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6819-1997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平板仪测量规范.pdf
《GB T 16819-1997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平板仪测量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6819-1997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平板仪测量规范.pdf(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B!T 16819 1997 前如同本标准均国家测绘J首次制iJ。本标准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和今后一定时期内1, 500、1, 1 OIJO、I 2 000地形图平板仪测量所能达到的实际水平,以及各有关专业部门对该比例尺地形图的共性要求而制订的。牛二栋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求;本标准的附求B二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U0 丰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测绘M测绘标准化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英贤、陈继良、在永车1 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 : 500、1: 1 000、1: 2 000地形图平板仪测量规范Planetabling specifications for 1 500、1
2、1 000 , 1 2 000 topographic maps GB/T 16819一1997本标准规定了用平板仪测量方法测绘1 500、1, 1 000、1 2 000地形图的精度、规格和作业的基本要求L本标准适用千肉民经济各有关专业部门进行勘察、规划设计和施丁4阶段的通用性测绘l作。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h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7929 -1995 l 5C川、1 J 000、1 2 000地形图图式ZJ A7S 001-89 测绘技术设讨规定CH
3、1002-95 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3 总则3. 1 地形图的规格3. 1. 1 平面坐标系统r丽控制坐标系统的选掉,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的要求下.作下列选择:的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30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b)采用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投影面可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测区抵偿高程回或测氏平均高程丽。面积小T25km2的测区,可不经投影采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在平面上直接进行计算。3. 1. 2 高程系统宣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远离国家水准点时也可采用独立高程系统,但应尽量与国家商和基准联测c3. 1. 3 分隔及编号a)采用正方形或矩形,其规格
4、为50cmX50cm或10cmX50cm。b)图号以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为单位编号.X在前.y在后,中间用短线连接。如,, 2 0.10.0 -21. 0 ,1 , 1000.10.5-21. 5 ;1 , 500 , 10.50-21. 75 c)带状祖I丘或小面积ll!H丘,可按型j民统顺序迸行编号。3. 1.4 地形类别划分 地地面倾斜角在20以下的地区: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05-28批准1998-02-01实施6 GB/T 1 681 9 -1 997 丘段地地面倾斜角在20-)之间的地区;山地地面倾斜角在6025之间的地区;芮山地:地面倾斜角E25以上的地区。3. 1. 5 基本
5、等高距根据地形类另1和用图的需琪,按表l规定选用。表l基本等高距基丰等高距地形类别、气平地丘陵地比例尺-_ 1 I 500 O. 5 1. O(口.5) 11000 0.5(, 0) .0 1 2 000 .0 1. 0(2. 0) 注括号内的等高距依用图需要选用c3. 1. 6 地形图符号及注记l 地.0 .0 2.0(2. $) 执行(,H/T7929-19951 500、1 1 000、12000地形图图式的规定。3.2 地形圆的精度3. 2. 1 地物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应超过表2的规定。表Z图上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m 高山地.0 2.0 2.
