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最早对自由落体运动有正确认识和研究的科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爱因斯坦 C伽利略 D牛顿 答案: C 试题:伽利略是最早对自由落体运动有了正确认识与研究的科学家,故 C是正确的。 考点:物理学史。 如图所示, a、 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都加速时,物体 a的加速度小于物体 b的加速度 B 20s时, a、 b两物体相距最远 C 60s时,物体 a在物体 b的前方 D 40s时, a、 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 200m 答案: AC 试题:经过计算可知,物
2、体 a的加速度为 1.5m/s2,物体 b的加速度为 2 m/s2,故 A是正确的; 20s时,物体 a在物体 b的前方 500m处, 40s时物体 a在物体 b的前方的距离大于 500m,故 20s时, a、 b两物体相距并不最远 B是不对的; 60s时,物体 a的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大于物体 b的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故 a在 b的前方, C是正确的; 40s时, a、 b两物体速度相等,但相距的距离大于 500m,故 D是不对的。相距距离 考点:利用速度与时间 图像解决有关问题。 取一根长 2 m 左右的细线, 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的一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 12 cm再系一
3、个,以后每两个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36 cm、 60 cm、84 cm,如图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另一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面上的金属盘内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 3、 4、 5各垫圈 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 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小 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 1 2 3 4 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 答案: C 试题 :金属盘 1、 2间的时间间隔为 t1= s 金属盘 2、 3间的时间间隔为 t2= s- s= s 金属盘 3、 4间的时间间隔为 t3= s- s= s 金属盘 4、 5间的时间间隔为 t4= s- s= s
4、 故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是相等的, A、 B、 D均不对; 2盘落到底端的速率为 v2= 3盘落到底端的速率为 v3= 4盘落到底端的速率为 v4= 5盘落到底端的速率为 v5= 故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 1 2 3 4, C是正确的。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在平直的轨道上,甲、乙两车相距为 s,同向同时开始运动甲在后以初速度 ,加速度 做匀加速运动,乙在前作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的匀加速运动假定甲能从乙的旁边通过而互不影响,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A = 时,甲、乙只能相遇一次 B 时,甲、乙可能相遇二次 C 时,甲、乙只能相遇一次 D 时,甲、乙可能相遇二次 答案: ACD 试
5、题:对于 A而言, a1=a2,由公式 v=v0+at知:甲的速度始终大于乙的速度,甲追上乙相遇之后,甲在前速度比乙大,距离越来越远,故不可能再次相遇,所以甲乙只能相遇一次,故 A正确; 对于 B 而言,当 a1大于 a2时,由公式 v=v0+at 知:甲的速度始终大于乙的速度,甲追上乙相遇之后,甲在前速度比乙大,距离越来越远不可能再次相遇所以甲乙只能相遇一次,故 B错误, C正确; 对于 D而言,当 a1小于 a2时,由公式 v=v0+at知,甲的速度先是大于乙的,由于乙的加速度是大于甲的,一定时间之后,乙的速度会等于甲的速度,再继续乙的速度就大于甲的速度,通过速度关系可以想到,甲、乙的距离
6、先是减小,以下可能分几种情况: 当甲乙的速度达到相等时,甲还没有追上乙,之后就别想追上了,也就是不能相遇; 当甲乙的速度达 到相等时,甲正好这时相遇乙,之后两者距离越来越大,也就是相遇一次; 当甲乙的速度达到相等之前,甲追上相遇乙,之后甲在前,乙在后,变成乙追甲,两者速度相等之后乙的速度就大于甲的,乙就会追上甲再相遇一次,也就是一共相遇了两次,故 D正确。 故选 ACD是正确的。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追击与相遇问题。 物体自 O点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A、 B、 C、 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 AB=2m, BC=3m, CD=4m。且物体通过 AB、 BC、 CD所用时间相等,
7、则 OA之间的距离为 A 1m B 0.5m C 9/8m D 2m 答案: C 试题:由于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 a,四个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则 a t2=1m, B点的瞬时速度为 vB= ,则 vB2=2aOB,故 OB=m,故 OA之间的距离为 OA=OB-AB= m-2m= m,C是正确的。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规律。 如图所示为某一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的 v-t图像,试根据图像判断 A t=3s时物体仍处于上升过程 B 3s内的位移为 25m C t=2s时物体达到最高点 D物体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10m 答案: C 试题:由图像可知,物体上抛的初速度的大小为
8、 20m/s,在 t=2s时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故当 t=3s 时物体处于下降的过程中, A 不对;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20m,然后再下降,故 3s内的位移不可能为 25m,而是小于 20m,故 B不对; C中当t=2s时物体达到最高点是正确的; D中物体能上升的最大高度应该为 20m,故D也不对。 考点:利用速度与时间图像解决有关问题。 一个足球以 2m/s的速度水平飞向球门门框,又以 1m/s的速度大小被水平碰回,设足球与门框的作用时间为 0.1s, 则这个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 A 10m/s2 B -10m/s2 C 30m/s2 D -30m/s2 答案: C 试题:由题意可知 v1=2m/
