(C)因果联系(D)本质联系8 (2012 年第 1 题) 恩格斯说:“ 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敏锐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作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
6、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C)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9 (2012 年第 2 题)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 x90x90x90x90=?”其答案是约59。90 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A)肯定中包含否定(B)量变引起质变(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10 (2011 年第 1 题)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
7、 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单就这一点来说,越长越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A)注重量的积累(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C)坚持适度原则(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11 (2011 年第 2 题)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A)社会形态(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生产方式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
8、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2 (2016 年第 17 题) 显微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机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细沙,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 。有的晶莹剔透像宝石,有的金黄酥脆像饼干。即使是司空见惯的柴米油盐,在显微镜下也会展现神奇而充满魅力的另一面。显微镜下的“一沙一世界” 表明(A)任何事物都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B)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而改变(C)人们可以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日益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D)人们能够通过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达到对世界整体的把握13 (2016 年第 18 题) 唐朝诗人
9、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两句诗蕴涵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下列诗句中蕴涵相同哲理的是(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B)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C)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14 (2015 年第 17 题) 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初始无机养分的最初来源。气候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地形可以使物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
10、条件方面发生差异。时间是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土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加强。土壤的生成过程说明(A)事物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B)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C)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D)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线性上升的态势15 (2015 年第 18 题) 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 成为人们的“大智慧
11、”就要(A)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B)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C)精确把握事物的度(D)善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16 (2015 年第 19 题) 马克思主义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理解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认为(A)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B)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C)杰出人物能够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D)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形成和发挥与其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密不可分17 (2014 年第 17 题) 长江的年龄到底有多大? 这里说的长江“ 年龄”,是指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注入东海的“ 贯通东流 ”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说
12、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延而下能到达下游,这就表明长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我国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他们经过 10 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约 2 300 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A)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B)时间和空间是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的(C)时间和空间是标志物质运动的观念形式(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18 (2014 年第 18 题) 作家史铁生在奶奶的星星中讲道,奶奶告诉他的故事与通常的说法不同:一般人说,地上死一个
13、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奶奶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又多了一个星星,人死了就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个亮了。于是他“ 慢慢相信,每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这对我们理解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的启示有(A)历史是无数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结果(B)杰出个人决定历史发展的走向(C)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D)每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作用19 (2013 年第 18 题) 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A)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的绝大多数(B)从质上说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起
14、推动作用的人们(C)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包括剥削阶级(D)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20 (2012 年第 17 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C)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D)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21 (2012 年第 18 题)2011 年 4 月,耶鲁大学出版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
