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10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10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10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 10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叙述错误的是 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涵着大量的能量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贮存 ”起来 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被人类利用 D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 答案: D 试题:化石燃料中的能量最原始的来源是太阳能,故 A正确;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故 B正确;人类利用化学能燃烧释放的热能和发电,故 C正确;吸热反应有其利用价值,如炼铁过程中还原剂的生成虽然是吸热反应,但对炼铁过程是必须的,所以吸热反应有其利用价值,故 D错
2、误。 考点: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 Q kJ(Q0),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 CO2需消耗 5 mol L-1的 KOH溶液 100 mL,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反应 C4H10(g) O2(g)=4CO2(g) 5H2O(g)的 H为 A 8Q kJ mol-1 B -16Q kJ mol-1 C -8Q kJ mol-1 D 16Q kJ mol-1 答案: 试题: KOH的物质的量为 n( KOH) =cV=0.1L5mol/L=0.5mol,2KOH+CO2K2CO3+H2O,根据钾离子守恒,故 n( K2CO3) =0.5mol=0.25mo
3、l,根据碳元素守恒由 n( CO2) =n( K2CO3) =0.25mol, 2C4H10+13O2 8CO2+10H2O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丁烷的物质的量为 n( C4H10) =0.25mol = mol, 即 mol丁烷放出的热量大小为 QkJ,故 1mol丁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kJ =16QkJ, 则此条件下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 C4H10( g) + O2( g) 4CO2( g) +5H2O( l) H=-16Q kJ mol-1 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根据盖斯定律判断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变过程中正确的是 A H1=H2=H3=H4 B H1+H2=H3+H4 C H1+H2+H
4、3=H4 D H1=H2+H3+H4 答案: D 试题: AB 、 BC 、 CD 、 AD 四个反应的 H不可能相同,故 A错误; H3+ H4是 BD 的 H,用 BAD 的 H表示应为 H1- H2故 B错误;从反应方向分析, H4应等于 H1- H2- H3,故 C错误; D、从反应方向和盖斯定律可知 AD 的 H就是 ABCD 的 H的和,即 H1= H2+ H3+ H4 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 H2、 CO、 CH3OH都是重要的能源物质,它们的燃烧热依次为 -285.8 kJ mol-1、 -282.5 kJ mol-1、 -72
5、6.7 kJ mol-1。已知 CO和 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甲醇 CO(g) 2H2(g)=CH3OH(l)。则 CO与 H2反应合成 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 CO(g) 2H2(g)=CH3OH(g) H +127.4 kJ mol-1 B CO(g) 2H2(g)=CH3OH(l) H 127.4 kJ mol-1 C CO(g) 2H2(g)=CH3OH(g) H -127.4 kJ mol-1 D CO(g) 2H2(g)=CH3OH(l) H -127.4 kJ mol-1 答案: D 试题: 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CO( g) + O2( g) CO2( g) H=-28
6、2.5 kJ mol-1 , 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H2( g) +O2( g) 2H2O( l) H=-285.82 kJ mol-1 , CH3OH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CH3OH( l) + O2( g)CO2( g) +2H2O( l) H=-726.7 kJ mol-1 ,将 + +( - )可得: CO( g)+2H2( g) CH3OH( l) H=-127.4KJ mol-1。 考点: 热化学方程式 在 1200 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H2S( g) + O2(g)=SO2(g)+H2O(g) H1 2H2S(g)+SO2(g)= S2(g)+2H2O(g)
7、 H2 H2S(g)+ 1/2O2(g)=S(g)+H2O(g) H3 2S(g) =S2(g) H4 则 H4的正确表达式为 A H4= ( H1+ H2-3 H3) B H4= ( 3 H3- H1- H2) C H4= ( H1+ H2+3 H3) D H4= ( H1- H2-3 H3) 答案: A 试题:根据目标方程式,把方程式 3反写,计量数乘以 2;把方程 2乘以 ;把方程 1乘以 ;然后三者相加;即 - H32+ H2 + H1 =( H1+ H2-3 H3) 考点: 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已知: CH3CH2CH2CH3(g) 6.5 O2(g)4CO 2(g) 5
8、H2O(l) H -2 878 kJmol-1 (CH3)2CHCH3(g) 6.5 O2(g)4CO 2(g) 5H2O(l) H -2 869 kJ 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答案: A 试题:因化学反应中能量守恒,放出的热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的能量相同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反应物的总能量越多,故 A正确;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根据 A可知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所以正丁烷的稳定性小于异丁烷,故
9、B错误;因正丁烷的能量比异丁烷的能量高,所以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故 C错误;在正丁烷和异丁烷中,均含有碳碳单键和碳氢单键,数目一样多,故 D错误 考点: 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 已知火箭燃料二甲基肼 (CH3NHN HCH 3)的燃烧热为 -6 000 kJ mol-1,则 30 g二甲基肼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A 3000 kJ B 1500 KJ C 6 000 kJ D 12 000 kJ 答案: A 试题:二甲基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60 g/mol,则 30g 二甲基肼是 0.5 mol, 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的一半,即 3 000 kJ。 考点: 有
