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44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4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44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4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周礼.春官宗伯中有“大司乐掌成均之法” 。另据说董仲舒的 春秋繁零中认为“成均,为五帝之学。”“成均”这个场所是(A)实施乐教之地(B)实施生活教育之地(C)实施德育之地(D)实施礼仪教育之地2 下列选项不属于孔子的教学内容的是(A)礼、乐(B)诗、书(C)射、御(D)书、数3 墨子提出“ 夫知者必量亓力所能至而从事焉 ”的思想强调的是(A)主动(B)创造(C)实践(D)量力4 提出“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的人物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
2、)董仲舒5 主张“学者必有师 ”“学无常师”的学者是(A)王充(B)颜之推(C)韩愈(D)朱熹6 下列选项中,以“ 讲会制度 ”为特点的书院是(A)东林书院(B)漳南书院(C)诂经精舍(D)学海堂7 王夫之认为这是“ 起化之源 ”。下列选项中体现王夫之的这一教育思想的是(A)必恒其教事(B)明人者,先自明(C)正言、正行、正教(D)罕譬而喻8 中国近代第一批正式派遣留欧学生出发赴欧的时间是(A)1873 年(B) 1875 年(C) 1876 年(D)1877 年9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实施的学制(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一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0 1922 年 3 月,蔡元培在新
3、教育上发表了教育独立议一文,阐明教育独立的基本观点,这个基本观点不包括(A)教育经费独立(B)教育行政独立(C)教育独立于宗教(D)教育独立于政党11 下列选项中,标志着壬戌学制诞生的是(A)钦定学堂章程(B) 奏定学堂章程(C) 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大学令等(D)学校系统改革案1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战时教育方针下的教育活动的是(A)高校内迁(B)学校国立,予以经费保障(C)建立战地失学青年招致训练委员会(D)将流亡失学、失业青年招至入伍13 下列选项中不是“ 抗大 ”的教学方法的是(A)启发式(B)研究式(C)实验式(D)考试14 下列关于梁漱溟的乡村教育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A)村学是乡学的基
4、础组织(B)乡村的组织原则之一是“政教养卫合一”“以教统政”(C)乡村的组织原则之一是学校式的教育与社会式的教育融合归一(D)乡农学校的教育内容是村学乡学须知15 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逐渐养成具有“中庸”“适度”“公正”“节制”和“ 勇敢” 的美好德行的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普罗泰戈拉(D)亚里士多德16 希腊化时期得到明显发展的是(A)小学教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私人教育17 1697 年洛克为英国贸易和殖民地事务委员会拟写过一份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他主张开办(A)星期日学校(B)工作学校(C)文法学校(D)公学18 美国第一所现代化大学是
5、 1876 年创办的(A)霍普金斯大学(B)哈佛大学(C)斯坦福大学(D)芝加哥大学19 赫尔巴特认为:“ 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称品格教育) 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 的教学 ”反映了(A)教育性教学原则(B)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C)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D)把握教学时机的原则20 规定英国建立地方教育当局,且地方当局有权建立中等学校,并资助文法学校,向进入文法学校的初等学校的毕业生提供奖学金,同时还要考虑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衔接问题的法案是(A)巴尔福法案(B) 哈多报告(C) 斯宾斯报告(D)费舍教育法21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中的教育改革建议的是(A)加强中学 5 门“ 新基础课” 的教学(B)提高教育标准和要求(C)改进师资的培养(D)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22 “强调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人的自我生成 或自我创造,或者说教育是发展关于自由选择以及对选择的意义和责任的认识的过程”的教育思潮是(A)永恒主义思潮(B)要素主义思潮(C)存在主义教育思潮(D)现代人文主义思潮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3 在黄炎培看来,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准备。24 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的重点是加强职业教育。三、简答题25 简述夸美纽斯在教学原则方面的主张。必答题26 论述我
7、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4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成均的教学任务。关于成均的教学任务,郑玄认为“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成均之法者,其遗礼可法者。”由此可以看出,成均的教学内容不是简单的生产生活经验,而是独立于日常的生产生活经验的乐教,是在生产过程之外的活动。成均可以被视为古代学校的萌芽。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教育内容体系。孔子私学主要是以西周的“六艺”作为基本教育内
8、容,尤其是诗礼乐的学习尤为孔子所重视。“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由于孔子所招的学生主要为成年人,所以“六艺”中的儿童学习的小艺书、数教学不为孔子私学所注重。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墨子的教育方法思想。墨子是中国教育史上首次明确提出“量力”原则的。量力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就学生的精力而言,人不能同时进行几方面的学习。如墨子的几个学生在学习正业外,要求学射。墨子说“不可!夫知者必量亓力所能至而从事焉”。二是就学生的知识水平而言,应当量其力而教。他要求对学生“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深者深求,浅者浅求,该增者增
9、,该减者减。因此,本题的答案是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董仲舒的道德教育思想。在董仲舒看来,德教是立政之本。由此,在董仲舒的社会政治思想中,虽主张教化与刑罚并用,但强调以道德教化为本为主,刑罚为末为辅。即“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认为教化是比刑罚更有效的驾驭人民的手段。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韩愈的教育主张。韩愈的教育主张主要体现在师说中。“学者必有师”“学无常师”是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主张。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0、 本题考查的是书院的讲会制度。书院讲会是与书院教学、学术活动相联系的学术组织,类似于今天的学术讨论会,但没有固定的形式和组织。书院讲会活动产生于南宋,至明朝逐渐制度化。东林书院的讲会是明朝书院讲会制度的突出代表,集中反映在东林会约“会约仪式”中。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王夫之的教师思想。王夫之重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第一,“必恒其教事。”他认为“讲习君子,必恒其教事。”即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第二,明人者,先自明。如果教师自己大义不知其纲,微言不知其隐,是“实则昏昏也”,不配,也不能当教师。第三,要正言、正行、正教。
11、王夫之认为这是“起化之源”,即重视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罕譬而喻”是学记中对教师语言的论述。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批留欧学生的派遣时间。留欧学生的派遣是一个渐次发展的过程。1873 年,沈葆桢上奏折建议派前学堂优秀学生“赴法国深究其造船之方,及其推陈出新之理”,派后学堂优秀学生“赴英国深究其驶船之方,及其练兵致胜之理”。但因日本 1874 年侵犯中国台湾而搁置。1875 年,趁法国工程师回国为船政学堂购买设备时,沈葆桢派遣 5 人同行,其中 3 人回国,2 人留在法国学习。这成为留欧学生的先导。
12、1876 年,李鸿章选派 7 名年轻军官赴德国学习陆军。1877 年,李鸿章奏请派福建船政学堂学生留欧,朝廷照准执行。1877 年 3 月 31 日,中国近代第一批正式派遣留欧学生出发赴欧。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清末新政的学制。1904年 1 月 13 日(农历癸卯年十一月廿六日),清政府正式颁布了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该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正式颁布并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蔡元
13、培的教育独立思想。蔡元培是教育独立的积极倡导者和支持者。1922 年 3 月,他在新教育上发表了教育独立议一文,阐明教育独立的基本观点。蔡元培阐发了教育与政党、教会的区别,设计了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独立于宗教的具体措施。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战时教育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下的教育教育活动。具体有:(1)高校内迁。 (2)学校国立,保障部分学校正常办学。(3)建立战地失学青年招致训练委员会,安置、培训流亡失学、失业青年。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外 教育史 模拟 4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