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模拟试卷 2 及答案解析(总分:7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2.“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是魏徵在( )中来阐述南北方的文学创作的特点的。(分数:2.00)_3.唐代被称为“骚之苗裔”的诗人是( )。(分数:2.00)_4.“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三吏”是指( )、( )、( )。(分数:2.00)_5.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是( )与( )。(分数:2.00)_6.高适的别董大中有句名句是“莫愁前路无知己,
2、( )”。(分数:2.00)_7.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是( )、( )。(分数:2.00)_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唐代诗人( )的作品。(分数:2.00)_9.唐代组诗秦中吟的作者是( )。(分数:2.00)_10.( )所著的霍小玉传叙述了歌姬霍小玉与李生李益的爱情故事。(分数:2.00)_11.唐人传奇中字数最多的一篇是( )。(分数:2.00)_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2.感遇三十八首(分数:2.00)_13.文质半取,风骚两挟(分数:2.00)_14.吴中四士(分数:2.00)_15.山水田园诗派(分数:2.00)_16.中兴间气集(分数
3、:2.00)_17.大历十才子(分数:2.00)_行卷_19.不平则鸣(分数:2.00)_20.元和体(分数:2.00)_原道_22.龙筋凤髓判(分数:2.00)_23.郊寒岛瘦(分数:2.00)_24.酉阳杂俎(分数:2.00)_25.裴铡传奇(分数:2.00)_26.云谣集杂曲子(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14.00)27.简论初唐诗坛概况。(分数:2.00)_28.方回瀛奎律髓称陈子昂为“唐之诗祖”,为什么?(分数:2.00)_29.殷瑶河岳英灵集中评高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怎么理解?(分数:2.00)_30.李白歌行体的美感与魅力。(分数:2.00)_31.
4、乐府民歌对李白绝句的影响。(分数:2.00)_32.分析十年长安生活对杜甫诗风的影响。(分数:2.00)_33.为何说白居易和韩愈代表中唐诗歌运动的两种倾向?(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6,分数:12.00)34.论述韩愈、柳宗元散文的开拓表现。(分数:2.00)_35.简述大历诗风的艺术特点。(分数:2.00)_36.论述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特色。(分数:2.00)_37.韩愈的古文理论及中唐散文创作。(分数:2.00)_38.简析李商隐对诗歌发展的贡献。(分数:2.00)_39.比较李商隐诗与齐梁诗歌及阮籍、李贺、杜甫的异同。(分数:2.00)_中国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模拟试
5、卷 2 答案解析(总分:7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解析:2.“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是魏徵在( )中来阐述南北方的文学创作的特点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隋书文学传序)解析:3.唐代被称为“骚之苗裔”的诗人是(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李贺)解析:4.“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三吏”是指( )、( )、(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解析:5.唐代古
6、文运动的领袖是( )与(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韩愈、柳宗元)解析:6.高适的别董大中有句名句是“莫愁前路无知己,(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天下谁人不识君)解析:7.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是( )、(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高适、岑参)解析: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唐代诗人( )的作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元稹)解析:9.唐代组诗秦中吟的作者是(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白居易)解析:10.( )所著的霍小玉传叙述了歌姬霍小玉与李生李益的爱情故事。(分数:2.
