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3月统一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3月统一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3月统一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 3月统一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某博物馆有一文字残缺的史籍,其中有一段内容是: “曰丞相, 曰宰相,设计相,至 则丞相废。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秦 B唐 C宋 D明 答案: C 试题分析:秦汉时期实行丞相制度。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代为了加强皇权,进一步分割相权,设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三司的长官就是计相。明朝时期废除丞相制度。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在中外历史上,大国、强国先后崛起。如战国末期的秦国, 18 世纪的英国,19
2、世纪以来的美国, 19世纪末的日本和 1978年以来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它们崛起的相同因素是 A制度创新 B武力掠夺 C和平崛起 D民主强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战国末期的秦国加强君主权力,而非民主强国,排除 D;英日美等国在近代史上进行过殖民掠夺,但是中国坚持和平崛起之路,排除 BC;联系商鞅在秦国变法,英国、美国 确立代议制,日本开展明治维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故选 A。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改革开放。 历史研究强调 “论从史出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 实 结 论 A 在半坡
3、遗址出土的一个陶罐里,保留有白菜种子我国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 B 伏尔泰倡导的开明君主制 为 1787年宪法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C 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发达,约50%的工业产品销往国外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D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开始启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为 1787年宪法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的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排除 B; 英国虽然率先开展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但是材料不充分,没有列出与其他主要国家的比较,排除 C;经济全球化可以追溯到新航路开辟后,排除 D;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耕作方式
4、的变化;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某 校校本课程 “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 ”拟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单元,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单元,民主共和,三民立宪;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柳暗花明,以俄为师。其中,第四单元的主题应是 A五四精神,旗帜高扬 B欲变社会,先变思想 C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D武装割据,开创新路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指的是洋务运动; “救亡图存,君主立宪 ”指的是维新运动;维新
5、运动之后的探索应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主要主张是 “民主共和,三民立宪 ”; “欲变社会,先变思想 ”指的是新文化运动; “柳暗花明,以俄为师 ”指的是学习马克思主义 ,,推动五四运动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 ACD都发生在第五单元,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 。 下图是 19571961 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对该阶段理解正确的是 “左 ”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对 “左 ”倾错误的纠正还没有进行 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严重失误 自然灾害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A B C D 答案: C
6、 试题分析: 1958年由于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左倾错误,党错误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以及苏联背信弃义,导致19591961 年三年经济困难,针对这种情况, 60年代初期党开始调整国民经济,纠正部分错误,排除 ,故选 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德国是最早探索福利政策的国家。 19世纪 80年代,德国相继颁布了法定疾病保险法定事故保险和伤残养老保险等一系列法令,建立起当时堪称世界典范的福利制度。德国取得这一成就的决定性因素是 A国家统一的需要 B健全民主法制的需要 C君
7、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D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要求 答案: D 试题分析: 1871年,德国已经完成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并且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而题干中的时间是 “19世纪 80年代 ”, AC 排除;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民主制度不健全, B错误;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福利制度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故选D。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有学者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 “裙子经济 ”,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即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以 19世纪中期的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
8、中世纪拖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A手工工场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B民主政治进步, 女权意识增强 C工业时代到来,妇女角色改变 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答案: C 试题分析:抓住材料时期 “19世纪中期 ”。 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为适应机器工业生产的需要 ,英国女性裤装和短裙流行起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手工工场已经被机器工厂取代,排除 A;题干论及的是裙子与经济的关系,排除B;早在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已经对外殖民扩张,排除 D;故选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下图是 19451949 年中欧形势图,
9、对其理解准确的是 A巴黎和会召开,民 族国家独立 B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对抗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地图中找出关键信息:时间 19451949 年,德国在该时期被分区占领。 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时间不符,排除 A; 1955年华约成立,美苏两级对峙格局正式形成,排除 C;二战后德国再次统一是在 1990年,排除 D;二战后形成美苏冷战格局,美苏对抗导致德国的分裂,故选 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 中国的近代化一书写到: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
10、造成促进 心理统一 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这里描述的是 A国民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热情 B土地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积极性 C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化中心发生转移 D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 答案: D 试题分析: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 ”可知是指抗日战争时期,大批人口被迫迁往西南等大后方。国民革命时期是由南向北主动进行北伐,土地革命是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而非各阶层人民积极性,排除AB; C虽有道理,但是材料中 “心理统一 ”和 “认同感 ”是指加强了中国各个阶层的团结,共同致力于抗日战争,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因
11、此不是材料的核心思想,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把西方的政治制度引入中国的同时,都不尽照抄照搬,而是有所损益变通。其中孙中山 领导建立的民主政体,对美国政体最为显著的变通是 A责任内阁的权力重心 B三权分立的权力分配 C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 D主权在民的民权原则 答案: A 试题分析: BCD项在美国政体中都有体现,因此与题意不符;美国政体是实行总统制共和制,而孙中山领导建立的民主政体,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而非总统制,内阁制约总统,以防止当时的袁世凯专制独裁,故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
12、时约法。 南宋士大夫袁采在其家训袁氏世训中强调: “人有田园山地,界 至不可不分明。 ”这从根本上反映出宋代 A政府重视对土地兼并的抑制 B封建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C土地商品化的趋势非常严重 D租佃关系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 B 试题分析: “人有田园山地,界至不可不分明。 ”反映了袁采的土地私有观念。A不对,宋代政府采取不抑土地兼并的措施,而且士大夫袁采也不一定能代表政府的态度; C与材料意思相反; D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土地制度 土地兼并。 综合题 ( 10分)【历史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以下是选自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的一段文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3、 组成国民议会之法国代表们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自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第十一条 :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 ” 第十七条: “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 1)据材料概括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关于人权和公民权的主
14、张,( 4分)这些主张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2分) (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仿照示例续写内容。( 4分) 【示例】颁布独立宣言的主要目的是为北美独立确立合法的理论依据,因此侧重于谴责英王侵害北美人民天赋权利的罪行。 【仿写】颁布人权宣言 答案: ( 1)主张:天赋人权;国家的最高权力来自于人民(人民主权);全体公民享有参与制定法律的权利,法津面前人人平等;自由 、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剥夺的人权。( 4分) 进步意义:否定了封建等级和君主专制制度,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鼓舞人民群众革命热情,推动大革命深入发展等。( 2分,答出 1点即可) ( 2)仿写:颁布人权宣言目的在于确立
15、资本主义新制度,在将矛头指向封建旧秩序的同时,更重视对 “自由 ”、 “平等 ”、 “法治 ”这些基本民主原则的阐述。( 4分)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 说明主张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 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说明主张主权在民;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自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说明主张法律至上,法津面前人人平等;全体公民享有参与制定法律的权利;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山东省 青岛市 统一 质检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