10、关反应热的计算 10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 1) 2H2O(l)=2H2(g) O2(g) H 571.6 kJ mol-1 ( 2) 2H2(g) O2(g)=2H2O(g) H -483.6 kJ mol-1 当 1 g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时,对其热量变化有下列描述: 放出; 吸收; 2.44 kJ; 4.88 kJ; 88 kJ。其中正确的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答案: C 试题:当 1g 液态水变成气态水时,需要吸热,依据盖斯定律计算得到液态水变化为气体水放出的热量;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2H2O( l) =2H2( g) +O2( g); H1=+571.6kJ/mol, 2
11、H2( g) +O2( g) =2H2O( g); H2=-483.6kJ/mol依据盖斯定律 + 得到 2H2O( l) =2H2O( g); H3=+88KJ/mol依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当 1g 液态水变成气态水时,需要吸热 2.44KJ;所以 正确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 S(l) O2(g)=SO2(g) H -293.23 kJ mol-1,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S(s) O2(g)=SO2(g),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 293.23 kJ mol-1 B S(g) O2(g)=SO2(g),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 293.23 kJ mol-1 C 1 mol SO
12、2(g)的键能的总和小于 1 mol S(l)和 1 mol O2(g)的键能之和 D 1 mol SO2(g)的键能的总和大于 1 mol S(l)和 1 mol O2(g)的键能之和 答案: D 试题:因物质由固态转变成液态也要吸收热量,所以 S( g) +O2( g) =SO2( g)的反应热的数值小于 297.23kJ mol-1,故 A错误;因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也要释放热量,所以 S( g) +O2( g) =SO2( g)的反应热的数值大于 297.23kJ mol-1,故 B错误;因放热反应中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小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能量,1molSO2的键能总和大于 1molS和
13、 1molO2的键能总和,故 C错误; 因放热反应中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小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能量, 1molSO2的键能总和大于1molS和 1molO2的键能总和,故 D正确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燃烧热与反应热的关系是 A当一个反应是燃烧反应时,该燃烧反应的反应热就是燃烧热 B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类型 C燃烧热不属于反应热 ,反应热是在 25 、 101 kPa下测定的,而燃烧反应的温度要高 D反应热有正 负之分,燃烧热全部是正值 答案: B 试题:燃烧热必须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而燃烧反应不一定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反应热不一定是燃烧热, A错误;燃烧热是一定条件下的反应热属于化学反应的
14、反应热,故 B正确;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类型,两者反应条件是相同的, C错误;燃烧热全部是放热反应,全部为负值, D错误。 考点:反应热;燃烧热 一种化学冰袋中含有 Na2SO4 10H2O和 NH4NO3,将它们混合并用手搓揉就可制冷,且制冷效果能维持一段时间。以下关于其制冷原因的推测肯定错误的是 A Na2SO4 10H2O脱水 是吸热过程 B较长时间制冷是由于 Na2SO4 10H2O脱水是较慢的过程 C铵盐在该条件下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D NH4NO3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答案: C 试题: 因为十水硫酸钠脱水较慢,且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因此制冷效果可以维持较长,故 B正确;铵盐不会
15、自身发生复分解反应,而又不具备与 Na2SO4 10H2O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 C错误 考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这一保证的是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B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C在农村推广使用沼气 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和资源的循环再生 答案: B 试题: 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含量是有限的,加大开采,必然带来能源的匮乏和污染物的增多,故B错误;在农村推广使用沼气,沼
16、气是由植物秸秆等发酵制得的,属于可再生资源,故 C正确;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和资源的循环再生,符合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 环境的内容 考点: 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B中和反应 C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 H2 D Ba(OH)2 8H2O与 NH4Cl反应 答案: D 试题: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是放热反应,故 A错误;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锌粒与稀 H2SO4反应制取 H2是放热反应,故 C错误 考点: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焓变是指 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反应放热时, H0;反应吸热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河南省 周口 中英文 学校 10 月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