6、0(2.5) mm 地形类别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中民差O. 6 O. 8 j宅城镇建筑区或工矿建筑区的中误差按平地要求3.2.2 高科注记点的高程中误差国I二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表3的规定。表3高程注记点的高程中误差地开;类别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中误差(等高距1/3 1/2 2/3 1 注s城镇建筑区铺装地面高程控记点的中误差不应超过O.15m3.2.3 等高线的高程中民差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J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表4的规定。表4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地形握别于一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中误差等高距)1/2 2/3 1 l 3. 2. 4 对隐蔽地区用图的精度
7、要求隐蔽地区的平面和高程中误差,可按3.2. 1条至3.2.3条的规定放宽1/2。精度估算公式可参照附录H(提42的附录lo3. 2. 5 对专用图的精度要求对于精度要求较低的专用地形图,其平固和高程中误差可按3.2. 1条至3.2. 3条的规定放宽1/2,但基本控制的施测精度不变。精度估算公式可参照附录B(提示的附录)。3. 2. 6 最大误差的规定GG GB/T 16819 1997 牛;规范以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标准,中误差的两倍值为最大误恙。3. 3 平面和l高程控制点的精度、密度3. 3. 1 *丰控制点基本控旧l点的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应满足撞l区最大比例尺测剧和一般工程施工放样的需
8、要。平面li, l:中iE差(相对十起算点) 1 500测图区不得超过5Cln,比例尺小T1 500的测图区不得超过1 Ocrn 0芮程中误差相对于邻近水准点(阳等以上)+1导超过1/20基本等高距。基本控制点的密度,应保持实地500m!:i.布的间隔有个点。当测国最大比例尺均1, 1 0时,其间隔可放宽至800m,3. 3, 2 罔恨控制点图根点相对于起算点的平雨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o.lmm,相对于起算点的高程中误差不越过1 /J 0基本等高距。图恨点是直接供担l图使用的控制点,其密度应以满足测图需要为原则,在一般地区,1500测图每幅图(国幅尺寸50cmX50cm)不少T8个点;1100
9、0测图不少于12个点;1 , 2 000测图不少015个3. 4 用白3. 4. 1 基本控制点均应埋石,也可采用固定的地物凿设标志。标石的理设规格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执jjc 3.4.2 以用根控制点作为理石点时,应埋设在一级图根点上。标在1的规格及埋设以稳固和能长期保得为原则。3. 4. 3 每隔凶埋有点(含基本校制点和一级图根控制点)的数量不少于一个,Fl.相勾通视。3. 5 作业的一般规定3. 5. 1 测量E作开始前,同根据任务要求,收集分析有关资料,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制定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编写技术设计书。3.5.2 测量作业过程中,成加强内外业的质量检查。工作结束后成及时组织
10、验收,并编写技术总结和检it院收报告u3. 5. 3 作业使用的各种仪器、工具均须进行检查校正。3. 5. 4 外业观调l应在呈像清晰、大气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观测成果的记录数字力求清晰端正,不得连环tk仪句3. 6 对其他作业方法的要求h 满足本规范所规定精度标准的前提下,可采用本规范未列入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但应在技术设计扫巾明确规定。4 基本控制测量4, 1 基本控制点的平面位置测量于面控制以国家一角点、GPS网点为基础,采用电磁波测距导线、小三角等方法布设。4. 1. 1 电磁波测距导线4.1.1.1 导线可布设成附合导线、结点导线或导线网c附合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安全过大
11、。仪器应采用每公里测距中误差(标称精度不大于10mm的E级测距仪。4.1.1.2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的规定。66 GB/T 168191997 表5电磁波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导线圭长平均边长测角中误差才干角洲回数方位角导线等级11:1 f #. km km ( ) DJ2 DJ6 勺级l. 5 O. ;i 2 4 10 y与7二级:.;. () O. 3 8 3 16 yr; 注l 表ljlfI j.)转折角个数、2 当测IJv J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 1 000 时,、二级导线的平均边长及圭长可放长0.5倍n4.1.1.3 结点与起始点、结点与结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超过表5
12、中规定的0.7倍。4.1.1.4 测距的作业要求全长棺材闭奇主兰/lsr)门II毛主l/J()(l()f) a )导线边民单程测定二捆I.ol .照准一次读两次数为测网。同一测回读数f日l较差r.tl小t10mm.测|时间较差应小于15mmob) j非边测定次气象数据.温度读至0.5C I气压读至50Pa(或lmmHg)。c)测线应避开高压线等强电磁场的干扰。测距边的倾角不宜太太3d)一般采用4联脚架法施l!, 4.1.1.5 测距边的水平距离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a)气象改正,应按所给定的图表或公式进行.b)加、乘常数的改正,应根据仪器检测结果进行;d经1二歹rJ改后的斜距,化算成为水平距离
13、。4.1.2小(角Jlli常采用线形锁、插网、插点等方法布设。小三角点的测量精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小一角点的测量精度削角中误差寸l起始边边长最弱边边长丁水平角测阿数T角形l 方位角问告差最大闭舍是( ) 栩对中误差相对中误差DJ2 )J6 (11) 飞)s 1/40 000 1120 000 2 4 15 !() ,j n 一一一-.-_.、一-;t,在中n为推算方位角的角度个数。4.1.2.1 线形锁线形锁宜近于直伸,锁内各三角形力求等边。求距角一般不小于400Q图形强度系数总和不向大f8其测量规格不应超过表7的规定。表7线形锁的测量规定线形锁全长一角形平均边长二角形个数km km 2.