15、的一书,书中列举了当前西方社会 10 个典型的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艺术、宗教、政治、法律、道德等都被简单地视为经济的反映,对人类历史错综复杂的本质视而不见,而试图建立一种非黑即白的单一历史观。上述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思想的严重歪曲,其表现为(A)把社会历史发展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歪曲为单一因素决定论(B)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歪曲为机械的单向作用(C)把经济作为社会的“基础”所具有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歪曲为唯一决定作用(D)把意识形态对社会历史始终具有的积极能动作用歪曲为消极被动作用22 (2011 年
16、第 17 题)1971 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了“世界最佳设计” 奖,设计师格罗培斯却说,“ 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 ”。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体工程完工后,格罗培斯暂停修筑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撒上草种。五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踏出了不少宽窄不一的小路。格罗培斯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成了“优雅自然、简捷便利、个性突出” 的优秀设计。格罗培斯的设计智慧对我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启示是(A)要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B)要尊重群众的实际需求(C)不要对自然事物做任何改变(D)要对事物本来面目做直观反映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
17、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23 (2016 年第 34 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要着力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 ”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摘自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的讲话(2015 年 2 月 11 日)材料 2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
18、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摘自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 年 1 月 23日)材料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它是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们之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外延大大拓展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正在进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将来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主题,是三中全会对我国改革作出的战略部署。全面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所确定的主题,是四中全
19、会对我国法治建设提出的战略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对党的十八大似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的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获得的经验、形成的成果进行的概括和总结,又是对今后党的建设进一步提出的新要求。“四个全面”既是重大的战略布局,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思想。从哲学的高度来讲,“四个全面 ”是一个过程,不仅是因为它的提出和形成是一个过程,而且它的协调推进也将是一个过程。摘编自光明日报(2015 年 4 月 1 日)(1)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视角,分析为什么说“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2)“四个全面”重要战略思想体现了怎样的辩证思维
20、 ?24 (2015 年第 34 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2014 年 11 月 19 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大会的贺词中指出,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李克强总理 20 日下午在杭州会见出席大会的中外代表并同他们座谈,他表示,互联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改变了人类世界的空间轴、时间轴和思想维度。中国接入互联网 20 年来,已发展成为世界互联网大国,不仅培育起一个巨大市场,也催生了许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上千万就业岗位,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大学生因此实现了事业梦、人生梦。目前,全
21、世界网民数量达到了 30 亿人,普及率达到 40,全球范围内实现了网络互联、信息互通,即使是世界上最偏僻的一角,只要接入互联网,就接入了人类这个大家庭。同住地球村的“居民” ,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极大地拉近了距离。网络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合作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形成了世界网络大市场;一个短小的视频通过全世界网民的点击,可以一夜之间成为全球流行文化的宠儿;提供高速的移动通信和无线宽带服务,几乎已是各国旅游“设施” 的标配。当然,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网络信息安全、网络犯罪等,甚至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形成了新的挑战。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
22、盒? 这取决于 “命运共同体”如何认真应对、谋求共治。从这样的视野来看,已走过 20 年岁月的中国互联网,站在了大有可为的新起点上。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 年 11 月 21 日)材料 2中国互联网从 1994 年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至今,实现了 20 年的高速发展,不仅在技术层面一再突破,而且带来了新的思维理念,有人把它概括为“互联网思维” 。对何谓“互联网思维 ”目前还没有定论。然而,打破思维定式、主动革新自我是互联网思维不变的主题,意味着“便捷、互动、用户至上” 等理念。这些理念让人们不断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变化与变革。如果把沃尔玛等传统龙头企业比作大象,那么互联网上的小商户只能叫蚂蚁。
23、数百万只蚂蚁聚合起来,吃掉大象并非没有可能。试想,如果没有互联网,任何一家传统商业企业要想把数百万个商家和近亿客户装进来是不可想象的。既然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更有利于“蚂蚁” 生存,“大象”要彻底摆脱危机可能就要让自己某种程度上也变成“ 蚂蚁 ”,至少自身要具备“蚂蚁”的特性。道理很简单,在互联网环境下与灵活的“ 蚂蚁军团 ”作战,庞大的体量以及传统组织形式带来的大企业病,很可能让“ 大象” 的优势转变为劣势。只有彻底改变基因,让“大象”内部产生无数个热衷创业的“ 蚂蚁” ,这仗才有的打。毕竟,和蚂蚁打仗,大象有力用不上,但更庞大、更强大的蚁群则能成为最后的胜者。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 年 5
24、月 5 日、5 月 26 日等)(1)联系自身实际,分析为什么“ 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取决于互联网的“ 命运共同体 ”?(2)怎样以辩证的思维方式认识与处理“ 蚂蚁”与“大象”的关系?25 (2014 年第 34 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山东某地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将秸秆“吃干榨尽” ,对秸秆利用进行了有益探索。一、秸秆种蘑菇该地小麦种植面积为 60 万亩,按亩产 500 公斤秸秆计算,每年产生 30 万吨秸秆。虽然粉碎还田、压块做燃料、青储养殖等消化了大量秸秆,但一些农户为图方便,仍然偷偷焚烧秸秆,当地禁烧压力很大。2009 年,该地通过招商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