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惠安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doc
《2010-2011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惠安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惠安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2011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惠安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 选择题 下图 A、 a和 B、 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 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 和 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 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 过程与 过程的育种原理 答案: B 韭菜的体细胞中含有 32条染色体,这 32条染色体有 8种形态,韭菜应该是( ) A二倍体 B六倍体 C四倍体 D八倍体 来源 :学_科 _网 答案: C 人类遗传病中,血友病是由 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某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
2、血友病,从优生角度考虑,该夫妻应选择生育( ) A男孩 B女孩 C女孩、,男孩均可以 D无法判断 答案: B 蚕的黄色茧 (Y)对白色茧 (y)是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 (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 (i)是显性。现用杂合白色茧 (IiYy)蚕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茧对黄色茧的分离比是 ( ) A 3: 1 B 9: 7 C 13: 3 D 15: 1 答案: C 下图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 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GH阶段的细胞名称可以是初级卵母细胞 B LM 点所示过程与子代的多样性有关 C GH段和 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D Q 点表
3、示下一个细胞周期的开始 答案: C 在一对家猫所生的小猫中,出现很多性状差异,这种变异主要来自于 (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母猫妊娠期营养成分影响 答案: B 要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以下属于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手段的是 ( ) A产前诊断 B接种疫菌 C增加营养 D积极锻炼 答案: A 基因型为 BBBbDDdd的某生物,其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 A B C D 答案: B 具有 100个碱基对的一个 DNA分子片段,内含 60个 腺嘌呤,如果连续复制 2次, 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 )个 A 60 B 80 C 120
4、 D 180 答案: C 有关 “低温诱导大蒜( 2n=16)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 ”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 A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 B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 C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 D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常达 100% 答案: C 下图表示一项重要生物技术的关键步骤, X是获得外源基因 并能够表达的细胞。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是能合成胰岛素的细菌细胞 B质粒具有限制酶切点 C目的基因与质粒的重组只需要 DNA连接酶 D该细菌的性状被定向改造 答案: C 在一个细胞周期内, T 或 U 两种碱基被大量利用时,细胞的生理活动是( ) 答案: B
5、下图为某家族甲(基因为 A、 a)、乙(基因为 B、 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6的基因型为 BbXAXa B 7和 8如果生男孩,则表现完全正常 C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为红绿色盲症 D 11和 12婚配其后代发病率高达 2/3 答案: C 右下图示调查到的某家族慢性肾炎遗传图谱,请分析,此病极可能属于(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 X染色体显性遗传 D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 答案: C 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 pH等因素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环
6、境因子不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 B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 C黄曲霉毒素致癌是表现型 D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现型 答案: D 人的体细胞含有 23对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的次级精母细胞内,不可能含有( ) A 44条常染色体 XY性染色体 B 44条常染色体 XX性染色体 C 44条常染色体 YY性染色体 D两组数目和形态相同的染色体 答案: A 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 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 甘氨酸: GGG 赖氨酸: AAA AAG 谷氨酰胺: CAG CAA 谷氨
7、酸: GAA GAG 丝氨酸: AGC 丙氨酸: GCA 天冬氨酸: AAU A 处插入碱基对 G-C B 处碱基对 A-T替换为 G-C C 处缺失碱基对 A-T D 处碱基对 G-C替换为 A-T 答案: B 右图示某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植株中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株不可能产生 aB型配子 B该植株的基因型必为 AaBB C该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 D若该植株是由花粉粒发育而来的,则其应为二倍体 答案: C 已知玉米高秆( D)对矮秆( d)为显性,抗病( R)对易感病( 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 DDRR)和乙( dd
8、rr)杂交得 F1,再用 Fl与玉米丙杂交(图 1),结果如图 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 ) A DdRr B ddRR C ddRr D Ddrr 答案: C 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 F1,淘汰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 F2,从理论上计算, F2中不抗锈病占总数的 ( ) A 1 4 B 1 6 C 1 8 D 1 16 答案: B 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基因型是 Abcd
9、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 基因型是 aaaBBBCcc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关于 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丝分裂一般不发生 DNA复制 B DNA复制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新的基因 C一个 DNA分子通过复制形成另一个新的 DNA分子 D需要解旋酶、限制酶、 DNA聚合酶 答案: B 用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 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噬 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
10、的大肠杆菌 D 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答案: A 关于基因表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翻译时有 RNA分子间的碱基配对 B细胞中 mR NA的种类决定了蛋白质种类 C基因只有一条链可作为转录模板 D除原料不同外,转录与 DNA复制过程相同 答案: D 细菌在 15N 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 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 15N,然后再移入14N 培养基中培养,抽取其子代的 DNA经高速离心分离,下图 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一代 DNA应为 B子二代 DNA应为 C子三代 DNA应为 D亲代的 DNA应为 答案: C 右图表示有关遗传信息传递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2011 学年 福建省 安溪 一中 惠安 中学 上学 期期 联考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