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陕西渭南希望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陕西渭南希望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陕西渭南希望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陕西渭南希望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困扰我国北方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有 A水土流失、风沙侵害和旱涝灾害 B梅雨、台风、寒潮和春季风沙的严重侵袭等问题 C冻土、沼泽地和海河夏季洪水的袭击 D土壤盐碱化、酸性低产土壤和风沙对农田的吞食 答案: A 试题分析:梅雨和台风主要分布在江淮及东南沿海地区,冻土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酸性低产田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主要在黄土高原及南方低山丘陵区,且北方地区风沙侵害严重,旱涝灾害频繁。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结合选项中的各类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我国主要
2、区域,进而分析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题。 【小题 1】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地下水和冰雪融水较多 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小题 2】丙地和乙地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A灌溉条件较差 B日照时间太长 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D土壤盐碱化现象严重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他图示的经纬度为谁知和山脉、河流分布判断,该地区位于甘肃省周边地区,甲位于祁连山脉北侧的河西走廊,为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气候较干旱,但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
3、充足的灌溉水源是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条件。 【小题 2】图示乙地位于宁夏平原,而丙为湟水谷地,位于青藏高原,故地势高,热量不足是青藏高原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河流、山脉等事物是轮廓准确进行区域定位 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进而分析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 1】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总土地面积的 A 1 B 20% C 19 D 21 【小题 2】该地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
4、土壤盐碱化 D温室效应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未利用地 20%减去不适宜地 1%。 【小题 2】根据图示的信息,该地区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多低山丘陵;且位于季风区,多暴雨;从土地资源的利用看,大量宜林、宜牧地开垦成耕地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题干的基本信息,并能结合我国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等内容综合判断生态环境问题。 江南是什么?气象学家说 “江南是梅雨 ”,经济学家说 “江南是财赋 ”,而地理学家说 “江南是丘陵 ”。完成题 【小题 1】
5、江南丘陵的范围是 A长江以南珠江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B淮河以南南岭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C长江以南珠江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D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小题 2】江南丘陵范围内的名山有 A庐山与恒山 B泰山与黄山 C衡山和井冈山 D峨眉山与武夷山 【小题 3】目前,江南丘陵地区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有 大力改良红壤 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应用大型农业机械 封山育林保持水土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的广大低山丘陵区,总称江南丘陵。 【小题 2
6、】湖南的衡山,江西的井冈山、庐山在此范围,而恒山、泰 山、黄山在长江以北,峨眉山在雪峰山以西。 【小题 3】江南丘陵地区分布着大片贫瘠的红壤,需改良,同时这里是仅次于黄土高原的第二个水土流失严重区,要封山 育林,恢复植被,保持水土。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范围,并能结合我国的主要山脉分布和区域地理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而 综合分析其区域国土整治的主要措施。 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 A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B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C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 D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 答案: A
7、试题分析:人与自然的协调是荒漠化防治的核心,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三是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考点:本题考查荒漠化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荒漠化防治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内容的差异即可判断。 治沙和防洪并举的治理长江的主要手段是 A修建水库 B加固大堤 C植树种草 D修建梯田 答案: A 试题分析:造林种草和修筑梯田皆能保持水土,即为治沙而采取的生物措施,而加固大堤也只能单方面起到防洪的作用,水库则既能起到蓄洪防洪的作用,同时也能起到减淤的作用,即为治沙的工程性措施。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环境
8、问题的治理措施。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区别河流治理的一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及其主要的功能即可比较分析。 三峡工程对库区产生的环境问题有 耕地被淹 文物古迹被淹 缓和气温日、年变化 泥沙淤积加重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组合选择题可结合排除法分析,三峡水库造成后,气温日、年变化趋缓属有利影响,故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治理和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区别三峡工程对区域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影响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A春旱和伏旱 B寒潮和台风 C春季低温和盛夏干旱 D梅雨和水土流失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
