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职业资格】数据库系统工程师-13及答案解析.doc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数据库系统工程师-1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类职业资格】数据库系统工程师-13及答案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数据库系统工程师-13 及答案解析(总分:4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从提供的答案中选择与下列叙述相符合的答案。 1 :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储器碎片多: 2 :能消除碎片,但用于存储器紧缩处理的时间长; 3 :克服了碎片多和紧缩处理时间长的缺点,支持多道程序设计,但不支持虚拟存储; 4 :支持虚拟存储,但不能以自然的方式提供存储器的共享和存取保护机制: 5 :允许动态链接和装入,能消除碎片,支持虚拟存储。(分数:5.00)A.段页式B.非请求分页式C.请求分页式D.可重定位分区E.固定分区F.单一连续分配A.段页式B.非请求分页式C.请求分页式D.可重定位分区E.固定分区F.
2、单一连续分配A.段页式B.非请求分页式C.请求分页式D.可重定位分区E.固定分区F.单一连续分配A.段页式B.非请求分页式C.请求分页式D.可重定位分区E.固定分区F.单一连续分配A.段页式B.非请求分页式C.请求分页式D.可重定位分区E.固定分区F.单一连续分配1.在计算机系统中,构成虚拟存储器 _ 。(分数:1.00)A.只需要一定的硬件资源便可实现B.只需要一定的软件即可实现C.既需要软件也需要硬件方可实现D.既不需要软件也不需要硬件2.如果主存容量为 16M字节,且按字节编址,表示该主存地址至少应需要 _ 位。(分数:1.00)A.16B.20C.24D.323.SCSI是一种通用的系
3、统级标准输入/输出接口,其中 _ 标准的数据宽度为 16位,数据传送率达 20Mb/s。(分数:1.00)A.SCSI-IB.SCSI-IIC.FASTSCSI-IID.FAST/WDE SCSI-II虚拟存储管理系统的基础是程序的 9 理论,这个理论的基本含义是指程序执行时往往会不均匀地访问主存储器单元。根据这个理论,Denning 提出了工作集理论。工作集是进程运行时被频繁访问的页面集合。在进程运行时,如果它的工作集页面都在 10 内,能够使该进程有效地运行,否则会出现频繁的页面调入/调出的现象。(分数:2.00)A.全局性B.局部性C.时间全局性D.空间全局性A.主存储器B.虚拟存储器C
4、.辅助存储器D.U盘4.虚存页面调度算法有多种, _ 调度算法不是页面调度算法。(分数:1.00)A.后进先出B.先进先出C.最近最少使用D.随机选择假设一个有 3个盘片的硬盘,共有 4个记录面,转速为 7200r/min,盘面有效记录区域的外直径为 30cm,内直径为 10cm,记录位密度为 250位/mm,磁道密度为 8道/mm,每磁道分 16个扇区,每扇区 512字节,则该硬盘的非格式化容量和格式化容量约为 12 ,数据传输速率约为 13 。若一个文件超出一个磁道容量,剩下的部分 14 。(分数:3.00)A.120MB和 100MBB.30MB和 25MBC.60MB和 50MBD.2
5、25MB 和 25MBA.2356KB/sB.3534KB/sC.7069KB/sD.1178KB/sA.存于同一盘面的其他编号的磁道上B.存于其他盘面的同一编号的磁道上C.存于其他盘面的其他编号的磁道上D.存放位置随机一般来说,Cache 的功能 15 。某 32位计算机的 Cache容量为 16KB,Cache 块的大小为 16 B,若主存与Cache的地址映射采用直接映射方式,则主存地址为 1234E8F8(十六进制)的单元装入的 Cache地址为 16 。(分数:2.00)A.全部由软件实现B.全部由硬件实现C.由硬件和软件相结合实现D.有的计算机由硬件实现,有的计算机由软件实现A.0
