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与答案.doc
《2010-2011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与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2011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某人通过实验研究化合物 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右图。曲线 为只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曲线 为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和化合物 X。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 X未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B曲线 作为实验对照 C化合物 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未使酶完全失活 D若底物溶液的 pH升高,则曲线 的顶点上移 答案: D 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 A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 C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是植物细胞在一定
2、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 D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细胞株或细胞系,证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答案: D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连接酶能使两个粘性末端之间的碱基结合 B对目的基因进行大量复制的过程可称为分子 “克隆 ” C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唯一用作目的基因的运载工具 D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口一定是 GAATTC 的碱基序列 答案: B 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生物新品种有很多优越性,下列不属于其优越性的是( ) A克隆技术可以快速繁殖优良性状的家畜 B现代生物技术可以迅速使新品种形成群落 C现代转基因生物技术可以迅速改变生物的基因组成 D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答
3、案: B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胚胎发育过程均不在透明带内进行的 B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盘和胎膜 C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不与母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 D早期胚胎发育到囊胚阶段才可取出向受体移植 答案: C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C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 D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zxxk 答案: B 采集的卵母细胞,都要经人工培养成熟后,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受精,以下原因不正确的是 (
4、) A冲出的卵子还需要培养一段时间由小变大 B动物排出的卵子成熟程度不同 C体外人工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才算成熟 D卵子从输卵管中冲出也要经历类似精子获能的过程 答案: A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中酶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纤维素酶可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 B胰蛋白酶可用于动物细胞培养 C限制酶仅用于提取目的基因 D DNA连接酶只用于 DNA拼接重组 答案: C 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 ) A制备单克隆抗体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重要的应用 B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纯度高、产量大、灵敏度高 C工业化制备单克隆抗体一般通过体外培养获得 D单克隆抗体是由骨髓瘤细胞和效应 T
5、细胞形成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 答案: D 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B过程 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C过程 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D过程 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答案: A 科学家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一种 “生物导弹 ”,可以携带 DNA分子。把它注射入组织中,可以通过细胞的内吞作用的方式进入 细胞内, DNA被释放出来,进入到细胞核内,最终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成为细胞基因组的一部分, DNA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的过程,属于 ( ) A基因突变 B基因
6、重组 C基因互换 D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对下列细胞分裂模式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分别具有甲、乙、丙、丁细胞的生物个体,属于 4个不同的物种 B只有乙细胞才有赤道板 C细胞乙、丙、丁都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D细胞甲的一个染色体组包含的染色体数目是 2条 zxxk 答案: B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 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 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右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H点 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 CO2的吸收量多,光合作用最强 B CO2浓度下降从 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
7、合作用是从 D点开始的 C D点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D D点较 B点 CO2浓度高,是因为 D点温度高,使植物细胞呼吸增强 答案: C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 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 B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 C实验 2 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D实验 2 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内 CO2浓度下降引起的 答案: C 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
8、、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 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B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 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 D细胞癌变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 答案: D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可以检验原生质体的活性 B经细胞核移植培育出的新个体只具有一个亲本的遗传性状 C培养动、植物体细胞都需用 C02培养箱 D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分割动物胚胎细胞均可利用酶解法 答案: D 由于乙型肝炎病毒不能用动物细胞培养,因此无法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制造疫苗。自 1979年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 DNA测序完成后
9、,得知病毒的核心蛋白和表面抗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下图是应用生物工程生产乙肝疫苗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产乙肝疫苗的过程也达到了定向改造细菌的目的 B用于生产疫苗的目的基因仅为编码核心蛋白的碱基序列 C用于生产疫苗的目的基因可编码表面抗原蛋白 D在 过程中需要限制性内切酶和 DNA连接酶 答案: B 治疗性克隆有希望最终解决供体器官的短缺和器官移植出现的排异反应。下图表示治疗性克隆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利用了动物体细胞融合技术 B上述过程实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C胚胎干细胞的不断增殖和分化潜能保证 过程的进行 zxxk D 、 过程不进行 DNA复制和
10、蛋白质合成 答案: C 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 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 B淋巴细胞 B用纤维素酶处理 B淋巴细 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 C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 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答案: B 生物学家反对克隆人,不属于他们的观点的是( ) A现在就做克隆人很有可能孕育出有严重生理缺陷的孩子 B克隆技术尚不成熟,重构胚胎成功率低,胚胎移植着床率低 C流产率高、胎儿畸形率高、出生后死亡率高 D不利于人类的发展和生物的进化 答案: D 下图表示植物生理
11、作用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 B点表示光合作用消耗 的 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 CO2相等 B光照强度为 a时,不同温度情况下 CO2吸收量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不同温度条件下光反应强度不同 C乙图中曲线 CD段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 CO2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逐渐加强; D点之后,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只有光照强度和温度 D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只需注意提供上述环境因素即可 答案: A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期的细胞不进行 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B造血干细胞既有分化潜能又有自我更新能力 C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都下降,酶活性减弱 D原癌基因
12、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 答案: B 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脱去 2个磷酸基团后是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糖元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答案: A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是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常采用的技术手段,下面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 , 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小白鼠吸入 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可能会含有 18O,尿液中也会含有少量的H218O B用含有 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的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
13、处则检测不到 C用 3H标记的亮氨酸注射到小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一段时间后,可在内质网中检测到 3H D卡尔文循环是通过追踪检测 14C标记的有机物,最终探明了有机物中的碳通过呼吸作用转化成 CO2中碳的途径 答案: D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和 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酶能使原来不发生的化学反应发生 B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并经高尔基体加工 C叶绿体内 ATP的运输方向是基质 类囊体薄膜 D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 ATP的速率增加 答案: D 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 PH在 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
14、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的 H+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答案: D 将重量相同的小麦幼苗置于装满含有植物必需全部矿质元素的培养液甲、乙两支试管中,都用较强的光照射。只是把甲试管置于 15 ,乙试管置于 20 的条件下,培养若干天,结果乙试管中小麦幼苗重量比甲试管的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 ) A甲的幼苗光反应产物少,限制了 CO2的固定,形成有机物少 B乙的幼苗光反应产物多,有利于 CO2的固定,形成有机物多 C乙的温度较高,能提高酶的催化效率,促进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多 D甲的温度较低,限制了光反应,合成有机物多 答案: C 老年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2011 福建省 南安 中高 下学 期期 生物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