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南浏阳一中高二4月段考历史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湖南浏阳一中高二4月段考历史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湖南浏阳一中高二4月段考历史卷(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湖南浏阳一中高二 4月段考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材料所说的行政管理制度最早出现在 A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朝 D西汉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判断这一行政制度的名称。从材料中 “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可知这一制度应为郡县制。然后联系教材知
2、识可知郡县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答案:为 B。 A项时期是实行的分封制; CD项并非最早实行郡县制的时期。 考点:郡县制 点评:本题学生最容易误选 C,错选原因是审题不准,误以为题目要求选择的是材料所述现象发生的时间。郡县制在春秋战国随着各国的变法和改革,相继废除分封制,实行县制而建立。但是在全国范围 内统一实行郡县制是在秦朝时期开始的。 顾炎武评述中国古代地方体制 :“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这说明顾炎武 A认为历史存在循环发展的倾向 B否定了分封
3、制和郡县制 C推崇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D分析了中央集权发展史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封制所带来的专主要是,诸侯势力过大,地方权重,中央权轻,中央无法控制地方,而郡县制虽然避免了地方诸侯割据的局面,但权力都集中到了皇帝一人手中,就极易造成中央的腐败以及暴政,因此顾炎武推崇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故选 C。 AD项材料未体现; B项错误,顾炎武并非否定郡县制和分封制,而是解决他们的弊端。 考点:明清进步思潮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顾炎武的思想主张。从材料可以看出顾炎武反对中央权力过大,妨碍了地方主动性的发挥。与顾炎武同时期的的其他明清时期进步的思想家也提出了反对宋明理学、反对君主专制的 要
4、求,主张发展工商业等主张,被称为进步思潮。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主要内容实质等也需要掌握。 王夫之在四书训义中说: “来百工则通功易事,农末相资,故财用足。 ”这种观点 A肯定了工商业者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 B指出大贾富民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作用 C论证了商人在合理限度内谋利的合法性 D强调手工业者进行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说的是农业和商业相互结合,财用足。指出了工商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故选 A。材料并未体现商人的相关问题; D项分工合作材料也未体现。 考点:明清进步思潮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明清进步思潮的产生的背景。明清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提出了
5、反对宋明理学、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主张发展工商业等主张,被称为进步思潮。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主要内容实质等也需要掌握。 李贽和布鲁诺是生活在同时期的中外思想家,他们被视为 “异端 ”的相同原因是 A挑战正统突破文化传统 B誓死捍卫自己信念 C标新立异动摇社会秩序 D坚决维护科学真理 答案: A 试题分析:李贽被称为异端是因为反对正统思想宋明理学的主导地位,为社会所不容;布鲁诺被称为异端是因为反对正统的天主教的黑暗精神统治。他们都挑战正统突破文化传统。故选 A。 B 项表述不准确,不是主要原因; C 项错误,他们并非标新立异动摇社会秩序为目的。 D项科学真理说法错误,他
6、们并非一定是科学真理。 考点:李贽 点评:李贽是明朝时期著名的 “异端 ”思想家。他反对孔子是非标准,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是非标准,主张个性自由,主张男女平等等。它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布鲁诺也是反对正统教义,遭到迫害。 米开朗基罗、达芬奇、拉斐尔的画可以画在圣彼得的大教堂、希世廷大教堂以及各个教堂,这说明了 A人文主义者试图改变基督教 B保持教会纯洁和信仰纯正的必要 C教会要求增强基督教神圣性 D人文主义者用人性来充实基督教 答案: D 试题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的作品都是充满着人文主义色彩,虽然还是大多是以宗教作为绘画的题材。其绘画作品可以放在各地的大教堂,反映了人文主义者用人性
7、来充实基督教。故选 D。 A项错误,人文主义绘画放在教堂充实了基督教的新的内涵,但是不能说明改变了基督教; BC项与材料无关。 考点:文艺复 兴 点评:文艺复兴是借助于古希腊罗马文化而进行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是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作为经济基础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画家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在反对教会对人的精神控制的同时,也增加了基督教新的内涵。 美国政治学者罗伯特 达尔指出: “统治者需要取得被统治者的同意这一理念,一开始是作为一个征税问题的主张而提出的,这一主张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有关一切法律问题上的主张。 ”材料体现的基本原则是 A主权在民 B分权制衡 C社会契约 D自由平
8、等 答案: A 试题分析:国家的一些事务需要经过被统治者的同意,这体现了被统治者享有国家主权的思想,即主权在民,故选 A。 B项是说的国家机构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制衡; C项指的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事实上订立了契约,如果统治者实行暴政,被统治者有权利推翻; D项与材料明显无关。 考点:启蒙运动 点评:启蒙运动是 1718 世纪资产阶级性质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主要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与康德等,其中,康德把理性精神 发展到成熟。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也需要掌握
