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 1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钱穆先生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的实行。(A)科举制(B)三省制及政事堂会议(C)府兵制(D)六部制2 唐代,中书省中中书舍人凡六员,在制作诏令过程中,可互相商量,并允许“各执所见,杂署其名” ,谓之 ( )。(A)票拟(B)涂归(C)五花判事(D)封驳3 下列关于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六部为中书省直属机构(B)门下省负责审议诏令(C)中书
2、省负责起草诏令(D)尚书省负责执行全国诏令4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A)大明律(B) 开皇律(C) 宋刑统(D)唐律疏议5 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唐太宗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成 10 个( ),经常派官员监察地方官吏。(A)道(B)路(C)边镇(D)都护府6 ( )是唐中央最高监察机构,下设台院、殿院、察院,“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负责中央和地方的监察工作。(A)光禄寺(B)刑部(C)御史台(D)都察院7 “田多可以足其人者为宽乡,少者为狭乡,狭乡授田,减宽乡之半。” 这段史料反映了( )时期的均田制。(A)北魏(B)北齐(C)唐朝(D)隋朝8 唐朝时期,每丁服徭
3、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照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称为( )。(A)输庸代役(B)税(C)租(D)调9 隋唐府兵制和租庸调制赖以推行的基础是( )。(A)均田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募兵制10 租庸调制对农业生产的最大作用是( )。(A)使农民分到了一定的土地(B)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C)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D)开垦了许多荒地11 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直接受益者是( )。(A)大地主(B)广大农民(C)中小地主(D)大官僚12 唐代府兵的基本单位是( )。(A)左右武卫(B)左右卫(C)鹰扬府(D)折冲府13
4、 唐代府兵制的基本原则是( )。(A)内轻外重(B)干枝俱强(C)强枝弱干(D)强干弱枝14 武则天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主要借助于( )的支特。(A)庶族地主(B)前朝贵族(C)山东士族(D)关陇士族15 著名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曾经评价一位唐朝的统治者“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这位统治者是( ) 。(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16 取代氏族志的姓氏录编纂于( )时期。(A)唐肃宗(B)唐中宗(C)武则天(D)唐玄宗17 科举制度中的武举始开设于( )时期。(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祖(D)武则天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5、分。18 常举、制举19 诠试20 南选21 政事堂22 输庸代役23 姓氏录24 开元之治25 短番匠、和雇匠26 彍骑、健儿27 河朔三镇28 六学二馆三、论述题29 简述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及其意义。30 评析唐朝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意义。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 1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5 【正确答案】 A
6、【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7、分。18 【正确答案】 唐代科举考试的两种形式。常举是每年定期举行的考试,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举等八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为重要。常举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制举科目多临时设置,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平民百姓和官吏均可应试。制举不常举行,取人极少,在科举中不占重要地位。【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9 【正确答案】 诠试是在科举考试通过后,正式入仕之前吏部举行的一次考试。内容有:身,指体貌丰伟;言,指言辞辩证;书,指书法遒美;判,指文理优
8、长。四事皆可,则先以德行取,德行相同,则先取才能。【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0 【正确答案】 南选是唐朝在江淮以南地区设置的一种特殊诠选制度,始于高宗朝,由武则天开创。唐朝时,因桂、广、黔等地可选任士人为官,但有时所选不当,于是朝廷就派郎官御史为选补使去选取适当人才。南选制度使得岭南、福建等边远地区的人才,得到了科举入仕的机会。【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1 【正确答案】 政事堂是唐初宰相(三省长官)议事之所。始设于门下省,后又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十一年(723)又改政事堂之名为“中书门下” ,作为宰相的办事机构,这时,“ 中书门下 ”不仅有决策权,还对尚书六部进行对口领导,掌握了一部分行政权力。
9、【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2 【正确答案】 以绢、布折役的方法称为“输庸代役” 。唐朝实行租庸调制,规定: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徭役,则每丁可按照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这称作庸,也叫“输庸代役”。这种制度的推行,使得农民能有较多的时间进行生产,多少改善了农民的处境,对唐前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3 【正确答案】 武则天为打击土族势力,于显庆四年(659),通过高宗下诏改修氏族志为姓氏录。新修的姓氏录把武氏家族列为第一等,下面按官职高低共分九等,无论祖上有无功德,门第是高是低,只
10、要通过科考或军功升至五品以上的官吏均可升高家族等级。这就进一步打破了士族与庶族的界限。对门阀制度的破坏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4 【正确答案】 唐玄宗开元(715741 年)年间,任命姚崇、宋璟等人为相,针对时弊进行了一些改革:裁汰冗官、整顿吏治;抑制食封贵族;压制佛教势力;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限制土地兼并;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这些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吏治清明,政局稳定,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教育的繁荣,成为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5 【正确答案】 短番匠、和雇匠是唐代工匠的两种类型。短番匠每年服役二十天,可“纳资代役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隋唐 五代 模拟 1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