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 是魏徵在( )中来阐述南北方的文学创作的特点的。2 唐代被称为“ 骚之苗裔”的诗人是( )。3 “三吏三别 ”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三吏”是指( )、( )、( )。4 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是( )与( ) 。5 高适的别董大中有句名句是“莫愁前路无知己,( )” 。6 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是( )、( ) 。7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出自唐代诗人 ( )的作品。8 唐代组诗秦中吟的作者是( )。9 ( )所著
2、的 霍小玉传叙述了歌姬霍小玉与李生李益的爱情故事。10 唐人传奇中字数最多的一篇是( )。11 感遇三十八首12 文质半取,风骚两挟13 吴中四士14 山水田园诗派15 中兴间气集16 大历十才子17 行卷18 不平则鸣19 元和体20 原道21 龙筋凤髓判22 郊寒岛瘦23 酉阳杂俎24 裴铡传奇25 云谣集杂曲子26 简论初唐诗坛概况。27 方回瀛奎律髓称陈子昂为“唐之诗祖” ,为什么 ?28 殷瑶河岳英灵集中评高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 ,怎么理解?29 李白歌行体的美感与魅力。30 乐府民歌对李白绝句的影响。31 分析十年长安生活对杜甫诗风的影响。32 为何说白居易和韩愈代表中唐诗歌
3、运动的两种倾向?33 论述韩愈、柳宗元散文的开拓表现。34 简述大历诗风的艺术特点。35 论述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特色。36 韩愈的古文理论及中唐散文创作。37 简析李商隐对诗歌发展的贡献。38 比较李商隐诗与齐梁诗歌及阮籍、李贺、杜甫的异同。中国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 【正确答案】 隋书文学传序【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2 【正确答案】 李贺【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3 【正确答案】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4 【正确答案】 韩愈、柳宗元【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5 【正确答案】 天下谁人不识
4、君【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6 【正确答案】 高适、岑参【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7 【正确答案】 元稹【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8 【正确答案】 白居易【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9 【正确答案】 蒋防【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10 【正确答案】 游仙窟【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11 【正确答案】 感遇三十八首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组诗作品,载于全唐诗。这组诗是作者有感于平生所遇之事而作,涵盖面极广,大都紧扣时事,针对性极强,富有现实意义。各篇所咏之事各异,创作时间也各不相同,应当是诗人在不断探索中有所体会遂加以纪录,积累而成的系列作品。它们继承了阮籍咏怀诗的余脉,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对自然社
5、会规律的认识,抨击了武周王朝的腐败统治,同情广大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抒发自己身逢乱世、忧谗畏讥的恐惧不安,和壮志难酬、理想破灭的愤懑忧伤。【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12 【正确答案】 殷瑶在河岳英灵集集论里提出的诗歌创作主张。“文质半取”指内容与形式并美, “风骚两挟”是要同时继承诗经的质朴典雅与楚辞辞采华茂的传统。盛唐诗歌创作,一方面克服南朝至唐初“都无比兴,但贵轻艳” 的形式主义风尚,讲求风骨、兴寄,力追建安;另一方面又很好地吸取了自齐永明至初唐逐步发展起来的诗歌声律的经验,创造出优美的诗歌格律。于是形成了盛唐诗歌的风骨与声律兼备的特色。殷瑶的创作主张反映了盛唐诗歌的这一根本特点。【知识模块
6、】 隋唐五代文学13 【正确答案】 吴中四士,指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在初、盛唐之交,四人齐名,他们又都是江浙一带人,这一带在古代也叫吴中,因此他们被称为“吴中四士”。其中贺知章、张若虚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张旭是书法家,也是诗人,包融所传诗不多。诗作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最为著名。“四士” 性格狂放,诗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往往透露出一些新的气息、新的情趣,体现了唐诗从初唐到盛唐过渡的特色。【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14 【正确答案】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之一,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多仕途失意,受佛道思想影响较深,寻求隐逸,因而诗中多描写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其诗诗风清新流丽,常常表现
