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214-2016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pdf
《DB11 T 214-2016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214-2016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pdf(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40 P 53 备案号: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214 2016 代替 DB11/T 214 2003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greenland in resident areas 2016 - 08 - 10发布 2016 - 12 - 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11/T 2142016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设计原则 . 2 5 总体设计 . 3 6 竖向设计 . 3 7 种植设计 . 4 8 园路及铺装
2、场地 . 6 9 园林构筑物及设施小品 . 7 10 水体 8 11 给排水 9 12 电气及防雷 9 13 雨水控制与利用 9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乔灌木距地下管线外缘最小水平距离 . 11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乔灌木距其他基础设施外缘最小水平距离。 . 12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北京地区居住区绿化常用园林植物种类 . 13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北京地区居住区绿化常用攀缘植物 . 17 参考文献 . 19 DB11/T 2142016 II 前 言 本标准代替并废 止 DB11/T 214 2003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 本标准与 DB11/T 2142003 相比,除编辑
3、性修改 外主要技术 变化 如下 : 按构成要素对 居住区绿地设计中的内容进行了 规定 ; 增加了对 居住区绿地雨水控制与利用 的设计规定。 本标准 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 规则 起草 。 本标准 由北京 市园林绿化局提出 并归口 。 本标准 由北京 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 施。 本标准 起草单位: 北京 市 园林 古建 设计 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市园林 科学研究院、 北京 山水 心源景 观 设计 院有限公司、 北京 源树景观 规划 设计 事务所 。 本标准 主要起草人:毛子强、丘荣、韩丽莉、胡海波、朱虹、吕建强、程晋川、王昊、王捷、王月 宾、高洁、郭泉 林、王 堃、 崔凌霞 、
4、王 路阳 、孔阳 、王晓 、潘 子亮 。 本标准 所代替标准 的历次版 本 发布情况为 : DB11/T 2142003。 DB11/T 2142016 1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居住区绿地设计原则 、 总体设计 、 竖向设计 、 种植设计 、 园路及铺装场地 、 园林构筑 物及设施小品 、水体 、给排水、 电气及防雷 、雨水控制与利用 的设计 要求 。 本标准 适用 于北京 市新 建和 改建 居住区绿地 的规 划设计和 工程 验收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对于 本文件 的应 用是必不可少 的。 凡是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 , 仅 所注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 本文
