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语文名师指导专题突破专训8实用类文本阅读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高考语文名师指导专题突破专训8实用类文本阅读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高考语文名师指导专题突破专训8实用类文本阅读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高考语文名师指导专题突破专训 8实用类文本阅读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PM2.5,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对它的准确定义是: “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 ”,又被称为细颗粒物或入肺颗粒物。由于体积小,重量轻, PM2.5可以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 PM2.5的比表面积 比较大,可以吸附更多的病毒细菌和各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空气中的 PM2.5,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内积聚,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各种疾病。因此,PM2.5对健康的危害特别严重。 1982
2、年,美国已经开始展开有关 PM2.5的前瞻性研究,并于 2002年将论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同样不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从 2004年开始,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潘小川就开始监测空气中 PM2.5的日均浓度。研究显示, PM2.5的增长与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的人数成正相关 。 随后,潘小川等人利用模型计算 PM2.5对北京市人群的健康威胁,发现当PM2.5浓度增加 10微克 /立方 米时,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和非意外总死亡的死亡百分率分别上升 0.76%、 0.43%和 0.67%。 PM2.5浓度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其中污染排放为首的主要因素有:
3、汽车尾气的排放,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 “重犯 ”,包括大型公交车、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向大气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包括可燃性气体、含硫化物的气体、有毒的气体以及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等,这些气体随着废气的排放扩散到空气中;工地建筑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正在城镇化中崛起 的新型城市,建筑工地扬尘、 “泥头车 ”上路撒漏扬尘以及城市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均会促使 PM2.5浓度升高。 为了更好地控制 PM2.5的浓度,专业人士建议出台整治施工工地扬尘和餐饮油烟污染、限制燃煤锅炉使用、加强清扫保洁作业、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等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措施。抑制交
4、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机动车限行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等;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从源头抓起,开展工业生产项目的环境评价准入制度,进一步加大对水泥厂、化工厂、冶炼厂和火电厂等大气污染排放企业的监控,确保达标排放 ,对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要采取停产、限产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也可借鉴英美国家关于空气污染防控的法案举措,加快我国清洁空气的立法保护。 (节选自 2013年 1月 南方周末,有删改 ) 【注】 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分外表面积、内表面积两类。 正相关:是指两个变量变动方向相同,一个变量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时,
5、另一个变量亦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不过日常生活中常说的 “正比 ”多与 “正相关 ”混淆。正比,有一个确定的比例系数。 【小题 1】下列有关 PM2.5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细颗粒物 PM2.5,是 “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 ”。 B PM2.5之所以能够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是因为它的体积小,重量轻,且能够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 C由于比表面积较大,因此在 PM2.5上可以吸附更多的有害物质。 D PM2.5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们呼吸系统的正常运转,引发各种疾病,因此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小题 2】下列理解,
6、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美国最早于 1982年开始有关 PM2.5的前瞻性研究, 中国在此方面虽起步较晚,但至今也有近十年的研究。 B根据潘小川教授等人利用模型计算,当空气中 PM2.5的浓度增加 10微克 /立方米,就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上升 0.76%。 C PM2.5浓度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的原因,其中污染排放是客观因素。 D只有减少在城市化过程中因建筑和道路交通而产生的扬尘,才会降低PM2.5浓度。 【小题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为了控制 PM2.5的浓度,整治工地扬尘、餐饮油烟污染,限制使用燃煤锅炉,加强清洁作业,理好生活垃圾等措
7、施是不可或缺的。 B要想整治好交通污染,必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禁止私车发展,以求达到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目标。 C在工业领域一定要开展工业生产项目的环境评价准入制度,加大对大气污染排放企业的监控,也可以适当地采取停产、限产措施。 D为了更好地控制 PM2.5的浓度,制定适应我国国情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是必然的趋势。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的山水画作为文人 对自己生存环境 大自然的观照,深深地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哲学内涵。山水画虽然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但在中国山水画的水墨写意中,两度 (平面 )空间、多点
8、透视及线的表现特点又不是客观真实的再现,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山水画 “以形媚道 ”和 “天人合一 ”的两大特征。西方人一直对中国画家早就能够完整地表现出山水百思不解。山水画出现的前提包括非拟人的自然哲学,在古希腊的地中海地区,洛克利歇斯的神圣的自然就是这一哲学的最基本的文字表述。那时的古希腊地中海地区出现了一种有创见的、有发展前途的西方山水艺术。它远 远先于远东地区的山水画,但后来的基督教改变了这一切。西方山水画艺术被扼杀、中断了,直到文艺复兴运动后,一些思想家和艺术家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山水画才得以重新发展。然而在中国,自然哲学一直把人和自然看做是无法分割的整体,这种“天人合一 ”的观察自然的方
9、式,为山水画提供了创作前提。中国山水画在 “以形媚道 ”的创作思想指导下,以似与不似、虚虚实实的创作方法把自然和人格之美结合起来,通过对自然界的山川、草木、宇宙、大地的赞美来表现出人的理想心态及人格。 传统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渗透在中国 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同样影响着历代画家的审美世界观。在山水画史上,许多画家在创作中刻意表现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并对人类心意与自然物性的对应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 老庄理论认为,最高的智慧不是站在客体之外去认识把握客观规律,而是需要尽可能地融入客体之内去体会、理解,使主客体完全融合。道家的这种哲学精神,转化成了中国艺术的主要精神。
10、作画时,不局限于同一时空的写实,而是凭记忆按照心想去表现景物,力求达到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的自由境界,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对道的感悟、体验、转述、传达与表现。这种以道为 本体存在,在空间意识上建构一个永恒的 “质有而趣灵 ”的空间艺术表现,唯有山水画特殊的散点透视法才可以表达。道家对自然的直观一直是中国山水画家的神秘的一面,直至后来披上了禅宗的外衣。 禅宗是佛教中唯一推动山水画发展的部分。禅的实质是 “释迦其表,老庄其实 ”;但是禅对人生及宇宙的直觉体验, “顿悟 ”其中的奥妙玄机,比道家略高一筹。禅的神秘的哲学精神是将儒、道、佛、印度教的思想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的观察宇宙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高考 语文 名师 指导 专题 突破 实用 文本 阅读 练习 答案 解析
