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 T 1287-2017 公路工程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pdf
《DB43 T 1287-2017 公路工程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3 T 1287-2017 公路工程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pdf(3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公路工程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B43/T 12872017 ICS 93.080.10P 66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Sand Concrete in Highway Engineering Manufactured 2017-05-17实施2017-03-17发布DB43/T 12872017 I 目 次 前言引言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规定 25 机制砂的生产 36 机制砂的质量 47 机制砂的检验 68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89 机制
2、砂混凝土施工 910 机制砂混凝土质量检验与验收 10条文说明12DB43/T 1287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标准由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武汉理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志勇、李北星、姚志立、涂征宇、董城、卿笃干、周用安、蒋武军、郑祖恩、唐鹏程、岳志平、周明凯、李晟、吴欣、郑国荣、刘文劼、张瑞蕾、刘战鳌。 DB43/T 12872017 III 引 言 为了解决混凝土用天然砂资源日益减少、供不应求的问题,适应公路工程建设
3、对机制砂不断增长的需要,保证湖南省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遵循合理利用资源、节约投资的原则,结合湖南省公路工程建设实际,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在进行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机制砂混凝土的研究成果及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实践经验,以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为依据,进行了必要的试验,并参照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的。 本标准的技术内容包括: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基本规定;5. 机制砂的生产;6. 机制砂的质量;7. 机制砂的检验;8.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9. 机制砂混凝土施工;10. 机制砂混凝土质量检验与验收等内容。 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
4、希望各单位结合公路工程机制砂混凝土应用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湖南省交通运输厅。 本标准由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归口并负责解释(地址:长沙市湘府西路199号)。 DB43/T 12872017 1 公路工程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工程建设中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的生产、质量与检验要求,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公路工程机制砂的生产与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
5、括所有的修改版)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684 建设用砂 GB/T 5008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2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 50476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T 50733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 JTG E 30 公路工程水泥及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T F3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JTG D4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70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6、JTG/T F5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60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JTG D6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T B0701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 JT/T 819 公路工程 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 JGJ 5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5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T 193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机制砂 manufactured sand DB43/T 12872017 2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公
7、称粒径小于4.75 mm的岩石或卵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和风化的颗粒。 3.2 石粉含量 crushed dust content 机制砂中粒径小于75m的颗粒含量。 3.3 亚甲蓝(MB) 值 methylene blue value 用于判定机制砂中粒径小于75m颗粒的吸附性能的指标。 3.4 压碎指标 crushing value index 用于检验机制砂抵抗压碎的能力及控制其颗粒形状的技术指标。 3.5 坚固性 soundness 机制砂在气候、环境变化和其他外界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3.6 机制砂混凝土 manufactured sand concrete 以机制砂为全部细
