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河北保定市高三年级高考模拟历史卷.doc
《2011届河北保定市高三年级高考模拟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河北保定市高三年级高考模拟历史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河北保定市高三年级高考模拟历史卷 选择题 主张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的是 ( ) A孔子 B盂子 C老子 D墨子 答案: B 辛丑年初,慈禧太后颁布上谕: “尔中外臣公,须知国势至此,断非苟且所能挽回厄运。惟有变法自强,为国家安危之命脉,亦即中国民生之转机,予与皇帝为宗庙计,舍此更无他策 ”。文中 “变法 ”指( ) A洋务运功 B戊戌变法 C清末 “新政 ” D预备立宪 答案: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深受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影响,具有进步意义。颁布这个文献的直接目的是限制袁世凯权力,能体现此目的的相关内容是 ( ) A确立主权在民原则 B确立三权分立盼原则
2、C规定国民享有的权利 D实行责任内阁制 答案: D 有人形容某次中日战争说 “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 ”文中的 “战 ”指的是 ( ) A甲午中日战争 B台州之役 C多伦之战 D抗日战争 答案: A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无论有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此材料反映的办学思想 ( ) A出自北大校长陈独秀的主张 B助长了高等学府自由散漫的风气 C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 D促使新文化运动兴起 答案: C 有人认为 “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
3、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 ”。 20世纪初又提出 “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 ”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答案: B 平均主义是农民阶级的深切愿望,以下政策或口号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并引起农民强烈不满的是( ) A均田免粮 B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C平均地权 D一平二调一大二公 答案: D 口号印证历史,下列口号出现的历史时期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打到南京去,消灭蒋介石 国民大革命时期 C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一抗日战争时期 D打倒列强
4、,除军阀 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C 1940年 5月 16日晚,日军插播了当天在湖北襄河某中国将士阵亡的消息,并称: “我皇军第三十九师团官兵在荒凉的战场上,对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奉上了最虔诚的崇敬的默祷,并将遗骸庄重收殓入棺,拟用专机运送汉口。 ”该将士是 ( ) A项英 B张自忠 C蔡廷锴 D杨靖宇 答案: B 2010年是抗战胜利 65周年。 65年前的 9月 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宣告了中国抗成的最终胜利。硝烟已散,精神永存。抗战中迸发出的 “精神 ”,主要是指 (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 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 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必胜信念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
5、概 A B C D 答案: A 1958年 5月 1日,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其试播节目中不可能有的是 ( ) A有关 “大跃进 ”运动的宣传 B介绍会议和报刊上关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讨论的情况 C全国唱响 “打造我国先进工业国 ”口号 D全国粮棉严重减产情况 答案: D 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都为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下关于两个派别关系形容正确的是 ( ) A针锋相对势不两立 B齐心协力相得益彰 C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D相互交融共生共长 答案: C 1876年,世博会在费城举行,清政府第一次以官方身份组团参加世博会。但清政府的态度并不积极,称之为 “炫
6、奇会 ”“赛奇会 ”。这反映出 ( ) 天朝上国,盲目自大观念一定程度存在 对新生事物不愿接受 缺乏创新意识,对科技发明不重视 列强侵华,无暇顾及 A B C D 答案: B 清代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其表现不包括 ( ) A分工更细密 B地区从南方沿伸到北方 C部门涉及冶铁、伐木等 D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答案: D 商鞅变法中下令废止了 “田里不鬻 ”的规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B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C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D使该变法直接遭受奴隶主贵族反对 答案: D 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项目 收入 支出 粮食 赋 役 日常开支 田
7、租 算赋 口赋 兵役 徭役 食 衣 祭祀等 仪式 对表中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此表记载的是编户齐民的家庭 B国家负担中人口税很轻 C国家负担中更赋最重 D当时农民的家庭入不敷出 答案: B 隋炀帝命人编著全国各地风俗,编写者 “以吴人为东夷 ”。隋炀帝加以愤责,并称: “昔汉末三方鼎力,大吴之国,以称人物 自平陈之后,硕学通儒,文人才子,莫非彼至。 ”从中可看出隋朝时候江南( ) A经济较为繁荣,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B全国知名的大人物很多 C文化发展,文人学者云集 D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答案: C 唐人沈既济说: “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 是以
8、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 ”这说明当时科举制的影响有 ( ) 张扬了 “学而优则仕 ” 推动社会向学风气的形成 科举成为时人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 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 A B C D 答案: A 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下列有关唐朝的史料中属于原始史料的是 ( ) A昭陵石刻像残块 B新唐书 C电视剧贞观长歌 D有关唐朝的传说 答案: A 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的不可分割一部分最早始于 (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元朝 答案: B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两陲,费累百万 ”与此
9、同时的社会问题不包括 ( ) A “倭患起于市舶,遂罢之 ” B “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七八 ” C “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为俗 ” D “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 答案: A 在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 ( ) A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B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 C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D话本的兴起 答案: B 朱元璋曾经做过一首诗: “百僚未起朕已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 ”。出现上述诗中情况,与下列哪项举措密切相关 ( ) A废行省,设三司 B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河北 保定市 三年级 高考 模拟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