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安徽明光三校联合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安徽明光三校联合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安徽明光三校联合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带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安徽明光三校联合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说明( ) 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 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 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导致共同进化, D项正确;昆虫和保护色和天敌的视觉相互选择促进了生物的进化,故自然选择起作用, A项、 D项错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在相互选择中进化, B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对共同进化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自然界中,一种生物
2、某一基因及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 ( ) 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 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 2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丙氨酸 突变基因 3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 3种突变基因 DNA分子的改变极可能是 A突变基因 1和 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 2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B突变基因 2和 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 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C突变基因 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 2和 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D突变基因 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 1和 2
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答案: A 试题分析:通过对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决定的氨基酸分析可知,突变基因 1决定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顺序并没有改变,说明发生该基因突变时只是改变了某一碱基对,而且这一变化并没有引起相应氨基酸种类的变化,因为决定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可以不止一个;突变基因 2决定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序列发生了变化,说明基因中碱基对的数 量发生了变化,增添(缺失)非 3的倍数个碱基对;突变基因 2决定的蛋白质中仅一个氨基酸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说明发生该基因突变时也只是改变了某一碱基对,而且这一变化并有使相应氨基酸种类发生了变化,但其余部分不产生影响。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引起的结果
4、,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脯氨酸的密码子有如下几种: CCU、 CCC.CCA.CCG,当某基因片段中模板链的 GGC 突变为 GGA时,这种突变的结果对该生物 的影响是( ) A一定是有害的 B一定是有利的 C有害的可能较大 D无影响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当某基因片段中模板链的 GGC 突变为 GGA,其转录形成的 mRNA密码子由 CCG变为 CCU,而 CCG和 CCU对应的氨基酸都是脯氨基,故当基因发生突变时,该生物的性状并未发生改变,即对该生物没有影响,D项正确。
5、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结果,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在一个细胞周期内,有关细胞的生理活动正确的 是( ) 选项 大量利用的碱基 细胞生理活动 A U和 T 正处于分裂间期 B U DNA分子正在复制 C T DNA分子正在转录 D T 正在大量合成蛋白质 答案: A 试题分析: U是 RNA特有的碱基, T是 DNA的特有碱基,细胞中大量利用相应的碱基是为了形成相应的产物。细胞分裂间期细胞内进行 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其中 DNA复制需消耗大量的 T,而蛋白质合成需消耗大量的 U, A项
6、正确; DNA复制的原料有 T而没有 U, B项错误; DNA分子转录是形成 mRNA,原料是 U而没有 T, C项错误;大量合成蛋白质需经转录和翻译,其转录形成 RNA时需消耗 U而不需 T, D项错误。 考点:本题利用碱基的种类考查相关的生理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如图表示一个 DNA分子片段有 A.B.c三个不同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基因 A.B.c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若基因 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有 m个氨基酸,则基因 a中至少含有 3m个碱基对 C若利用某种药物阻
7、止基因 a的表达,则基因 B.c也不能 表达 D组成基因 A.B.c的基本单位相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遗传,A.B.c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A项正确;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根据 DNA的碱基数: RNA的碱基数:氨基酸数 6:3: 1,在不考虑非编码序列的情况下,合成含 m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至少需要6m个碱基即 3m个碱基对, B项正确;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故某种药物阻止基因 a的表达,不会影响基因 B.c的表达, C项错误;基因的基本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定律及基因
8、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下图表示发生在细胞核内的某生理过程,其中 A.B.C.d表示脱氧核苷酸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过程需要 ATP和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ab和 cd将分开到达细胞两极 C多细胞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该生理过程 D正常情况下 A.d链应该到不同的细胞中去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及图解可知该图表示 DNA的复制,该过程需要 ATP提供能量和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A项错误; ab和 cd是由 ad经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代DNA 分子,存在于
9、姐妹染色单体,其分开发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移向两极,着丝点并未分裂, B项错误;对多细胞生物体而言,有的细胞具连续增殖的能力,能进行该过程,而有些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该过程, C项错误; a和 d分别存在于由着丝点相连的两个 DNA分子中,正常情况下,这两个 DNA分子将随着着丝点的分开而移向细胞两极,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 DNA 复制的相 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某 DNA 分子共有 m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
10、 a 个,则该 DNA 分子复制 4 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 A 15( m-a) B 16( m-a) CD 16( 2 m-a)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G=C, A=T, DNA分子复制了 4次,则会产生 24即 16个 DNA分子,一个 DNA分子中 T的数量是 (m-2a)/2,复制 4次后共有 T= (m-2a)/216,则需游离的 T=(m-2a)/216-(m-2a)/2 =15(m/2-a)。 考点: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某生物正常体
11、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8条,下图中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染色体组是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一组染色体。根据图形判断染色体组的方法是根据细胞中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或染色体组数目染色体数目 /染色体形态数,故 A.B.D项均有 2个染色体组;而 C项只有一个染色体组,故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在下列生殖细胞中,哪两种生殖细胞的结合会产生先天愚型的男性患儿( A表示常染色体)( )
12、 23A X 22A X 21A Y 22A Y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答案: A 试题分析:先天愚型又称 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体细胞中多了一条常染色体(第 21号染色体是 3条 ),其原因是减数分裂进行时,第 21号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相关染色体的着丝点没有分开,形成具有 24条染色体的精子或卵细胞,故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将 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鲫鱼,培育出能快速生长的鲫鱼新品种。该育种方法属于( ) A诱变育种 B转基因技
