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章节练习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章节练习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章节练习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综合课)章节练习试卷 9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第 1-45小题,每小题 1分,共 4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 据左传 .昭公六年记载: “夏有乱政,而作 ( )”。 ( A)禹刑 ( B)汤刑 ( C)九刑 ( D)五刑 2 西周法官在审判中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方式叫做 ( )。 ( A) “五刑 ” ( B) “五听 ” ( C) “五行 ” ( D) “九刑 ” 3 春秋时期,郑国的邓析私造的刑书是 ( )。 ( A)吕刑 ( B)竹刑 ( C)九刑 ( D)汤刑 4 赎刑作为一种制度始于 ( )。
2、( A)夏 ( B)商 ( C)西周 ( D)春秋 5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的成文法是指 ( )。 ( A)宋国的 “刑器 ” ( B)邓析的 “竹刑 ” ( C)晋国的 “铸刑鼎 ” ( D)郑国的 “铸刑书 ” 6 下列属于夏朝法律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 )。 ( A)律 ( B)格 ( C)令 ( D)王命 7 西周时审理民事案件称为 ( )。 ( A)听狱 ( B)断狱 ( C)五听 ( D)听讼 8 商朝国王之下的中 央最高司法官称为 ( )。 ( A)大理 ( B)小司寇 ( C)大司寇 ( D)士 9 西周时期 “明德慎罚 ”思想以及 “亲亲 ”、 “尊尊 ”的礼的原则,在刑法中
3、具体体现为( )。 ( A)三宥 ( B)三刺 ( C) “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 ” ( D) “中道 ”、 “中正 ”、 “中罚 ” 10 婚期之日男方迎娶女子至家的过程被称为 ( )。 ( A) “纳吉 ” ( B) “纳征 ” ( C) “问名 ” ( D) “亲迎 ” 11 西周时官方已对市场交易进行干预,负责市场管理的人员称为 ( )。 ( A)质人 ( B)大司寇 ( C)乡士 ( D)小司寇 12 据左传 .昭公六年记载: “固有乱政,而作 ( )”。 ( A)禹刑 ( B)汤刑 ( C)九刑 ( D)吕刑 13 西周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区分为 ( )。 ( A)非眚与眚
4、( B)非终与唯终 ( C)误与故 ( D)不端与端为 14 嫡长子继承制是在 ( )牢固确立下来的。 ( A)夏朝 ( B)商朝前期 ( C)商朝末期 ( D)西周时期 15 西周时期有关 “刑罚世轻世重 ”的刑事政策反映了 ( )的刑法适用原则。 ( A)因地因时制宜原 则 ( B)上下比罪原则 ( C)同罪异罚原则 ( D)宽严适中原则 16 西周时行兵打仗之礼称为 ( )。 ( A)凶礼 ( B)嘉礼 ( C)军礼 ( D)吉礼 二、多项选择题 第 46-63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
5、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7 清朝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规有 ( )。 ( A)蒙古律 ( B)回律 ( C)苗律 ( D)番律 18 清朝针对死刑的特殊制度是 ( )。 ( A)立决 ( B)凌迟 ( C)剥皮实草 ( D)监候 19 元代中央监察机关御史台直属机构有 ( )。 ( A)台院 ( B)察院 ( C)殿中司 ( D)内八道肃政廉访司 20 明代例由 ( )组成。 ( A)条例 ( B)判例 ( C)单行成例 ( D)断例 21 清代制定的少数民族法规主要有 ( )。 ( A)回律 ( B)番律 ( C)蒙古律 ( D)苗律 22 下列关于清朝典、卖契约的表述,正确的有 ( )。
6、 ( A)清朝的典卖契约须经过割赋税方能成立 ( B)清朝明 确区分了典当契约与典卖契约 ( C)清朝规定的典当契约的回赎期限为 30年,超过此期限的,以买卖契约论 ( D)清朝的典当与买卖的根本区别在于出典人是否享有回赎权 23 户部钱法堂和工部钱法堂周下设的铸钱供全国经费开支的机构是 ( )。 ( A)宝泉局 ( B)厘金局 ( C)宝源局 ( D)监造司 24 明代的充军按路途远近及地域分为 ( )。 ( A)附近充军 ( B)边卫充军 ( C)极边充军 ( D)沿海充军 25 明代负责军官军人诉讼的专职司法官有 ( )。 ( A)断事 ( B)锦衣卫 ( C)卫镇抚 ( D)所镇抚 2
7、6 以下关于 “明刑弼教 ”说法正确的有 ( )。 ( A)提高了礼、刑关系中刑的地位 ( B)与 “德主刑辅 ”的传统立法、司法原则并无不同 ( C)可以 “先刑后教 ”行事 ( D)为推行重典治国政策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 三、简答题 第 64-66小题,每小题 8分,共 24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27 简述法的特殊分类。 四、分析题 第 67-69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3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28 有学者认为, 人权是宪法的出发点和归宿,宪法说到底是人权的保障法。试从宪法的特征和价值角度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9 我国宪法
8、规定: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请以这一规定来分析宪法规范所具有的最主要的特点。 30 有人认为,西方国家已步入法治社会,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人民享有的权利也更为广泛,因而我国法治建设应该朝资本主义国家的方向发展。试根据社会主义法治与资本主义法治的不 同来分析上述看法的正确性。 五、论述题 第 70小题,本题 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1 试述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社会作用的主要表现。 32 试述法治的代价的主要表现。 33 论述法在构建和
9、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34 法律制定程序不同于立法程序。 ( ) ( A)正确 ( B)错误 35 从某种意义上讲,法律的稳定性是法律的生命之源。 ( ) ( A)正确 ( B)错误 36 法律效力的一般原则是不溯及既往。 ( ) ( A)正确 ( B)错误 37 在实行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国家里,一般采用一元立法体制。 ( ) ( A)正确 ( B)错误 38 一般认为,法律效力包括对人的效力、空间的效力和时间效力三个方面。 ( ) ( A)正确 ( B)错误 39 立法体制就是有关立法权限的制度结构。 ( ) ( A)正确 ( B)错误 40 法律的溯及力又称法律的溯及既往的效力。 (
