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孟子对梁惠王说:使百姓有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亦。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亦。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亦 ”。孟子的上述言论没有反映出 A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B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C客观反映了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 D站在平民立场,提出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教材中 “孟子认为 不以仁政,无以治天下 ”可知,孟子的 “仁政 ”思想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此 D明显不正确。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可知, ABC都是正确的。 考
2、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孟子。 西方学者麦马虹在总结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的幸福观时指出: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幸福等同于 _;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的空白处是 A智慧和德行 B民主与科学 C金钱与权力 D法律与宗教信仰 答案: A 试题分析: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智者运动兴起,智者运动推崇智慧。之后苏格拉底提出 “美德即知识 ”,强调道德。故选 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古希腊人文精神 智者学派。 古希腊哲学家朗基努斯在著作里论崇高里说: “天生之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 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
3、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 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 ”这段材料 A提倡自由平等,反对宗教神学 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C提倡个人奋斗,主张建立私有制 D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答案: B 试题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题干中没有出现关于 “反对神学世界观 ”和 “发展私有 ”的内容,因此 CD两项与材料无关。 A项中追求自由平等也是体现不出来。 “万物的观光者 ”突出了人的地位,提高了人的价值,因此 B项更符合题意。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古希腊人文精神 人文主义的含义。 图为达芬奇在绘画、人体研究、人体解剖、机械、妇女生理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从本质上
4、说明达芬奇 A实现了当时那个时代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 B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范围广阔而又登峰造极的成就 C把高度的科学观察、分析和巧妙的艺术构思结合在一起 D在艺术与科学领域都是新时代的巨人 答案: A 试题分析:达芬奇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 C项说的是他的艺术方面的成就,其他方面没有涉及到; B项说的是他的科学研究方面的成就,其他方面没有涉及到; D项说法正确,但是并非达芬奇取得成就的本质上的原因。文艺复习时期强调人的解放,达芬奇的成就体现了文艺复兴时代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故选 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达芬奇。 赫 乔 威尔斯认为: “他们反对教皇
5、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 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 ”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答案: D 试题分析:宗教改革是一场西欧资产阶级利用宗教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本则材料中 “因为他(教皇)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 ”说明了宗教改革的反封建斗争性质,故选 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
6、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据此可以得出 A康德强调人的自由是有限的 B启蒙思想是以道德为核心的 C理性主义是康德的核心思想 D德意志启蒙运动强调道德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题干中的 “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可知,康德强调人的自由要受到道德的制约 ,即说明人的自由在道德的范围内 ,由此可知 A为答案:。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核心,所以 B错误; C D两项无法 从材料中得以体现。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康德。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所著哲学书简里评论某国的政治说: “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
7、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 ”根据伏尔泰的评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伏尔泰评论的这个国家应是 18世纪的美国 B伏尔泰的主张是保守落后的 C伏尔泰认为贵族政治与平民政治是可以兼容的 D伏尔泰主张实行君主专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判断历史结论的能力。从 “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 ”“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 ”“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 ”等信息可以看出, C 项结论符合题意。 A项不存在君主,D 项中君主有很大权力, B不符合题意,故选 C。
8、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伏尔泰。 英国哲学家怀海特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中写道: “伽利略说地球是动的,太阳是固定的;宗教法庭说地球是固定的,太阳才是动的。而牛顿派的天文学家则采取了一种绝对空间的理论,认为地球与太阳都是动的。 ”作者意 在说 A宗教法庭曾经热衷于科学研究 B科学家与宗教法庭的观点难以调和 C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难以判断 D近代科学理论在争鸣中不断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伽利略通过实际观测得到的太阳中心说的观点有利于冲破宗教法庭关于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而牛顿的绝对空间的理论,认为地球与太阳都是动的,又发展了伽利略的观点;这充分说明
9、近代科学理论在争鸣中不断发展。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D。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经典力学产生的过程。 激光是 20世纪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项重大成就,被称为 “最快的刀 ”“最准的尺 ”“最亮的光 ”等。这一发明主要与谁的科学理论有关 A伽利略 B牛顿 C法拉第 D爱因斯坦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技术理论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成为激光发明的理论基础。这是其对物理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故选 D。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爱因斯坦。 著名英国历史学家里查德 奥维瑞列举了人类历史上 50个最重要的日期。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
