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33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3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33及答案与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 33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如果要研究两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量,应选用的统计方法是(A)方差分析法(B)因素分析法(C)回归分析法(D)聚类分析法2 在两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基础不同的情况下(实验前测验的平均分有一定差距),若要以这两个班级为实验班研究两种教学方法的差异,下列统计方法中,最恰当的是(A)方差分析法(B)因素分析法(C)回归分析法(D)协方差分析法3 在编制心理测验时,检验测验的结构效度通常使用的方法是(A)方差分析法(B)因素分析法(C)回归分析法(D)聚类分析法4 问卷调查中,首先问“ 您是否结婚 ?”,如果回答
2、是未婚,将跳过以下问题不问。如果回答是已婚,则进一步问“您是否有孩子?”设未婚概率为 04,已婚中有孩子的概率为 08,则访问中回答有孩子的概率是(A)06(B) 08(C) 048(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5 想要缩小某个估计值的置信区间,下列各种方法中错误的是(A)扩大样本容量(B)减少样本方差(C)增加置信度(D)减少样本均值的标准误6 一位研究者用 n=25 的样本得到 90的置信区间是 87+10。如果他需要将置信区间的宽度限制在 10 或 10 以内,置信度仍为 90,他至少需要的样本容量是(A)70(B) 80(C) 90(D)1007 在假设检验中,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但误用了单侧
3、检验,可能导致的结果是(A)类错误概率增加(B) 类错误概率增加(C)临界点比双侧检验情况下远离 0(D)不会有太大影响8 下列关于假设检验的陈述中,正确的是(A)研究中要优先考虑不要犯类错误(B)研究中要优先考虑不要犯类错误(C) 类错误和类错误呈互补关系(D)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要减少犯 类错误的概率,就会增加犯类错误的概率9 一个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已知 F(2,24)=0 90。则 F 检验的结果(A)不显著(B)显著(C)查表才能确定(D)此结果是不可能的10 在上题中,假定自变量是被试间操纵的,则研究样本的容量为(A)25(B) 26(C) 27(D)2811 在一项实验研究
4、中,研究者想要将样本量由 30 增加到 60,下列选项会增大的是(A)统计功效(B)效应大小(C) (D)12 两变量 X,Y 之间满足方程 Y=a+bX,X 对 Y 的回归系数为 085,已知变量Y 的变异中有 64可由 X 的变异解释,那么回归系数 b 的值为(A)075(B) 085(C) 080(D)13313 在一个 45 的列联表检验中,自由度为(A)20(B) 19(C) 12(D)814 下列关于非参数检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非参数检验一般要求样本量比较大,计算复杂(B)非参数检验法不能处理交互作用(C)非参数检验法可以充分利用数据中包含的全部信息(D)非参数检验法可以处理
5、交互作用15 为了考察不同刺激呈现方式下被试的反应时是否存在差异,某研究者选取三个年龄段的被试各 5 名进行实验,该研究设计属于(A)完全随机设计(B)随机区组设计(C)嵌套设计(D)析因设计16 下列关于正态分布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正态分布是一种对称分布(B)钟形的对称分布都属于正态分布(C)正态分布的均值为 0(D)正态分布的标准差为 117 标准正态分布的拐点位于(A)正负 1 个标准差处(B)正负 2 个标准差处(C)正负 196 个标准差处(D)正负 158 个标准差处18 标准正态分布中央点的值是(A)05(B) 1(C) 03413(D)03989419 在某省的公务员考试中
6、,某岗位拟招聘 100 人,有 1875 人参加了笔试,参加面试的人数和实际录用的人数比是 3:1,此次考试的平均分是 60 分,标准差是 15,那么参加面试的分数线应是(A)70(B) 75(C) 80(D)8520 在统计检验中,显著性水平是指(A)统计推断时可能犯错误的概率(B)统计推断时判断正确的概率(C)统计推断时所确定的显著效果(D)能够进行统计推断的可能性21 在 001 和 005 的显著水平上进行单侧检验的 Z 值分别是(A)2326;1645(B) 2576;196(C) 1645;2326(D)196;2576二、多选题22 一个研究者想要考察性别是否是一项认知测验中的反
7、应时的影响因素,他可以使用的统计方法是(A)t 检验(B)方差分析(C)点二列相关(D)二列相关23 下列关于 F 分布特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F 总为正值,是一个正偏态分布(B) F 总为正值,是一个负偏态分布(C) F 总是大于 1(D)当分子自由度为 1,分母自由度为任意值时, F 值与分母自由度相同概率的t 值(双侧概率) 的平方相等。24 置信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要缩小置信区间,则要(A)增加样本容量(B)增加效应量(C)减少统计量的标准误差(D)增加统计量的标准误差25 某小学试用一套新教材,一年后随机抽取 16 名学生进行测试,得到平均成绩为81 分。已知过去使用旧教材时全体学
8、生的平均成绩为 77 分,标准差为 8 分,那么下面描述中正确的是(A)在 =005 时,接受新教材优于旧教材(B)在 =005 时,拒绝新教材优于旧教材(C)在 =001 时,接受新教材优于旧教材(D)在 =001 时,拒绝新教材优于旧教材三、简答题26 对于这种观点:“t 检验适用于样本容量小于 30 的情况,而大样本才适合使用Z 检验。” 你是否支持? 为什么?27 一名教师选取 30 名小学三年级学生,让他们做来自不同地区的两套数学试卷,并希望比较这两套试卷的得分是否有差别。以上案例的数据统计分析应选用的是相关样本 t 检验还是独立样本 t 检验?若选择错误,对所得结果的差异显著性会有
9、什么影响?28 简述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型错误与型错误的关系和控制方法。29 简述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的区别。30 简述统计功效的含义及影响因素。四、综合题31 以下是一位研究者对受教育年限和职业声望所进行的抽样调查(1)以职业声望为因变量,以受教育年限为自变量,求回归方程。 (2)请计算Pearson 相关系数。 (3)试分析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的区别。32 一个研究者想要考察心理表象是否会影响记忆成绩,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实验。让两组独立的被试分别在有表象和无表象的条件之下学习一组 40 个名词,之后进行再认测验。下面是他所得到的结果:根据上述结果,回答问题:(1)该研究者能够得出心理表象影响记