14、 R O. 5 8 月2当测监测图的最太比例尺为11000时.平均边k及争长可放长O.5倍。4.1.2.2 插网捕网力求布点均匀,各一角形内角不小于30,在网的巾部个别内角可不小于250们各边对向观测,困难地跃个别边可单向观测。4.1.2.3 插点f面点的交会角应不小于30.交会边长不超过1.5km。当J!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J 1 OOIl 时,交公边K不超过2.5km 0 f7 GB/T 16819-1997 4.1 .3 水、F角观测4.1.3.1 水平角观测般采用方向观测法。方向数多丁芝个时须归零,多于七个时须分细,并采用同起始方IL各测回度盘位置变换度数值为1800/n(n为测凶数)
15、。4.3.2 水平角观测限差,即不超过表8的规定。表B水甲角观测限差飞仪器等级012 1 DJ6 限差类别飞-_1(勺i r) 半测回归零差 2 i 18 2C豆差18 各测回同一方向较差12 1 24 4.3.3 观测结果中2C的变动范围或测闺秀超限时,允许重测超限方向,重测时应联测饲起始方向。归苓主主、起始方向的2(丁变动范围超限、一世i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总方向数的1/3时,该测回重测。重测测阴数超过总测回数1/3时,该测站应全部重测。4. 3. 4 测站点、照准点的偏心距大T测站至最近观测点距离的1/80000时,应在水平方向内进行归心改正。测定归心元素时,偏心距应量主lmm,偏心角量至
16、1520三个方向投影的示误三角形边长应不大于5mm4. 1.4 外业观测成果的检验a)小兰角测量的测角中误差m,依式()汁算:Jtlf!=土vWWJ/3n. . . . . . .,. .( 1 ) 式中zW一三角形问1合差(); n一角形个数。b)导线测量的测角中误差m,依式(2)计算:/lifBl m=土)万l7juun-.,.( 2 ) 式中,f ,. 附合导线或闭合环的方位角闭合差(); n一汁算自时的测站数;N 附合导线或闭舍环的个数。c)方位角条件闭合差w方和极条件闭合差w板的限差依式(3)、(4)计算:w方三三10 . . . . (3 ) W 11l10正再1( 4 ) 式中n
17、传递方位角个数z8 求距角正弦对数秒差(以对数第6位为单位)。4.1.5 平面唤标计算a)小兰角测量的平差计算,可采用简化的平差方法进行,方向改化值大于1时应进行方向政化。b)线形锁(网)和三角锁的平差可不包括坐标条件,何应包括极条件和圆周条件,在两端有起始边的三角锁中应包括边条件或方位角条件。c)插点可采用各种典型图形平差计算,插网成尽量采用严密平差。d)导线点的平差按路线或组成有结点的导线网.采用简化方法进行。导线边长应进行化算至平均海水面和高斯投影面上的长度改正。e)平差计算取位按表9的规定。68 G/T 16819-1997 表9计算取忱的规定观恻h向值各项改正数函数位边民坐标计算最后
18、坐标坐标方位角叫() ( ) m 口1m 一一一1 户d 。I川)0.001 o. 01 4.2 基本控制点的高程测量高程控制以国家等级水准点为基础,采用等外水准、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及经纬仪气角高程导线等ii;测态。4. 2. 1 等外水准等外水准测量适用于平划地区,起闭点应是同家等级水准点。使用仪器不低于DS3水准仪。4.2.1.1 等外水准路线全长和附合差不超过表10的规定。表10等外水准路线全长和闭合差附青路线圭长支线全长单结点t二度高程闭合盖、往返棚商差较差km km km nun 10 Z. 5 7 30 ;-L i在s在中L为路线全长.knl小于lkm按Ikm计E4.2.1.2 等
19、外水准附舍路线采用单程测定,支线采用往返观测或单程双拥1。4.2.1.3 仪器至标尺距离不超过100m,前后尺距不等差不超过20m,前后尺距不等差累积不超过100m.观测使用黑红商标尺读数,读奄毫米,I司一标尺黑红面读数差不大于4mm,前后尺黑红lIi高差之差不大f6mmo 4.2.2 电傲波测距离程导线导线般与平面控制同时测定。级导线的起闭点,当测图等商距为O.5m时,hf.是国家等级水准点;测图等高距为1m或2m时,可为等外水准点。导线分为一一级,每级的边长均不应超过lkm,边数不超过10条。当导线单纯作为高程控制时,边数可增加1倍。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 1 000时,每一级的全长可
