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 “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考古发掘研究表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材料反映出的西周最主要的特点是 A贵族阶层生活腐化奢侈 B西周社会的宗法色彩浓厚 C西周社会阶级等级严格 D西周统治集团内部等级严格 答案: D 试题分析:贵族生活腐化是阶级社会的一般现象,并非材料的主旨,排除 A 项;材料中规定的是棺椁礼制的等级序列,没有直接涉及宗法制,排除 B项;从天子、诸侯到卿大夫、士都属于统治阶级,排除 C;材料反映
2、的是西周统治集团内部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杜鲁门曾说: “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 ”美国总统奥巴马说: “我们在亚太地区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将植根于美日之间历久弥新的同盟关系。 在我们的同盟不断发展并适应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 ,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 ”这说明 A美国愿意与日本结成伙伴关系 B两国为最大贸易伙伴,经济依赖性强 C美日关系体现了平等与互相尊重 D多极化趋势下,美日关系的新变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
3、考查美日关系的变化。杜鲁门的话表明在两极格局下,美国企图独占、控制日本;而奥巴马则希望与日本建立 “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 ”。材料反映了随着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美日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 D项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当今国际局势 学者罗志田在复活往昔的历史想象中说: “历史想象是一种有凭借的再创造,却不是创作;它必须从已获得的历史知识那儿下手,也只能在已知历史事实所提示的范围里驰聘 就像杜甫诗句 窗含西岭千秋雪 所表述的那样,雪岭千秋浩浩茫茫,却依然需要一扇窗户以为其范围,否则便不成图景;反过来说,虽尺寸之窗,而千仞之心
4、,四时之雪尽纳其间,可供挥洒的天地,也不可谓不大。 ”其主要观点是 A历史想象必须以历史事实为依据 B历史事实必须以历史想象为前提 C历史事实必须由历史想象展现 D历史想象和历史事实互为因果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材料, “历史想象是一种有凭借的再创造,却不是创作;它必须从已获得的历史知识那儿下手,也只能在已知历史事实所提示的范围里驰聘。 ”说明历史想象必须以已知的历史事实作为依据。故选 A。 考点:史学理论和常识 史学常识 历史和历史的再现 “正是基辛格博士 1971年 7月访华,宣布尼克松总统将于 1972年访问中国这一行动有力地促进了恢复中国联合国代表权斗争的胜利。 ”其主要原因是
5、A中国的经济实力大大提高 B美国承认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C美国承认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D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71年 10月 25日联合国大会第 26届会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基辛格博士 1971年 7月访华,宣布尼克松总统将于 1972年访问中国 ”表明美国已经承认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从而促进了恢复中国联合国代表权斗争的胜利。 B项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 “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
6、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 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 ”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任务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 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 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所处的社会性质相同,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具有同样的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相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同之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革命前途经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据此本题选 D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
7、 有学者在叙述某段历史时说: “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一个重视枪杆,一个重视笔杆;一个擅长武斗,一个擅长文斗。 ”由此推断 A该段历史时期是抗日战争 B促进国民革命运动发展 C国共关系处于对峙状态 D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答案: B 试题分析: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中国共产党重视组织群众运动,忽视革命领导权和建立武装,造成了大革命的失败。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 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大革命 1924年 1月,李大钊发表声明称: “因为第三国际是一个世界的组织,中国共产主义的团体是第三国际在中国的支部,所以我们只
8、可以一个一个的加入本党(指国民党),不能把一个世界的组织纳入一个国民的组织。中国国民党只能容纳我们这一班的个人,不能容纳我们所曾加入的国际的团体。我们可以加入中国国民党去从事国民革命的运动,但我们不能因为加入中国国民党,便脱离了国际的组织。 ”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中共代表共产国际与国民党合作 B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C中共服从共产国际的领导 D国共合作的方式发生变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24年 1月,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材料指出国共合作的原则是 “我们只可以一个一个的加入本党(指国民党) ”,即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强调 “中国共产主义的团体是第三国际在中国的支部,我
9、们不能因为加入中国国民党,便脱离了国际的组织。 ”中共应保持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独立性,服从共产国际的领导,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大革命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 “社会持续动荡 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 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 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这说明作者主要 A否定法国工业化的作用 B否定法国大规模的革命 C强调解决问题手段变化的重要性 D强调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材料, “直到 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 ”法国工业革命增强了
10、资产阶级的力量,出现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局面。答案:为 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兰西共和之路 1517年,为反对教皇借颁发赎罪 券盘剥百姓,路德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当时社会各阶层都对论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以说论纲点燃了第一次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即宗教改革的火焰。这说明 A神学禁锢了人们的头脑 B罗马教皇是欧洲封建主 C当时社会矛盾相当尖锐 D论纲充分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要求 答案: C 试题分析: 1517年,为反对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马丁 路德发表 “九十五条论纲 ”,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当时社会各阶层都对论纲表现出
