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陕西渭南市合阳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陕西渭南市合阳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陕西渭南市合阳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陕西渭南市合阳中学高二上学期 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 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了1 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 当仁不让 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 B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 登高自卑 之感油然而生。 C在 20世纪的学术史、文学史、新闻史和政治活动史上,曹聚仁老师无疑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大师级人物。我这个刚从大学毕业而又才疏学浅的年轻人,在朋友的推荐下,能够 忝列门墙 ,真是三生有幸! D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
2、,但作为这项改革实验的 始作俑 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越好。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结合着词语所在语句的具体语境分析, A项 “当仁不让 ”,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此处不合语境。 B项 “登高自卑 ”指登高山要从底下开始。比喻做事情 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此处望文生义。 C项 “忝列门墙 ”为谦辞,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只能用于第一人称。此处正确。 D项 “始作俑者 ”本意指最早开始用木或陶等制作佣人代替真人进行殉葬的人,后引申为某种恶劣风气的开创者,语出孟子 梁惠王 “始作俑者,其无後乎 ”。此处褒贬误用。所
3、以选 C。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有关论语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孔子让他的学生谈谈各自的志向,子路抢着发言,冉有、公西华、曾皙是在老师点名后才发言的。最后,曾皙的发言得到了老师的赞许。 B论语中有不少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如: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是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 C楚国狂人接舆遇见孔子,并不理会他,自顾自的边走边唱歌,且在子路面前批评孔子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 D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政治、伦
4、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重要的经典,被列为 “四书 ”之一。 答案: C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C项,在子路面前批评孔子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的是 “荷 丈人 ”,楚狂接舆是 “凤歌笑孔丘 ”,两者不能混淆。所以选 C。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近几年,食品药品在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被媒体接连曝光,不同职能部门各管一段的监管模式也因此受到了社会的质疑。 B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北京永定河西岸盛大开幕,对于 513公顷的园博园,为了方便游客,专门开
5、设了电瓶车专 线。 C据世界黄金协会分析, 2013年春节前后中国黄金需求高涨的原因,主要在于消费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 D日前,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报道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B项,滥用介词 “对于 ”,导致原句缺主语;语序不当,可改为 “为了方便游客,北京园博会在 513公顷的园博园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 ”。 C项, “ 的原因, 主要在于 所致 ”句式杂糅。 D项,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宾语中心
6、语 “力度 ”。所以选 A。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技术风险与知识博弈 现代科技带的技术风险分为技术本身和使用者两类原因。技术本身的原因主要是技术的局限性、不成熟,没有开发出和安全技术相配套的技术等。技术使用者的原因主要是使用者操作不当,忽视、粗心或不会使用与之相配套的安全技术等但在现实中人为的原因可能更多一些。我们无权要求科学家为我们提供完全确定的知识与安全的技术,但若科技工作者不是 过分相信其知识和技术的确定性而是对其中的不确定性加以关注的话,就有可能减少技术风险导致的伤害。 技术风险本质的根在于科技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副作用
7、。人类过分相信自己的科学理性,坚信只要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就能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一切问题坚持科技至上论、科技万能论。这种片面的乐观主义导致科技发展缺乏应有的规范和预警。科学技术不受限制的发展,一方面加强了对自然的控制,但同时也使这种控制达到极限,因为由这种控制所产生的是新的意外后果,即产生各种风险和危机。 现代化初期,人们总是试图利用科技手段定位并控制风险,通过进一步 发展技术规避风险,消除不确定性,认为只需掌握更好的技术、知识、方法,并且更准确地重建联系和模型,就可对一切事情应付自如。事实上,这种认知往往会带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使我们真正置身于后果严重的 “风险社会 ”中。事实证明,为追求客观
