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甘肃嘉峪关市一中高三适应性考试01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甘肃嘉峪关市一中高三适应性考试01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甘肃嘉峪关市一中高三适应性考试01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甘肃嘉峪关市一中高三适应性考试 01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以下史料能够佐 驼庖还鄣愕挠 ( ) 吕代春秋: “凡农之道,厚 (候 )之为宝。 ” 农书: “用粪犹用药也。 ” 商君书: “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而必农。 ” 齐民要术: “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吕代春秋中内容表明的是农业生产要守农时,农书的内容是用肥的观点,齐民要术反映的是农业种植的时间问题,这三项都体现了农业生产上的精耕细作的特点,商君书的话内容反映的是重农抑商政策,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
2、: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精耕细作 罗荣渠先生把现代化进程的起源分为两种,一种是内源性的,一种是外源性的,以下属于内源性起源的是( ) A中国的辛亥革命 B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C英国的工业革命 D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某些历史事件的出现主要是由内因引起的, A项辛亥革命是由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而出现的革命事件,所以它不属于内源性的,B项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更不是内源性的事件,它是欧风美雨的产物, D项内容是由于英国的侵略而引起的革命运动,也不是内源性的事件,所以答案:选择 C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特点;新航
3、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兴起; “亚 洲觉醒 ”的先驱 甘地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有人认为:现实主义按照 “本来如此 ”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按照 “应当这样子 ”表现生活。由此可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共同之处是( ) A反映社会现实问题 B将社会生活理想化 C否定现行社会制度 D情节怪诞离奇虚构 答案: A 试题分析:将社会生活理想化的是浪漫主义的特点,所以排除 B项。 C项说法错误,与史实不符合。 D 项是现代派艺术的特点,不符合浪漫主义艺术的特点,故答
4、案:选择 A项。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浪漫主义文学 社会流动主要指个 人跨越阶层边界的过程,即从一个社会阶层转移到另一个社会阶层的过程,或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社会地位向另一个社会地位的移动。下列现象中均有利于社会流动的是( ) 从世卿世禄到军功受爵 从工商食官到重农抑商 从察举制到科举制 从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工商食官到重农抑商表明封建政府把劳动者固定在土地上,人口的流动性非常小,所以它不属于有利于社会流动的,所以答案:选择 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至元的政治制度 选官制度的变化;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
5、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重农抑商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写道: “在中世纪时期,人们的视野,无论在观察客观世界,或在认识自己时,都被一层纱幕遮住了。意大利人最早把这层障眼的纱幕撕去了,因而认识了客观世界,并且认识了自己。 ”其中的两个“认识 ”分别可能是( ) 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 “人文精神 ”的复苏 B牛顿经典力学建立、资产阶级宗教观的建立 C近代科学的产生、构建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 D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理性主义 ”的光辉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意大利人最早把这层障眼的纱幕撕去了 ”表明是首先出现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依据这个点即可以
6、把正确的答案:选择出来。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经典力学的意义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引起了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为挽救民族危机,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努力和探索。下列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孙中山成立 “兴中会 ”,提出 “振兴中华 ”口号 B清政府谕令各省 “多设织局,广为制造 ” C台湾人民 “鸣锣罢市 ”,发布檄文 “绝不拱手让台 ” D康有为发动 “公车上书 ”,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孙中山成立的 “兴中会 ”是在 1894年,而马关条约签定于 1895年,所以它不是甲午战争后中国为挽救民族危机而
7、进行的努力和探索,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清末新政 甲午战争后中国人的反抗 “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 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 ”。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的这一观点重在( ) A肯定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合理性 B强调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重要意义 C分析重商主义思想对中世纪规则的突破 D强调工业革命对自由主义的促进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的前半部分注重的是工业革命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影响,而题干最终要求回答不是这个点,所以排除 B项。 A与 C项都是无关项,故答
