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广东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广东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广东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广东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左传记载,晋国赵鞅率军与郑国交战,临战发表誓词: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 ”这反映出当时晋国 ( ) A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B郡县制度全面推行 C宗法等级秩序变动 D国家政权趋向松散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材料信息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 ”反映当时出现按军功授爵,且出现 “郡、县 ”说明分封制遭到破坏。 B选项出现于秦朝,排除; C选项材料没有涉及; D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郡县的出现说明国家政权日益趋向严密。所以答案:选 A。 考点:
2、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遭到破坏 欧阳修上疏说: “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 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 ( 请 )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 ( )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一直说的是 “雕印 ”,并非活字印刷,可排除 A项;材料中有“传之虏(对敌人的蔑称)中,大于朝廷不便 ”,但是由此并不能反映北宋与契丹的关系紧张,况且这句话也不是这段材
3、料的主旨句。此题的难度体现在 B项的干扰迷惑。但是如果能注意到 B项的表述是 “完成式 ”,就可以排除。材料中的现象引起欧阳修的重视进而上疏强调雕印文集需经 “官司详令 ”,足以看出 “雕印文集已经影响到政府管理。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雕版印刷术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 “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 ”是指 ( )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辩化 D强化了儒家
4、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学与先秦、秦汉儒学的关系。 A 项是理学与先秦、秦汉儒学的共性,不属于创新; B 项是指董仲舒的新儒学,不选; D 项不属于理学的 “创新 ”,不选;理学是在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全新的儒学体系。所以答案:选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理学与先秦、秦汉儒学的关系 “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K 差等(忽视等级差别)。 ”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 ) 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墨家 D墨家、道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5、的是百家争鸣。材料体现了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的区别。仁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墨家的兼爱是没有等级差别的爱,所以答案: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儒家、墨家 1567年,明朝隆庆皇帝朱载 同时开放了 “海禁 ”和 “银禁 ”,诏令 “朝野上下率用银 ”,从此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白银进口。据统计,自 16世纪中叶至 19世纪初,西班牙从美洲横越太平洋,经菲律宾运到中国的白银,占新大陆白银总产量的 3/4。由此可见,当时 (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 始形成 B中国和西班牙垄断了世界贸易 C中国的航运和对外贸易发达 D中国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国家
6、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和历史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由于 “海禁 ”和“银禁 ”的开放, 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与中国开展商品贸易往来,说明 D正确。A 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材料只反映西班牙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不能说明中国和西班牙垄断了世界贸易;材料没有体现航运业情况,故 ABC 都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 “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 ”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 )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
7、鸦片贸易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政府对外贸易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宣扬国威,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结合所学选项中 C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朝的朝贡贸易 汉书 元帝纪载: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中华民族的 “安土重迁 ”思想根源是中国古代 (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巩固统治的需要 C儒家思想的影响 D农耕经济的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 “安土重迁 ”的意思是留恋故土 ,不肯轻易迁移。题干考查 “根源 ”,一般是经济或生产力因素
8、,直接就可以排除 B(政治因素 )、 C(思想方面 ); A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人口的流动,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农耕经济的发展 范蠡提出, “粜(卖出)石二十则伤农,九十则病末。农伤则草木不辟,末病则货不出。故粜高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农末俱利矣。 ”“平粜各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这里所说的 “治国之道 ”是指 ( ) 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 C政府调控物价 D自由放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 “平粜各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反映治国之道 “平粜各物关市不乏 ”是(政府) ,即发
9、挥政府调控物价的作用,使农业、商业健康发展。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政府调控物价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 “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 ”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 ) 三省六部制 宋朝在地方设置通判 明朝的内阁 清朝的军机处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体现了官职、部门官员间的相互牵制情况。三省六部制分割和限制了丞相权利。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 作大,宋太祖创设 “通判 ”一职。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辅
10、佐郡政,可视为知州副职,但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因此 符合材料意思。明代之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没有体现 “权利牵制 ”,清代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因此 不符合题目引文。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古代的监察制度 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 “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 “家天下 ”与 “公天下 ”共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
11、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君主专制的刚性是指君主实行王位世袭制,除此之外,没有其它可选择的方法,是严格限制在君主一家的,没有流动性,体现 “家天下 ”特点,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是指政府所任官僚是不固定的,不是世袭制,即官职没有掌握在一家手中,体现 “公天下 ”特点,所以答案:为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汉书 武帝纪记载: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由此可见当时 ( ) 分封制仍然存在 儒家思想已经影响选官制度 世家子弟失去优先为官特权 选官的对象和内容比较开放 A B C D 答案: A 试题
12、分析:该题的关键信息是 “武帝 ”、 “元光无年 ”、 “初令郡国举孝、廉 ”。根据所学,其分别体现了分封制、察举制,重视举荐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 均能体现。 项不能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郡国并行制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 “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 高考资源网 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 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 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材料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广东 广州市 第六 中学 上期 第一次 质检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