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6840.4-1997 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 第4部分;金相法.pdf
《GB T 16840.4-1997 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 第4部分;金相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6840.4-1997 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 第4部分;金相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 1 6840. 4 -1 997 前言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系列标准分为4部分2第1部分宏观法;第2部分剩磁法s第3部分成分分析法5第4部分金相法。本标准是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系列标准的第4部分:金相法。本标准金相法是在火灾现场中,依据铜、铝导线在不同的环境气氛中其金相显微组织的不同变化,来鉴别火灾原因的一种方法。本标准查阅并参照了美国建筑物火灾中铜导体的金相检验分析和建筑物火灾中导线的熔毁特征等论文。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g公安部沈阳消防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希庆、韩宝玉、邸曼、高伟。77
2、1 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第4部分:金相法Technical determination methods for electrical日recause Part 4: MetaUographic method GB 16840.4-1997 本标准规定了定义、原理、设备器材、方法步骤、判定和送检及鉴定时应履行的书面程序。本标准适用于在调查电气火灾原因时,从铜、铝导线上的火烧熔珠和短路熔珠的不同金相组织的变化特征,鉴别其熔化原因与火灾起因的关系。即g是火烧熔珠还是短路熔珠?是次短路熔珠还是二次短路熔珠。2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22. 1 熔痕melted mark 铜
3、铝导线在外界火焰或短路电弧高温作用下形成的圆状、凹坑状、瘤状、尖状及其他不规则的微熔及全熔痕迹。2.2 熔珠melted bead 铜铝导线在外界火焰或短路电弧高温作用下,在导线的端部、中部或落地后形成的圆珠状熔化痕迹。2.3 次短路熔痕primary short circuited melted mark 铜铝导线因自身故障于火灾发生之前形成的短路熔化痕迹。2.4 二次短路熔痕seconclary short circuited melted mark 铜铝导线带电,在外界火焰或高温作用下,导致绝缘层失效发生短路后残留的痕迹。2.5 晶粒crystal particle 构成多晶体的各个单晶
4、体叫做晶粒。是由很多晶胞所组成的,往往呈颗粒状,无规则的外形。2.6 品界crystal boundary 两个位向不同的晶粒相接触的区域,即晶粒与晶粒之间的界面。2.7 共晶体cocrystallization 由共晶成分的液体合金凝固时生成两种不同成分的固熔体,这种共晶反应所得到的两相混合组织叫共晶体。2.8再结晶recrystal 冷变形金属加热时产生的以新的等轴晶粒代替原来变形晶粒的过程叫再结晶。2.9等轴晶isometric crystal 在通常的凝固条件下,金属或合金的固溶体结晶成颗粒状,内部有各向等长相近的枝晶组织形成。枝晶的各个分枝,在各个方向均匀生长的大小不同的晶粒叫等轴晶
5、。国lCt技术监督局1997-06-03批准1998-05-01实施78 GB 16840.4-1997 2.10 树枝晶branch crystal 先后长成的晶轴,彼此交错似树枝状,称为树枝状晶体。2. 11 铸态组织castmg-state structure 将液态金属注入铸模中,使之凝固,凝固后所得到的组织称铸态组织。2.12 胞状晶afterbirth-like crystal 固溶体在结晶时,晶体在界面上的以凸起条状自由生长在过冷区时,所形成的不规则形状、条状、规则的六角形。2.13 柱状晶cylindrical crystal 在通常的凝固条件下,金属或合金的固溶体在结晶时,由
