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1130-2014 公共建筑空调制冷系统节能运行管理技术规程.pdf
《DB11 T 1130-2014 公共建筑空调制冷系统节能运行管理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1130-2014 公共建筑空调制冷系统节能运行管理技术规程.pdf(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备案号: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 T 1130 2014 公共建筑空调制冷系统节能运行 管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energy-saving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public building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2014-11-05发布 2015-03-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联合发布 I I 前 言 本规程为推荐性标准。 本规程是根据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 2013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 划的通知(京质监
2、标发 2013 136号),由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和北京市建筑节能与建筑 材料管理办公室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 1总则;2 管理要求; 3节能运行措施; 4节能运行评价;附录 A; 附录 B;附录 C;附录 D。其中附录 A、C 为资料性附录,附录 B、D 为规 范性附录。 本规程由北京市 住房 和城 乡建设委员 会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 负责 管理,北京市 住房及城乡建 设委员会负责归口并组织实 施,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 负责具体 技术内容的 解 释 。 本规程 属首次 编制,为 了提高 公共建筑 空调 制冷系统节能运行管理技术规程的编制 质量和 水平 , 请在执 行
3、本标准的 过程中, 注意 总结经验, 积累 资料, 如发 现需 要修 改和 补充 之处 , 请将意见 和有关资料 寄至 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地 址:北京市 西城 区广莲路甲 5号; 邮编: 100055; 邮箱 : luliping_;电话 :63967719 ) 本规程主编单位: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 北京市建筑节能与建筑材料管理办公室 本规程 参编单位:中 国建筑 第八工 程局有 限公 司 北京九州鼎盛物业 管理 顾问 有 限公 司 北京 世邦魏理 仕物业 管理 服务 有限 公 司 国贸物业酒店 管理有 限公 司 北京科 住物业 管理有 限公 司 本规程主要 起草人员 :田桂 清 鲁丽萍 窦
4、京 然 朱 峰 刘慧敏 丁 伟 孟 军 王 建 华 魏 汉光 王 虹 路 小 北 张森栋 尹 强 崔文彬 本规程主要 审查 人员 :王智超 郝学军 宋宝 程 王麟琨 王俊杰 李 锐 史登峰 II目 次 1 总 则 1 2 管理要求 2 2.1 技术资料 . 2 2.2 运行管理 . 2 2.3 人员 . 3 3 节能运行措施 4 3.1 一般 规定 . 4 3.2 节能措施 . 4 4 节能运行评价 7 附录 A 运行 记录 . 8 附录 B 单位建筑 面积 能 源费用 和运行 费用 计算 方法 . 19 附录 C 室 外温湿度 和冷冻 水 、冷 却水 出水 温度 的对应表 . 20 附录 D
