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5098-2005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pdf
《YD 5098-2005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5098-2005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pdf(8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1(JID YD 5098-2005 通信局(量的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of Engincering Design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Earthing Design for Telecommunication Bureaus(Stations) 2006-07-25发布2006-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of Engineering Design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2、 and Earthing Design for Telecommuniction Bureaus(Stations) YD 5098-2005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施行日期:2006年10月1日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 5098-2005 *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忠信诚胶印厂印刷4睡850 mmX 1168 mm 1/32 印张2,625字数68千字2006年10月第1版2006年10月第1次印刷印数,1-3000册统一书号:155635 149 定价,17,00元版
3、权归属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及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侵权行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关于发布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的通知信部规(2006J49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圄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现将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编号:YD5098-2005)发布,自2006年10月1日起实行。原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技术规定(综合楼部分)(编号:YDJ 26-1989)、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c编号:YD 2011-199
4、3)、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c编号:YD 5068-1998)、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编号:YD 5078-1998)、通信局(立的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施以编号:YD 5098-2001)同时废止。.本规范由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本规范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二00六年七月二十五日前本规乎应是根据信息产业部关于安排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修订和制定计划的通知气信部规函2004J508号)的要求,结合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我国近年来通信局(立的防雷接地工作的实践经验,并参照lTU-T、IEC相关建议,对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将原有的YDJ26
5、-198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技术规定)(综合楼部分)、YD2011-1993(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5068-199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5078-1998(通信工程电漉系统防雷技术规定、YD5098-2001(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进行了修订,整合为一个新的标准。本规程适用于综合通信楼、交换局、传输局、大型数据中心、模块局、市话接人网点、宽带接入点、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站、光缆中继站、微披站等通信局(站)的防雷、接地、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的设计。本规范中黑体字标注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监督执才亏。规
6、砸在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内容,请与部综合规划司联系,并将补充或修改意见寄部综合规划司(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13号,邮编:100804)。原主编单位:邮血部设计院修订主编单位: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主要起草人:刘吉克华京陈强李猛目次1 )总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术语. 3 3 通用规定3. 1 地网结构 9 3.2 接地体. . . . . . . . . . 9 3.3 接地引人线103.4 室内等电位连
7、接103. 5 接地汇集线3. 6 接地结123. 7 各类人局缆线的防护3.8 光缆线路的防雷. . . . . . . . . . . . . . . . _o . . . . . . . 13 3. 9 其他设施的接地4 综合通信大楼的防雷与接地4. 1 一般原则m4. 2 接地系统设计4. 3 通信设备的接地.194. 4 传输接口的保护. . . . . . . . . . . . . 21 4.5 计算机网络的保护4. 6 监控系统的保护. . . . . . . . . . . . . . 21 4. 7 建筑物防雷. . . . . . . . . . . 22 5 有线通信局
8、(站的防雷与接地.司235. 1 市话接人阿站、模块局. _-. 23 5. 2 宽带接人点. 25 5. 3 光缆中继站25. 1 . 6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 . . . . 6. 1 一般原则266. 2 基站地网m6. 3 直击雷防护.6.4 馈线的接地保护286. 5 机房内的等电位连接296. 6 接地引人线和室内接地处理306. 7 供电线路的防护7 小型无线通信站的防雷与接地7.1 一般原则. . . . . . 32 7.2 直击雷防护.7.3 地网337.4 接地汇流排. . . . . . . . . . . . 34 7.5 缆线屏蔽与接地348 微波、卫星地球站
9、的防雷与接地8. 1 微波站的防雷与接地8.2 卫星地球站的防雷与接地. 9 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40 9. 1 一般规定. . . . . . . . . 40 9. 2 浪涌保护器的使用要求. . . . . . . . . . . . . 40 9. 3 电掘系统过电压保护的设计. . . . . . . . . . . . 41 9.4 电源浪涌保护器安装469.5 计算机网络及各类信号线的雷电过电压保护479. 6 保安单元的使用49附录A本规范用词说明. . . . . . . . 5
10、0 附录B网状、星形和星形-网状棍合型接地51附录C土壤电阻率的测量52C.1 总则52C.2 一般原则. . . . 52 H C.3 测量方法(四点法53附录D接地电阻的测量 .6. . . . 55 附录E全国主要城市年平均雷暴日数统计表 57 附录F全国雷暴日示意图60条文说明皿1总则l. O. 1 为防止和减少雷电对通信局(宜的造成的危害,确保人员安全和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规范。l. O. 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通信局(立的的防雷、接地、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扩建、改建及现有通信局(站)的防雷接地改造工程应参照执行。l. O. 3 通信局忱的应采用系统的综合防雷措施,包括z直
11、击雷防护、联合接地、等电位连接、电磁屏蔽、雷电分流和雷电过电压保护等。l. O. 4 通信局(站)的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应根据当地雷电活动情况和局(站)性质,选择合理的保护等级,确保必要的防护置信度;同时也应防止过度保护造成不必要的浪费。l. O. 5 通信局性的的通信电掘系统,应采取适当、有效的雷电过电压分级保护措施。l. O. 6 通信局(宜的接地系统应采用等电位设计,对通过一般连接难以达到等电位效果的设备(端口),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过电压保护措施。l. O. 7 本规范是通信局(站)防雷、接地、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维护和各类琅涌保护器件选择的技术依据之一。1. O.