5、件。凡是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 其最 新版 本( 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 )适 用于 本文件。 GB/T 189212002 城市 污水再生 利用 景观 环境 用水水质 GB 50180 93( 2002年版 ) 城 市居住区规 划设计规范 CJJ 48 公 园设计规范 CJJ 7597 城 市道 路绿化规划 与设计规范 JGJ 155 种植 屋面工 程技术规程 DB11/T 281 屋顶 绿化规范 DB11/T 672 再生 水灌 溉绿地技 术规范 DB11/ 6852013 雨水控制与利用 工程 设计规范 DB11/T 864 园林绿化种植 土壤 DB11/ 1222 居住区 无障碍 设计规
6、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 适用 于本文件。 3.1 居住区绿地 green space in resident areas 在城市 ( 镇)规 划中 确定 的 居住用地范围 内的 绿地 , 包括居住区、 居住小区、 居住 组 团以 及城 市( 镇 ) 规 划中 零散 居住用地 内的 绿地。 3.2 种植屋面 green roof 铺以种植 土或 设置 容器 种植植物 的建 筑屋面或 地下 建筑顶板 。 3.3 雨水控制与利用 stormwater management and harvest DB11/T 2142016 2 消减径流 总量 、峰值 及降低径流污染 和收集回 用雨水
7、的 总称 ,包括 雨水 滞蓄 、收集回 用和调节等。 3.4 弃流 removal 对 降 雨初期污染 程度 比较严重的 雨水 作放弃处理 。 3.5 设计降雨重现期 designed recurrence interval of rainfall 某一预 期强 度的 降雨 重复 出现的 平均周 期。 4 设计原则 4.1 系统性原则 4.1.1 居住用地 内的 各类绿地 应在 居住区规 划中按照相 关规定进行 配套 布置 ,并 在居住区规 划指导 下 进行规 划设计。 4.1.2 新 建 居住用地 的居住区绿地 应 首先 进行 绿地总体规 划,确 定居住用地 内不 同绿地的 功能 和使 用
8、性质。 4.1.3 居住区绿地 内的 地下设施 建设应 从属 于绿地 建设 的要 求 。地 上和地下 应统一 规划设计 ,确 保绿 地性质 及功能 不变 。 4.2 功能性原则 4.2.1 居住区规 划确 定的 绿化用地 应作为 永久 性绿地 进行建 设 ,并 应满足 居住区绿地 相 应功能 ,布 局 合理。 4.2.2 应 划 分出 绿地 各种 功能 区, 确 定绿地 出入 口位 置等 ,并协 调相 关市 政设施。 4.2.3 居住区绿地 内的 道路铺装 、小品 以及 各种构筑物 应方便居 民使 用。 4.3 安全性原则 4.3.1 居住区绿地设计 应符合 相关 标准和 法律法 规对 安全
9、的要求 。 4.3.2 居住区绿地设计 应符合 用水 、 用电 方面 的相 关安全 规定。 4.3.3 居住区绿地设计 应处理 好与地上 、地下管线 、管 网的 关系 。 4.3.4 居住区种植 屋面应 满足结 构安全 ,地下设施 的建 设和 使 用管 理应 保障 其上部 人员活动 的安全 ; 规划有 屋顶 绿化 时, 应符合 DB11/T 281中的 安全 要 求。 4.4 宜居性原则 4.4.1 居住区绿地设计 应创造舒 适的人 居环境 。 4.4.2 居住区绿地设计 应以 人体 活动占 用的 空间尺 度和 需要出发 ,并 注意 景观的 均好 性。 4.4.3 居住区绿地设计 应根据 不同
10、 居住区 特点 ,满足 不同 年龄层 次的人 群使 用需 求。 4.5 生态性原则 DB11/T 2142016 3 4.5.1 居住区绿地设计 应以 改善 居住区 生态 环境为 目标 ,注重隔 离、 防尘 、降 噪等 防护功能 ,并 宜选 用 节 能、 生态 、环 保技 术和 材 料。 4.5.2 居住区绿地 应以 植物 造景 为主, 应根据 居住区 内外 的环境 特征 、立 地条 件, 结合景观 规划、 防 护功能 等,按照 适地 适树的 原则 进行 植物设计 ,重 视植物 的地 域性。 4.5.3 应 保护 和利用绿地 内的 现状 树 木,古树、 大树 不应 移植。 4.5.4 可 绿化
11、 的用地 均应 绿化 ,并 宜 进行 垂直 绿化 ;具备 绿化条 件的 屋顶 宜进行 屋顶 绿化。 4.5.5 在 地下 建、 构筑物 上实 施覆 土 绿化 的部分 ,且 不被 建、构筑物 封闭 围合 ,其 开放边 长( 即覆 土 断面与 实土 相接 的边 长) 应不小 于覆 土绿地 边长的 1/3。 4.5.6 绿地规 划应 采取 雨水 集、 蓄和利用 技术和 措施。 4.6 经济性原则 4.6.1 居住区绿地设计 应根据 不同 的建 设需 要确 定投 资。 4.6.2 居住区绿地设计 应在节 约成 本 、方便 管理 的基础 上, 获得 最大 的生 态效益 和社会效益 。 5 总体设计 5.