8、集料配制而成的水泥混凝土。 3.7 机制砂高强混凝土 high strength manufactured sand concrete 以机制砂为全部细集料配制而成的强度等级C50及以上的水泥混凝土。 3.8 粉体材料 powder materials 机制砂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与由机制砂中带入的石粉的总称。 4 基本规定 4.1 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天然中粗砂配制的混凝土相近,其力学性能设计参数可分别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取值。 4.2 机制砂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应符合设计
9、要求。 4.3 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冻、抗渗、抗氯离子渗透、抗碳化、抗硫酸盐侵蚀和耐磨性等耐久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设计要求时,机制砂混凝土的耐久性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TG/T B070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 5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等的相关规定。 4.4 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设计要求的工程,尚应遵循现行国家标准预防混
10、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GB/T 50733)的规定。 4.5 机制砂的细度模数宜控制在2.33.3之间。 4.6 石灰岩质机制砂混凝土用于低温硫酸盐侵蚀环境时,混凝土应进行耐久性试验论证,并应满足设计要求。 4.7 机制砂混凝土用于有特殊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工程时,其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和设计DB43/T 12872017 3 要求,配合比应通过试验优化确定。 4.8 机制砂适用的工程部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4.8.1 机制砂混凝土可直接用于涵洞、通道桥涵、简支梁桥、跨径50m 的连续梁桥和连续刚构桥等各部位; 4.8.2 特殊结构桥梁(跨径50米的连续箱梁桥或连续刚构桥、斜拉桥、悬索桥
11、、钢管拱桥)除基础、承台、锚碇、墩柱、系梁及其他附属结构的混凝土外,其他部位混凝土使用机制砂时,应经过专门的试验进行论证。 4.8.3 复合式路面和桥面的水泥混凝土下面层,可直接使用机制砂;中、轻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可直接使用机制砂;极重、特重、重交通荷载等级的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使用机制砂时,应经过专门的试验进行论证。 5 机制砂的生产 5.1 母岩 5.1.1 生产机制砂的母岩应质地坚硬、干净、无软弱颗粒且未风化,不应具有潜在碱集料反应活性。 5.1.2 母岩岩石的饱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宜优先选用石灰岩、花岗岩、白云岩、石英岩、辉绿岩、凝灰岩、玄武岩等岩石生产机制砂。 表1
12、 机制砂母岩岩石的抗压强度 项目 级 级 级 抗压强度(MPa) 80 60 5.1.3 母岩卵石的压碎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机制砂母岩卵石的压碎指标 项目 级 级 级 压碎指标(%) 12 16 5.1.4 路面和桥面面层水泥混凝土所使用的机制砂,还应检验相同母岩粗集料的磨光值,其值不宜小于35,不宜使用抗磨性较差的泥岩、页岩、板岩等水成岩类母岩生产机制砂。 5.2 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 5.2.1 机制砂的生产工艺宜采用砂、石联产工艺,并应根据实际供水、污染排放、石粉含量控制等情况选择干法、湿法生产工艺。 5.2.2 机制砂采用干法制砂工艺时,其工艺应包括粗碎、中碎、细碎(制砂)、筛
13、分分级和干法选粉系统;当采用湿法工艺时,其工艺应包括粗碎、中碎、细碎(制砂)、筛分分级、洗砂和细砂回收系统。 5.2.3 机制砂生产设备选型应根据当地生产条件、母岩种类、产品质量和生产规模的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5.2.4 机制砂生产工艺中各个工序所选用设备的能力应匹配、均衡,其单线生产能力不宜低于60t/h。 5.2.5 生产机制砂的破碎设备,粗碎宜选用颚式破碎机,中碎宜选用反击式破碎机或圆锥式破碎机,细碎宜选用冲击式破碎机;砂石料筛分分级宜选用圆振动筛;对于干法制砂工艺,选粉宜选用制砂分级机、风选机、收尘器等;对于湿法制砂工艺,宜选用轮式洗砂机和细砂回收装置,不应选用螺旋式洗砂机
14、。 5.3 生产控制 DB43/T 12872017 45.3.1 机制砂的生产工艺参数应根据设备的特性进行优化,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设备的维护,及时更换易磨损部件,稳定机制砂的质量。 5.3.2 颚式破碎机宜采用带有条形筛的振动给料机喂料,筛除块石的表皮土、夹层土及其它杂质。振动给料机条形筛筛条间距应根据块石泥土含量进行调整。 5.3.3 制砂机的喂料粒径不得超过40mm,宜为1926.5mm;制砂机的喂料量应根据设备与母岩性质,通过试生产确定。 5.3.4 机制砂的细度模数,应通过调试振动筛的筛面倾角和筛孔尺寸进行控制。机制砂筛分的筛孔形状应采用正方形,筛面最大倾角不宜超过25,筛孔尺寸不应超
15、过4.0mm,宜为3.03.5mm。 5.3.5 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干法工艺应通过干法选粉设备,湿法工艺应通过轮式洗砂机和细砂回收装置进行控制。洗砂用水应采用洁净的淡水,不得采用海水。 5.3.6 机制砂运输皮带的长度应遵循尽量短的原则,皮带倾角宜控制在30以内,下料高度应控制机制砂不发生离析。干法制砂工艺中,运输皮带上方宜加设微型喷水装置喷洒适量水。 5.3.7 机制砂试生产或工艺调整时,应连续10次(每小时抽样1次)抽样检验机制砂的细度模数,每次抽样的细度模数与10次抽样的细度模数平均值相差应不大于0.2。 5.3.8 机制砂生产过程中,每生产班次应抽样检验机制砂的细度模数和石粉含量。 5