8、案:选择 D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列强采取了所谓的 “保全政策 ”,但 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 “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 ”。此条约名称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中国近代成为列强半殖民地的社会现象,能够表明中国成列强半殖民地的条约是辛丑条约,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辛丑条约 通典记载:汉武帝时 “以(御史)中丞督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督司直,
9、司直督刺史 ”。到了东汉初年,朝廷举行朝会时,司隶校尉可以与尚书令和御史中丞专席独坐。司隶校尉地位的变化说明( ) A中央监察机构更加精简高效 B专制皇权受到了更多的制约 C三公的权力被进一步削弱 D中央放松了对地方政治的监察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司隶校尉的地位不断上升的现象,材料中的 “司隶校尉可以与尚书令和御史中丞专席独坐 ”表明司录校尉与三公相抗衡,故答案:选择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至元的政治制度 专制皇权不断发展 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一书中说 “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强调的是宗教信仰中 个体的自由 ”,这里的 “个体的自由 ”的本质涵义是( ) A个人的自由原是
10、天所赐予的 B个人可以自由选择宗教信仰 C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 D个人有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内容不符合路德宗教改革的观点,它是近代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要求的反映。 B项内容对路德的宗教改革内容理解有误,路德宗教改革是否定教会的权力,个人灵魂得救的权力由教士手中转到教徒手中,所以答案:选择 D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宋代的军政要务和人事任免,君主常以 “内降 ”、 “内批 ”、 “中旨 ”、 “御笔 ”等形式直接处理, “除授不归中书 ”。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 A中枢体系中的相权被大大削弱 B政治生活具有重文轻武的倾向 C中
11、央决策层已经初具内阁制雏形 D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是无关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这个特点。 C项中的内阁出现在明朝,所以排除 C项。 D项也是无关项,所以答案:选择 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至元的政治制度 宋代的中 枢机构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 )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人的价值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内容主要老子的观点, C项是儒学的主要核心思想, D项内容庄子百家体现的都不明显,所以答案:选择 B项,这是当时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
12、。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的共同点 综合题 ( 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集体安全是一种保障所有国家生存与国际和平的制度。在这种机制下,每个参与国都认为破坏和平是对所有参与国共同的挑战,即参与国认为其他国家的安全是所有国家的安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1)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 ( 2)领海以外 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 ( 4) 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至符合维持国内安全所需的最低限度。( 5)对所有殖民地的要求做出自由的、坦率的和绝对公正的调整 ( 14)为了大小国都能够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13、。 (美国)威尔逊世界和平纲领的 “十 四点原则 ”1918年 不符合有关国家人民的愿望,不得改变他们的领土状况;所有国家的人民,愿意在何种形式的政府之下生活,都有权自由选择; 在公海上不受阻碍地自由地航行; 任何国家如侵略威胁他人,则须解除其军备。一大西洋宪章1941年 8月 材料二 既然大地上各个民族之间普遍已占上风的共同性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 以致在地球上的一个地方侵犯权利就会在所有的地方都被感觉到;所以,世界公民权利的观 念就不是什么幻想的或夸诞的权利表现方式,而是为公开的一般人类权利、并且也是为永久 和平而对国家权利与国际权利的 不成文法典所作的一项必要的补充。唯有在这种条件之
14、下,我们才可以自诩为在不断地趋近于永久和平。 康德论永久和平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大西洋宪章比威尔逊的 “十四点原则 ”在构筑集体安全方面更为务实。( 9分) (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集体安全的展望有何看法。( 6分) 答案:( 1)威尔逊企图通过建立国际联盟,在政治上干预与控制战后世界局势, 参与瓜分世界的殖民地。因此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 4分) 大西洋宪章中对 “所有国家 ”的 强调,摒弃了意识形态的隔阂,有利于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抗击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 4 分)大西洋宪章公布之后签订的联合国家
15、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1分) ( 2)集体安全需要大国负责任的参与,需要建立彼此的互信;人类共同利益应高于国家、民族利益,要有世界眼光。( 6分) 试题分析:( 1)第一问,本题解决的突破口是对于大西洋宪章与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 ”这两个历史文献内容的实质意义的正确理解,正确的理解这两者的实质性内容后,才能对本题做出正确的回答。 (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 谈你对当今集体安全的展望有何看法。威尔逊的 “十四点原则 ”是美国在一战后企图按照它自己的意图来建立战后的秩序,所以它不可以体现出符合其他国家利益的务实性,而大西洋宪章却是相反的,从其内容中可以得出它依据的是各国
16、人民的自绝原则,所以它更有务实性。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凡尔赛体系的构建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法国 1791年宪法将人权宣言置于篇首,在正文中规定: “主权属于国民 ”; “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 ”; “行政权委托给国王 ”; “司法权委托给由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 ”。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甘肃 嘉峪关市 中高 适应性 考试 01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