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隋唐五代练习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隋唐五代练习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隋唐五代练习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隋唐五代练习试卷 3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少数民族首领的封号有误的是 ( )。 ( A)靺鞨 大祚荣 震国王 ( B)南诏 皮逻阁 云南王 ( C)靺鞨 大祚荣 渤海郡王 ( D)回纥 骨力裴罗 怀仁可汗 2 开元十四年,唐政府在黑水靺鞨设立了 ( )。 ( A)黑水都督府 ( B)安西都护府 ( C)北庭都护府 ( D)西域都护府 3 8世纪中期,控制东自黑龙江 ,西到阿尔泰山广大地区的民族是 ( )。 ( A)蒙古 ( B)契丹 ( C)突厥 ( D)回纥 4 以下不属于柳宗元
2、哲学思想的是 ( )。 ( A)否定神秘的天 ( B)天人不相予说 ( C)批判鬼神迷信 ( D)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 5 以下关于韩愈思想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 )。 天命论 道统说 性情说 否定神秘的天 ( A) ( B) ( C) ( D) 6 禅宗是南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于北魏时期创立的一个佛教宗派,武则天时 期分为南北两宗,南宗的创立者是 ( )。 ( A)玄奘 ( B)慧能 ( C)弘忍 ( D)神秀 7 宣扬中国古代有一个自尧、舜、禹、汤,中间经历文王、周公、孔子、孟子代代相传,直至其本人的 “道统 ”的唐代著名思想家是 ( )。 ( A)刘知几 ( B)刘禹锡 ( C)柳宗元 ( D
3、)韩愈 8 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著作是 ( )。 ( A)通典 ( B)史通 ( C)文史通议 ( D)文心雕龙 9 我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专史是 ( )。 ( A)史通 ( B)通志 ( C)文献通考 ( D)通典 10 “初唐四杰 ”指的是 ( )。 王勃 王维 卢照邻 杨炯 骆宾王 ( A) ( B) ( C) ( D) 11 唐朝出现传奇小说的根本原因是 ( )。 (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 B)文学表达形式的多样化 ( C) “瓦肆 ”的出现 ( D)宫廷腐朽生活的需要 12 以下作品属于 “画圣 ”吴道子的是 ( )。 ( A)清明上河图 ( B)步辇图 ( C)送子天王
4、图 ( D)游春图 13 在唐代有 “塑圣 ”之称的是 ( )。 ( A)杨惠之 ( B)虞世南 ( C)欧阳询 ( D)吴道子 14 最早测量子午线的长度,并主持修订了当时最先进历法大衍历的是僧人( )。 ( A)玄奘 ( B)一行 ( C)鉴真 ( D)空海 15 茶经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茶道的著作,其作者为 “茶圣 ”( )。 ( A)王祯 ( B)孙思邈 ( C)贾思勰 ( D)陆羽 16 下列关于唐代涉外机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 将 作监 鸿胪寺 互市监 市舶司 ( A) ( B) ( C) ( D) 17 下列关于新罗对唐朝政治、文化的学习接受,论述有误的一项是 ( )。 ( A
5、)采用均田制 ( B)采用唐朝历法 ( C)仿效唐朝政治制度改建行政组织 ( D)采纳科举制 18 李白哭晁卿衡诗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色愁云满苍梧。 ”该诗中的 “晁卿 ”指的是 ( )。 ( A)橘逸势 ( B)空海 ( C)吉备真备 ( D)阿倍仲麻吕 19 唐朝时期,中国僧人不断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沟通两国文化,其中贡献最大的是 ( )。 ( A)空海 ( B)义净 ( C)玄奘 ( D)鉴真 20 下列关于唐代与中国交往密切的南部国家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林邑 真腊 骠国 波斯 ( A) ( B) ( C) ( D) 21 撰写大唐西域记,成
6、为研究中古时期中亚、印度半岛等国的历史、地理和中西交通的宝贵资料的僧人是 ( ) ( A)义净 ( B)玄奘 ( C)法显 ( D)鉴真 22 撰写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书,记录了南亚许多国家的社会、文化和宗教状况,成为研究 7世纪印度、巴基斯坦和南洋各国历史、地理可靠资料的是 ( )。 ( A)义净 ( B)法显 ( C)鉴真 ( D)玄奘 23 玄奘、义净西游和鉴真东渡,体现出唐文化的什么特征 ?( ) ( A)探求开放 ( B)泽被东西 ( C)博大精深 ( D)宗教色彩 24 五代当中唯一不在开封建都的王朝是 ( )。 ( A)后晋 ( B)后汉 ( C)后梁 ( D)后
7、唐 25 十国当中唯一在北方的是 ( )。 ( A)南唐 ( B)北汉 ( C)吴 ( D)南平 26 “五代十国 ”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其中五代不包括 ( )。 ( A)后蜀 ( B)后唐 ( C)后汉 ( D)后周 27 五代时期有名的 “儿皇帝 ”是 ( )。 ( A)石重贵 ( B)石敬瑭 ( C)刘知远 ( D)李克用 28 五代十国时期的统治者获取政权的最典型途径是 ( )。 ( A)通过所控制的藩镇武装 ( B)通过北方少数民族的武力支持 ( C)领导发动农民起义 ( D)通过控制朝政发动政变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29 三省六部制度