16、.4 储存与运输 5.4.1 机制砂应按规格、级别分别堆放,并宜设置隔离墙进行分隔,防止窜料、混料;堆放场地应硬化、清洁,设置斜坡和排水沟;机制砂堆积自然高度不宜超过5m。 5.4.2 机制砂运输前,对装运的车、船应在装运前认真清扫杂物,防止运输过程混入杂质;运输、装卸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撒漏、粉尘飞扬;在运输、装卸和堆放过程中,应防止人为碾压、颗粒离析和混入杂物。 6 机制砂的质量 6.1 分级与规格 6.1.1 机制砂按技术要求分为级、级、级三个等级,级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55的混凝土,级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50及有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级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等于C25的混凝土
17、。 6.1.2 机制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分为粗砂、中砂二种规格,其细度模数分别为: 1) 粗砂:3.73.1; 2) 中砂:3.02.3。 6.2 技术要求 6.2.1 机制砂的颗粒级配范围宜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机制砂的颗粒级配范围(累计筛余百分数,%) 方孔筛筛孔边长尺寸(mm) 级配区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细度模数 I区 010 550 3570 7185 8095 85100 90100 2.763.89 II区 010 030 1550 4070 6595 75100 85100 1.953.28 DB43/T 12872017 5
18、 当机制砂的颗粒级配不符合表3的规定时,宜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并应经试验证明能确保混凝土质量后再使用。 6.2.2 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机制砂的石粉含量指标 项目 级 级 级 MB值1.0 7.0% 10.0% 15.0% 1.0MB值1.4 5.0% 7.0% 10.0% 桥涵、隧道结构物 MB值1.4 2.0% 3.0% 5.0% MB值1.4 3.0% 5.0% 7.0% 路面、桥面 MB值1.4 1.0% 3.0% 5.0% 6.2.3 用于生产机制砂的母岩岩石饱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母岩卵石压碎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6.2.4 机制砂中不应混有草根、树
19、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沥青等杂物。机制砂中如含有泥块、云母、轻物质、有机物、氯化物、硫化物及硫酸盐等有害物质,其限量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机制砂中的有害物质限量 指标 项目 级 级 级 泥块含量 (%) 0.5 1.0 2.0 云母含量 (%) 1.0 2.0 2.0 轻物质含量 (%) 1.0 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3质量计, %) 1.0 氯化物(以氯离子质量计, %) 0.01 0.02 0.06 桥涵、隧道 结构物 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 合格 泥块含量(%) 0 1.0 2.0 云母含量 (%) 1.0 2.0 2.0 轻物质含量 (%) 1.0 硫化物及硫酸盐 (按S
20、O3质量计, %) 0.5 氯化物 (以氯离子质量计, %) 0.01 0.02 0.06 路面、桥面 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 合格 6.2.5 机制砂的压碎指标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机制砂的压碎指标 项目 级 级 级 单级最大压碎指标(%) 20 25 30 6.2.6 机制砂的坚固性应满足表7的规定。 DB43/T 12872017 6表7 机制砂的坚固性指标 项 目 级 级 级 桥涵、隧道结构物 8.0 10.0 路面、桥面 硫酸钠溶液循环浸泡5次后的质量损失率(%) 6.0 8.0 10.0 6.2.7 机制砂的表观密度应大于2500 kg/m3、松散堆积密度宜大于1400 k
21、g/m3、松堆空隙率宜小于44%。 6.2.8 机制砂的饱和面干吸水率宜满足表8的规定。 表8 机制砂的吸水率指标 项目 级 级 级 饱和面干吸水率(%) 2.0 2.5 6.2.9 机制砂的碱集料反应活性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在进行碱集料反应试验前,宜先用岩相法鉴定岩石种类及所含的碱活性矿物种类。岩相法检验结果为不含活性矿物的集料,可不再进行检验。 b) 岩相法检验结果为含有碱-硅酸反应活性矿物时,应采用快速砂浆棒法进一步进行检验,在规定试验龄期内其砂浆棒膨胀率宜小于0.10%;当砂浆棒膨胀率大于等于0.10%、小于等于0.20%时,应采取抑制碱-硅酸反应的技术措施;当砂浆棒膨胀率大于0.
22、20%时,则不应使用。 c) 岩相法检验结果为含碱-碳酸盐反应活性矿物时,应采用岩石柱法进一步进行检验,在规定试验龄期内其试件膨胀率不应大于0.10%,否则不应使用。 d) 在盐渍土、海水和受除冰盐作用等含碱环境中,不得采用砂浆棒膨胀率大于等于0.10%的潜在碱活性机制砂。 6.2.10 路面和桥面面层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的同母岩粗集料的磨光值不宜小于35。 7 机制砂的检验 7.1 检验分类 7.1.1 机制砂产品的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产品通过型式检验后,才能批量生产。 7.2 型式检验 7.2.1 机制砂型式检验项目宜为6.2节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磨光值根据需要进行。 7.2.2 机
23、制砂型式检验每年进行一次。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投产和老产品转产时。 b) 原材料产源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 c) 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 d) 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要求检验。 7.2.3 型式检验按下列规则判定: a) 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6.2节的技术要求时,则需重新加倍抽样,对该项指标进行复检;若复检结果仍然不合格,则判该型式检验为不合格。 b) 经检验(含复检)后,各项指标符合本标准6.2节的技术要求时,则判型式检验合格。 DB43/T 12872017 7 7.3 出厂检验 7.3.1 机制砂产品需经生产单位质量部门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3 1287-2017 公路工程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1287 2017 公路工程 机制 混凝土 应用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