9、。 中央电视台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 “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 ”这些 “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把握 ”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达尔文进化论 C爱因斯坦相对论 D李四光地质力学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中世纪到近代初期,科学依附或受制于基督教神学,人们不能科学地认识与把握物体运动的 相关问题,直到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才破解这一问题。 牛顿建立了近代科学。故选 A。 B 项属于生物科学; C 项是现代物理学,是 20世纪后; D项是地
10、质学,是 20世纪后建立的。 考点:近代西方科学 点评:近代科学是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人的精神的解放的基础上产生的,以牛顿的经典力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重要的代表。它的产生有打击了神创学说,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使后者越来越难以在人们的头脑中居于统治地位。与此相关的近代科学领域的其它的成就也需要掌握。 20世纪初,中国人文精神的灵魂不是西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对于国家民族 独立解放的热烈追求。导致东西方人文静生内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文化传统的不同 B社会性质的差异 C思维方式的不同 D根本目的的相左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反帝反封,追求国家的独
11、立与民主权利,这就使得中国人民的人文主义带有双重色彩,即把国家的解放同个人的自由紧密结合。故选 B。 AC项明显错误,不是二者不同的主要原因; D项错误,二者的根本目的是一样的,都是获得个人的解放,但是在中国首先的任务是反帝反封。 考点:近代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 点评:中国近代以来,饱受外 国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在这样的情况下民族意识和个人的解放意识高度的融合,产生了中国的点的人文主义思潮。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西方人文主义的特点和发展里历程等都需要把握。 钱玄同在中国今后文字问题中说: “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废以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
12、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钱玄同主张废除汉字的主要原因是 A汉字是旧学说旧道德载体 B汉字违背自然进化原理 C汉字不能适应全球化趋势 D汉字记载三纲五常说教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 “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可以看出,钱玄同认为汉字是记载儒家学说的载体,所以要反对。故选 A。BCD三项材料均未体现。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宣扬民主与科学。希望改造中国的旧社会。但是在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念时,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中国、苏联结束
13、 30年的论战、隔离、对抗,决定实现关系正常化,但两国最高领导人见面,究竟施行什么礼节,引起世人关注。原来,社会主义国家之间领导人见面,总会互相拥抱、甚至亲吻对方的脸颊。结果现在中苏两国领导人的见面礼节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 “握手 ”。这表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B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美苏争霸导致苏联即将解体 D中苏关系还待进一步改善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政策。新时期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不再依据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来决定外交关系的亲疏。所以 中苏两国领导人见面时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 “握手 ”礼节。故选 B。A项是在 20世纪
14、60年代开始出现的; C项与材料无关; D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无法体现材料的中心思想。 考点:新中国的外交 点评:理解中国外交政策由建国初的一边倒到 70年代后的不结盟政策转变历程。弄清中国独立 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在不同时代条件下的不同内涵。 命题立意是考查中国的外交政策的演变,理解分析材料,并调动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黄宇仁在从历史的角度看蒋介石日记中写到:蒋介石好游历,喜山居。( 1935年 7月 27日)游历峨眉山曾作五言绝 句:朝霞映旭日,梵呗伴清风,雪山千古冷,独照蛾眉峰。绝句中 “朝霞、旭日、清风 ”的表达与下列哪 -文学艺术作品风格相同 答案: A 试题分析:朝霞、旭日
15、和清风都是自然界的事物,反映了对自然界的直接的描述,属于现实主义。 A项是现实主义的作品; B项是印象派作品,强调光与色的作用; D项是现代主义作品; D项是国画。 考点:近代西方的绘画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对近代西方绘画的流派,主要有浪漫主义绘画、现实主义绘画和印象派绘画以及现代主义绘画等,它们的特点也要有所了解,通常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识图辨别能力。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有西方文学、音乐等也是常考的地方 钱钟书指出: “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 ”这里他强调的是,历史学家( ) A在研究历史时不能有自己的观点 B研究历史不可借
