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55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5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55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5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六艺中,被称之为小艺的是(A)射、御(B)礼、乐(C)书、数(D)乐、射2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说明荀子的学习过程思想体系中的最高阶段是(A)闻见(B)知(C)行(D)解蔽3 认为道德修养有“ 自诚明,谓之性 ”和“自明诚,谓之教”两种途径的典籍是(A)大学(B) 中庸(C) 学记(D)乐记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唐代的地方官学的学习内容的是(A)经学(B)医学(C)崇玄学(D)天文学5 “洪武八年,府州县每五十家设社学一所。本府城市乡村共建七百三十所”
2、。这段话中的学校是(A)乡学(B)县学(C)府学(D)社学6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体现的是“朱子读书法”中的(A)循序渐进(B)熟读精思(C)虚心涵泳(D)切己体察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洋务学堂的特点的是(A)培养目标是造就各项洋务事业需要的专门人才(B)教学内容上以学习“西文”“西艺”为主(C)确定学制年限,采用班级授课制(D)改革科举制8 在康有为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强调以“德育为先”“养体为主而开智次之”的阶段是(A)慈幼院(B)小学院(C)中学院(D)大学院9 在蔡元培的思想体系中,“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 的是(A)实利主义教育(B)公民
3、道德教育(C)世界观教育(D)美感教育1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是(A)推动“收回教育权运动”(B)倡导教育普及、义务教育(C)提倡学校中的爱国教育、军事教育(D)提倡教育和学术为国家服务11 下列关于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国毕业会考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A)1933 年,国民政府取消了小学毕业会考制度,并开始实施中学毕业会考(B)抗战开始后,已经成为战区的省市免行会考(C)抗战开始后,后方各省会考制度取消(D)会考制度实行至 1945 年1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黄炎培的有关“职业教育的作用” 的是(A)谋个性之发展(B)为个人谋生之准备(C)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D)为国家富强做准备1
4、3 为了实现普及教育,陶行知创办了工学团,其中最著名的是“山海工学团” 。为了解决工学团的师资短缺的问题,陶行知创造并推行(A)小先生制(B)聘任教师(C)师徒制(D)班级授课制14 公元前 6 世纪以前的印度教育常称为(A)婆罗门教育(B)古儒学校(C)佛教教育(D)宫廷教育15 “骑士七艺 ”是成为骑士的核心训练内容,其学习的阶段是(A)家庭教育阶段(B)侍童阶段(C)侍从阶段(D)骑士仪式阶段16 下列选项中不是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的是(A)重视教育培养人的作用(B)重视学习人文学科(C)重视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D)重视教师的作用17 于 1872 年颁布,规定 614 岁的 8 年初等教
5、育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的法案是(A)福斯特法(B) 普通学校法(C) 费舍法案(D)基佐法案18 卢梭提出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和培养良好的国家公民的思想。这一思想体现在(A)爱弥儿(B) 新爱洛漪丝(C)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D)关于波兰政治的筹议19 下列人物中实施义务的、免费的国民初等教育的人物是(A)马丁.路德(B)托马斯.莫尔(C)加尔文(D)蒙田20 下列学校中不属于新教育运动的实验的是(A)巴德利.达尔斯学校(B)利茨 .伊尔斯保学校(C)德摩林.罗歇斯学校(D)帕克.昆西学校21 重点在于加强职业教育,但为了加强职业教育,对普通中小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提出了一些
6、改革措施的是(A)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B) 教育改革法(C) 富尔法案(D)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22 赞科夫认为,有的学生“按学习成绩来说是属于优等生,但是在发展方面却处于中等甚至更低的水平” ,因此,教师要遵循(A)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B)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C)高难度进行教学原则(D)高速度前进的原则23 美国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创立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有力地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又被称为“中等以上教育” 或 “中学后教育”。这种形式是(A)综合中学(B)初级学院(C)社区学院(D)职业学校二、简答题24 简述“学在官府 ”的形成原因及具体表现
7、。25 简述张之洞劝学篇的主要内容。26 简述结构主义教育思潮。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5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小艺。在西周时期,“六艺”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书、数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小艺,在小学完成。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苟子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思想。苟子认为完整的学习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
8、认识,再到行动的过程,其基本路线是:闻见一知一行。“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说明学习过程的最高阶段是“行”。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庸中倡导的修养的途径。中庸认为修养的途径有两条:一是自内而外地对世界的体认,即“自诚明,谓之性”或“尊德性”;二是自外而内地对人的本性的发扬,即“自明诚,谓之教”或“道问学”。因此,本题的答案是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唐代地方官学的学习内容。唐代的地方官学也有比较完备的制度。唐代的州、府、县各级单位都根据其大小设立相应规模的州学、府学、县学等地方
9、官学,由专职官员长史管理。唐代的地方官学的学习内容不仅有经学,还设立了医学、崇玄学。在地方设置医学,是唐代地方官学制度的一个创新。唐代的地方官学的学习内容中没有天文学。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明代的社学。社学是一种设在乡镇地区最基层的,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的地方官学。元朝始设社学,明朝继承和发展了元朝的社学制度,并使之更趋完善。如洪武八年(1375 年)朱元璋“诏天下立社学”。再如姑苏志记载“洪武八年,府州县每五十家设社学一所。本府城市乡村共建七百三十所。”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6 【正确答案】 C
10、【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朱子读书法。“朱子读书法”包括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所谓“虚心”,是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本意,不可先入为主,穿凿附会。所谓“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细心玩索,深刻体会书中的旨趣。即“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洋务学堂的特点。洋务学堂的特点:(1)培养目标是造就各项洋务事业需要的专门人才。(2)在教学内容上以学习“西文”“西艺”为主,课程包括外语、数学、格致、化学等一般性课程以及和各自专业相关的科学技术课程,注意学以致
11、用。(3)在教学方法上比较能按照知识的接受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重视理解。(4)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普遍制定有分年课程计划,确定了学制年限,采用班级授课制。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康有为的思想体系。幼儿的保育目标是:“养儿体,乐儿魂,开儿知识”,小学教育应该遵循“以德育为先”“养体为主而开智次之”的原则。中学院阶段应当德、智、体兼重,但尤应以育德为重。大学院教育是专门之学,它的主要任务是“于育德强体之后,专以开智为主”。因此,本题的答案是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
12、蔡元培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1912 年初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包含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成为制定民国初年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蔡元培认为美感教育与世界观教育紧密联系,因美感“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故美感是世界观教育的主要途径,即“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主张。其一,国家主义派对教会教育、外国人在中国办教育非常反感,他们对推动当时的“收回教育权运动”起了很大的作用,是 20 世纪 20 年
13、代收回教育权运动的中坚力量之一。其二,倡导教育机会均等和普及教育、义务教育。其三,为维护国家统一,提倡蒙藏教育和侨民教育,以及学校中的爱国教育、军事教育。其四,提倡教育和学术独立。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学毕业会考制度。1933 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中学毕业会考规程,废除了前颁的中小学毕业会考暂行规定。取消了小学毕业会考制度,并开始施行中学毕业会考。1935 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又颁布了修正中学学生毕业会考规程。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规定:已成为战区的省市免行会考;接近战区的省份由省教育厅派员至各校监考;后方各省照行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外 教育史 模拟 5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