12、 8 通信局(站)内使用的混涌保护器,应经信息产业部认可的防雷产晶质量检测部门测试合格。1. O. 9 通信局(站)的防雷、接地、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必须符合信息产业部颁布的通信网防御雷电安全保护检测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l. O. 10 在通信局仕的防雷、接地工程中,应对隐蔽工程实行随工验收、并加强监理,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1 1. O. 11 通信局(站)所在地年雷暴日的确定,应依据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有关数据,或者参照本规植附录E和附录F的范围确定。1. O. 12 通信局(站设计中涉及建筑、构筑物的防雷接地部分,还应符合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1. O. 13 执行本规范
13、个别条文有困难时,在设计中应提出充分理由并经主管部门审批。 2 2术语2.0.1 雷暴日CThunderstormDay) 一天中可听到一次以上的雷声则称为一个雷暴日。2.0.2 雷电活动区CKeraunicZones) 根据年平均雷暴日的多少,雷电活动区分为少霄区、中雷区、多雷区和强雷区;少雷区为一年平均雷暴日:不超过25天的地区;中雷区为一年平均雷暴日在2640天的地区;多雷区为一年平均雷暴日在4190天的地区;强雷区为一年平均雷暴日超过90天的地区。2.0.3 雷击CLightningStroke) 雷云对大地及地面物体的放电现象。2.0.4 直击雷CDirectLightning Fl
14、a:sh) 直接击在建筑物或防雷装置上的闪电。2.0.5 非直击雷CIndirectLightning Flash) 击在建筑物附近的大地、其他物体或与建筑物相连的引人设备的闪电。2. O. 6 雷电过电压(LightningOvervoltage) 因特定的雷电放电,在系统中一定位置上出现的瞬态过电压。2.0.7 :1:也CEarth,Ground) 大地或代替大地的某种较大导电体。2.0.8 接地(Earthing)将导体连接到地,使之具有近似大地或代替大地的导电体)的电位,可以使地电流流人或流出大地(或代替大地的导电体)。2. O. 9 接地系统CEarthingSystem) 3 接间
15、系统、雷电引下线、接地网、接地汇集线咱们、接地线、建筑物钢筋、接地金属支架,以及接地的电缆屏蔽层和接地体相连的设备外壳或裸露金属部分的总称。2.0.10 综合防雷CSyntheticalLightning Protection Technology) 对建筑物及内部电子信息系统,进行直击雷防护、联合接地、等电位连接、电磁屏蔽和雷电过电压保护的系列措施。2. 0.11 外部防雷装置CExternal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主要用于防直击雷的防护装置。2.0.12 内部防雷设施CInternalLightning Protectio
16、n Facility) 由等电位连接系统、接地系统、屏蔽系统、浪涌保护器等组成,主要用于陆小和防止雷电流产生的电磁危害。2. 0.13 接闪器CAir-terminalSystem) 包括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犀面和金属构件等。2. O. 14 攘球法CRollingSphere Method) 用于建筑物防雷保护区计算的简化分析方法。其原理是将雷云边界等效为一个球面(半径45m),用假想球沿被保护物体的外廊、滚动时,球面不能到达的区域就为保护区,触及球或穿人其表面位置均为非保护区。2.0.15 雷电引下线CDown-conductorSystem) 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
17、置的金属导体。2. O. 16 均压带(RingConductor) 围绕建筑物形成一个阳路的导体,它与建筑物雷电引下导体间互相连接井且使雷电流在各引下导体间分布比较均匀。2.0.17 土壤电阻率CEarthResistivity) 表征土壤导电性能的参数,它的值等于单位立方体土壤相对两面间的电阻,常用单位是O.ffio 2.0.18 接地体CEarthingElectrode) 4 为达到与地连接的目的,一根或一组与土壤(大地)密切接触并提供与土壤(大地)之间的电气连接的导体。2. O. 19 接地网CGround Grid) 由一组或多组接地体在地下相互连通构成,为电气设备或金属结构提供基