11、浓厚的兴趣 ”说明天主教会和教皇对德意志的压榨遭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反对,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相当尖锐。故选 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 ”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A商业平等是政治平等的现实基础 B商业贸易尊重自由和平等的原则 C海外贸易活动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 D商业上自由平 等影响了政治理念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指出: “(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 ”说明古希腊商业的发展促
12、进了自由和平等的理念,是民主政治制度的经济基础。故选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顾炎武指责李贽 “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 ”,黄宗羲谴责李贽 “非名教之所能羁络 ”,王夫之以 “循礼 ”“秉礼 ”为 “君子之道 ”,以 “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 ”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明清时期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 D李贽挑战理学权威 答案: A 试题分析:明清之际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但李贽的 “离经叛道 ”遭到顾炎武和黄宗羲的指责;王夫之主张 “循礼 ”“秉
13、礼 ”,遵循等级秩序,这说明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还处于萌芽阶段。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时期启蒙思想不成熟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稀疏微弱,封建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故选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明清批判思潮 某校研究 性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下列材料,据此该小组得出结论最准确的是 南方 北方 朝代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 8% 9985785 80 2% 唐代 3920415 43 2% 5148529 56 8% 北宋 11224760 62 9% 662429
14、6 37 1% A中国古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中国古代南方经济逐步发展 D中国古代北方经济发展缓慢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图表材料信息的能力。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从西汉至北宋时期,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比例呈现大幅上升趋势,而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比例却呈现大幅下降趋势,反映了这一时期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C项正确; A、 D材料不能体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完成, B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经济重心南移 南方经济的发展 综合题 ( 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图片一为诺曼底登陆) (图片二拍摄
15、于 1945年苏联) ( 1)依据图片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诺曼底登陆为何选择在 1944年?它有何影响?( 6分) ( 2)图片二中的三巨头是哪三人?如何评价这次国际会议?( 9分) 答案: ( 1)原因: 德黑兰会议决定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苏联红军在东线的胜利对美英盟军开辟第二战场起了催化作用。( 4分) 影响: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灭亡。( 2分)(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 2)图片二中的三巨头分别是苏共总书记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每点, 3分) 评价: 雅尔塔会议对于缓和盟国之间的 矛盾、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日的作
16、战行动、加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以及战后惩处战争罪犯、消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影响等起了重要作用。 对战后一些重大国际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作出了一定的安排。对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二战后的雅尔塔体制。 美苏等大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会议期间背着中国政府作出的有损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决定,违背了世界各国平等合作,尊重主权完整的原则,是大国沙文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每点 2分, 6分)(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 1)图片一的诺曼底登陆开辟 了欧洲第二战场。 1943年盟国召开的德黑兰会议决定于 1944年开辟欧洲对 宰髡降牡诙 匠。凰樟 炀 诙 呓诮谑 烙 庇诳
17、俚诙 匠 蓝崾 怠 耘德 椎锹窖 裨 944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处于苏军和美英盟军的夹击之中,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灭亡。 ( 2)图片二是 1945年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上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合影。雅尔塔会议决定彻底打败德国,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考生可以结合雅尔塔会议对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局以及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对会议作出评价。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 15分)近代社会的畏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
18、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五、必须保证共产党员在政权中占领导地位,因此,必须使占三分之一的共产党员在质量上具有优越的条件。只要有了这个条件,就可以保证党的领导权,不必有更多的人数。 十一、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选举政策,应 是凡满十八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男女、信仰、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产生,应经过人民选举。 毛泽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 1940年 3月) 材料二: 1各方代表由各方自己推选,人数应按各方所代表的实际力量比例规定。 2国事会议应于最近期间召开。 3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湖北省 襄阳 市高三一模文综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