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59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5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59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5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党领导下的各族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2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土改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党领导下的各族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D)工人阶
2、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3 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的是( )(A)国营经济(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C)个体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4 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有人主张:“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连接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5 我
3、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C) 1956 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6 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是( )(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 论十大关系(C) 论联合政府(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7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 )(A)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B)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C)统筹兼顾思想(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
4、思想8 1957 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我国,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会变成( )(A)对抗性的敌我矛盾(B)非对抗性的敌我矛盾(C)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D)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9 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是指 ( )(A)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B)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C)找到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进行人民公社化10 1956 年 45 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
5、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员( )(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B)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11 毛泽东在下列哪本著作中明确提出了“发展工业必须与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提出了从全体人民出发,“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的方针( )(A)论人民民主专政(B) 论新阶段(C) 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2 毛泽东指出:社
6、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它们具有的特点是( )(A)对抗性(B)不可调和(C)存在根本利益冲突(D)又适应又相矛盾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3 1926 年前后,毛泽东发表了哪些文章,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A)井冈山的斗争(B) 反对本本主义(C)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4 1928 年 10 月至 1930 年初,毛泽东发表了哪些文章,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点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
7、A)井冈山的斗争(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D)实践论15 1940 年前后,毛泽东发表了哪些著作,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A)新民主主义论(B)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C)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共产党人) 发刊词 16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规定了( )(A)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B)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中国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D)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17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8、 )(A)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B)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C)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D)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1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 )(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农民阶级(D)官僚资本主义19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这种两重性,决定了他们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而在另一时期,又有跟在官僚资产阶级后面反对革命的危险。因此,他们虽然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但既不能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更不可能是革命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应该( )(A)在政治上
9、争取他们,对其动摇性和妥协性进行批评和斗争(B)在政治上对其实行专政(C)在经济上实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D)在经济上限制其剥削程度,采取和平赎买20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 )(A)推翻资产阶级专政(B)推翻帝国主义(C)推翻封建主义(D)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21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内容有(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蒋、宋、孔、陈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发展生产繁荣经济(D)保护民族工商业22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里的“民族的
10、” 含义是( )(A)就其内容说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B)就其形式说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C)反对一切封建思想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客观真理及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性(D)反对一切外来文化23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发展的主观条件是( )(A)不同帝国主义统治的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党的领导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C)全国的革命形势是继续向前发展的(D)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24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党的建设(D)实事求是25 毛
11、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B)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同盟者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C)对同盟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予政治教育(D)对同盟者采取“ 有理、有利、有节” 的策略原则26 近代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其中“两头” 是指( )(A)无产阶级(B)地主大资产阶级(C)农民阶级(D)城市小资产阶级27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的历史,开辟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程,十月革命对中国的主要影响有
12、( )(A)促进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人民的觉醒(B)使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C)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变成自为阶级(D)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28 关于中国的无产阶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是中国革命最基本动力(B)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最早出现的阶级(C)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29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之一的农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
13、的同盟军,中农是可靠的同盟军(B)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C)中国革命战争实质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D)农民是近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之一,是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最早出现的阶级30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其新的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 )(A)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一部分(B)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围共产党(C)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D)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3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 )(A)工人阶级(B)
14、农民阶级(C)知识分子(D)新的社会阶层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5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B 两个选项内容都是新中国成立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党领导下的各族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随着土改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 【
15、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经济。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而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则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的命题意图是要考生知晓党内“左”倾冒险主义者在中国民主革命任务与对象问题上的错误,引用了王明的一段话,要求考生指出其主要错误之所在。这段话的中心是讲中国革命要在推翻豪绅地主阶级的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要知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即使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不是一般地反对资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任务只能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才能进行。可见,
16、这段话的主要错误只能是 C 项,即“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56 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据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后来的实践表明,照抄照搬苏联模式
17、不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 年 4 月和 5 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这是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据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据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毛泽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概论 模拟 5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