18、准电位和对地泄放电流的通道。2. O. 20 接地引人线CEarthing Connection) 接地网与接地总汇集线或总汇流排)之间相连的导电体称为接地引人钱。2.0.21 接地装置CEarth-terminationSystem) 接地引入线和接地体的总和。2.0.22 基础接地体CFoundationEarth Electrode) 建、构筑物基础中地下1昆凝土结构中的接地金属构件和预埋的接地体。2. O. 23 工频接地电阻CPowerFrequency Ground Resistance) 工频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接地体与远方大地之间的电阻。其数值等于接地装置相对远方大地的电压与通
19、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2. O. 24 冲击接地阻扰ClmpulseEarthing Impedance) 冲击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对地电压的峰值与流人大地电流峰值的比值。2. O. 25 跨步电压CStepVoltage) 大地表面一步距离(取0.8m)的两点之间的电压。2. O. 26 接触电压CTouchVoltage) 接地的金属结构和地面上相隔一定距离处一点间的电位差。此距离通常等于最大的水平伸臂距离,约为1mo 2. O. 27 联合接地CCommonEarthing) 使局(立的内各建筑物的基础接地体和其他专设接地体相互连通形成一个共用地网,并将电子设备的工作接地、
20、保护接地、逻辑接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以及建筑物防霄接地等共用一组接5 地系统的接地方式。2.0.28 等电位连接(EquipotentialBonding) 将不同的电气装置、导电物体等,用接地导体或琅涌保护器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电位差。2.0.29 接地端子CEarthingTerminaD 接地线的连接端子或接地排。2.0.30 接地汇集线CMainEarthing Conductor) 接地汇集线是指作为接地导体的条状铜排(或扁钢等),在通信局(立的内通常作为接地系统的主干(母线),可以敷设成环形或线形。2.0.31 接地汇流排CEarthtermina
21、D 与接地母线相连,并作为各类接地线连接端子的矩形铜排。2.0.32 总接地汇流排CMainEarth-terminal , MET) 单点接地的星形接地系统中,系统的第一级主汇流排。2. O. 33 楼层汇流排CFloor equipotential Earthing terminal Board ,FEB) 建筑物内各楼层的第一级接地汇流排。2. O. 34 局部等电位汇流排CLocalequipotential Earthing terrninal Board,LEB)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内,作局部等电位连接的接地汇流排。2. O. 35 接地基准点(EarthingReference
22、 Point ,ERP) 等电位连接网络的接地引接点。2.0.36 浪涌保护器CSurgeProtective Devices , SPD) 通过抑制瞬态过电压以及旁路浪涌电流来保护设备的装置。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2. O. 37 开关型(间隙型)良涌保护器(Switching type SPD) 元1良涌时呈高阻状态,对浪涌响应时突变为低阻的一种SPDo常用器件有气体放电管、放电间隙等。2. O. 38 限压型浪涌保护器CVoltagelimiting type SPD) 6 无搜捕时呈高阻状态,但随着浪涌的增大,其阻抗不断降低的SPDo常用器件有氧化悻压敏电阻、瞬态抑制二极管等。2.
23、0.39 1昆合型浪涌保护器CCombinationtype SPD) 由开关型和限压型器件、混合组成的SPDo2. O. 40 SPD残压CSPDresidual voltage) 雷电电流通过SPD时,其端子间呈现的最大电压。2.0.41 标称导通电压CNominalstart-up voltage) 在施加恒定1mA直流电流情况下,氧化钵压敏电阻的启动电压。2. 0.42 SPD的标称放电电流(Nominal discharge current, 1 N ) 表明SPD通流能力的指标,对应于8/20s模拟雷电波的冲击电流。2.0.43 最大通流容量CMaximumdischarge cu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5098 2005 通信 防雷 接地 工程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