12、1 居住区绿地设计 应根据使 用要求 进行 整体构 思、 平面布局、 功能分 区、景观 节点设 置、出 入口 布 置 、 交通 设计。 5.2 整体构 思应 结合 建筑 形式 、建筑 布局、 绿地 使用 特点 、 地域 文化 等, 定位景观 风格 ,设计 景观 结 构。 5.3 平面布 局应 结合 建筑 、市 政道路 、场地竖向 、地 勘资料、 地下设施 、地下管线 等 进行 综合 考虑 。 应 控制 好园路 、 铺装场地 、 绿化 、 水体 的用地 比例 及相互 关系 , 结合 观赏 及活动需 要布置 各类园林设施 小品。 5.4 应根据 绿地 的规 模、位 置等 条 件,对 场地 进行 功
13、能分 区 ,确 定各分 区的 规模 及特色 ;应为 老人 和 儿童设 置其 适用 的活动 场地及配套 设施 ;儿童 活动 场、健身 场地 等应 远离住 宅建筑。 5.5 应根据 景观 结构 中对主 次景 区 的定 位及 功能 划分 ,进行景观 节点 的设 置。 5.6 应根据 居住区规 划对主、 次和专 用出 入口的 定位, 合理确 定出 入口内 外广 场、 大 门围 墙、 管理 设 施 等 的风格 、形式 和尺 度, 并 满足 标志 性及引 导性 等要求 。 5.7 允许居 民进 入活动 的绿地 出入口 设置应 方便 居民 出入 , 且不少于 2个 。 5.8 应根据 场地规 模、 功能分
14、区等要 求, 确定园路 的等 级。 5.9 绿地应 进行 无障碍 设计 ,无障碍 设计 应符合 DB11/ 1222中的 规定。 5.10 绿地中的 地下设施 覆土 绿化设计 应符合 JGJ 155的 规定, 种植 屋面 设计 应符合 DB11/T 281的规 定。 5.11 居住区 公园 、小区 游园 的设计应 符合 CJJ 48的规定。 6 竖向设计 6.1 一般规定 6.1.1 应 充 分利用原 有地 形、 地貌 等 立地 条件 ,减少土 方量 。 土方宜 场地 内平 衡, 不宜大 规模 进土或 外 运 土。 DB11/T 2142016 4 6.1.2 应 根据 居住区 内建 筑、 道
15、路 的 设计标 高,提出 场地 内主要 节点 的高程 和对 地形 设计 的要 求, 确 保地表 水的 排放 。 6.1.3 应 有 利于 居住区绿地 的雨水控制与利用。 6.1.4 场地内 原地 表层 适宜 栽植 的土壤 ,应 加以 保护 并有 效利用。 6.2 地形设计 6.2.1 应 结合 场地 情况 、功能 及景观需 要设计地 形。 6.2.2 设计地 形相对高 度大 于 4.00m或 附近存 在河 道及 需保护的 地上 、地下设施 时, 需 对堆 土下 的地 基 进行 结构计 算, 保证 山体 稳 定及设施 安全 。 6.2.3 在 地下设施 上堆 筑地 形时 ,应核 对地下设施 的平
16、 均承载力 及最 大允许承载力 ,根据 地下设施 承 载力要 求进行 合理 的地 形设计。 6.2.4 地 形 需机械轧 实时 ,应 考虑 种植 、土 建、 设施 安装 等对地基 的不 同要 求, 并应 符合 相关 标准 要 求。 6.2.5 新 堆 地形 及改 造地 形的 坡度应考 虑土壤 的安 息角 ,避免出 现自然滑坡 ,必 要时 采取 护坡 、固 土 或防冲刷 等工 程措 施。 6.3 坡度控制 6.3.1 场地的 坡度 、坡 向应 符合 排水要 求, 避免 场地 内积 水和水 土流 失。 6.3.2 园路纵坡 不应 小于 0.2%; 活动广 场、 停车 场的 坡度不应小 于 0.3%
17、,不 宜大 于 2%;绿地 坡度不 应小 于 0.5%。 7 种植设计 7.1 一般规定 7.1.1 应为居 民提 供宜 居优美 的生 活 环境 和良 好可 持续 的生 态 环境 。 7.1.2 应 考 虑居 民居住及 使用 的安全性。 7.1.3 应 因 地制 宜,按照 植物 的生 长习 性进行 设计 ,采取 以植物 群落 为主, 乔木 、灌木和 草坪 地被 植 物相结合 的多 种植物 配置 形式, 并考 虑季 相变 化。 7.1.4 合 理确 定常绿植物和 落叶 植物的 种植 比例 ,宜 适当 增加落 叶树的比 例, 常绿乔木与 落叶 乔木种 植 数 量的比 例宜 控制 在 1:5 1:8
18、之间 。 7.1.5 乔木、 灌木 的种植 面积 占绿化面 积的比 例宜大 于 70%, 非林下 草坪 、地 被植物种植面 积比 例宜 小于 30%。 7.1.6 应 兼顾 近期 远期 效果 ,慢 长树所 占比 例宜大 于树 木总 量的 40%。 7.1.7 绿地设计 应考 虑俯瞰 效果 ,绿篱 、色 块形式 宜简 洁。 7.2 设计要求 7.2.1 居 民 休憩 广场及 人行 步道应 考 虑遮荫 ,应以 种植 冠大 荫浓 的落 叶乔木 为主, 分枝点 高度不应低 于 2.20m, 夏至 日正午 的遮荫面 积不 宜小 于铺装 面积 的 40%; 无遮荫 人行 道长 度不 宜超过 居住区 内人行
