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7.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美、苏核垄断的事件是 (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 C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D秦山核电站建立 答案: A 试题分析:新中国成立后, “两弹一星 ”工程的目的就是增强国防力量,以及打破美、苏核垄断。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说明我国已掌握核技术,也说明打破了美、苏核垄断,以及国防力量的增强,故 BCD项属于 “两弹一星 ”工程或我国掌握核技术,但并不是标志性事件,故选 A。 考点: “两弹一星 ”工程 点评:本题考查阐述历史事物意义的能力。 “两弹一
2、星 ”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 1)背景: 美苏两极对峙,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美国、苏联的威胁 ( 2)历史意义: 打破核垄断与核威胁,增强国防 提高综合国力、国际地位 (2012 台州高二检测 )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 60年来,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前沿技术探索方面,中国科技界常有 “惊人 ”创举。这 “惊人 ”创举有 ( ) “文革 ”期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 成功 涌现了诸如钱学森、袁隆平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 “一五 ”期间成功实现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 “东方红一
3、号 ”, 正确; “涌现了诸如钱学森、袁隆平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 ”说法正确, 正确; “一五 ”期是指 1953年至 1957年,而成功实现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在 1965年,说法错误,故 排除; 说法正确,故正确选项为 A。 考点:建国以来中国的科技成就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建国以来中国的科技成就,解答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科技成果是不是建国以来至今中国的科技成就;二是说法是否正确。 中国成功研制出 “银河 号 ”计算机是在 ( ) A 1983年 B 1984年 C 1985年 D 1990年 答案: A 试题分析: 1983 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名为 “银河
4、一 I 号 ”,故 A项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计算机技术 点评:现代中国计算机的研制: ( 1)背景: 1946 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 ( 2)开始: 20 世纪 5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 ( 3)成就: 1983 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名为 “银河一 I 号 ”。 ( 4)地位:此后,越来越先进的银河系列计算机在十几年间先后问世,表明中国的高性能 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 5)意义: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袁隆平的科技成就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 ( ) A第一个选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 “南优 2号 ” B获 “国家最高科
5、学技术奖 ” C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D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是科技成果,描述的并不是影响,排除 A项; BCD项都是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成果的意义, BD项是袁隆平所获得的荣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科技成就的影响,须知正是其科技意义才能获得这些荣誉。故最主要的影响应是 C项。一直以来,认为水稻杂交是不可能的,因此,袁隆的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不仅攻了一个世界水稻种植技术的难度,而且,杂交水稻技术使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对整个世界粮食问题具有极具的价值。正确选项为 C。 考点:袁隆
6、平杂交水稻 技术的影响 点评:袁隆平的杂交稻的意义 袁隆平的杂交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能很好地回击美国人对中国的污蔑,而且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袁隆平,一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名字,他发起的 “第二次绿色革命 ” ,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南优 2号 ”是在 ( ) A 1970年 B 1973年 C 1980年 D 1984年 答案: B 试题分析: 20世纪 60 年代,袁隆平开始水稻高产育种研究; 1964 年,发现一株优势非常强的天然杂交水稻;经过多年努力后,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杂交水稻品种 “南优 2 号 ”,时间是 197
7、3年,故 B项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生物技术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知识,难度小。 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育种的第一人是 (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钱学森 D郭沫若 答案: B 试题分析:袁隆平经过多年努力后,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杂交水稻品种“南优 2 号 ” ,单产一般比常规水稻增产 20%左右。故排除 ACD 项, B 项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生物技术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性识记能力 ,难度小。 美国经济学家唐 帕尔格曾说过: “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他 ”指的是袁隆平 B “他 ”的发明成果是南优一号 C “他 ”的发明解决了中国
8、人的吃饭问题 D “他 ”的发明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的饥饿问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丰衣足食。由此可知,本题考查的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知识点。 1964 年,袁隆平发现一株优势非常强的天然杂交水稻;经过多年努力后,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杂交水稻品种 “南优 2 号 ”,单产一般比常规水稻增产 20%左右。 AC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题合,而 B项 “南优一号 ”说法错误,故正确选项为 B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生物技术 点评:袁隆平与杂交水稻技术 1袁隆平简介:( 1930.9 ) 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生于北京。是我国研究杂交水稻的著名科学家,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
9、的第一人,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杂交水稻品种 南优 2 号。 2001 年,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另外还获得多次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2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大成就,被誉为 “第二次绿色革命 ”,20世纪 60 年代,袁隆平开始水稻高产育种研究; 1964 年,发现一株优势非常强的天然杂交水稻;经过多年努力后,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杂交水稻品种 “南优 2 号 ” ,单产一般比常规水稻增产 20%左右。 3意义:袁隆平的杂交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能很好地回击美国人对中国的污蔑,而且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袁隆
10、平,一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名字,他发起的 “第二次绿色革命 ” ,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 我国粮食人均 不足 400千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途径是 ( ) A开垦荒地,搞好国土开发和整治 B加强生物技术科研,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 D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我国粮食短缺的问题, ABCD项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但四个选项相比较而言,最恰当的一项应是 B项。开荒、计划生育及调整农业结构,仅能有限的缓解粮食短缺问题,唯有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符合题干中的 “首要途径
11、 ”要求,故 B项 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生物技术成就 点评:本题实际上是最佳型选择题,须选择最恰当的一个选项作为正确选项。解答关键理解 “首要途径 ”的含义。 建国以来,下列重大科技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第一颗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 “神舟 5号 ”飞船载人航天技术成功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 1964年;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1960年;第一颗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是在 1970年; “神舟 5号 ”飞船载人航天技术成功是在 2003年,故正确选项为 A。 考点:建国以来中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人教版 高中历史 必修 7.19 建国以来 重大 科技成就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