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陕西西安铁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2).doc
《2010年陕西西安铁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陕西西安铁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2).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陕西西安铁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2) 选择题 明人魏学伊在核舟记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 天 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文中 “天启壬戌秋日 ”使用的中国古代纪年法是: A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B年号纪年法 C干支纪年法 D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 答案: D 土耳其民主化的首要措施是: A颁布宪法 B政教分离 C文字改革 D废除陈规陋习 答案: B 列宁在评价恩格斯的无私精神时指出, “他为天才的朋友树立了一块永不磨灭的纪念 碑。无意间,他的名字也被镌刻在了上面。 ”你认为这块永不磨灭的纪念碑是: A共产党宣言 B领导巴黎公社 C成立第一国际
2、 D资本论 答案: D 对于苏俄农民而言, “1920年的春天阴云密布, 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 ”,主要 依据是: A 1922年苏俄农民无偿获得了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享有优先支配农产品的权利 C苏维埃政权免去农民的赋税 D农民能够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答案: D 160年前的那年 2月,英国伦敦瓦伦街一家并不起眼的印刷所,印刷了一本字数不多却震撼世界、影响人类的小册子 共产党宣言。其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 A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 B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马克思、恩格斯批
3、判地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D马克思、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保持密切联系 答案: A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包括一系列的理论与观点,毛泽东提出下列 理论与观 点的先后顺序是: 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中国革命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命 农民问题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A B C D 答案: A 1961年,邓小平同周恩来、陈云等一起制定了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方针, 主要是为了: A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 B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C解决农副产品供应紧
4、张问题 D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答案: A 一次,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共同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热烈的欢迎。卓别林对爱 因斯坦开玩笑说: “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 ” 此语意指 A绝大多说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 B相对论有悖于人们日常经验 C爱因斯坦的理论与人们日常生活无关 D伟大的科学家不如著名的艺术家 答案: B ( 1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
5、杰出成就,他的 “爱人 ”、 “仁民 ”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讼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问题: (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 6分) (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 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6 分) (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2分) 答案: ( 1)私人办学;教育及于平民;推出了合理的教学方法。( 6分) ( 2)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 2分) 结论: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材料
6、二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 4分) (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 2分) (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康熙元年 (1662年 )七月派都司王维明等人前往 (台湾 )劝说 “朝廷诚信待人,若释疑遵制,削发登岸,自当厚爵加封 ”,然郑经 (郑成功之子 )提出 “依朝鲜例,称臣纳贡 ”。康熙皇帝明确指出 “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台湾乃中国之领土。 ” 康熙六年五月,招抚人员赴台湾,郑经称台湾远在海外, “非属 (中国 )版图之中 ”。 材料二:康熙二十年 (1681年 )十月,施琅到福建前线主持归台大计。二十二年六月率精兵 2万、战船
7、300只,跨海取澎湖。 郑军已是全军覆没,同年八月十三日,施琅率军入台。郑克爽 (郑经之子 )缴械投降,施琅进入台湾。 以上摘自康熙统一挡案史料选书籍 材料三:康熙皇帝 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包 括:实行 “更名田 ”制度,还田于民,奖励垦荒,扩大农业种植面积;兴修水利,修治黄河、淮河和大运河。 材料四:康熙十六年 (1677年 ),清政府恢复了福建水师建制。至康熙十八年年底,福建水师已有战船 240艘,官兵 28580名。 材料五:澎湖海战结束后,施琅贯彻康熙帝 “因剿寓抚 ”的方针,下令暂停军事进攻,禁止杀戮,张榜安民;优待战俘,放其归台;向台湾军民发布安抚输诚示,宣扬清政府宽大投诚者的
8、政策;又派人劝说郑克爽投诚。施琅郑重表示: “断不报仇!当日杀吾父者已死,与他人不相干。 ”康熙二十二年( 1683 年)七月五日 以郑克爽为 的郑氏集团完全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谈条件,放弃抵抗企图,向清政府缴械投诚。十三日,施琅率清军在台湾登陆,接管台湾全境。 大清王朝 问题: (1)据材料一,你认为康熙帝与郑氏集团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2分)? (2)据材料一、二分析:康熙帝在台湾问题上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政策,政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分)? (3)根据材料三、四、五,简要分析康熙帝最终能以武力统一台湾的原因。( 6分) (4)概述康熙帝对台湾的治理措施,及所起到的作用。( 4分) 答案: (1)
9、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 ( 2分) (2)政治招抚或劝降到武力统一:郑氏集团坚持分裂台湾( 4分) (3) 采取一系列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为统一台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建立起强大的水师部队,具备了统一台湾的军事实力和战争手段; 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 “ 因剿寓抚 ”,迫使郑氏政权弃抗投诚。( 6分) (4)设置机构(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 4分) ( 16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桎梏的惟一正确方法;同时 ,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陕西西安 中学 高二下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