7、出静谧恬淡的境界。孟浩然、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两人都工于五言诗,都善于描写自然景物,风格也有近似之处。在艺术成就方面,二人既可并驾齐驱,又各标风韵,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王维的代表作主要有辋川集二十首山居秋暝渭川田家等,孟浩然的代表作主要有夜归鹿门歌过故人庄宿建德江等。【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15 【正确答案】 中兴间气集为唐诗选集,共两卷。唐代高仲武编选,或误题孟彦深编选。选录肃宗至德初(756)到代宗大历末(779)20 多年间作家作品,计 26人,诗 130 多首。旧史家称此时为安史之乱后之“中兴” 时期,书名取此。此书大致反映出至德、大历间诗坛的主要面貌。编选者推崇钱起、
8、郎士元,把二人列为上、下卷之首。所选多为赠别酬和、流连光景之作,也有少数反映民生疾苦的篇什。在艺术上追求清逸幽远之境,体制多为五言。高仲武自序中提出“体状风雅,理致清新”的选取标准,基本符合当时诗风的特点。【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16 【正确答案】 “ 十才子 ”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 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漳、夏侯审。他们的生平大都不详,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所瞩目。他们的创作成就高低不一,所长亦各异。十才子都有反映战乱生活的诗,虽是冷眼旁观的客观记录,有的也写得较为深刻。但“十才子” 齐名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主要创作
9、倾向和诗风的相近。他们不再像前辈盛唐诗人那样充满兼济理想,真正的兴趣也不在政事,而是集情趣于山水,寄心绪于景物。除了应酬唱和之作外,他们的诗主要写日常生活细事、自然风物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这一类作品,是“ 十才子 ”诗里较为优秀的成熟之作,艺术表现上以谢胱为宗,讲究格律辞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技巧趋于细腻雕琢,大都写得精致工整,虽没有刘长卿诗那种浓重的孤独寂寞感,但总表现出一种冷落萧瑟的衰飒气象,带有大历诗风特有的情思韵味。【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17 【正确答案】 行卷是古代科举习俗。唐代知贡举等主试官员除详阅试卷外,有权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
10、和才誉决定去取,当时也有“通榜” 之俗,因而应试举人为增加及第的可能和争取名次,多将自己平日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前送呈有地位者,以求推荐,此后形成风尚,即称为“行卷” 。行卷之风与诸科中前途最好的进士科紧密联系,所重在文词的优劣高下。此一风尚的兴起,据考在高宗永隆二年(681)进士加试杂文成为制度以后,安史之乱以前。中唐贞元、元和以后,举人又以传奇小说行卷,因其体包括史才、诗笔议论,兼备三长,著名的玄怪录续玄怪录、裴铡传奇等作品的创作,文学史家认为,皆与行卷有关。至宋代严格意义上的行卷才消失。【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18 【正确答案】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还提出了“不平则鸣” 论。他
11、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所谓“ 不平则鸣 ”,从文学理论批评上看,就是认为作家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这与司马迁的“ 发愤著书 ”说是一脉相承的。但他更指出,只有那些胸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 鸣”,也善“鸣”,即“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19 【正确答案】 “ 元和体 ”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在唐宪宗元和年间所形成的诗风。新唐书元稹传记载:“稹尤长于诗,与居易名相埒,天下传讽,号元和体。”后来模仿元白风格所作的作品,也称元和体。又因白居易编有白氏长庆集,元稹编有元氏长庆集,后人也把这种诗风称为“
12、长庆体”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20 【正确答案】 原道是唐代韩愈复古崇儒、攘斥佛老的散文代表作。文中观点鲜明,有破有立,引证今古,从历史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层层剖析,驳斥佛老之非,论述题儒学之是,归结到恢复古道、尊崇儒学的宗旨,以仁义为“道” 的内容,第一次提出儒家的道统说,认为“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以继承孟轲的 “道统 ”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原道是唐代古文的杰作。【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21 【正确答案】 龙筋凤髓判是盛唐时期张鷟编撰的判例案由。龙筋凤髓判一书,以唐时骈体文写就,并且征