16、助想象和推论 C进行历史想象时要尊重历史原貌 D应亲自参与历史实践,感触历史 答案: C 试题 分析:从材料 “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 ”可以看出,历史学家研究历史时,要把自己放在当时的背景中,这样得出的历史结论才符合事实。故选 C。 A项说法错误,历史是由历史学家研究的,不可能不带有个人观点 ;B项说法错误,不借助想象无法真实的还原历史; D项说法明显错误 . 考点:史学研究 点评:研究历史要尽可能的根据历史材料还原历史,并且研究时思路要进入当时的历史发展背景中。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对待史料的问题也需要掌握。 孙中山批评欧洲的文化是霸道的文化,称 “还有一种文化,好过霸道的文化
17、,这种文化的本质,是仁义 道德。用这种仁义道德的文化,是感化人,不是压迫人。是要人怀德,不是 要人畏威。这种要人怀德的文化,我们中国古话就是 行王道 。所以亚洲的文化,就是王道的文化。 ”材料所述 “亚洲的文化 ”核心是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这种文化的本质,是仁义道德 ”、 “感化人 ”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儒家思想。故选 C。 A 项强调法治; B 项强调无为; D 项强调兼爱、非攻,都不符合题意。 考点:儒家思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儒家思想的内容。孔子主张仁和礼,孟子主张民本、仁政,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儒家思想强调教化的作用,行王道,反
18、对霸道,主张社会和谐。这些都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 蒋经国在 抗日御侮 中写道: “发动全面游击与反击,战火遍及晋绥两省,牵制军约达四个师团兵力,并使平汉路方面之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对徐州会战及尔后的武汉会战协力甚大。 ”蒋经国在这里表明的是 A国共两党在抗战期间始终密切合作 B台儿庄大捷体现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战 C敌后战场已成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D国民党正 面战场阻止了日寇进攻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并使平汉路方面之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对徐州会战及尔后的武汉会战协力甚大 ”可以看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牵制了大量的日军,为国民党的徐州会战等起了重要的协同作用。故选 B。 A
19、项错误,相持阶段到来以后,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摩擦不断; C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此时还是处在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是主要的战场; D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分为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和反攻阶段。国共第二次合作,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抗日战争中国存在两个战场、两个抗战路线,体现了不同的指导思想。此外,抗日战争的意义也需要掌握。 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和大臣养士成风,并起用士人辅政为官。墨子 尚贤载: “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从制度建构角度看,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20、 A知识分子受到统治者重视 B士人的评价标准为贤良方正 C国家竞争实力取决于士人 D贵族政治开始转向官僚政治 答案: D 试题分析:统治重视知识分子,一些知识分子还做了官员,这从政治建构的角度来看,分封制已经遭到了破坏,贵族政治逐渐发展为官僚政治。故选 D。 A项不是从政治建构的角度进行分析的; B项与材料无关。 C项说法极端化。 考点:战国时期政治结构的变化 点评:战国时期是我国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就政治的角度而言,各国纷纷变法,废除原来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逐渐确立起以才能等为官的制度,这实际上是我国的政治体制开始发生变化。官僚政治逐渐的代替了原来的世卿世禄制。 西汉 初郡国并行,西晋大封诸王
21、,隋文帝、唐高祖时以亲王为总管出镇地方。这些措施的出发点都是 A维护皇族家天下的权威 B保证皇位继承稳定有序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削弱功臣列侯特权地位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这几个朝代都是在局部实行的分封制,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维护自己的统治。故选 C。 A项错误,受封的这些人并非都是皇家; B项错误,派亲王到地方为诸侯和皇位继承无关; D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 考点:分封制 点评: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西周灭亡以后,分封制作为唯一的地方行政体 制在后代并未出现过。但是一些朝代还是实行了局部的分封,把自己的一些亲族和功臣分封到各地为诸侯,进而希望加强对地方
22、的控制以维护自己的统治。但是从历史实践来看,分封制并不能维护自身的统治。 清人王鸣盛论及汉代官制, “以尚书与三公对言,三公权不及尚书;以尚书与中书对言,尚书又不及中书矣 要之士人必不如宦人之犹亲密 ”,这说明汉代 A权利重心在中书 B三省已具雏形 C外朝受内朝牵制 D皇权逐步加强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说在汉代,以丞相为首的三公的权力不如皇帝身边掌管文书的小官尚书的权力大;而尚书不及中书的权力大。从而可以看出,通过重用身边的文职人员,皇权得到加强。故选 D。 A项错误,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 B项错误,东汉时期出现了尚书台,开始形成办公机构,但是中书省和门下省在隋朝时期出现。 考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湖南 浏阳 中高 段考 历史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