10、源位列其中,里查德 奥维瑞对此选择的说 明是 A达尔文的论著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达尔文的著作深化了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开创了分子生物学 C达尔文改变了人对自身与环境的看法,在科学领域破除了对上帝的信仰 D达尔文的理论进一步证明了 “上帝造人说 ”的合理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进化论的意义不仅在生物学领域的突破。更大的意义在于思想上打破了上帝造人说。对欧洲当时的思想解放起了推动作用,故选 C。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进化论 进化论的意义。 每年 8月 27日至 31日,英国多塞特郡都会举办一个大型的蒸汽机节,通过展示许多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古董机器设备的活动反映 A反映人类无与伦比的创造力
11、 B人们希望回到蒸汽时代 C庆祝活动将促进蒸汽机普及 D蒸汽无法作为工业动力 答案: A 试题分析:现在是信息时代。故 C项错误;纪念蒸汽机应用是出于对历史的缅怀而非希望历史倒退,故 B项错误;瓦特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故 D项错误;真正实用的改良蒸汽机是英国人瓦特发明的,故答案:为 A。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蒸汽机的发明。 美国新闻周刊撰文 指出:马里兰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收集的数据显示,我们眼下处于 50年代以全球暴力的最低点。但我们被告知我们生活在一个黑暗危险的时代:恐怖主义、流氓国家、核扩散、金融恐慌等。部分问题出在这里:暴力逐渐减少,信息却不断激增
12、。本段材料体现作者最主要的意图是 A “冷战 ”结束后 .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B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 D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得威胁被夸大 答案: 试题分析:任何事物的产生都具有两面性,材料中关于当今世界的形势的估计有被夸大的意思;材料中没有涉及到世界发展趋势问题,可以排除 A、 B项。材料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不是 C,故选 D。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 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 “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
13、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 ”。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A国家政策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适应社会阶层需求 D 科考功名的需要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干 “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 ” ,说明元朝科举制的取消,导致文人转而在元曲这种 “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 ” ,促进了元曲的兴盛,故选 A 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元曲兴盛的原因。 下图说明 唐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又名释迦降生图 A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 B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 C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 D外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 “释迦 ”是外来文明中的元
14、素,上图作品体现出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特征。所以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艺术成就 绘画。 图为 2012 年中国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会标,其设计理念和构思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下列思想观点中能充分体现这一构思的是 A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 B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 C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 D “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明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是道家的观点,然后将题干设问转换成 “下列哪一选项
15、体现了道家的思想 ”。 A 项是明清时期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排除; B 项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观点,符合题意; C 项反映的是朱熹的认知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排除; D 项是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体现,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道家思想。 汉书 董仲舒传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 “以教化为大务 ”; “正法度之宜 ”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A强 调 “春秋大一统 ” 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C趋向 “三教合一 ”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答案: B 试题分析:据材料可知:董仲舒思想包含着道家、儒家、法家思想,所以选 B;A在材料中没有体
16、现; C在隋唐时期; D说法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思想。 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答案: D 试题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赋予人的本性,有的人天生具有善的素质而不能成为善良的人,于是上天树立王道来教化这些人为善,这是天意啊。由此可知 D项正确。 A项是主张思想领域里的大一统; C项是法家思想; B项是荀子的观点,认为人性本恶。因此 ABC 均
17、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思想。 有人问程颐: “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 ”他断然回答: “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 学提倡的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程颐的观点是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指在大节面前,人的私欲应该忽视,所谓的大节即所谓的 “天理 ”,故选 C。 A 是说读书人的一种精神追求,要为民请命; B是说不实行王道治理,几代治理也不会使人民向善。 D是说愚夫愚妇、寻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湖北 部分 重点中学 高二上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