10、) ( A)正确 ( B)错误 41 法律的空间效力是指法在哪些地域、空间范围内发生效力以及是否有溯及力的问题。 ( ) ( A)正确 ( B)错误 42 在我国,广义的立法主体包括最高权力机关。 ( ) ( A)正确 ( B)错误 法律硕士(综合课)章节练习试卷 9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第 1-45小题,每小题 1分,共 4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据左传 .昭公六年记载: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 “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 “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 “五刑为墨、劓、剕、宫、大
11、辟 (奴隶制 五刑 )和笞、杖、徒、流、死 (封建制五刑 )”。 2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西周时期审理案件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 “辞听 ”、 “色听 ”、 “气听 ”、 “耳听 ”、 “目听 ”五种方式被称为 “五听 ”。 3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邓析是郑国的大夫,公元前 530年,邓析综合当时郑国内外的法律规范,编成刑书,刻在竹简之上,称为 “竹刑 ”。 4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赎刑作为一个制度始于夏。赎刑是刑罚执行的一种变通方法。周穆王时,曾命令吕侯 “训夏赎刑 ”,就说明了这一点。 5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公元前 536年,郑国执政子产将
12、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 “铸刑书 ”,打破了奴隶主把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当作自己的秘密武器的传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宋国的 “刑器 ”、邓析的 “竹刑 ”和晋国 “铸刑鼎 ”在时间上晚于郑国的 “铸刑书 ”。 6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在夏朝,不成文的习惯法占有很大的比重,国王发出的 “誓 ”、“诰 ”、 “王命 ”也是当时重要的法律形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 7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西周 时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已有明确的区分,前者称 “讼 ”,后者称“狱 ”。处理的方式也不一样,审理民事案件称为 “听讼 ”,审理刑事案件叫作 “断狱
13、”。 8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商朝国王之下的中央最高司法官称为大司寇。大理是夏朝的中央最高司法官,小司寇是西周时期辅佐大司寇中央司法官,士为地方司法官员。 9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西周时期为保证适用法律的谨慎,防止错杀无辜,凡是疑案难案,都采取从轻处断或加以赦免的办法,即所谓 “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 ”。这也是其 “明德慎罚 ”主张在定 罪量刑问题上的体现。 10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西周时期,婚姻 “六礼 ”也是婚姻成立的必要条件。合礼合法的婚姻必须通过 “六礼 ”来完成,其中 “亲迎 ”即婚期之日男方迎娶女子至家。至此,婚礼始告完成,婚姻也最终成立
14、。 11 【正确答案】 A 12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禹刑和汤刑分别是夏、商两朝法律的名称。西周之时,则制定了九刑,作为基本的刑事法律规范。吕刑是西周穆王时期进行刑法改革时制定的,主要反映了 “明德慎罚 ”思想。 13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西周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区分为非眚与眚,过失为箐,故意为非箐。非终与唯终是指偶犯与惯犯。不端与端为是秦代对过失与故意的区别。 14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于商朝末期,西周时期牢固确立,该制度沿用至明朝。 15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西周时期提出了因地因时制宜原则。周初针对封国的具体情况,统治者区别用
15、刑,确立了 “刑新国用轻典、刑乱国用重典、刑平国用中典 ”的原则,“用刑必须区别对待 ”,在后来的吕刑中表述为 “轻重诸罚有权 ”、 “刑罚世轻世重 ”,即全面结合犯 罪的主客观形势进行权衡量刑,不可一味地从轻或从重。考生不能选择 B项,因为上下比罪这种类推原则与处罚从轻从重没有关系。 16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西周时期的礼仪,主要有五个方面,通称为 “五礼 ”,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吉礼是祭祀之礼,古人认为祭祀鬼神、祭祀祖先能给自己带来福祉,故把祭祀之利称为吉礼;凶礼是丧葬之礼;军礼是行兵打仗之礼;宾礼是迎宾待客之礼;嘉礼是冠婚之礼。 二、多项选择题 第 46-63小题,
16、每小题 2分,共 3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7 【正确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清朝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制定了多部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律,如蒙古律、回律、苗律、西宁番子治罪条例等。 18 【正确答案】 A,D 【试题解析】 清朝针对死刑的特殊制度是立决和监候。一般罪名确实,应该处死者,可判斩立决或绞立决,即在当年的法定执行期内处死。如罪有可疑,或情有可悯,则判斩监候或绞监候,在监收押,留待来年秋审时再审。 19 【正确答案 】 B,C,D 20 【正确答案】 B,C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综合 章节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