5、 空调 制冷 通风 系统 节能运行 效果 评价 指标 . 21 本规程 用词说明 25 引用标准 名录 26 条文说明 27 III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1 2 Management requirement . 2 2.1 Technical data 2 2.2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 2 2.3 Personnel 3 3 Energy saving measures.4 3.1 General requirements . 4 3.2 Energy saving measures . 4 4 Energy saving
6、 operation evaluation . 7 Appendix A Operation record 8 Appendix B Unit building area of energy cost and operation cost calculation method19 Appendix C Outdoo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nd chilled water/cooling water outlet temperature of the corresponding table20 Appendix D The energy saving effect
7、 evaluation index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refrigeration ventilation system . 21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 25 Bibliography of normative standards 26 Clause explanation.27 1 1 总 则 1.0.1 为 贯彻落 实国 家和北京市节能 减排法律法 规及 政策 ,提高 公共建筑 空调 制 冷系统 节 能运行管理 水平 ,规 范空调 制 冷系统 节能运行管理,制定 本规程。 1.0.2 本规程 适用 于
8、北京市行政 区域 内公共建筑的 空调制 冷系统 节能运行管理。 1.0.3 公共建筑的 空调 制冷系统 节能运行管理 除应符合本规程 外, 尚应符合 国家和北京市 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 定。 2 2 管理要求 2.1 技术资料 2.1.1 空调 制冷系统 的设 计、施 工 、 调 试 、 验 收 、检测、 维 修和评 定等 技术 文件 应当完 整并 保存完好, 应当对照 系统实 际情况核 对并保证 其真 实性和准确 性。下列 文件 应当存 档 : 1 主要材料、 设备 的技术资料、 出厂 合格证 明及进 场检 (试 )验 报告 。 2 仪器 、仪 表的 出厂 合 格证 明、 使用说明 书和 校正
9、 记录。 3 图纸 会审记 录、 设计变更 通知 书和 竣工 图( 含更新 改造 和维 修改 造)。 4 隐蔽 工程 检查 验收记录。 5 工程 设备 、风 管、 水 管系统 安装 及检 验记 录。 6 管 道试 验记 录。 7 设备 单机 试运 转记 录。 8 系统 无负 荷联 合试 运 转与 调试记 录。 9 安全 和功 能检 验资料的 检查记 录。 10 系统在 有负 荷条 件下的 综合 能效测定 报告 。 11 维 护保养 记录和 检修记 录。 12 水 质化 验报告 。 2.1.2 各种 运行 记录、管理 记 录应 齐全 、准 确、 清楚 , 保存 完好 。 2.2 运行管理 2.2
10、.1 建 立健全 能源 统计 及分析 制度 ,包括以下 主要内容: 1 完 善 能 源 消耗 计量。 2 对 能源 消耗数 据进行 统 计、分析 及评价。 3 记 录 影响 空调系统 运行能 耗 的因素 ,如 气象 资料、 出 租率 、加时 空调 情况 等。 4 预 测 下 一 制 冷 季 能 源 需 求,进行总量 控制。 2.2.2 应 建 立健全值班 制度 , 包括以下 主要内容: 1 值班 人员 应按 规定 巡视设 备 ,遵守各 项安全操作 、运行节能规 范。 2 填写各 项记 录表 格, 及 时发现 和处 理事故隐患 。 3 做好 设备 、设 施日常 保养 。 4 发 现设 备故 障及