8、性和确定性而发展起的科学技术却会引起更大、更长期的不确定性,尤其在技术资本主义时代,这一问题变得更为突出。为了执行和完成难度很大的确定性判断,各种门类的专业系统程序自身设计超乎寻常的复杂,然而这种复杂性可能会将更多、更大的不确定性带入这个人类世界,可能会导致更大范围、更大程度的混乱无 序,甚至会导致更为迅速、更为彻底的瓦解和崩溃。可以说,技术风险的存在,既体现了人类智慧的高度和理性的力量,同时也暴露了理性的弱点和限度。 另外,在控制和治理技术风险方面,又往往会陷入风险循环论的怪圈。用技术手段和方法化解风险、危险,建立灾难的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又必然会导致另一种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那就是这种
9、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可能会产生新的进一步扩展的风险可能会导致更大范围和更大程度上的危机和无序。这种多元复杂背后的风险循环和风险辐射问题不容忽视。 技术风险的问题与技术政策密切相关而技术政策的最终形成是多方知识博弈的结果。传统技术政策注重促进技术,而较少关注对技术后果的控制。对于现代科技的技术风险控制,是公共干预技术发展的主要领域之一。针对技术变迁对人的安全、健康、环境、工作和更新的社会模式的影响,相应的应对系统显得迟钝而滞后,以至于很少能提供真正对技术改革的机会。在这种情境中,工具理性垄断着关于风险的解释与判断标准,专家们控制着社会的技术选择,掌握着关于科技风险的社会判断和政策制定,而作为外行的
10、普通公众则因为知情不充分而被剥夺了参与评论的机会。(摘 自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11年第 3期,作者张彦,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关于 “技术风险 ”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技术风险是指因受技术局限性和不成熟影响以及缺乏与安全技术配套的技术而产生的风险,科技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副作用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B技术风险包括技术本身的风险和技术使用者方面的风险,风险减少与否在某种程度上与科技工作者能对技术的不确定性的关注程度有必然的关系。 C技术风险中人为的因素较技术本身的因素可能更多一些,人类的科学理性和盲目乐观使得科技发展缺乏规范和预警从而产生新的风险和危机。 D技术风险的相关问题与多方知识
11、博弈之后形成的技术政策密切相关,多方公共干预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领域就是对现代科技的技术风险控制。 【小题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技术风险的两方面原因中,技术使用者如果在使用技术时操作恰当,重视或会使用与之相配套的安全技术等,也能够减少风险伤害。 B利用科技手段控制、规避风险,在现代化初期产生过积极有效的作用,但随着各种门类的专业系统程序的复杂化,可能导致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C控制和治理技术风险的同时,必须重视新的进一步扩展的风险的出现,因为技术风险有时候会落入风险循环和风险辐射的怪圈。 D现代科技条件下,既要注重技术,也要注重对技术后果的控制,其应对系统甚至要
12、超前考虑,提供真正对技术进行改革的机会。 【小题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从某些方面说,技术风险中人为的原因可能比技术本身的原因要多。科学家如果能及早关注某些技术的不确定性,就有可能减少这些技术对人类的伤害。 B现代社会技术风险是技术发展中的客观产物,但通过运用技术方法建立灾难的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就可以规避风险、化解危险。 C利用科技手段定位并控制风险,就可对一切事情应付自如,这种认知,往往会带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D对技术风险的预警、控制和治理,体现了人类应对技术风险的智慧达到一个新高度,从而更多地提供真正对技术改革的机会。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13、2】 B 【小题 3】 B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到论述 “技术风险 ”的相关语段,然后将选项带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 A“因受技术局限性和不成熟影响以及缺乏与安全技术配套的技术而产生的风险 ”只是 “技术风险 ”的一个原因,即 “技术本身的原因 ”; B“有必然的关系 ”不正确,原文是 “就有可能减少 ”; C“人类的科学理性和盲目乐观 ”错,原文是 “人类过分相信自己的科学理性 ”和 “片面的乐观主义 ”。所以选 B。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可根据文意将选项带入 原
14、文进行比较分析, B根据第三段 “事实上,这种认知往往会带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使我们真正置身于后果严重的 “风险社会 ”中。事实证明,为追求客观性和确定性而发展起的科学技术却会引起更大、更长期的不确定性,尤其在技术资本主义时代,这一问题变得更为突出。 ”所以选 B。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文中作者的观点来分析选项是否正确, B项,这种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可能会产生新的进一步扩展的风险,可能会导致更大范围和更大程度上的危机和无序 。所以选 B。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15、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25分) 金克木:小学毕业的大学教授 张建安 1939年,湖南大学文学院急需法文教师,到处寻找,但没有合适的人选。英文老师陈世骧推荐: “我有个朋友,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法文水平很高,可以当法文老师。 ” 陈世骧推荐的是金克木。论学历,金克木只是小学毕业,但陈世骧说金克木在中学里教过英文,从初一到高一四个班的课都由他教,教学效果非常好;他不仅英文好,而且法文水平也好,足以胜任大学教师一职。 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 陈世骧拿出北大外籍教授、法国人邵可侣所著的大学初级法文,翻开里面的法文序言,序言中赫然写着金克木对此书的贡献。 邵可侣是法语教学中的权威人士,而大
