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西省南昌一中、南昌十中高三上学期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西省南昌一中、南昌十中高三上学期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西省南昌一中、南昌十中高三上学期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西省南昌一中、南昌十中高三上学期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假如某行业 2011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 2件商品,每小时创造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240元。如果某生产者 2012年的劳动生产率是 2011年该行业劳动生产率的 2 倍,该生产者 1 小时创造出来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400 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行业 2012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A 10 B 15 C 20 D 25 答案: C 试题分析: 2011年该行业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为 2402=120元;某生产者 2012年的劳动生产率为每小时生产 4件商品,则 2012年,该商品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为
2、4004=100元,该行业 2012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120-100) 100=20%。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某居民以 8.20的汇率卖出 1000欧元,欲将换得的人民币存入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是 3.25%,他看到银行有自动转存业务(即存款到期不取会自动把利息并入本金再转存一年),就选择了定存一年自动转存一年的方式,那么存款到期他应得到的利息约为 A 541.66 元 B 533 元 C 266.5 元 D 275.16 元 答案: A 试题分析:以 8.2的汇率卖出 1000欧元可得人民币 8200元。 8200元以 3.25%
3、的利率存入 1年,可得利息为 266.5元;此时自动转存本金为8200+266.5=8466.5元,以 3.25%的利率再存入 1年,可得利息为 275.16元。两年共得利息为 266.5+275.16=541.66元。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利息及其计算。 下图是 a、 b两种理财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的收益率走势图。就这两种产品的比较,分析正确的是 A a产品投资风险小,适合低收入者投资 B a产品投资收益率波动大,不适合投资 C b产品投资收益率上升幅度小,不适合投资 D b产品投资风险小,适合稳健型投资者投资 答案: D 试题分析:一般来讲,投资的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收益越高,风险越大。
4、 a产品收益率波动较大,说明其投资风险大, A说法错误; b产品投资收益率波动幅度小,说明投资风险小,适合稳健型投资者投资, D说法正确;无论哪种投资方式,都有适合的人群选择,故 BC“不适合投资 ”的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投资方式的选择。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到 2020 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的原则,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体现了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前提 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要实现居民
5、收入倍增的目标,从根本上讲选,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 正确;需要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调整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正确;实现居民收入倍增,体现的是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说法错误;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说法错误。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我国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属于再分配措施的有 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这
6、是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重要举措, 与题意不符; 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大居民的收入差距,与题意不符; 是再分配注重公平的重要举措。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2013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列举措体现积极财政政策的是 中央银行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国家运用财政补贴方式实施 “节能产品惠民工程 ” 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范围至 11个省市 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 5 扩大至 l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属于货币政策, 与题意不符;国家
7、运用财政补贴方式惠民、营改增,这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进行经济调控的措施, 正确; 人民币对美元的交易浮动幅度扩大,与汇率有关,与题意不符。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把财政平衡,没有赤字,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一条指标。但改革开放以后,财政赤字却成了我国经济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这是因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A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C抑制通货膨胀,扩大消费需求 D扩大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答案: D 试题分析: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居民的有效需求,
8、增加社会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A 说法错误;财政赤字会加剧通货膨胀, C说法错误; B说法错误 。 考点:本题考查财政赤字。 在明亮的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青苔的生命照常在萌动。青苔的花特别小,但一点也不自惭形秽,一点也不自暴自弃,而是象牡丹一样自豪地绽放。这段优美的话语 A开启人的智慧,揭示世界本质,发人深思 B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精神世界,使人奋进 C如理性的明灯,指明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D似春雨般润物,催生人们对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 答案: B 试题分析:这段优美的文字赞美了青苔自强不息、顽强奋争的精神,激励人们向青苔学习,不能自暴自弃,要充满信心,勇于战胜挫折。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
9、神世界,陶冶人的情操,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使人奋进。 B 说法正确;ACD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塑造人生。 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礼仪、语法及逻辑是在人们日常交往及社会实践中产生发展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正确;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说明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头的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正确; 与
10、题意不符。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社会。 舒婷在人心的法则中写道: “为一个诺言而信守终身?为一次奉献而忍受寂寞?是的,生命不应当随意挥霍,但人心,有各自的法则 ”。这段诗所包含的哲理是 A价值实现取决于人们的选择 B人的价值是永恒的 C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D价值选择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答案: C 试题分析:万事万物都有大致的正确判断方向,但是人心有各自的法则,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这说明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C正确; AB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有人认为: “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一个国家繁荣或贫穷,而政治体制改革又决
11、定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 ”该观点 A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夸大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C肯定了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 D强调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 答案: B 试题分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是上层建筑的改革,决定经济体制改革,说法错误,夸大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B正确; AC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梁启超认为,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梁启超的观点 承认了
12、伟大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否认了人民群 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正确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否认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梁启超认为历史是由英雄人物创造的,承认了伟大人物对社会历史的影响。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梁启超的观点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说法正确; 说法错误。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不少企业出现 “招工难 ”现象。要解决 “招工难 ”问题,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提高员工的工资和福利 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设厂 消除农民工流动的体制性障碍 提高对员工的技能要求 A B C
13、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要解决 “招工难 ”问题,对于企业而言,可以通过增加劳动者工资,提高劳动者待遇的方式吸引劳动者;还可以选择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工设厂。 说法正确; 是从国家或政府的角度提出的措施,与题意不符;降低对员工的机能要求有利于解决招工难问题, 说法错误。该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解决劳动者就业的措施。 我国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确立了 “劳动者自主 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的就业方针。政府积极促进就业的原因是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依据 增加就业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就业有利于完善劳动力市场,畅通就业信息 促进就业有利于劳动者
14、全面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说法错误;政府完善劳动力市场,畅通就业信息,有利于促进劳动者就业, 颠倒了二者关系,错误;我国政府积极促进就业,是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有利于劳动者全面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正确,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就业是民生之本。 当前我国农业补贴初步形成了支持价格、直接补贴和一般服务支持相结合的农业补贴模式。支持价格是指一国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对粮食等农产品所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我国某农 产品的需求曲线 (D)和供给曲线
15、(S)如右图所示。该产品的支持价格和供给数量分别为 A.P0,Q0 B.P1,Q2 C.P1,Q4 D.P2,Q1 答案: C 试题分析:当粮食价格为 P0时,粮食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需求点为 Q0;当粮食价格为 P1时,此时,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降,有损农民的利益,此时,国家推出粮食最低收购价,可以保障农民的利益少收损失,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证国家粮食供给。当粮食价格为 P1时,此时,供给数量对应 Q4。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供求影响价格。 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会引起另一种现象的产生,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关系的有 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减少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下
16、跌,出国留学费用必然会降低 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众出行的成本 合肥至北京的高铁开通,合肥飞北京航班的客流量可能下降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水作为生活必需品时,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较小,水价格提高,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也不会大幅减少, 说法错误;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下跌,意味着美元贬值,人民币升 值,我国居民赴美留学费用会降低, “出国留学 ”过于笼统, “必然 ”过于绝对,说法错误;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公众的出行成本, 正确;高铁与飞机是互为替代品的商品,高铁开通,对高铁的需求量增加,对飞机的需求量减少, 正确。该题选 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西省 南昌 一中 中高 学期 联考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