8、 30 上考课 31 府兵制 32 输籍法 33 开皇之治 34 玄武门之变 35 贞观之治 36 封驳、涂归、画敕 37 唐律疏议 38 折冲府 39 番上 40 六学二馆 41 常举、制举 42 诠试 43 南选 44 政事堂 45 输庸代役 三、简答题 31-34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120分。 46 分析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及 其影响。 47 试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 48 评述两税法实行的原因、内容及意义。 49 试述唐后期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隋唐五代练习试卷 3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
9、题目要求的。 1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2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3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4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5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6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7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8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9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10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11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12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13 【正确答案】 A 【知
10、识模块】 隋唐五代 14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15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16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17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18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19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20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21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22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隋唐 五代 23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24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25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2
11、6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27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28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29 【正确答案】 隋唐时期中央政权的主要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 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是中央最高政务机构;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分别负责官吏任免考核、户口赋税、礼仪、军政、刑法、工程营造等各方面事务。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当然的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它将相权一分为三,对加强中央集权起到了积
12、极的作用。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30 【正确答案】 地方官员每年年终到中央汇报工作称为 “上考课 ”,又称为 “朝集 ”。隋朝的地方大小之官,都由吏部任命。而且县佐须用别郡人,使地方豪强不得把持本地政务。地 方官每年年终都要到中央 “上考课 ”。中央也经常派遣使者巡察地方政绩。这些措施有利于整顿吏治和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31 【正确答案】 府兵制创始于西魏、北周时期。当时的府兵是职业兵,兵士皆人军籍,不属州县地方管辖,家属亦随营居以编为军户,不属民户。开皇十年(590),隋文帝改革府兵制,令军人除原有军籍隶属军府外,又与家属都属州县,编入民籍,与一般民户同样依均田
13、令分得田地。军人有较稳定的家庭生活,平时生产,每年轮番应征宿卫。这样就使府兵制与均田制相结合,形成了兵农合一的新制度。 唐太宗时期,府兵制发展到极盛期,于全国各地设置折冲府。统军改称折冲都尉,别将为果毅都尉,府兵平时耕种,战时出征,这样就减少了国家的军费开支,又防止了将帅手握重兵、专权跋扈的弊病。唐玄宗时期,府兵制遭到破坏,代之而起的是募兵制。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32 【正确答案】 又称 “输籍定样 ”,是隋朝制定户等和纳税标准的办法。隋文帝于开皇五年 (585)采纳高频的建议,实行输籍法。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从轻制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簿。由于所定税额比世家大族对其佃客的剥削为
