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北京市 101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一诞生,就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这一口号是全世界人民对和平与繁荣的期盼,也将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这表明 A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C世界的文化将取代各国的民族文化 D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答案: D 青海省玉树地震发生后,宗教团体纷纷组织 “宗教救援队 ”积极参与救灾,僧侣们还为地震中的死难者超度祈祷,给震区的佛教信众很大的心理安慰。这表明 我国政府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文化活动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文化是改造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 A B C D 答案: D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说: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该诗句可以体现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文化具有继承性 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 B C D 答案: C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 “人是环境的产物 ”。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 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
3、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答案: B 阿凡达是一部运用 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 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 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 B C D 答案: B 2010年 2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公开征求意见稿)发布,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从文化角度来说, 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和文化发展的走向 在现代
4、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重要功能 A B C D 答案: D 第二届中国庐山世界名山大会于 2010年 10月 11日至 15日在庐山举行。本次大会共有 125家国内外新闻媒体的 155位记者参加,会议期间各新闻媒体和记者对大会的内容通过电视、互联网等进行了同步报道。这表明 A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B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C新的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D大众传媒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变得更生动形象真实 答案: B 鲁迅先生在 20世纪 30年代展望中国现代文艺的走向时,
5、发出了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这一令人警醒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A一个民族只有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和认同 B一个民族只有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实现本民族文化的繁荣 C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是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关系 D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答案: A 北京师范大学重视塑造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品格。而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社会科学素养 B自然科学素养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答案: C 2010年 10月 1日清晨, 15万多名各族各界群众齐聚天安
6、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庆祝新中国 61岁华诞。 6时 10分,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晨曦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人们的注视中冉冉升起。象征吉祥幸福的万羽和平鸽从金水桥东西两侧同时放飞,在广场上空划出道道美丽的弧线,将各族儿女对祖国母亲最美好的祝福写满蓝天。材料表明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A B C D 答案: A 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
7、互联系、相互影响 B文化对经济、政治起决定作用 C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发展始终是同步的 D文化总是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答案: A 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古语中蕴含二者关系的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战国 孟子)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 (北宋 司马光) “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 (明代 陈献章) “德不胜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 ” (东汉 王符) A B C D 答案: B 中华民族精神 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 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体现了中
8、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A B C D 答案: D 10 年来,许多地方媒体纷纷效仿感动中国,每年在本地发起 “寻找感动 ”活动。爱国、坚强、勇敢、善良、孝悌、助人等诸多传统美德通过媒体的 “寻找感动 ”活动在人们心 目中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在于 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发挥模范人物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A B C D 答案: D 温家宝在 2010年的 “世界读书日 ”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这表明读书 A可以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B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能够塑造人
9、C是人们享用文化的表现 D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答案: B 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答案: D 南京!南京这部电影不是简单重现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而是力图通过这段历史让人思考不同的人对待战争、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这样的场景让人震撼,起到了激发民族责任感的作用。这说明 A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B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D应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答案: C 在知识经济时代,有
10、人把国家区分为 “脑袋国家 ”和 “躯干国家 ”, “脑袋国家 ”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产权支配 “躯干国家 ”, “躯干国家 ”受 “脑袋国家 ”的控制与盘剥。上述材料对我们的启示是 要把文化创新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和目标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A B C D 答案: D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 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人的成长受环境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文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A B C
11、 D 答案: A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由此可见 知识可以提高人的素养 看书学习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知识是前人经验的传承 能力的提高仅仅来自于书本知识 A B C D 答案: A 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 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 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 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 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A B C D 答案: B 江苏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形成了许多可贵的精神,如张家港精神、昆山精神、华西精神等。江苏人发扬这些精神,有力地促进了江苏经济的发展。这体现了 文
12、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先进文化源于社会实践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A B C D 答案: C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的北京精神是城市共性与北京个性的相互兼容、历史底蕴与未来取向的相互统一、城市特色与市民气质的相互融合,反映了北京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首善特质。可见,北京精神体现了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B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C兼收并蓄的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 D文化反映经济,与经济发展同步 答案: C 在 2006年 1月全国少儿畅销书排行榜上,哈里 波特系列的 6部作品分别占据前三甲及第五、七、八的位置。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多年来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的比例为 1
13、0 1,即引进 10本,输出 1本。输出图书集中在武术、中医和古典文学等传统文化及汉语学习、普及性读物上。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继承传统文化 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文化的民族性等同于文化的世界性 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不仅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还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必须大力增强中华文化的 传播能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A B C D 答案: B 某校通过举办 “青春风采 ”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
14、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答案: A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是基于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和管理文化建设的职能 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A B C D 答案: A 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A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答案: C 某校开展
15、了以 “纪念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 ”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A B C D 答案: B 思想道德建设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 为核心、以 为原则、以 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 A为人民服务增进诚信意识集体主义 B集体主义 为人
16、民服务 增进诚信意识 C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增进诚信意识 D增进诚信意识集体主义 为人民服务 答案: C 老子说 “自胜者强 ”;论语 卫灵公说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商君书 画策说 “自恃者,得天下。得天下者,先自得也。 ”由上可知, 是支持着中国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境界,是流淌在中华民族文明血管中的生生不息的血液。 A团结统一 B自强不息 C勤劳勇敢 D爱好和平 答案: B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乡愁,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引起两岸同胞的共鸣。这种激荡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北京市 101 中学 高二下 学期 期中考试 文科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