9、s, v2=-1m/s, t=0.1s,则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 3m/s,故这个过程的加速度为 =30m/s2, C是正确的。 考点:加速度大小的简单计算。 关于弹力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会产生弹力 B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C压力在性质上属于弹力,且压力的大小总等于重力 D放在桌子上的书本受到桌子对它的支持力,这是因为桌子发生了微小的弹性形变,它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书本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弹力 答案: D 试题: A中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如果没有相互作用,则它们之间也不会产生弹力,故 A不对; B中并不是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只要物体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则都会产生弹力,
10、B不对; C 中只有将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时,桌面受到的压力大小才总等于重力的大小,故 C不对; D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考点:弹力的概念,弹力与重力的区别。 甲、乙两质点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 x与时间 t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A甲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曲线运动 B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C当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时,二者之间的距离为零 D甲、乙两物体有两次相遇 答案: D 试题:由于图像是 xt 图像,过原点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A 不对;甲从原点出发,乙从 x0处出发,故 B 也不对;当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时,是曲线乙上的切线与甲平行时,由图可
11、以看出,此时二者对应的位移并不相等,故 C不对;由图看出,甲、乙有两个交点,故两物体有两次相遇, D是正确的。 考点:利用 xt 图像解决有关问题。 研究物体的下列运动时,能被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自由体操运动员在空中翻滚的动作 B研究砂轮的转动情况 C研究顺水漂流的小船,它漂流 10km所用的时间 D研究篮球运动员的投篮姿势 答案: C 试题: A、 B中如果把运动员和砂轮看成质点,则运动员的翻滚和砂轮的转动情况都将无法体现,故 A、 B不能被看成质点; C中的小船相对于 10km的路程来说可以忽略不计,故此时小船可以年城质点, C是正确的; D中研究篮球运动员的投篮姿势时是不能看成质点的,如
12、果将其看成质点,则投篮姿势则无法研究,故 D也是不对的。 考点:质点的选取。 下列有关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 5s末到第 6s初是 1s的时间 B时刻就是很短的时间 C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总是相等的 D物体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路程 答案: D 试题: A中第 5s末也就是第 6s初,故它不是 1s的时间, A不对; B中时刻是一个时间点,而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间隔,时间点是没有 “长度 ”的,故 B也不对; C中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有往复的运动,则位移与路程是不相等的, C也不对; D中无论物体做曲线运动还是直线运动,其运动的路总是大于或等于位移,故 D是正确
13、的。 考点: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 B宇宙中的物体有的静止,有的运动 C只能选取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D同一物体的运动相对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情况一定是相同的 答案: A 试题: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才能描述,故 A 是正确的;宇宙中的所有物体都是运动的,即运动是绝对的,说它们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故 B不对;参照物的 选取既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故 C也不对;同一物体的运动相对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情况是不相同的,如某人坐在地面上相对于房屋来说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来说是
14、运动的,故 D也是不对的。 考点:参照物有选取。 关于速度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 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D若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则物体的速率一定变化 答案: B 试题: A中如果加速度是负值,则物体的速度会减小,故 A不对; B中加速度就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 B正确; C中物体的速度变化量 v越大,但如果时间比较长,则加速度也不会越大, C是不对的; D中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加速度不为零,但物体运动的速率是相同的,故 D也不对。 考点:加速度的概念。 某同学在今年体育节的 100m比赛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湖南 师范大学 附属中学 高一上 期中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