20、放长0.5倍。导线每边的军在直角成往返观测。仪器高、规标高量记主毫米。边长的测定应采用不低于E级精度的测距仪。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1的规定。表11电磁波测距离程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测回数指标差较差垂宦角较差往返观测全长高程闭合差仪器() () 高差较量中丝法-丝法mm 自1mD.l 2 2 1 15 15 60 ,fS 30 n豆注,8为边长.km.4.2.3 经纬仪三角高稳导线导线适用于丘陵地及山地,一般与平面控制同时测定。当测图等高距为1m或2m肘,高程导线的起闭点可为等外水准点。导线每边的垂直角应往返观测。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2的规定。6 ) GB/T 1 681 9 1 997
21、表12经纬仪三角高程导线的主要技术贸求垂直角导线边敬往返观测圭长高程测国数指标差iJl边长商量较差闭合差仪器较量较差km 条中拉法-丝法_L mm mm ( (勺。.510 卜)J 2 2 1 15 15 1. 0 10 1. 5 7 60.1 S 30 2.U DJ6 4 2 25 25 吐. 气3 忡。旦为边长.km 5 图根控制测量5. 1 匪l根点的平面位置测量阳,;立国根点的平I国半标,通常采用电磁波测距附合导线,电磁波测距支导线、线形锁、测角交会和电磁波测显li极坐标等方法,其测定精度成符合3.3. 2条的规寇。5. 1. 1 电磁波测距附合导线级导线的趋闭点应是基本控制点、GPS
22、网点或国家等级三角点,导线不应超过二次附合,技术要求不超过表13的规定。表13图根电磁波测距附合导线的技术要求边数导线圭长导线闭告差方位角闭古莱测角中误差成国比例尺平均边长水平角测条( ) () 因数DJ6m m m 1 : 5(1) 100 10 1 000 o. 2 一1 : 1 000 140 13 1 800 (). 4 40 .r; 20 I l=ZO() 200 15 3 000 0.8 iL 在中为转折角的个数n导线边长可用E级测距仪施测,单程测定二测园,照准一次读两次数为一测回。同测回两次读数之恙应小T20mm.世回间较差r.在小于30mm生非边测定一次气象数据,温度读至1C.
23、气压读至100Pa(或1mmHg)。5. 1. 2 电磁波ill距支导线支导线可从国根一级附合导线或线形锁点上发展。支导线不得再发展,支导线的边长单程测定二测!口L水平角施测左、有角各沮H回,其测站圆周角闭合差不超过士40飞起始点上应观测二个连接角。支导线的技术安求不应超过表14的规定。表14图根支导线的技术要求1&阁比例尺平均边t主边数主导线全*m ; m 1 : 500 10() 2 200 L l:lOO() UO 3 /100 1 2 000 200 3 600 5. 1. 3 线形锁70 GB/T 16819 1997 级线形锁的起闭点庇是基本控制点、GPS网点或国家等级三角点。线形
24、锁不应扭过二次附合。其技术要求小同超过表15的规定。表15图根线形锁的技术要求全角形方位角平均边长民测角中嵌芹*-平角测成图比例l尺角形个数问告差闭合差m m ( ) 国数D.l6( ) 勺L一1 t :i00 100 600 11000 20() 1 000 10 60 407 20 1 ; 2 000 300 1 800 L 注,表1ft11 .J推算方1v.角的角度个数白5. 1. 4 测角交会由角交会般应用于国根解析补点,可从图根级附合导线或线形锁点上发展。世H角欠会不得再发展。交会角应在300-150之间。后方交会(十卡c)不应凸1600-2000之间,折叠图形(Y-ii)不应小寸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6819 1997 500 1000 2000 地形图 平板仪 测量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