6、晶内生长成的枝晶,沿着分枝(主干)在某一特殊界面延伸生长,最后形成的晶粒呈长条形状。2.14 偏光polarized light 显微镜中的光源,采用正交偏振光照明。2.15 熔化过渡区fusion transition 由熔痕向导线延伸的一定距离内存在的融化现象,是火烧熔痕与二次短路熔痕所具有的特征。3 原理 铜铝导线无论是火灾作用熔化还是短路电弧高温熔化,除全部烧失外,一般均能查找到残留熔痕(尤其是铜导线).其熔痕外观仍具有能代表当时环境气氛的特征。一次短路熔痕和二次短路熔痕同属于瞬间电弧高温熔化,具有冷却速度快,熔化范围小的特点,但不同的是前者短路发生在正常环境气氛中,后者短路发生在烟火
7、与温度的气氛中,而被通常火灾热作用熔化的痕迹,其时间、温度又均与短路不同,它具有温度持续时间长,火烧范围大,熔化温度低于短路电弧温度。虽然都属于熔化,但由于不同的环境气氛参与了熔痕形成的全过程,所以保留了熔痕形成时的各自特征,其呈现的金相组织亦有各不相同的特点。4 设备与器材4. 1 金相显微镜放大倍数502000倍,带摄像装置(手动、自动、彩照、偏光等)。具体部件、设备及操作等应按仪器说明书上的规定进行,观察试样时,根据所需的放大倍数去选择。4.2 体视显微镜放大倍数10160倍,工作距离9730mm.视场范围最大世20mm,带有型照像机,曝光表。4. 3 附属设备金相试样预磨机、抛光机、金
8、相镶嵌机、暗室放大机、曝光定时器、曝光箱、显影定影灯具、玻璃皿、银于、模具、电吹风等。5 方法步骤金相试样的制备包括选取一镶嵌一磨制一抛光一浸蚀等几个步骤,忽视任何一道工序都会影响组织分析和检验结果的正确程度,甚至造成误判。5. 1 试样制备制备好的试样应具备g组织有代表性,无假象,组织真实,无磨痕,麻点或水迹等。5.2 试样选取提取试样时,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应根据火灾现场的实际,确保提取有熔痕、蚀坑等可供鉴定的部位和痕迹。5.3 取样部位79 GB 1 6840. 4 -1 997 可在导线有熔化痕迹和有蚀坑痕迹处取样及在其附近的正常部位取样进行横、纵截面检验比较$横向截面是观察熔痕的
9、显微组织晶粒度情况,纵向截面是观察熔痕与导线问过渡区的显微组织变化情况。5.4 试样尺寸试样尺寸z直径为12mm,高为10mm的圆柱体或为12X12X10mm的方柱体的不同金属材质。对火灾现场中提取的遗留物其形状特殊或尺寸细小不易握持的试样,可进行镶嵌。5.5 试样提取对于细小的试样可用钳子切取;较大试样可用于锯或切割机等切取,必要时也可用气割法截取。但烧割边缘必须与试样保持相当距离,不论用哪种方法取样,均应注意试样的温度条件,必要时用水冷却,以避免试样因过热而改变其组织。5.6 清除活垢若提取的试样表面f占有汹渍,可用苯等有机溶剂溶去,生锈的试样可用过硫酸钱(NH,)2S2,或磷酸洗净。至于
10、其他简便取油除锈的方法亦可应用。5. 7 镶嵌若试样过小或形状特殊时,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镶嵌试样。5.7. 1 塑料或电木粉镶嵌法可用电木粉、透明电术粉或透明塑料粉在镶嵌机上镶嵌。用电木粉时,加压(170250)X9.8X10Pa,同时加热至130150C保持约5-7min,冷却后即成镶嵌好的试样.用透明电水粉时,加压(170250)X9.8X10Pa,同时加热至149170C,保温S.7min,随后慢冷至75C左右,然后水冷却即成透明镶嵌物。用塑料镶嵌时,其温度、压力及保温时间,视采用塑粉的性质而定,保温以不改变试样的原始组织为宜。5.7.2 快速镶嵌法用快速自凝牙托水(甲基丙烯酸甲脂)和自
11、凝牙托精镶嵌法:首先将直径为12mm的圆柱体紫铜管(或其他材质管材亦可),置于玻璃板上,然后将试样放在模具底部,再将快速自凝牙托水和自凝牙托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调匀,成糊状时,注入模具内z在冬季室温较低肘,可用电吹风加热促使快速凝圃,夏季室温较高时,可以自然凝固P待凝固后,将模具除掉,即成镶嵌好的试样。5.7.3 其他方法除以上两种方法外,亦可将试样镶铸于低熔点的物质中。如硫磺、火漆、焊接合金(50%锡,50%铅)或武氏合金(50%锁,25%铅,l2.5%锡,12.5 %锵等,有机塑料以及其他有效而不影响组织改变的镶嵌方法也可以应用。5.8 试样的研磨试祥在砂纸上磨制时,用力不宜过大,每次磨制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6840.4 1997 电气 火灾 原因 技术 鉴定 方法 部分 金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