13、引大量文献掌故。全书按照唐六典“官领其属,事归于职” 的原则编排,形成独特的编撰体例,给后世以重要影响。书中共分为四卷:第一卷共收集中书省、门下省等十二个中央部门的 22 条判例案由;第二卷共收集修史馆、金吾卫等十个中央与地方部门的 18 条判例案由;第三卷共收集礼部、祠部等十一个中央部门的 21 条判例案由;第四卷共收集左右卫率府、太庙等十七个中央与地方部门的 18 条判例案由。总计 4 卷 79 条判例案由。龙筋凤髓判使唐朝编例得以传世,并被宋元明清各代奉为圭臬;其影响所及,又遍于日本、朝鲜诸国,从而丰富了中华法系的内容。【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22 【正确答案】 苏轼在祭柳子玉文中谈到
14、“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郊寒岛瘦”是对中唐诗人孟郊和贾岛的评价。孟郊一生困顿,贫寒凄苦,其诗也常道穷愁凄凉;贾岛的诗注重字句的雕琢、推敲。因二人诗歌都清峭瘦硬,好做苦语,故有此称。苏轼便曾经提到“ 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23 【正确答案】 酉阳杂俎是唐代段成式作的一部笔记小说集,有前卷 20 卷,续集 10 卷。这本书的性质,据作者自序,“固役不耻者,抑志怪小说之书也” 。所记有仙佛鬼怪、人事以至动物、植物、酒食、寺庙等等,分类编录,一部分内容属志怪传奇类,另一些记载各地与异域珍异之物,与晋张华博物志相类。其所记述,或采缉旧闻,或出自己撰。续集中有寺塔记2 卷,
15、详述长安诸佛寺的建筑、壁画等情况,保存了许多珍贵史料,每为后代编长安史志者所取资。【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24 【正确答案】 裴铡的传奇是中晚唐时期一部具有极高艺术造诣的传奇集,它对后世戏剧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奇的艺术成就首先在于它创造了一种通过人物的高超技艺来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新的表现渠道,推动了后世武侠小说向描写技艺的方向发展,昆仑奴和聂隐娘就是其代表之作;其次,它创造了一种骈散结合的语言表达方式;以骈文、诗赋描写人物和场景,以散文叙述故事,如裴航描写云英之姐樊夫人的外貌就是用大量比喻组成韵语,在形象上、音节上皆构成和谐的美感。成为后来古典小说叙事方式的滥觞。【知识模
16、块】 隋唐五代文学25 【正确答案】 云谣集杂曲子是唐代敦煌曲子词集。云谣集杂曲子所收都是无名氏的作品,多为当时流行于三陇一带的民间曲子词。作品内容包括闺怨、相思、征戍、征夫厌战、纨绔追欢、贵妃人道等题材,多与盛唐诗歌相合,主要是写相思离别,也有少数是歌颂太平、宣扬封建道德的。作品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形象生动,宛转而富于女性情调。云谣集得名于西王母会穆天子的神仙故事,同盛唐以来把歌妓拟于仙人的风俗一致。这部中国最早的曲子辞集对于词史研究和唐代文学研究都有重要意义。【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26 【正确答案】 初唐文学,可以说是盛唐文学的准备时期。就唐诗发展的情况看,初唐诗坛,大约有近百年的时间
17、。从诗歌发展的特点看,可以分为如下的三个小阶段:唐朝建立之初至唐太宗贞观末(650 年)或至高宗永徽初(650 年前后),大约三十年,为第一段;从永徽初至调露年间(679 年前后),近三十年,为第二段;从调露年间至景云中,三十余年;为第三段。这三个阶段互相衔接,构成了初唐诗歌发展的全过程。(1)初唐第一个三十年,主要是太宗贞观年间,主要诗人大都是太宗身边的朝廷重臣。唐太宗和他的重臣们如魏征、虞世南等人,从观念上是提倡文学有益于政教的。尤其是魏征,在中国文学思想史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融合南北文学之两长的观点。上官仪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他对诗歌体制的创新,主要在体物图貌的细
18、腻、精巧方面,他以高度纯熟的技巧,冲淡了齐梁诗风的浮艳雕琢,但诗的题材内容还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2)武后、中宗时期成就较大的宫廷诗人,有号称“文章四友” 的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以及并称“沈宋” 的沈俭期、宋之问。他们对于近体律诗的最后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时期,真正能代表诗歌创作之方向的,是号称“初唐四杰” 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一阶段,诗歌创作比前一阶段在两个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一是诗人视野开阔了,诗的题材也随之变得广泛;二是开始出现了昂扬的感情基调,而且思想深化了。(3)调露年间 (679),陈子昂登上诗坛,从此时至景云中盛唐诗歌的到来,是初唐诗的第三个
19、阶段。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是:明确地提倡兴寄、风骨,诗歌意境的创造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诗歌的格律形式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尤其是五律定型化。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却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主张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这使他的诗呈现出与当时朝中流行的馆阁体完全不同的精神风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在诗歌意境创造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诗情与画意相结合,诗境空明纯美,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为盛唐诗的到来作了艺术上的充分准备。宋之问和沈俭期二人是武后时期有代表性的台阁诗人。置身宫禁而优游闲散的馆阁生活,使他们的诗歌创作多限于应制酬唱和咏物、赠别,点缀升平。但与此同时