10、忆的结论吗?(=0 05)(2)计算表象对于记忆影响的效应量(Cohens d)(3)显著性检验和效应量的关系是什么?(t 值表附后)33 研究者发现反应时间和错误率之间会存在一种制约性关系,人们将这种关系称为速度准确性权衡。下面的数据来自于一个反应时研究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面问题: (1)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 (2)皮尔逊相关计算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假定上述数据不满足皮尔逊相关的条件,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考察反应时间和错误次数间的关系?试计算。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 33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当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对
11、因变量的预测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回归分析中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可以计算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量,指标就是多元决定系数(R 2),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心理统计与测量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协方差分析是关于如何调节协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效应,从而更有效地分析实验处理效应的一种统计分析技术。在协方差分析中,研究者不希望协变量对实验处理产生影响,因此,通常在实验处理之前对协变量进行测量。本题中,就需进行协方差分析,涉及的协变量就是学生的学习基础。通过控制这一变量,可以分析教学方法的差异。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心理统计与测量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因素分析是一种
12、统计技术,它是从为数众多的可观测“变量”中,概括和推论出少数不可观测的“潜变量”(又称因素),用最少的因素概括和解释大量的观测事实,建立起最简洁、最基本的概念系统,以揭示事物之间本质联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在心理测验的编制中经常使用,在因素的提取以及测验结构效度的检验上都要应用因素分析法。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心理统计与测量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概率的乘法法则。根据概率定理,两个独立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等于两事件概率之积。在本题中,访问中回答有孩子的概率应为已婚和有孩子两个独立事件之积,已婚的概率为 104=06,已婚中有孩子的概率为08,则已婚且有孩子的概率
13、为 0608=048。【知识模块】 心理统计与测量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区间估计中,待估参数的置信区间等于该参数的点估计值加减用于估计该参数的样本统计量抽样分布的标准误乘以置信区间的临界处的检验统计量(Z 或 t)。以总体均数的估计为例,当总体为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已知时,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为 = ,由该式可知,要缩小置信区间有两种途径:第一,减小置信度;第二,减少样本统计量的标准误。在总体方差未知时,需要用样本方差去估计总体方差,因而,样本方差更小的话也会导致更小的标准误。同样,增大样本容量也可以降低标准误。综合考虑,应选 C。【知识模块】 心理统计与测量6 【正确答案】 D【
14、试题解析】 假定要估计的总体参数为总体均数,其置信区间为 =10,现在要求将置信区间宽度限定为 10 或 10 以内,即要求 =5,根据已知条件可假定 Z/2和 不变,则要求 为原来的 2 倍,经计算,可知新的样本容量至少为 100 才能满足要求,故选D。【知识模块】 心理统计与测量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应该使用双侧检验时误用单侧检验,会使单侧的拒绝区增大,检验统计量更易落入拒绝区。也就是说,一个原本不显著的效应更有可能被看作是显著的,即犯了类错误。【知识模块】 心理统计与测量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是不可绝对避免的,但在什么情况下更应避免哪类错误,
15、则应根据所解决的实际问题来决定。两类错误的概率相加并不等于1,所以两者不是互补关系。选项 D 的表述是正确的。【知识模块】 心理统计与测量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中,F 等于组间均方除以组内均方,在本例中,所计算的 F 值等于 090 小于 1,说明组间变异在总变异中所占比重很小,由此可以推断结果不显著。【知识模块】 心理统计与测量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上题中,设组数为 k,样本量为 n,则 df 组间 =k 一 1,df 组内 =(n一 1)一 (k 一 1),根据题意,可知 df 组间 =2,df 组内 =24,因而可求 n=27。【知识模块】 心理
16、统计与测量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研究的样本量增加,会导致样本抽样分布的标准误减小,统计功效增加。但效应大小是由所研究的问题本身所决定的,不受样本量大小影响。显著性水平 是由研究者事先决定的,不受样本量影响。统计功效等于 1 ,统计功效增加, 错误会减小。【知识模块】 心理统计与测量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存在如下关系,b= 。由题意可知,X 对Y 的回归系数为 085,设其为 b,则 b= 变量 y的变异中有 64是由 X 的变异引起,即 r2=064 ,则 r=08。b=075。【知识模块】 心理统计与测量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列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心理 统计 测量 模拟 3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