11、 能耗 异常 时 ,应 及时 上报 。 2.2.3 应 建 立健全巡 回检查 制 度, 包括以下 主要内容: 1 对 空调设 备包括 主机 、附 属设 备及空调 末端 设备 等运行 状况 进行 检查 。 2 润滑 、震动 、噪声 检查。 3 跑冒滴漏 、锈蚀 、保 温检查。 2.2.4 根据 空调系统 和设 备特点 ,对 空调系统 的设 备设施、管 道系统 等应 建立健全 定期 维 护保养 制度 ,维 护保养 设备 设 施主要 包括 : 1 制 冷 机 组 ( 蓄 冷系统 、 热泵系统 )、 冷 却 塔 ( 井泵)、 冷 冻 水 泵 、 冷 却 水 泵 。 2 风 机 盘 管、 空调 机组 、
12、 新风机 组、 送排风 管路 。 3 3 系统 输配 水路 管网 、控制 元 件、 补给 水设 施、 水处 理 设施 等。 4 相 关 动力 、能 源、 环境等 。 2.2.5 应建 立健全 计划 维修制度 ,包括以下 主要内容: 1 应 根据 每年 空调 制冷系统设备 设施运行 情况 及专 项检查 情况 ,制订 下一 年度 空调 制冷系统 维修 保养 计划。 2 涉 及需 要大 中修和节能技术改 造的 空调设 备、 设施, 应制订 专项方 案 , 报 产权 单 位 或 管理单位 审批 。 2.2.6 应建 立健全 交接 班制 度 ,明 确交接 班的内容、程序 和职 责。 2.2.7 应 建
13、立健全 空调 制冷 节能运行方 案制 度。 2.2.8 应建 立健全 运行 参数 记 录制 度, 并记 录以下 主要内容: 1 空调系统 启停 时间 。 2 冷水 机组 运行 参数 。 3 循环 水泵 运行 参数 。 4 新 风 机 、 空 气 处 理 机 运行 参 数。 5 冷 却 塔 运行 参数 。 6 冷 冻 水 、 冷 却 水 管 道 压力 参 数。 7 空调房 间温湿度 数据。 8 用 水量 等。 运行参 数记 录的主要内容 可参见 附录 A。 2.2.9 应 建 立健全 定期 运行 分析 评价制 度, 包括以下 主要内容: 1 制 度 执 行 情况 。 2 系统 运行方 式及调 节
14、。 3 设 备 、 设 施完 好率 。 4 运行 故障 处理。 5 用 能 情况分析 (预 期、同 比 、环比 )。 6 提 出 评价 结论 及整 改方案 。 7 报告 建筑 产权 人、 用户或 运行 委托 单位 等。 每供冷 季结 束后 应进行单位建筑 面积空调 制冷系统 的能耗 测算 ,宜 对冷 源系统 能 效系 数 进行 测算 ,测算 方法 按公共建筑节能 检测 标准 JGJ/T 177-2009执 行, 并计算 单位建 筑 面 积空调 制冷系统 能源费用和单位建筑 面积 运行 费用 ,计 算 方 法 见 附录 B , 测算 和计 算 结 果应 作为 对系统 节能 状况 进行评价和 比较
15、 的依 据。 2.3 人员 2.3.1 应根据 空调 制冷系统 的规 模、 复杂 程度 和维 护管理 工作 量的 大小 ,配 备必要的节能 运行管理 人员 和制 冷、 自控 专 业的运行 操作 人员 ,建 立 相应 的运行管理 班组 。 2.3.2 应 制 定 运行管理和 操作人员 的节能 培训 计划, 经过 培训 ,考 核合 格后 方可上岗 。 2.3.3 运行管理和 操作 人员 应 当熟悉所 管理的 空调 制冷系统 。 2.3.4 空调 自控 系统 操作 人员应 熟悉自 控系统 的操作 , 经过 培训 、考 核合 格后 方可上岗。 4 3 节能运行措施 3.1 一般规定 3.1.1 应根据
16、 空调 制冷系统 的 特点 、运行 参数 、 客户需 要 及建筑 特性, 经过 技术 经 济比较 , 制定全 年空调 节能运行方 案。 3.1.2 编制 空调系统 节能运行方 案应 考虑 如下 主要 因素: 1 空调 制冷系统设 备现 状 。 2 建筑 物的 围护 结构 现状。 3 通 风系统现 状。 4 空调水系统 管道 现状 及平 衡 调节 手段 。 5 温度 、压力 、流 量、 热 量等监 测计量 手段 以及 自动 化控 制程 度。 3.1.3 应根据本建筑 负荷变化规 律、建筑的 热惰 性及空调设 备对 空调负 荷变化 的 反应 速度 和运行规 律,制 定空调设备 运行 时间 表 ,编
17、制室外温湿度 和冷 冻水、 冷却水 出 水 温度的 对应表 , 见 附录 C。 3.1.4 根据 天气 及本建筑 空调负 荷变化 的规 律, 应定 期 调整 空调 自控 系统 的群 控 策略 和运 行 参 数。 3.1.5 根据 空调 节能运行方 案 的要求, 应在 开机 前、 停 机后 做好 设备 的检查维 护 。 3.1.6 停 止 运行的 冷水 机组冷冻 水管 路阀门 和冷 却水 管 路阀门 应关 闭。 3.1.7 空调冷 冻水系统 分、 集 水器 之间 电动 旁通 阀开 度应 满足 系统负 荷变化 的要求, 不应 处 于 常开 或常 闭状 态。 3.1.8 室内 温度 设定应 按照 现
