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机构的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股权激励机制.doc
《教育培训机构的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股权激励机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培训机构的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股权激励机制.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教育培训机构的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股权激励机制? 随着教育培训机构队伍的日益壮大,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股权激励机制已经开始成为培训机构企业家们急需解决的难题。经谷网的股权专家们在这里就要教教各位培训机构的老板如何做股权激励。 尚德机构近日公布的“最任性”的期权方案在教育圈内引起了不小的动静,公司创始人欧蓬自己割肉,稀释个人股份,为员工设立 30%的期权池。这一期权方案有如下的特点:一是期权池数字大。美国全行业每个公司期权池的平均大小为 8%,硅谷互联网公司期权池为15%-20%,中概股教育公司平均 10%,其中新东方发放 16.51%,正保 7.82%,好未来约 20%(其中包括限
2、制性股票和期权 ),学大 17.5%,尚德期权池大小为 30%。二是行权价低,趋近于 0。三是增长空间大。 然而就在一个月前的 6 月 6 日,杰睿学校前高管常文平诉杰睿另两位高管胡辉、邵立进的股权纠纷案,在海淀法院开庭。因为股权纠纷,当初一起奋斗的小伙伴儿对簿公堂,是较为极端的案例,但也如实反映出当下教育培训机构在股权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教育是典型的人力资本密集的行业,在教育科技创业的热潮下,资深的培训机构从业者更是互联网教育公司争 抢的关键人才。老牌机构在与创业公司的竞争中,品牌和口碑固然重要,但股权激励及相关分红制度、薪酬和企业管理体系的设计等也极为关键,如果只是用行政手段
3、禁止员工在互联网平台上开课,并不能解决实质问题。 下面本文摘选刘自卫 (和君咨询高级咨询师 )的一篇文章,教育培训机构如何下好股权激励这盘棋,谈谈教育培训机构如何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教育培训机构如何有效实施股权激励呢 ?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及项目的实践经验积累,笔者认为,培训机构实施股权激励难以成功的根源在于,事情简单化,困难估计不足,存在“盲人摸象”的局限性,岂不 知“牵一发而动全身”,缺乏系统科学的设计。科学、有效的方案设计,需要系统的思考以下命题。 一、制定激励计划需直面二个困难 教育培训行业“小散乱弱”,乱象丛生,管理极其不规范,组织治理存在着明显缺陷。在此情况下推行股权激励计划,需要
4、直面以下几个难点。 (一 )股本的确定 众所周知,培训行业兼具“公益”和“商业”双重属性,教育行政部门、工商管理部门职责权限的边界,国家法律法规也并未对此有明确的界定,培训机构面临着主管部门不清的尴尬。加之不重视,很多机构没有完成起码的工商注册,只是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进行了备案, 实际上不具备“公司”的性质,仅仅是一个非企业法人,不享有公司法有关股票发行、转让,股东权利义务的规定。即便进行了工商注册的机构,也并非股份有限公司形式,且注册资金也小的可怜,大多在几十万到一百万元不等,根本无法反应公司的资本实力和规模。实际意义上的总股本无法确定,实施股权激励的股份从哪里来 ? (二 )价格如何确定
5、 实施股权激励,无论是采用哪种模式,实股还是期权,均存在定价的问题,通常理论上股票价格的确定有三种方式。 1)二级市场的股票价格。 A 股上市的公司全国也就 2800 多家,对于大多数非上市公司来讲,股票无 法自由流通,股价自然无法确定。 2)参照行业上市公司标准。对于教育培训行业而言,在国内没有可对照的上市公司 (教育概念股和传统的教育培训业务大行径庭 ),海外上市的公司其估值方式与国内有很大差异,无法类比借鉴。 3)以净资产定价。以每股净资产价格作为激励计划中股票价格是国内大多非上市公司股票定价的依据,比如华为, 2014 财年每股净资产 5.42 元,员工购买股票的价格 5.42 元 /
6、股,以每股净资产作为华为股票价格,员工享有分红权和净资产增值收益权。教育培训是轻资产,高利润的行业,净资产收益率高,倘以净资产定价,机构明显被 贱卖。另外,对于大多数培训结构而言,财务部门的作用仅仅是记账而已,规范的利润计算尚有困难,净资产更难盘点。 股票来源和价格,是激励计划实施的基础,是无可绕行的“障碍”。在实践操作中,根据当年净利润总额,一定倍数的 PE 对机构进行估值,参照发行的虚拟股份份额,确定激励计划的股票来源,核算股票价格。该方案兼顾大股东和激励对象双方的权益,具有较大的弹性,不仅满足当期激励计划的需求,而且为后期计划预留了空间。 二、成功的激励计划关键在于预防“三个现象”的发生
7、 制定激励计划,核心环节是定人、定数量。实践案例中发现许多 机构激励计划中,定人“一刀切”,直接圈定某一层级、某些岗位或直接从年龄和绩效进行划分,不区分岗位性质和业务属性股权平均分配。方式简单粗暴,“不患寡,而患不均”,如何消除比较心理带来的“不公平”感,需要在方案的制定中防止预防“三个现象”发生。 (一 )搭“顺风车”现象 激励方案的设计中,确定对象是整个计划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激励范围过大,业绩贡献不高的员工,很容易搭上股权激励的“顺风车”,坐享其他人努力工作给机构带来的价值收益。许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的薄弱,缺乏“能者上,庸者下”的淘汰机制,职级岗位管 理无从谈起,激励对象的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培训 机构 如何 建立 科学 合理 股权 激励机制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