9、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由于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故旱涝灾害多发,且受冬季风影响,容易形成春季的低温灾害。而春旱主要发生于华北地区;台风主要发生于东南沿海地区;水土流失不属于气象灾害。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气候灾害。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我国的区域位置,并能结合区域气候类型、气候特征进而分析影响本区的主要气象灾害,并能结合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地区等内容综合分析。 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A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B土 壤肥沃 C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D宜农荒地多 答案: A 试题分析:商品粮基地形成条件中,
10、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粮食商品率高,我国东北地区由于人少地多,粮食总产量高,而消费量少,商品率达 0以上,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 1多,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农业生产。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商品粮基地形成的基本条件,并能结合我国的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综合分析即可。 读沿 890E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判断题 【小题 1】制约 地和 地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灌溉水源 D地形 【小题 2】有关 五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到 地跨两大板块 B 地到 地地跨我国三级阶梯 C 地是我国陆地上地势最低的地方 D 地到 地可能有五种基本地形 【小题 3】有关该地
11、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指的是 地 B地跨三种干湿地区 C有中温带、暖温带、高寒气候区、亚热带 D既有季风区又有非季风区 【小题 4】 地到 地发展农业生产,进行国土整治的合理措施是 A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治荒漠化 B大力开垦荒地,种植棉花 C增加牲畜头数,提高牧民收入 D勘探开采石油,发展乡镇企业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4】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区,北部为新疆、南部位于青藏高原,则 位于塔里木盆地内,气候干旱,故水资源是限制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
12、。 【小题 2】结合上题分析,图示 到 地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A 项正确;从 到 地跨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B错误, 地位于我国吐鲁番盆地,地势最低, C正确;图示可能经过平原、丘 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种基本地形, D正确。 【小题 3】图示 地位于青藏高原,气候高寒,而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形容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昼夜温差大, A 错误;图示地跨湿润、半湿润、高寒气候区和干旱、半干旱地区, B 错误;图示地跨的温度带还包括热带地区,C错误;图示 位于季风气候区, 位于非季风区, D项正确。 【小题 4】图示 到 或位于干旱区或位于高寒区,故荒漠化是该地区的主要生态环
13、境问题,故保护水资源,防止荒漠化是该地区国土整治的合理措施,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图示的经纬度位置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我国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区域差异比较分析,进而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和国土整治的主要措施等内容。 关于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或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域分异,主要表现为沿经线的差异 B我国的季风气候区不会出现荒漠化的现象 C扩大绿洲的规模,是西北干旱地区防止荒漠化扩大的有效途径 D我国的地带性荒漠,主要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温带荒漠 答案: D 试题分析:西北干旱、半
14、干旱地区自东向西,由于水分条件的递变而形成地域分异,故主要表现为沿经度方向的地域分异, A错误;荒漠化是指一切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导致的土地退化信息,故包括季风气候区内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等现象, B 错误;扩大绿洲规模,将加大水资源的利用,可能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荒漠化扩展, C错误;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由于地处内陆,离海远,降水少,而形成的地带性荒漠,主要的外力作用表现为风力作用,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的基 本概况,进而分析我国区域的内部差异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即可判断。 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A春
15、小麦、玉米、甜菜、亚麻 B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 C玉米、高粱、大豆、甘蔗 D玉米、黄麻、甜菜、大豆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国松嫩平原地处东北中温带,故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春小麦和玉米,主要的经济作物为甜菜和亚麻;冬小麦和高粱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甘蔗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黄麻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结合我国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进而分析主要的农作物分布,并能结合我国主要农作物的的分布地区即可判断。 有关我国南、北方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南方有四川攀枝花、湖北大冶、安徽马鞍山、海南石碌等大铁矿,但铁矿不如北方丰富 B我国南方
16、煤、石油虽不如北方多,但水能资源丰富,水电即可满足工农业生产需要 C南方有色金属丰富,因此黄金储量远大于北方 D北方森林资源丰富,尤其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的天然林宝库,因此应加紧砍伐,以满足经济建设需要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国的铁矿资源分布最丰富的省区为辽宁省和河北省,但南方也有多个大铁矿分布,故 A项正确;我国南方水能资源丰富,但由于南方经济较发达,能源的需求量大,故能源不足, B错误;我国有色金属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但黄金的储量北方大于南方, C错误;我国北方森林资源丰富,但我国东北林区已经出现过度砍伐,森林面积不断缩小的现状,故应加强对东北森林资源的保护,采育结合, D项错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陕西 渭南 希望 高级中学 下期 期末考试 地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