18、 行国 家和北京市有关要求执 行。 3.1.9 新 风 量 应 按照 设计要求均 衡地 送到 各个 房间 。 3.1.10 空调 通风 系统 新风 口的周边 环境 应保 持清 洁无 遮拦 。 3.1.11 对 人 流 密 度 相 对 较大 且 变化 较大的 场所, 宜 采用新风 需求控 制,合 理 控制新风 量, 空调房 间内 二氧 化碳浓 度应小 于 0.1%。 3.1.12 空调房 间的室内 空气 质量 应按照 相关标准 定期 检查 ,不满足卫生 要求 时,应 采取相 应 措施。 3.1.13 空调 制冷系统设 备应 严 格按照 生产 厂商 的技术要求进行 维修 保养 。 3.1.14 根
19、据 国家 标准 设备 及 管道 绝热 效果 的测试 与评价GB/T 8174 规定 ,应定 期检查 设 备 及管 道的 保温 情况 。 3.1.15 禁止 使用 国家 和北京市有关 部门 发布 的淘汰 产品目录中的 设备 和产 品。 3.2 节能措施 3.2.1 对 于 多台 冷水 机组 ,应根据制 冷机 房冷 冻水 回水总管 道的 回水 温度 和负 荷情况,调 节制冷 机运行 台数 。 3.2.2 应通 过负 荷的 变化 趋势及 运行 时间 表, 提前 做好多台 相同制 冷量 及不 同制冷 量 机 组 运行台 数的 调整 准备 ,并 视制冷系统 对空调负 荷的 反应时 间提 前开 关机 。
20、3.2.3 对于 多台 冷机 同时 运行, 应调 整冷 机间 的冷 冻和冷 却水 流量 分配 ,使 流量与 负 载 相 5 匹 配 。 3.2.4 建筑局 部在 冬季 需要 供 冷时 ,在 条件 许可 时宜 优先采 用自 然冷 源直 接制 冷 等方式。 3.2.5 冷水 机组 蒸发 器的 蒸发温度 与冷 冻水 出口 温度 之 差、 冷凝 器的 冷凝 温度 与 冷却 水出 口 温度 之差 应满足 设备使 用要求, 超出 时应 及时 检查 蒸 发器 和冷 凝器 的结 垢情况, 采取措施 消除 。 3.2.6 冷却 塔的运行 应符合 下列 要求: 1 保 持冷 却塔 周围 通风 良 好。 2 保 持
21、 各 冷 却 塔 之 间 水 量 均匀分 配。 3 多台 冷却 塔并 联运行 时 , 应充 分利 用冷 却塔 换热 面积, 冷却 塔风 机宜 采用 变风量 调节。 4 多台 冷却 塔并 联运行 时 ,根据 冷却 水出 水温度 ,控 制 风机 开启 台数 。 5 冷 却 系统 管路 应进行 清 洗预膜 处理。 6 应 尽 量 降低 进入 冷凝 器 的冷却 水回 水温度 。 3.2.7 水泵 的运行 应符合 下列要求: 1 冷 冻 水 泵 和 冷 却 水 泵 的运行台 数应 满足 冷水 机组 对冷冻 水量和 冷却 水量的要求。 2 空调 局部 末端 不能 满足室内温度 需求, 应检查 末端 管 路
22、, 不宜 盲目 增加 冷冻 水 泵 开 启 台数 。 3 冷 冻 、冷 却 水 泵 工 作 扬 程 如 果 长 时 间 偏离额 定扬 程, 宜 调整 水泵 台数 或采取相关 措施。 4 水 泵变 频器 如果 长时 间 低频运行, 宜更 换循环 水泵 。 3.2.8 空气 处理 机组 (新 风机组 )的运行 应符合 下列 要求: 1 间 歇 运行的 空调 制冷系统 宜 在使 用前先 启动 冷源 设备, 并关 闭新 风风 阀, 预 冷后 再开启 新风风 阀。 2 过 渡 季 或 夏 季 夜 间 , 应 充 分 利 用 室 外 新 风 进行室内 外 空气 交换 。 3 空调系统 运行 时开 启热回
23、收 装置, 保证新 、 排风 道 风阀开 关位 置正确; 过渡季 节 利 用 新风 降温 时, 宜采取旁 通运行。 4 过 滤 器 的 前 后压 差应定期 检查 ,每供 冷季 至少 检查 、 维护 一次 。 3.2.9 热回 收装 置每供 冷季 应 至少 检查 、维 护一 次。 3.2.10 空调 通风 系统 送风 量失调 率不 宜超 过 15%, 最大不 应超 过 20%。 3.2.11 保 持 建筑 送、 排风 量的平 衡, 应采取 以下 措施: 1 新 风 机 组 和 排风 机组 的 应同步 运行, 相互匹 配。 2 关 闭 外 门窗 和室内通 道 门,减 少无 组织 通风 。 3 空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1130-2014 公共建筑空调制冷系统节能运行管理技术规程 1130 2014 公共建筑 空调 制冷系统 节能 运行 管理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