7、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蒋防)解析:11.唐人传奇中字数最多的一篇是(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游仙窟)解析: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2.感遇三十八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感遇三十八首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组诗作品,载于全唐诗。这组诗是作者有感于平生所遇之事而作,涵盖面极广,大都紧扣时事,针对性极强,富有现实意义。各篇所咏之事各异,创作时间也各不相同,应当是诗人在不断探索中有所体会遂加以纪录,积累而成的系列作品。它们继承了阮籍咏怀诗的余脉,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对自然社会规律的认识,抨击了武周王朝的腐败统治,同情广大的劳动
8、人民的苦难,抒发自己身逢乱世、忧谗畏讥的恐惧不安,和壮志难酬、理想破灭的愤懑忧伤。)解析:13.文质半取,风骚两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殷瑶在河岳英灵集集论里提出的诗歌创作主张。“文质半取”指内容与形式并美,“风骚两挟”是要同时继承诗经的质朴典雅与楚辞辞采华茂的传统。盛唐诗歌创作,一方面克服南朝至唐初“都无比兴,但贵轻艳”的形式主义风尚,讲求风骨、兴寄,力追建安;另一方面又很好地吸取了自齐永明至初唐逐步发展起来的诗歌声律的经验,创造出优美的诗歌格律。于是形成了盛唐诗歌的风骨与声律兼备的特色。殷瑶的创作主张反映了盛唐诗歌的这一根本特点。)解析:14.吴中四士(分数:2.00)
9、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吴中四士,指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在初、盛唐之交,四人齐名,他们又都是江浙一带人,这一带在古代也叫吴中,因此他们被称为“吴中四士”。其中贺知章、张若虚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张旭是书法家,也是诗人,包融所传诗不多。诗作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最为著名。“四士”性格狂放,诗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往往透露出一些新的气息、新的情趣,体现了唐诗从初唐到盛唐过渡的特色。)解析:15.山水田园诗派(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之一,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多仕途失意,受佛道思想影响较深,寻求隐逸,因而诗中多描写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其诗诗风清新流丽,
10、常常表现出静谧恬淡的境界。孟浩然、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两人都工于五言诗,都善于描写自然景物,风格也有近似之处。在艺术成就方面,二人既可并驾齐驱,又各标风韵,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王维的代表作主要有辋川集二十首山居秋暝渭川田家等,孟浩然的代表作主要有夜归鹿门歌过故人庄宿建德江等。)解析:16.中兴间气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兴间气集为唐诗选集,共两卷。唐代高仲武编选,或误题孟彦深编选。选录肃宗至德初(756)到代宗大历末(779)20 多年间作家作品,计 26 人,诗 130 多首。旧史家称此时为安史之乱后之“中兴”时期,书名取此。此书大致反映出至德、大历间诗坛
11、的主要面貌。编选者推崇钱起、郎士元,把二人列为上、下卷之首。所选多为赠别酬和、流连光景之作,也有少数反映民生疾苦的篇什。在艺术上追求清逸幽远之境,体制多为五言。高仲武自序中提出“体状风雅,理致清新”的选取标准,基本符合当时诗风的特点。)解析:17.大历十才子(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漳、夏侯审。他们的生平大都不详,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所瞩目。他们的创作成就高低不一,所长亦各异。十才子都有反映战乱生活的诗,虽是冷眼旁观的客观记录,有的也写得较为深刻。但“十
12、才子”齐名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主要创作倾向和诗风的相近。他们不再像前辈盛唐诗人那样充满兼济理想,真正的兴趣也不在政事,而是集情趣于山水,寄心绪于景物。除了应酬唱和之作外,他们的诗主要写日常生活细事、自然风物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这一类作品,是“十才子”诗里较为优秀的成熟之作,艺术表现上以谢胱为宗,讲究格律辞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技巧趋于细腻雕琢,大都写得精致工整,虽没有刘长卿诗那种浓重的孤独寂寞感,但总表现出一种冷落萧瑟的衰飒气象,带有大历诗风特有的情思韵味。)解析:行卷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行卷是古代科举习俗。唐代知贡举等主试官员除详阅试卷
13、外,有权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誉决定去取,当时也有“通榜”之俗,因而应试举人为增加及第的可能和争取名次,多将自己平日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前送呈有地位者,以求推荐,此后形成风尚,即称为“行卷”。行卷之风与诸科中前途最好的进士科紧密联系,所重在文词的优劣高下。此一风尚的兴起,据考在高宗永隆二年(681)进士加试杂文成为制度以后,安史之乱以前。中唐贞元、元和以后,举人又以传奇小说行卷,因其体包括史才、诗笔议论,兼备三长,著名的玄怪录续玄怪录、裴铡传奇等作品的创作,文学史家认为,皆与行卷有关。至宋代严格意义上的行卷才消失。)解析:19.不平则鸣(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韩愈在
14、送孟东野序中还提出了“不平则鸣”论。他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所谓“不平则鸣”,从文学理论批评上看,就是认为作家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这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一脉相承的。但他更指出,只有那些胸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即“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解析:20.元和体(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元和体”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在唐宪宗元和年间所形成的诗风。新唐书元稹传记载:“稹尤长于诗,与居易名相埒,天下传讽,号元和体。”后来模仿元白风格所作的作品,也称元和体。又因白居易编有白氏长庆集,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 文学史 隋唐 五代 文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