6、0010001001101(二进制)B.01 00100011 0100(二进制)C.1010001111 1000(二进制)D.11 010011101000(二进制)RAD是一种经济的磁盘冗余阵列,它采用 17 和 18 以提高数据传输率。 RAD 与主机连接较普遍使用的工业标准接口为 19 。(分数:3.00)A.智能控制器B.磁盘镜像C.磁盘双工技术D.多磁盘驱动器A.智能控制器B.磁盘镜像C.磁盘双工技术D.多磁盘驱动器A.RS-232B.FDDIC.SCSID.ST5065.在文件存储设备管理中,有三类常用的空闲块管理方法,即位图向量法、空闲块链表链接法和 _ 。(分数:1.00)
7、A.一级目录法B.多级目录法C.分区法D.索引法6.在 CPU与主存之间设置高速缓冲存储器 Cache,其目的是为了 _ 。(分数:1.00)A.扩大主存的存储容量B.提高 CPU对主存的访问效率C.既扩大主存容量又提高存取速度D.提高外存储器的速度7.若内存地址区间为 4000H43FFH,每个存储单元可存储 16位二进制数,该内存区域由 4片存储器芯片构成,则构成该内存所用的存储器芯片的容量是 _ 。(分数:1.00)A.51216bitB.2568bitC.25616bitD.10248bit假设某计算机具有 1 MB的内存(目前使用的计算机往往具有 128 MB以上的内存),并按字节编
8、址,为了能存取该内存各地址的内容,其地址寄存器至少需要二进制 23 位。为了使 4字节组成的字能从存储器中一次读出,要求存放在存储器中的字边界对齐,1 字节的地址码应 24 。若存储器周期为 200ns,且每个周期可访问 4字节,则该存储器带宽为 25 b/s。假如程序员可用的存储空间为 4MB,则程序员所用的地址为 26 ,而真正访问内存的地址称为 27 。(分数:5.00)A.10B.16C.20D.32A.最低两位为 00B.最低两位为 10C.最高两位为 00D.最高两位为 10A.20MB.40MC.80MD.160MA.有效地址B.程序地址C.逻辑地址D.物理地址A.指令地址B.物
9、理地址C.内存地址D.数据地址8.单个磁头在向盘片的磁性涂料层上写入数据时,是以 _ 方式写入的。(分数:1.00)A.并行B.并一串行C.串行D.串一并行9.页式存储系统的逻辑地址由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组成。假定页面的大小为 4K,地址变换过程如图所示,图中逻辑地址用十进制表示。 (分数:1.00)A.33220B.8644C.4548D.2500容量为 64块的 Cache采用组相联方式映像,每块大小为 128个字,每 4块为一组。若主存容量为 4096块,且以字编址,那么主存地址应该为 30 位,主存区号为 31 位。(分数:2.00)A.16B.17C.18D.19A.5B.6C.7D
10、.8在段页式管理的存储器中,实存等分为 32 、程序按逻辑模块分成 33 。在多道程序环境下,每道程序还需要一个 34 作为用户标志号。每道程序都有对应的 35 。一个逻辑地址包括 34 x、段号 s、页号 p和页内地址 d四个部分。 假设总长度为 22位的逻辑地址格式分配如下:2120 位 x;1914 位 s;1311 位 p;100 位 d。若x,s,p,d 均以二进制数表示,其转换成的物理地址为 37 。(分数:5.00)A.段B.页C.基D.模块A.段B.页C.基D.模块A.段B.页C.基D.模块E.区域F.段号G.页号H.基号A.一个段表和一个页表B.一个段表和一组页表C.一组段表
11、和一个页表D.一组段表和一组页表A.x220+s214+p211+dB.(x)+x+p)211+dC.(x)+s)+p)+dD.(x)+s)+P)211+d虚拟存储器的作用是允许 37 。它通常使用 38 作为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对它的调度方法与 39 基本相似,即把要经常访问的数据驻留在高速存储器中,因为使用虚拟存储器,指令执行时 40 。在虚拟存储系统中常使用相联存储器进行管理,它是 41 寻址的。(分数:5.00)A.直接使用外存代替内存B.添加此地址字长允许的更多内存容量C.程序直接访问比内存更大的地址空间D.提高内存的访问速度A.CD-ROMB.硬盘C.软盘D.寄存器A.CacheB.