13、术 C单倍体育种 D杂交育种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和鲤鱼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根据题意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鲫鱼,培育出能快速生长的鲫鱼新品种,这是利用了转基因技术培育的鲫鱼新品种,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育种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由二倍体植物可形成四倍体植物,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过程不属于生物的进化 B没有经过隔离就形成新物种 C经过了长期的环境隔离,进而形成生殖隔离 D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往往只需要几代甚至一代就完成了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二倍体植物形成四倍体植物,因为二倍体和四倍体交配的后代是三倍体,而三倍体不可育,表明二倍体和四倍体不
14、属于同一物种,此过程有新物种的形成,表明生物进化了, A 项错误;因二倍体和四倍体属于不同的物种,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B 项错误;此过程没有经过长期的环境隔离,直接形成生殖隔离, C项错误;由二倍体形成四倍体是低温或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形成的,此过程不需要地理隔离,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新物种形成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正常玉米体细胞中有 20条染色体,它的单倍体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是( ) A 10个 B 20个 C 30个 D 40个 答案: B 试题分析:单倍体
15、是由配子(精子或卵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个体,故玉米的单倍体植株含 10条染色体;其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故染色体数目为 20条;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单倍体的形成及有丝分裂的特点,意 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在杂交育种工作中,选择通常从哪一代开始,理由是什么? A F1 基因出现重组 B F1 性状开始分离 C F2 性状开始分离 D F2 基因开始分离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育种是为了获得与亲代不相同的优良品种,杂交育种需要从不同于亲代的重组型个体中选择,而重组型个体通常出现在 F2发生了性状重组之
16、后,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性状分离现象,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小麦高秆 (D)对矮秆 (d)为显性,抗病 (T)对易染病 (t)为显性,两对基因可自由组合。现用 DDTT与 ddtt两个品系作亲本,在 F2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其中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 F2中所占比例( ) A 1/16 B 2/16 C 3/16 D 6/16 答案: A 试题分析:高秆抗病 (DDTT)与矮秆不抗病 (ddtt)品种杂交得 F1(DdTt), F1自交所得 F2有 9种基因型, 4种表现型,其中矮秆抗病类型的基因型有 ddTT和ddTt两种,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为 ddTT,占 F2的
17、1/16(F2中每种纯合子都占1/16)。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 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下列关于 DNA复制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互补碱基对间氢键断裂 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 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 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状结构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复制开始时, DNA分子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 解旋酶的作用下, 互补碱基对间氢键断裂,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然后 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利用细胞中游离的 4种
18、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同时 每条新链与其对应的模板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 DNA 分子复制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基本观点的有( ) A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B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答案: D 试题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
19、因,变异是不定向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通过自然选择,不利的变异被淘汰,有利的变异被保存,并通过遗传积累起来,然后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不定向的变异个体是否适应环境取决于自然选择; A.B.C.三项均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观点。而 D项变异应是不定向的, D项不符合达尔 文的观点。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观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据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最近研制了一项化学干扰技术,有望使人体的致病基因 “沉默下来 ”。这项干扰技术很可能是干扰了细胞内的( ) A某种 mRNA的合成 B
20、许多 DNA的复制过程 C破坏了 DNA的结构 D ATP分解过程 答案: A 试题分析: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的性状,题干中提到的干扰技术,能使人体内的致病基因 “沉默下来 ”,也就是使这个基因不能表达,故关键是让这个基因不能完成转录和翻译。选项中只有 A项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所以该干扰技术很可能干扰了细胞内 mRNA的合成过程。 A项正确。 考点:本题利用新材料考查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在 DNA复制的过程中,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周围环境中能与每一条链上的每个碱基配对的是(
21、) A磷酸 B脱氧核苷酸 C脱氧核酸 D脱氧核糖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 DNA复制的过程中,在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利用细胞中游离的 4 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故周围环境中能与每一条链上的每个碱基配对的是脱氧核苷酸,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 DNA 分子复制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由某 DNA片段转录的 mRNA中,尿嘧啶占 26%,腺嘌呤占 14%,则转录出此 RNA的这个 DNA中胸腺嘧啶和鸟嘌呤所占的比例( ) A 40%和 60% B
22、30%和 20% C 20%和 30% D 40%和 30%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双链 DNA分子及其转录形成的 RNA分子中,配对的两种碱基之和,在整个 DNA分子及每条链中的比例都相等,即( A+T) %DNA双链( A+T) %DNA单链( A+U) %RNA链。故根据mRNA中 A+U 40%,可推出转录此 RNA的 DNA双链中 A+T=40%,进而推出 C+G 60%,以根据双链 DNA分子中, A=T、 G=C,可知 T 20%, G30%,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
23、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已知玉米的基因型为 AaBbDD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若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玉米幼苗,则其中基因型为 aaBBDD的个体数占( ) A 1/4 B 1/16 C 2/16 D 0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玉米的基因型可知玉米为二倍体,含两个染色体组,利用其花药即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个体称为单倍体(即ABD.AbD.aBD.abD) ,无基因型为 aaBBDD的个体,故 aaBBDD的个体占 0,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对花药离体培养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在同一草场,牛吃了草形成了牛的蛋白质长成牛,羊吃了草形成羊
24、的蛋白质长成羊,这是由于牛和羊的( ) A染色体数不同 B消化能力不同 C蛋白质形成方式不同 D不同 DNA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物的性状是通过蛋白质来体现的,蛋白质又是由 DNA(基因)控制合成的,不同生物遗传物质是不同的,那么决定的蛋白质也是不同的,基因正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决定生物的性状。由于牛和羊是两种生物,体内含有的遗传物质 DNA 不同,它们各自的基因也就不同,尽管吃同一草场的草,吸收的养料也是一样,但是各自的基因控制合成了组成自身的各自的蛋白质,合成的这些蛋白质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故牛吃了草长成牛,羊吃了草长成羊。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个体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安徽 明光 联合 下期 第一次 月考 生物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