20、,也使他们有较为充裕的时间琢磨诗艺,在诗律方面精益求精,最终完成五言律诗的定型。【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27 【正确答案】 作为在武后时期才登上诗坛而崭露头角的诗人,陈子昂与沈、宋等人同属于受重视的新进庶族士人,有着相同的被起用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然而,当馆阁诗人醉心于应制咏物、寻求诗律的新变时,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却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主张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这使他的诗呈现出与当时朝中流行的馆阁体完全不同的精神风貌。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是陈子昂诗歌创作的个性风采,也是他倡导的风雅兴寄中最能反映一个时代士人精神风貌的新内容,被称为唐诗风骨的东西。提倡风骨和兴寄,对于当时诗风的变革有积极的
21、推动作用,陈子昂较早地在创作中体认到这一点,并有十分明确的理论表述。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这篇诗序里,陈子昂第一次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反对没有风骨、没有兴寄的作品。这样,复归风雅的目的就不只是美刺比兴,而是要追踪多悲凉慷慨之气的建安风骨,寄托济世的功业理想和人生意气,与片面追求藻饰的齐梁诗风彻底地划清了界限。其次,他提出了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 的诗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的美结合起来,创造健康而瑰丽的文学。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主张影响了有唐一代。他对风骨的追求,他提出的诗美理想,对于唐诗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这为后来唐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所证实,成为
22、盛唐诗歌即将到来的序曲。【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28 【正确答案】 高适的诗歌题材广泛,思想内容较深广,擅写边塞军旅生活,有边塞诗 40 多首,代表其诗歌创作之最高成就。高适有两次出塞的经历,他的边塞诗就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对战争的冷静观察为基础。其代表作燕歌行,思想感情复杂,基调慷慨悲壮,骨气沉雄浑厚。高适的边塞诗反映社会现实深刻,将叙事、描写与议论、抒情熔为一炉,尚质主理,兼有气骨,风格凝重深沉,雄浑悲壮。殷皤河岳英灵集卷上:“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至如燕歌行等篇,甚有奇句。”总之,高适诗将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与冷峻直面现实的悲慨相结合,苦难与崇高相对照,表现出慷慨悲
23、壮的美。【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29 【正确答案】 李白歌行与乐府之间的界限不容易划清。一般将李白古诗中以歌、行、吟、谣等为题的纵情长歌,作为其歌行的代表作,诸如襄阳歌扶风豪士歌少年行古朗月行江上吟玉壶吟染园吟梦游天姥吟留别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在这些作品里,抒情的意味更浓,诗人以主观情感和意向为轴心展开篇章,飞腾想象,虚实相间,笔势大开大合,有时顺流直下,有时大跨度跳跃,随心而做。如玉壶吟:“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
24、开心颜。”这种李白式的抒情,似暴风急雨,骤起骤落,又如行云流水,一泻千里,像是从胸中直接奔涌喷吐出来。李白的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任随性情之所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不仅感情一气直下,而且还以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音节的错落,来显示其回旋振荡的节奏旋律,造成诗的气势,突出诗的力度,呈现出豪迈飘逸的诗歌风貌。李白独特的艺术个性及其非凡的气魄和生命激情,在他的歌行中全都展露出来,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唐文宗曾下诏:“ 以(李)白歌诗,裴曼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新唐书李白传)这三者都是盛唐艺术追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 文学史 隋唐 五代 文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