12、DMAC.I/OD.中断A.所需的数据一定能在内存中找到B.必须先进行“虚”、“实”地址交换C.必须事先使用覆盖技术D.必须先将常用子程序调入内存A.按地址B.按内容C.寄存器D.计算10.实存的存储分配算法用来决定输入的程序和数据放到主存中的位置,采用“总是把程序装入主存中最大的空闲区域”的算法称为 _ 。(分数:1.00)A.最佳适应算法B.最差适应算法C.首次适应算法D.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数据库系统工程师-13 答案解析(总分:4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从提供的答案中选择与下列叙述相符合的答案。 1 :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储器碎片多: 2 :能消除碎片,但用于存储器紧缩
13、处理的时间长; 3 :克服了碎片多和紧缩处理时间长的缺点,支持多道程序设计,但不支持虚拟存储; 4 :支持虚拟存储,但不能以自然的方式提供存储器的共享和存取保护机制: 5 :允许动态链接和装入,能消除碎片,支持虚拟存储。(分数:5.00)A.段页式B.非请求分页式C.请求分页式D.可重定位分区E.固定分区 F.单一连续分配解析:A.段页式B.非请求分页式C.请求分页式D.可重定位分区 E.固定分区F.单一连续分配解析:A.段页式B.非请求分页式 C.请求分页式D.可重定位分区E.固定分区F.单一连续分配解析:A.段页式B.非请求分页式C.请求分页式 D.可重定位分区E.固定分区F.单一连续分配
14、解析:A.段页式 B.非请求分页式C.请求分页式D.可重定位分区E.固定分区F.单一连续分配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存储管理方面的知识点,侧重各种存储管理方法的优缺点。要正确解答此题,必须把这些存储管理方法的特点搞清楚。下面逐一分析备选项。 (1)连续分区把所有用户区都分配给唯一的用户作业,当做业被调度时,进程全部进入内存,一旦完成,所有主存恢复空闲,因此,它不支持多道程序设计。 (2)固定分区存储管理。这是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的最简单存储管理方法,它把主存划分成若干个固定的和大小不同的分区,每个分区能够装入一个作业,分区的大小是固定的,算法简单,但是容易生成较多的存储器碎片。 (3)可重定位分区存储
15、管理。这是克服固定分区碎片问题的一种存储分配方法,它能够把相邻的空闲存储空间合并成一个完整的空区,还能够整理存储器内各个作业的存储位置,以达到消除存储碎片和紧缩存储空间的目的。紧缩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系统资源。 (4)非请求分页式存储管理。非请求分页式是指将存储空间和作业的地址空间分成若干个等分部分的分页式,要求把进程所需要的页面全部调入主存后作业方能运行,因此,当内存可用空间小于作业所需的地址空间时,作业无法运行。它克服了分区存储管理中碎片多和紧缩处理时间长的缺点,支持多道程序设计,但不支持虚拟存储。 (5)请求分页式存储管理。非请求分页式是将存储空间和作业的地址空间分成若干个等分部分的
16、分页式,当进程需要用到某个页面时将该页面调入主存,把那些暂时无关的页面留在主存外。它支持虚拟存储,克服了分区存储管理中碎片多和紧缩处理时间长的缺点,支持多道程序设计,但是它不能实现对最自然的以段为单位的共享与存储保护 (因为程序通常是以段为单位划分的,所以以段为单位最自然)。 (6)段页式存储管理。这是分段式和分页式结合的存储管理方法,充分利用了分段管理和分页管理的优点。作业按逻辑结构分段,段内分页,内存分块。作业只需部分页装入即可运行,所以支持虚拟存储,可实现动态链接和装配。1.在计算机系统中,构成虚拟存储器 _ 。(分数:1.00)A.只需要一定的硬件资源便可实现B.只需要一定的软件即可实
17、现C.既需要软件也需要硬件方可实现 D.既不需要软件也不需要硬件解析:解析 在计算机中,内存空间的分配是由操作系统进行的,程序和数据除了常驻内存的以外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硬盘中,需要时从硬盘调到内存,再由 CPU使用。我们把由进程中的目标代码、数据等的虚拟地址组成的虚拟空间称为虚拟存储器,操作系统必须解决由虚拟存储器到物理存储器的地址变换。这种变换方法有静态地址重定位和动态地址重定位两种方法。 (1)静态地址重定位:静态地址重定位是在虚空间程序执行之前由装配程序完成地址影射工作。静态地址重定位的优点是不需要硬件的支持,缺点是无法实现虚拟存储器,必须占用连续的内存空间且难以做到程序和数据的共享
18、。 (2)动态地址重定位:动态地址重定位是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在 CPU访问内存之前,将要访问的程序或数据地址转换为内存地址。动态地址重定位依靠硬件地址变换机构完成,其优点主要有:可以对内存进行非连续分配;提供了虚拟存储器的基础;有利于程序段的共享。 虚拟存储器只是一个容量非常大的存储器的逻辑模型,不是任何实际的物理存储器。它借助于磁盘等辅助存储器来扩大主存容量,使之为更大或更多的程序所使用。它指的是主存一外存层次。它以透明的方式给用户提供了一个比实际主存空间大得多的程序地址空间。所以它既需要硬件也需要软件。2.如果主存容量为 16M字节,且按字节编址,表示该主存地址至少应需要 _ 位。(分数:
19、1.00)A.16B.20C.24 D.32解析:解析 根据主存容量或芯片的规格求地址的位数,或者是数据线的数量,这种题型在软考中经常出现,知道规则就很容易解题。 求地址线只要把主存的容量写成 2的 N次方的形式,这个 N就是地址的位数,如题目中的 16M=2 24 ,所以表示该主存地址至少需要 24位。其实这种规律也是从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我们来看几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地址线有 1根,则可以表示 2个地址,即地址 0,1,刚好满足 2 1 =2; 如果地址线有 2根,则可以表示 4个地址,即地址 00,01,10,11,满足 2 2 4 如果地址线有 3根,则可以表示 8个地址,即 000
20、,001,010,011,100,101, 110,111,满足 2 3 8; 依次类推,也就把规律总结出来了。3.SCSI是一种通用的系统级标准输入/输出接口,其中 _ 标准的数据宽度为 16位,数据传送率达 20Mb/s。(分数:1.00)A.SCSI-IB.SCSI-IIC.FASTSCSI-II D.FAST/WDE SCSI-II解析:解析 SCSI接口是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的简称,它是在美国 Shugart公司开发的 SASI的基础上,增加了磁盘管理功能而成的。SCSI 接口作为输入/输出接口,主要用于光盘机、磁带机、
21、扫描仪、打印机等设备。 SCSI标准是 1986年审议完成的,称为 SCSI-I标准,由于 SCSI的特点是传输速度快,支持多 I/O任务并行操作,因此在非 PC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0 年又制定了 SCSI-II 标准。下面是广些 SCSI标准的数据。 (1)SCSI-I:数据宽度为 8位,数据传输速率最高达 5Mb/s。 (2)SCSI-II:数据宽度为 16位,数据传输速率最高达 10Mb/s。 (3)Fast SCSI-II:数据宽度为 16位,数据传输速率最高达 20Mb/s。 (4)Fast/Wide SCSI-II:数据宽度为 32位,数据传输速率最高达 40Mb/s。 (5
22、)Ultra SCSI:最高传输速率约为 20Mb/s。 (6)Ultra-2 SCSI:最高传输速率可达 80Mb/s。 (7)Ultra 160/m:最高传输速率可达 160Mb/s。虚拟存储管理系统的基础是程序的 9 理论,这个理论的基本含义是指程序执行时往往会不均匀地访问主存储器单元。根据这个理论,Denning 提出了工作集理论。工作集是进程运行时被频繁访问的页面集合。在进程运行时,如果它的工作集页面都在 10 内,能够使该进程有效地运行,否则会出现频繁的页面调入/调出的现象。(分数:2.00)A.全局性B.局部性 C.时间全局性D.空间全局性解析:A.主存储器 B.虚拟存储器C.辅
23、助存储器D.U盘解析:解析 虚拟存储管理系统的基础是程序的局部性理论。所谓程序局部性原理是指程序在执行时所呈现的局部性规律,即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程序的执行仅限于某个部分。局部性原理表现为两个方面: (1)时间局限性:如果某条指令被执行,则不久以后该指令很可能再次被执行;如果某条数据结构被访问,则不久以后该数据结构很可能再次被访问。产生时间局限性的主要原因是程序中有大量的循环操作。 (2)空间局限性:一旦程序访问了某个内存单元,不久以后,其附近的内存单元也要被访问,即程序在一段时间内所访问的存储器空间可能集中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其最常见的情况就是程序的顺序执行。 根据局部性原理的特征性,Denni
24、ng 阐述了程序性能的工作集理论。工作集是进程频繁访问的页面的集合。工作集理论指出,为使进程有效地运行,它的页面工作集应驻留内存中。否则,由于进程频繁地从外存请求页面,而出现称为“颠簸”(又称抖动)的过度的页面调度活动。此时,处理页面调度的时间超过了程序的执行时间。显然,此时 CPU的有效利用率会急速下降。 通常用两种等价的方法确定进程的工作集,一种是将工作集确定为在定长的页面访问序列(工作集窗口)中的页面集合,另一种是将工作集确定为在定长时间间隔中涉及到页面的集合。工作集的大小依赖于工作集窗口的大小,在进程执行时,工作集会发生变化。有时,当进程进入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执行阶段时,工作集会出现显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职业资格 数据库 系统 工程师 1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