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辽宁省庄河市第六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doc
《2011年辽宁省庄河市第六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辽宁省庄河市第六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辽宁省庄河市第六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选择题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 1991年 12月 25日辞职演讲中沉重而无奈地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 ” 这种现象的主要决定性原因是 A经济基础薄弱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 C东欧剧变的直接冲击 D西方国家长期的经济 答案: B 铁蛋的曾祖父铁锤是近代的一位民族资本家,由于更多外资企业在中国出现,他的企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近代史前期外资企业大量外资涌入中国 是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需要 开始于马关条约签订后 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2、 是 民族战争失败的结果 A B C D 答案: B 下图为 1912年孙中山先生为张裕葡萄酒公司的亲笔题赠 “品重醴泉 ”。张裕葡萄酒是中国的知名品牌。 1892年由华侨实业家创办了烟台张裕葡萄酒酿酒公司,它继承了中国传统的酿酒工艺,又借鉴了西方技术,酿制成色味纯正的葡萄酒。这一企业的创办说明了 A张裕葡萄酒公司是山东著名的民族工业 B “民主共和 ”与 “实业救国 ”思潮的推动 C山东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D山东的封建小农经济结构已完全解体 答案: A 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 “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
3、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为了应对强敌 ,他采取的措施是 A采取出卖国 家方式求得和平 B开展洋务运动实现富国强兵 C通过改革政治制度以图自强 D通过外交努力来 “以夷制夷 答案: B 郑观应曾批评洋务运动: “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 ”这实际是指 A中国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B洋务派没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C中国和西方差距太大 D西方国家阻挠中国工业化 答案: B 据 1887年海关报告,牛庄土纱每包 (150公斤 )售价白银 87两,洋纱每包 (150公斤 )售价仅白银 57两。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是 洋纱因价廉更具有竞争力 土纱以质优受到用户的欢迎 机器生产对手工生产的
4、优势 洋纱的运销受到特权保护 A B C D 答案: A 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英国殖民者说: “这是我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有希望的机会。 ”此观点的本质是,通过战争使英国 A对华贸易合法化 B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 C打开与中国进行商品贸易的大门 D获得了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答案: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大企业时代到来。恩格斯说: “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 已经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了 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对上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A资本主
5、义国家经济已成了计划经济 B垄断组织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垄断组织消灭了私人生产 D垄断组织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答案: B 根据 1801年首次普查,该郡(英国的约克郡)只有 15个城镇,其人口总共 2万多人;而到 1891年,已经有 63个城镇。从 1820年到 1830年,利兹、曼彻斯特、设菲尔德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 40%,这是增长最快的 10年。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 B大量吸引外来移民 C大量人口不断迁往殖民地 D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布局 答案: D 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工业。 19
6、34年前最高产值曾达 27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 1947年恢复到 16万吨, 1948年又跌至 13万吨,并被征军用。 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每况愈下的外部原因有 资金少、技术弱、产品竞争力差 官僚资本压制和国民政府内战政策 日本的经济掠夺 美国的经济侵略 A B C D 答案: D 上海是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发生变化最大的城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缠足会 ”最早在上海成立 B上海近代居民典型住宅是居住大院 C上海出现了第一家国人经营的西菜馆 D中国人在 此地 首次尝试摄制影片 答案: C 一些史学家认为: “以 一半是失败,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 这种较
7、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大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的理解和尊敬。 ”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答案: D 下列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正确的有 1是在苏联处于帝国主义列强包围的险恶国际环境中形成的 2它优先发展重工业,使苏联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3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根本改善 4它超越了苏联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成为以后苏联经济发展的桎梏。 A B C D 答案: A 列宁说: “我们在夺取政权的时
8、候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 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 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 ”列宁进行得比较成功的 “实践 ”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答案: B 电影列宁在十月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个寒冷的冬天,有个农民将家中的余粮挑到集镇上去卖,途中被红军战士遇到,结果粮食被没收。这反映出当时苏俄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没收富农经济 答案: A 民国之初,跪拜、作揖等被鞠躬、握手取代, “大人 ”、 “老爷 ”等被 “先生 ”、“君
9、 ”取代,造成这种礼仪变化的历史背景包括 西方生活习俗的影响 教育制度的改革 五四运动的洗礼 民国政府的大力提倡 A B C D 答案: A 五口通商后,福建武夷山的特产茶叶行销海外,山民纷纷伐木铲草种茶 ,使得 “苍崖铲为赤壤 ,清溪泛为黄流 ”。但 “外洋印度产茶日多,(武夷茶)行销日滞 ”,又因外商控制了价格,最终武夷 “市疲山败 ”。这说明了 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生态环境被破坏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武夷茶叶失去海外市场 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A B C D 答案: D 1876年 6月,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一条从上海至吴淞的客运铁路。开通未过多久,火车
10、在江湾一带轧死行人,导致民情汹汹 。清政府遂以 28.5万两白银赎回淞沪铁路,拆毁并掷入大海。以上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有 中国传统的保守落后的思想意识造 成了铁路在近代中国的命运多舛 历史的车轮是向前发展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是不以中国人的好恶为转移的 新时代的到来是不可抗拒的 A B C D 答案: A 中华民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也对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关于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进音乐茶座和看电影成为上流社会的生活时尚 B鞠躬、握手等礼仪的推广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C民国初年,旧有婚姻观念有了完全改变 D中山装流行,逐渐成为中西
11、合璧的 “国服 ”,为国人青睐 答案: C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 1619年 1625 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 22.15万匹。到 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 ,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答案: C 卓别林大师的摩登时代生动刻画了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对人的控制导致人类行为的失态、错乱。关于工厂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生于手工工场时期 B工业革命后 C工厂制
12、度是工业化时代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D工厂制度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要求 答案: A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这首诗能够反映自然经济状态下 乡野风景的恬适闲静 乡村民风的古朴淳厚 重视农业的观念 安土重迁的思想 A B C D 答案: A 东京梦华录记载: “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 之 鬼市子 (早市)。 ”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开始于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C 西周时 “一人跖 (踏 )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李悝说: “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辽宁省 庄河市 第六 高级中学 一下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