14、轻,因此吸引佃客脱离世家大族 的荫庇,成为国家编户,从而使政府掌握的纳税户口大为增加,加强了政府的经济实力,削弱了豪强地主的力量,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33 【正确答案】 隋文帝杨坚所统治的开皇年间,史称 “开皇之治 ”。隋文帝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开国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完成了统一大业,并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巩固了统一,强化了中央集权,开创了一个繁荣安定的社会局面。他总结了历代帝王 “未有奢华而得长久者 ”的教训,倡导并力行节俭,使得节俭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34 【正确答案】 玄武门之变是唐初李世民兄弟争夺皇位
15、继承权的政变。唐高祖李渊称帝后,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封秦王。但在建立唐朝的过程中,李世民战功卓越,大大威胁了李建成的地位。太子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拉拢四弟李元吉共同对付李世民。双方结党营私,斗争愈演愈烈。武德九年 (626)六月四日,李世民先发制人,设伏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将一同参加早朝的李建成、李元吉射杀,并挟持了唐高祖,发动政变夺权,史称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之后,李渊被迫交出实权,李世民正式即位,是为唐 太宗。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35 【正确答案】 唐贞观年间,唐太宗在大臣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的辅佐下,以隋亡为鉴戒,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军
16、事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治国措施,使得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思想文化繁荣、国力日益强大、民族关系缓和、中外友好往来增多。史称 “贞观之治 ”。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36 【正确答案】 三省六部制在运作过程中的一些具体规定。中书省拟好诏令后,转门下省。门下省若发现中书省所拟诏令有违失,可以驳正,封还中书省重拟。即所谓 “封驳 ”。门下省属官给事中甚至有权在中书省所拟的诏令上进行涂改,驳归中书省重写,此称 “涂归 ”。中书省所拟诏令经门下省审议合格后,由侍中向皇帝进呈“画敕 ”,表示认可。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37 【正确答案】 唐朝刑律及其注疏的合编。高宗时,命
17、长孙无忌等人以武德律、贞观律为蓝本,修成永徽律,永徽三年 (652),又对永徽律做了具体解释,撰成疏议 30卷,永徽四年,疏议附于律文之后正式颁行,形成流传至今的唐律疏议。唐律共 12篇, 502条,贯穿着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基本精神。 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对后世及周边国家封建法律的修订都具有重大影响。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38 【正确答案】 折冲府又称兵府、军府,是唐朝府兵的基本单位。折冲府由折冲都尉和果毅都尉统领,折冲府下有团,每团 200人,设有校尉;团下有旅,每旅100人,设有旅正;旅下有队,每队 50人,设有队正;队下有火,每火 10人,设有火长。折冲府有上、中
18、、下三等之分,上府六团,中府五团,下府四团。开元时全国设置的折冲府达到 634个,总兵力 68万人。折冲府在设置上贯彻 “内重外轻 ”的指导思想。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39 【正确答案】 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之上,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府兵由均田制下的农民充任,府兵的经常性任务是轮番到京城宿卫,叫做 “番上 ”。每番皆为一个月, “番上 ”的次数按距离京师的远近而不同。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40 【正确答案】 唐朝的官学系统。六学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隶属于国子监,置博士、助教以教授生徒。二馆指弘文馆和崇文馆,弘文馆隶属于门下省,崇文馆隶属东宫,各置学士以教授生徒。
19、【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41 【正确答 案】 唐代科举考试的两种形式。常举是每年定期举行的考试,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举等八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为重要。常举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玄宗开元二十四年 (736)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 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制举科目多临时设置,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平民百姓和官吏均可应试。制举不常举行,取人极少,在科举中不占重要地位。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42 【正确答案】 诠试是在科举考试通过后,正式人仕之前吏部举行的一次考试。内容有:身,指体貌丰伟;言,指言辞辩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隋唐 五代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