16、学初级法文则是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教科书。既然邵可侣都认可金克木,金克木又亲自参与了教科书的编订,而且湖南大学里实在找不出合适的人选,所以院里最终决定聘任金克木。 1930年, 18岁的金克木到北平求学时还不懂英语,靠着好奇心和钻劲,凭借几本英语工具书,又找了一位要学费不高的私人老师,他便在很短的时间内看懂了英文原版书少年维特之烦恼阿狄生文报捃华, 英语水平突飞猛进。也是同样的方式,金克木又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了世界语。 1933年,金克木去北京大学旁听邵可侣的法文课,得到邵可侣的赏识,学习效果非常好。之后,金克木整理并校订邵可侣的讲义,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就是大学初级法文。邵可侣在法文序中特地
17、提到了金克木的贡献。金克木没想到,这便是他当大学老师的敲门砖。 当陈世骧得知教学课本并不是邵可侣编的那本,而且学校还要求用英文讲法文时,陈世骧生怕自己推荐的人无法胜任,所以,在金克木上第一堂课时,他在外面听了半天。金克木一点也不知道,他只是顺顺利利地教好一堂又一堂 课,其教学质量得到学校的认可和学生们的欢迎。这应该很富传奇色彩吧。就像金克木所说: “恐怕暗中听我上课的不止他一个。谁能相信一个没出过国的年轻人竟能对大学生用英语教法语,并做中国话解释呢? ” 1941年到 1946年,金克木在印度工作和学习。他没去哪个大学进修,但有缘到释迦牟尼 “初转法轮 ”的鹿野苑,住香客房间,与僧侣为伍,在寺
18、庙中饱读佛教典籍。他再一次进入一个全新的天地,对梵文和佛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最终得到已归隐的法喜老居士的真传。法喜老居士曾在印度的大学教书,又被聘为哈佛大学教授。许多人慕名向他学巴利语、学 佛教,但从没有人找他学梵文。金克木是他唯一的梵文学生,他倾全力将自己的学问传给了金克木。金克木曾在父与子一文中提到当时的教学: “熟悉了以后,白天也让我去,两人在大炕上盘腿坐着对话。他很少戴上老花眼镜查书。先是我念、我讲、我问,他接下去,随口背诵,讲解,引证,提出疑难,最后互相讨论。 ”在这样的学习中,金克木精通了梵文和佛典。当他 1946年回国时,他其实已成为中国某些领域中的 “稀缺人才 ”。 吴宓当时是
19、武汉大学外语系教授兼系主任,同时又是校务委员会委员,其学问及人品是学界普遍推崇的。吴宓很看重金克木,马上向武 汉大学推荐。但吴宓也没想到,他推荐金克木到外文系教梵文,而文学院院长刘永济却把金克木安排在哲学系教印度哲学。 原因跟金克木第一次当大学老师一样 当时武汉大学也找不到教印度哲学的合适人选,而这门课程又是必修课,金克木正好填补这一空缺。 吴宓不放心了,他十分认真地对金克木说: “你教语言、文学,我有信心。到哲学系去,我不放心。 ”金克木回答: “到哲学系对我更合适。因为我觉得,除汤用彤先生等几个人以外,不知道还有谁能应用直接资料讲佛教以外的印度哲学,而且能联系、比较中国和欧洲的哲学。何况我
20、刚在印度待过几年,多少了解 一点本土及世界研究印度哲学的情况,又花过工夫翻阅汉译佛典,所以自以为有把握。 ” 吴宓仍不放心,于是也像陈世骧一样,在教室外听了金克木的第一堂课。 从此,金克木一直在大学里教书,从武汉大学到北京大学,跻身中国最优秀的教授行列。(摘编自情感读本 2011年 9月下)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虽然只有小学毕业,没读过一天大学,但金克木先生完全凭自学精通了英语、世界语、法语和梵文,并且还到大学任教,跻身中国最优秀的教授行列,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B金克木只是邵可侣法文课的旁听生,但邵可侣所著的大学初级法文一书却于金克木
21、整理并校订的讲义,这足以证明金克木在语言方面的过人天分以及他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C金克木能够到大学教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陈世骧和吴宓的推荐,但即使如此,他们都分别偷听了金克木的第一堂课,说明他们也是只闻其名,对金克木的学术水平并不真正了解。 D在印度寺庙中饱读佛教典籍,加上法喜老居士的倾力教授,使得金克木先生不仅精通梵文和佛典,对佛教以外的印度哲学也很在行,他甚至觉得到哲学系讲课更合适。 E无论是被要求用英文讲法文,还 是被安排去讲深奥的印度哲学,金克木都欣然接受,并且自信满满,他的讲课也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所以称他为中国某些领域中的 “稀缺人才 ”绝非溢美之辞。 【小题 2】结合文本,谈谈 “
22、跻身中国最优秀教授行列 ”的金克木先生取得了哪些成就?( 6分) 【小题 3】根据全文,概括金克木先生成为精通英语、世界语、法语等多种语言的大师和国内某些领域中 “稀缺人才 ”的主要原因。( 6分) 【小题 4】金克木先生的传奇经历在今天能否复制?结合文本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小题 1】 AC 【小题 2】 参与大学初级法文教材的整理 和校订。 精通多国语言,教学质量得到学校的认可和学生的欢迎。 饱读佛教典籍,精通梵文和佛典。 研究并教授印度哲学。(答出三点即可) 【小题 3】 个人的语言天赋极高。如没有语言环境却能精通多国语言。 对所学科目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和钻劲
23、儿,主要靠自学,肯付出巨大的努力。如凭借几本英语工具书,在很短的时间内看懂了英文原版书;认真整理大学旁听时的讲义;和僧侣为伍,在寺庙中饱读佛教典籍。 虚心求教。如找私人教师教授英语,到大学旁听学法语,向法喜老居士长时间的学习梵文等。一句话总结:先天天赋加上后天努力以及名师点拨, 造就了金克木先生的传奇。 【小题 4】金先生的传奇可以复制。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要有真本领,无论在什么时候,总会有用武之地的。 金先生的传奇不可以复制。时代不同,人心不古,遇不到伯乐,即使有真本领,能否被发现并展示出都不好说。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仔细辨析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陕西 渭南市 合阳 中学 高二上 学期 10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