19、 道 路 长度的 25%;休 息廊架旁宜 种植攀缘植物 ,休 息座椅旁 宜种植 落叶 大乔木。 7.2.2 不 同活动 区域宜 用植物 进行 分隔 、遮挡 。 DB11/T 2142016 5 7.2.3 落 叶 乔木及 大灌木 栽植 位置 与住 宅建 筑有 窗外 墙面 的距离 不应 小 于 5.00m。 7.2.4 建 筑 西侧 宜栽 植高 大乔木 ,住宅 建筑 南侧窗 前不应 种植常绿 大乔木 ,避免 遮光 。 7.2.5 建 筑 周边宜根据 建筑 墙面 性质及 朝向 选择 攀缘植物 进行垂直 绿化 ,高于 1.00m的 各种 隔离围 墙 或栏杆 宜垂直 绿化。 7.2.6 对 影响 景观
20、 效果 的构筑物 宜采用植物 进行 遮挡 ,但 不应影响正 常使 用和 日常 维护管 理。 7.2.7 绿地内 乔木 、灌木 栽植 位置 距地下管线外缘 的最小水平距离 应符合 附录 A的规定; 乔、 灌木距 其他基础设施 的最小水平距离应 符合 附录 B的规定。 7.2.8 居住区种植 应避 开架 空线 ,如不 能避 开, 架空 线路下 应 种植 落叶 小乔木 、大 灌木或 耐修 剪的 植 物种类 ;植物与 架空 电力 线路导 线的 最小 垂直 距离 应符合 CJJ 7597 中表 6.1.2的规定。 7.2.9 屋顶绿化 应符合 DB11/T 281的 规定。 7.2.10 地下设施 覆土
21、 绿化 应符合 JGJ 155的规定。 7.2.11 停车场 、道 路及铺装场地 周边种植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 : 停车场 周边 应设 隔离防 护绿地进行 分隔空间 及遮挡 视线。 应选 择高 大落 叶乔木 进行 遮荫 , 乔木 分 枝 点高 度应 遵守 如下规定 :中 型汽 车停车 场不应低于 3.50m, 小型汽 车停车 场 不应低于 2.50m, 自行车停车 场不应低于 2.20m;行 道树 分枝 点高 度不应低于 2.50m; 停车场绿化乔木种植 间距 应满足 车位、 通道 、转弯 、回车 半径 的要 求; 道路绿化 同一 路段 应统一 种植形式; 规模 较大 的居住区 , 不 同
22、路 段宜 有所变化 , 以 增加 特色 和 辨识性 ;种植 形式 应具 有韵 律 感和 观赏 性, 形成 视线 走廊 ; 道路绿化 应符合 行车 视线和 行 车净 空的要 求; 道路分 车带 绿化灌木及小乔木宜选 择窄冠型, 枝叶不应伸 入路 面空间 内, 大乔木的 分枝 点高 度 应不影响 行车 安全 ; 道路转弯 处、 交叉 路口 以及 停车 场出 入口 处应 保证 视线通 透, 灌木 高度不应 高于 0.60m; 人行步 道两侧 应栽 植冠 大荫浓的 落叶 乔木 作为 行道 树; 铺装场地 树池 宜采取 防止 扬尘及 踩踏 措施 ; 允许居 民进 入活动 的绿地 、道路 、停车 场、 风
23、口 处不应种植 浅根 性大 乔木 ; 儿童活动 场内 及周边 不应 种植遮挡 视线及 多刺 植物 ,保持 视线 通透 ; 坡道附 近不应 种植 落花 落果 植物。 7.2.12 植物种植 应适 地适 树, 且应 符合 下列 规定 : 风口、建 筑西 北侧 应种植 抗风、 耐寒 植物 ; 林下及 建筑 背阴 处应 选择喜阴及 耐阴 植物 ; 建筑阳面 全光 下宜 种植 喜阳 植物 ; 地 势 低洼 区域 应选 择既 可水 生 又可 旱生 的水 生植物及 耐短 期水 淹的 陆生 植物。 7.2.13 株 行 距及种植 池应 满足 以下 要 求: 植物种植 密度应 合理 , 应为 植物 留出 生长
24、空间 ; 乔木种植 株距 不宜 小 于 4.00m, 地被 可适 当加 密 ; 人行道 、停车 场、 铺装场地 上 的带 状种植 池宽 度不应 小于 1.50m;树 池尺 寸 不应小 于 1.50m 1.50m,宜 加盖 树池 箅子 或 覆盖物。 7.2.14 宜 用绿 色期 长、 根系 发达 的草坪 地被 植物 覆盖 地表 ; 边坡 应种植 护坡 植物 , 防 止 水土流 失 ;树 穴 和种植 池表 面应 覆盖经 无害化 处理 过的有 机覆 盖物 或 碎石 ,避免 黄土 裸露 。 7.2.15 不 宜 过多采 用造 型修 剪植物。 DB11/T 2142016 6 7.2.16 种植设计 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214-2016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214 2016 居住区 绿地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