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广东省百所高中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广东省百所高中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广东省百所高中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广东省百所高中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商君书 垦令: “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原价、本钱之意),然则商贾少 商贾少,则上不费粟。 ”这一法令出台的直接动机是 A稳定物价 B严禁流通 C抑制商贾 D提倡节俭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材料中 “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 ”说明政府对商业活动是限制很严的,目的是 “商贾少 ”,所以 C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抑商政策 有学者指出: “在二战后的格局下,虽然西方仍时时存在颠覆苏联之心,但巴黎和会时的那种明目张胆的武装
2、干涉却没有再现。 ”这说明战后新格局 A主要体现苏联等国家的意志 B便利于东西间的和平共处 C有效维护了东方国家的利益 D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题中的 “西方 ”、 “颠覆苏联之心 ”表明了当时两大阵营对峙的大环境, “明目张胆的武装干涉却没有再现 ”就是这种对峙的积极影响,故选择 D项。其它几项说法均错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两极对峙的影响 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 “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
3、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 ”这一时期,人们的 “希望 ”“羡慕 ”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 A资本主义已过时 B渴望扩大政府职能 C要求革命改变现状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的史实记忆与史料解读能力。题中的 “希望 ”和 “羡慕 ”的那些国家与美国的不同在于 “代 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 ”,意思就是政府权力要大一些,故选择 B项。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据革命后之俄罗斯政变一文载: “兵士工人代表会者出焉,渐与临时政府相轧轹,几有不可驾驭之势 ”, “据昨日报端之所传,则俄都之暴动复起
4、主动者即为极端派首领之雷林。 ”下列描述与 “政变 ”之后情形相符的是 A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C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 D诞生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阅读和提炼能力。题中的 “兵士工人代表 与临时政府相轧轹 ”可以看出肯定是四月提纲之后, A项错误; “暴动复起 ”说明武力的行动已经发生了, B项错误;根据十月革命的史实, D项正确。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华盛顿曾说: “即使对宪法表示最热烈拥护和支持的人们也并不认为它是完美无缺的。 假如这些缺点将产生恶果,也应在今后加以补救。
5、 ”事实上,其“补救 ”形式主要是 A议会改革 B宪法修正案 C两党竞选 D扩大过会的权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最基本的历史常识。题中主要涉及美国宪法发展完善的过程与方式。根据美国代议制的特点, A、 D两项错误; C项不是 “补救 ”的主要形式,故本题选 B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宪法的完善 城邦国家通过武力征服邻国而向帝国转化在古代世界史上是一个通则。但为什么雅典没有完成统一希腊民族的大业,转化为一个希腊大帝国,而罗马却完成了帝国大业?下列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罗马人更具务实性 B雅典城邦相对弱小 C罗马文明优于雅典 D二者所处时代不同 答案:
6、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的史实记忆与材料阅读能力。题中将罗马与雅典进行了比较,要求找出罗马形成帝国的原因, B、 C两项属于史实错误; D项的原因是不合理的;故 A项正确。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帝国建立 从 1980年起,国家逐步在国企中进行利改税的试点工作。 1983年,全国实行利改税的国营企业共实现利润 633亿元,比 1982年增长了 11 1%。在增长的利润中,企业共留利 121亿元,比 1982年增长 28 2%。利改税初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 A所有制改革的尝试 B分配关系的调整 C企业经营 权的独立 D农村改革的支撑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
7、经济学相关概念的准确把握。题中涉及的关键是 “利改税 ”,即将国有企业财政缴款中的上交利润改为缴纳所得税,是国家参与国有企业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种改革。这样可以调动生产积极性,多劳多得,故 B项正确。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国企改革 1959年,台湾当局 “外交部 ”这些提法的改变反应出其 A坚持 “一个中国 ”的理念 B放弃了敌视大陆的立场 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D对 “一国两制 ”原则的响应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本史实的记忆能力。题中的核心信息是 “1959年的台湾 ”,据此可以排除 B、 D两项;材料中体现了当局与大
8、陆的对立状态,故 C项说法错误;材料中有一处信息为 “对外 ”,说明该外交部还是有一个完整的中国的概念的,故 A项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两岸关系发展 毛泽东说: “这个( 1954 年)宪法草案的特点,有两条,一条是总结了经验,一条是结合了原则性灵活性。 ”“宪法草案 ”所坚持的原则有 A民主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B民主集中原则和自 由主义原则 C民生主义原则和法律至上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和人民主权原则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记忆能力。题中设计的核心知识点为“1954年宪法 ”,根据史实,该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是社会主义
9、原则与人民民主原则,故 A项符合史实。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954年宪法 观察各国禁止进口的中国农产品和植物种类举例表( 1934年 5月)。(据张一凡 1934年之我国农产市场编制)这一现象侧面反映出 A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受欢迎度下降 B爱用国货运动打击下各国的态度 C经济危机之下我国农业生存状况 D西方向我国倾销商品以应对危机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史实的记忆与史料信息的提炼能力。题中最重要的信息点是 “1934年 ”和 “禁止进口 ”两处,结合时间背景可以发现,各国不管禁止进口中国农产品的种类是什么,目的都是一样的,即减少本国商品的相对
10、过剩,原因是经济危机的影响,故 C项正确。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经济危机的影响 从明代中叶到清代鸦片战争前夕的大约三个半世纪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一股 “崇实 ”、 “务实 ”的社会思潮,过去学术界有的人把它称之为 “早起启蒙思想 ”,有的人把它称之为 “经世致用思潮 ”,近几年则通称之为 “明清实学思潮 ”。下列属于这一 “思潮 ”代表人物的是 A朱熹 B沈括 C顾炎武 D曹雪芹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记忆能力。材料中明确了 “明清时期 ”、“早期启蒙 ”和 “经世致用 ”的学术思想等限定词,当属明清时的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广东省 中高 联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